王雪
分数,网络,竞争,亲子关系,社会波动,到底是什么在撕扯孩子,让他们失去了快乐的童年?面对学生日益复杂的心理问题,中国式的学校危机干预体系能够有效应对吗?众多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专家及学者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求索解决路径。
2023年2月,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正式发布。报告显示,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蓝皮书专门呈现了《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0%的青少年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10.8%的青少年属于轻度抑郁风险群体,相比2020年的抑郁风险检出率(19.0%)有所下降。
然而,在中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家、教授唐海波看来,不同的研究机构得出的数据是有所差异的。整体来看,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率可能是增加的。另外,有一些恶性自杀事件,可能未被报道,从而没有计入统计数据。
那么,为何青少年群体的抑郁风险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工作正面临什么样的窘境?大儒心理创始人徐凯文表示,后疫情时代,国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出台了诸多政策文件,学校也依此制订了诸多行动计划,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率却越来越高,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在他看来,居高不下的数据背后是无数个寻求帮助的个案,“孩子心里有那么多声音,我们却只关注单向度的分数”。孩子的分数越来越高,动力却越来越少,创造力越来越差。事情好像在朝着我们努力的反方向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孩子好像越来越不快乐;教师学历越来越高,学生好像越来越厌学;家长越努力,亲子关系好像越差;最后导致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教师、学生、家长都越来越累。此外,徐凯文认为,网络因素和身体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两大原因。其一,网络上传播的错误价值观,可能会激化学生的心理问题,导致其走向极端。其二,心理问题也许是生理问题所致,身体虚弱,心理可能就容易生病。
除了以上因素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会受到地域或者环境的影响?《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西部、农村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较高。地区与户口所在地作为心理健康的远端环境因素,在此报告中也显示出一些小效应的影响。在控制了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后,不同地区、不同户口所在地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得分仍存在显著差异。从地区上看,西部地区青少年的抑郁、孤独、手机成瘾得分均略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青少年。户口所在地方面,农村户口的青少年的抑郁、孤独、手机成瘾得分均略高于城镇户口的青少年。不过这些差异的效应均较 小。
与此报告相反,徐凯文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未必心理工作做得好的地方,心理危机发生率就低,或者能够有效遏制。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已经非常完善,但是心理危机发生率还是相对较高。然而一些经济落后的北方城市,教育没那么发达,心理危机发生率却很低。这是为什么呢?他个人的感觉是,南方一些发达城市的发展节奏较快,很多一线教师十分疲累,处在耗竭状态,学生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经济不发达的一些北方城市,生活节奏较慢,氛围轻松,学生好像就较少出现心理问题。所以,他认为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这样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应如何进行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国式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是怎样在学生中施行的?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学教授李媛表示,目前中国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得颇有成效,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也较为成熟。电子科技大学结合政策与校情,形成了二级危机干预体系。一级是学生入学时心理中心的心理健康普查,学校依据普查结果建立基础名单。二级是学生入校后,学院要做心理健康课程的全体普及和常态化的人工筛查。学校每学期会进行三次人工筛查,学院依据调研情况,选取14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给到辅导员。辅导员以此为抓手,对学生进行常态化的生活观察,并一一记录。
