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永祖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其中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金融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金融支持以及加强农业强国金融供给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为加快乡村建设提供了金融保障。乡村振兴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未来的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都有了巨大改善。
不过也要看到,部分地区的乡村建设面临不少困难。这些困难有客观方面的,比如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短板,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具体工作找不到抓手。一些干部的主观认知不到位也是阻碍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比如,部分干部对农村工作不熟悉,总是习惯于上项目、铺摊子,忽视了乡村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
之所以认识会出现偏差,是因为部分领导干部还没有看到当前形势的变化,没有认识到这项战略的重要性。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乏力、前景并不明确的情况下,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首先,农村经济仍然是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块短板,要想实现民族振兴,必须加大农村建设的力度。“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根据2022年的数据,中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为2万元人民币,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3万元,比农村居民高出一倍多。除此之外,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方面差距更是巨大。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历史遗留问题。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中国已经有能力和实力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其次,在当前愈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乡村振兴对于中国经济安全具有更大的意义。一些国家通货膨胀高企,不断推高粮食价格。2023年1-4月份,中国进口粮食508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0.5%,进口金额增长17.5%,粮食价格上涨明显。同时部分地区形势紧張,粮食生产和运输相对困难,未来不排除进一步推动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可能。从国内看,肉蛋等相关价格却一直低迷,5月份中国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0.2%,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下跌2%,蛋类环比下跌1.3%。中国是肉蛋食品消耗的大国,养殖业规模庞大,国际粮价的变动会极大影响到饲料的价格,进而对养殖业的利润和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只有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粮食产量,才能确保粮食安全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另外,加快乡村振兴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可靠的新引擎。目前中国经济整体出现恢复向好的迹象,但生产需求仍然存在相对不足。以今年5月份数据为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相较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高达20.8%。这些数字背后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城市的过度建设和某些工业企业的过度投资。
相比之下,农村投资却相对缺乏。在某些农村地区,中小学缺乏高素质的教师,甚至缺乏基础设施如电脑等教学工具。乡镇医院也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导致农民不得不前往大城市进行检查和治疗,进一步增加了负担。如果适度将更多资金投资到农村,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将会吸引更多年轻人甚至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回乡发展创业,城乡发展会得到极大平衡。由此可见,扩大农村投资不仅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也可以提高投资质量,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国际形势越复杂,就更要加重视国内经济发展质量。在当前形势下,必须更加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才能出台、制定更加科学、细致和可落地的政策措施,才能下好全国经济这盘大棋,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