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军
有一种观点认为,温和的人不适合做领导、做不好管理工作。因为,“温和”似乎意味着没有自我、软弱无力、缺乏骨气或能力不足,它们与坚决果断、富有勇气、敢于冒险、强而有力等有效管理的常有想象不相符合,甚至背道而驰。然而,如果认识到现实中的学校管理工作是复杂多变的,也意识到过度自信、过于强势、故作姿态、急于求成的问题所在,我们或许会发现:温和的学校管理者可能才是有效的学校管理者。
“温和”是一种认知模式。温和的学校管理者敏感于外部限制,而不是强调内在决定。他们承认乃至积极寻求自身之外的人、事件、制度等因素对于自己现实感知的深刻影响,而不是将个人的想法、承诺、期待等内在因素置于现实理解的优先位置。在他们看来,学校管理工作充满多样性、变化性、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工作,任何认知上的简化都可能造成疏忽、誤导或不当应对。正如卡尔·维克(Karl Weick)所指出的,强调内在约束会降低人的感知能力,只有将自己暴露于外部限制面前,才能更多更好地感知现实,以使自己复杂化,进而更大程度地面向与理解真实世界。因此,关注外部限制、弱化自我决定的温和认知模式,看起来是被动、失控、示弱或无能,实则是更加主动、真诚、开放、包容。进言之,温和的学校管理者还是更好的“自我接受”者。他们认识到,“自我”也是复杂、模糊、有局限的,且在不断接触与感知外部限制的过程中,“自我”本身也会发生变化。
温和也是一种行动策略。温和的学校管理者不急于求成,也不消极逃离,而是会智慧且坚定地推动某件事情慢慢发生改变。面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难题或挑战,如一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尚不完善,学校管理者有时会陷入接受或改变的矛盾中。有人选择接受,只求“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也有人选择坚决地改变,但期待一下子从根本上扭转局面,往往是不切实际的。温和的学校管理者往往会选择一条中间道路。用黛布拉·E.迈耶森(Debra Meyerson)的话说,“温和领导既使船前行又保证自己不滑到船外,是一种积小胜为大赢的策略”。较之英雄式、根本性的变革,温和管理没那么戏剧化,没那么鼓舞人心,也不会给人太大的压力。尽管温和管理所带来的改变可能是慢慢发生、润物无声的,但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它更加现实、更有希望、更具持久性。
我们要努力发现温和管理的力之所在、效之所出。我们也应坚信:温和的人能够成为有效的学校管理者。
责任编辑:吴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