徐凯文则从他在高校的工作经历和近几年的调研情况出发,以亲身感受为依据,表达了对目前国内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肯定与赞许。据了解,我国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还是比较完备的,高校学生的入学心理筛查率已近乎100%。但随之而来的是,在高校工作的教师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很多学生是带病入学的,学生在进大学之前就已经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徐凯文认为,学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普查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筛查才能做到主动干预。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心理中心主任王瑞表示,随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多,中小学基础教育系统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也十分重视。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目前海淀区已形成了一个系统化、协同化且较具前置性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该体系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部分跟高校类似,通过开展一些课程、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活动天地也较为广泛,可以在一般综合实践活动、学校社团活动、德育活动等方面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二是针对亚健康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部分目前在逐渐完善中,学校会在每学年的开学初对学生进行入学心理健康监测。监测之后,针对有风险性的亚健康群体,进行进一步的访谈。访谈之后,再针对问题突出群体制订一生一策、一生一案的专项辅导计划。这项监测工作,是目前中小学普遍采取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三是中小学发挥班级、年级、学校整体的网络,构建起一个高效、联动的预警体系。此外,学校还跟医院建立了医教协同体系,以医院医生专业咨询加学校教师心理辅导的方式,阻断高危群体的情况恶化,整体性、综合性地促进孩子正常回归校园,降低心理危机的发生率。
这样看来,中国式的学校危机干预体系的确已经较为完备,但为何青少年心理危机还在不断发生?这套体系真的能有效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吗?是否还存在被忽略的现实问题?有哪些解决办法?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就其从业角度而言,唐海波认为,目前国内高校的危机干预队伍太过单一。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是并肩作战的,遇到严重的情况,精神科医生会马上进行诊断;对于不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心理咨询师则会进行心理辅导。而且,有些时候心理危机往往就是精神障碍的早期,不仅仅是心理问题。所以,高校危机干预队伍的专业性亟待提高,必须把精神科医生纳入危机干预队伍共同培养。
那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我国精神科医生只有4万多人,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唐海波提出,高校可以聘请退休的精神科医生,发挥他们的力量,让他们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就职并值班,以便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识别、干预。如果队伍里有精神科医生的存在,就可以立刻识别学生情况,有多大的危险?是不是精神障碍?怎么转介?这样心理咨询师的压力也会大大减轻。
再者,在唐海波看来,心理咨询也是很具专业性的岗位,队伍很难培养。很多高校招聘的心理教师都是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在校从未做过咨询,甚至连咨询流程都不清楚,却到了高校就开始做咨询。这样的弊病不解决,体系再完备也很难有效运行。所以,高校应该先做好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基础性培养工作。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提高了,危机干预才能真正做到点子上。
对此,李媛表示,也许是学校的管理制度出了问题。往往教育部重视什么,学校就在受重视的地方加大力度。比如重视心育,学校就专设心育校长,大量开设心理健康课,等等。其实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学校的这种做法是把心育同其他育人行动割裂化了。
李媛认为,应该从全面育人的视角出发,而不只是在心育上下功夫。想要做好心育,一定要按科学做事,而不是按愿望做事。如果按愿望做事,就会把心理教师架在高位上,不能对其按一般的教师标准进行考核。而心理咨询本身就是一项很难的工作,必须全身心投入。如若增加考核力度,让心理教师在工作之余看书、写文章、做研究,人就耗竭了。一个耗竭的人面对孩子的时候,就只会喊口号,而没有时间真正去体会孩子的内心。
心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有系统化的视角。不仅管理如此,看待学生问题时也要这样,不能跟症状作太多的斗争。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渡过心理不成熟期,其在某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某些症状,也许只是他成长中的缺点。假如我们过度和这个症状作斗争,就会把问题从“过客”變成“常客”。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潜移默化地浸润,心理素质也一定是养成的,而不是塑造的,一定要慢慢来、缓缓来。
唐海波则认为心理危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危机干预工作如何开展,患病率都是客观存在的。首先,一个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可能源于他的家族病史、负性事件的刺激、家庭的教养方式、童年的创伤经历等。不要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做好了,心理危机的发生率就会下降。诱发心理问题的因素很多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增加,不是光靠教育就能够解决的。其次,国内心理教师的配备严重不足,当前下发的文件还是4000:1。这样的配比,完全满足不了学生的咨询需求。有时学生出状况了,都预约不到心理咨询。这肯定是不行的,心理咨询服务必须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基本条件。
那么,增加心理教师配备能否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徐凯文对此表示存疑。西方有高校心理教师配比已达到400:1,但还是不够,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学生自杀率还在上升。他觉得问题的关键也许不在这里,可能在家长。他在调研过程中感受到,国家耗费很大力气去推动“双减”,教培机构是停下来了,但家长和孩子没有停,就算学校想停可能也停不下来。令他印象很深的是,深圳调研期间,一个家长说自己是凭借个人努力考上武汉大学才得以在深圳立足,“我忍受不了我的孩子不如我”。
王瑞认为,家长功利化是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也在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沙龙,开设家长课程等方式,给家长进行大规模普及。因为很多问题与家长息息相关,家长会有一种病耻感,不愿意配合学校进行一些专业的干预工作。所以,除了大规模的普及外,学校也会通过培育家庭导师等系列行为来对干预工作进行完善。
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家庭的因素到底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许多学生选择在双休日自杀,李媛推测,从他们采取的极端手段,以及时间、地点来看,自杀的根源是在家庭。危机干预工作不仅仅在于校内体系的完善,还要考虑到社会及家庭等校外因素对体系运行的干扰。
徐凯文表示,跟孩子接触越深入,越能感觉到他们有另外一个世界。他们通过互联网进入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差距很大,而且那个世界对他们的影响可能更大。最大的危机是,那个世界可能会给孩子传递具有伤害性的信息。为什么现在会有约死群存在的情况?孩子们会被那个世界传递出的讯息所影响,从而效仿其行为进行自我伤害。
另外,心理问题的测评理论、方法需要与时俱进、随时更新。比如传统的测量表,学生在填写时是可以作弊的,他知道怎么避开可能会被诊断为抑郁的选项,也知道如何填写能让医生开出抑郁诊断。现实中也的确有学生故意向有抑郁倾向的方向填写,他认为诊断出抑郁,就可以不上学、不写作业了。这种情况很多,也是危机干预体系需要与时俱进的地方。
早些时候,我们认为学生的心理问题可能来源于原生家庭或者童年创伤,但如今有很多学生似乎什么事情也没发生,却偏偏生了病,也就是专家所说的“空心病”。这种情况怎么应对?徐凯文说,我们做学生心理研究,不能只在书房和实验室做,一定要深入一线去接触教师、接触孩子、接触家长,去探寻为什么有些家长努力的结果是让孩子的心理状况越来越糟。这些因素都要纳入评估,从而对干预体系不断做出调整。
针对这种急剧变化的社会情况,朗心心理联合创始人王刚表示,日常的沟通也很重要。不一定是生病了才能沟通,日常的谈心谈话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王瑞提出,有些学校会让孩子在中小学阶段以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他们与时俱进的一个尝试。教师们能够通过这种“心情天气预报”的形式,观察到孩子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况。“我们也在做大规模的教师培训工作,让他们了解一些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能够识别到孩子的一些实际需求。”
另外,王瑞称其在实践中感受到,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隐蔽性特别强,可能比高校学生的隱蔽性更强,而且更为复杂多变,甚至还具备一定的共发性。心理问题有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能伴随着手机成瘾、人际交往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的,给教师们的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王瑞认为,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来改善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体育类活动对孩子心理的调节、促进和减压等都是很有帮助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睡眠和运动与大脑发育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充足的运动和睡眠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 平。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身心快速发展、面临多个成长议题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方式和介入程度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一个方面。唐海波指出,如今学生的人格独立意识增强,高校辅导员又有着教师兼心理辅导者的双重身份。辅导员在介入学生心理时,需要把握好度。因为心理咨询是偏自然科学的,是遵守价值中立的,不关注价值观,关注的是人的情绪和症状,但是辅导员的思想教育理论基础是带有阶级性的。所以要把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合在一起是很困难的,甚至是违背咨询伦理 的。
为什么很多大学生宁愿花钱到校外做心理咨询,也不去找辅导员?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既是师生关系,也是咨访关系。学生在咨询过程中难免要透露内心的隐私与伤痛,他会顾及倾吐之后,辅导员会不会不让他当班长了?不给他评奖学金了?不让他入党了?这种双重关系导致了辅导员在介入学生心理问题时是存在局限的。因此,唐海波认为心理咨询还是要由专业的人来做,辅导员需慎重介入,掌握好度。这样学生才可以敞开心扉,毫不保留地把苦楚说出来,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王刚对此有些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唐海波教授是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出身,对执业有一个比较严格的视角。在他看来,高校辅导员还有育人属性,有时候学生认可,也许比心理咨询师的介入更好。从教育视角来看,学生是具有发展性的。辅导员能够对学生进行更长期的观察与了解,这种长久的陪伴可能会比即时性的咨询效果更好。这个界限感清晰与否还有待商榷,一切为了孩子,只要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的深度介入也不失为一种手段。
新形势下,心理健康工作者压力大、强度高、责任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健康,还关系到生死,更关乎每一个青少年的生命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应对社会波动中的不可控因素,特别需要多方合作,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危机干预体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