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鲜豆6号农艺性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3-07-17 09:35李晓宝
种子科技 2023年8期
关键词:农艺性状栽培技术

摘    要:2021—2022年大田县引进淮鲜豆6号示范种植,平均鲜荚产量11 073.0 kg/hm2,比对照闽豆6号增产11.9%,产值48 717.0 元/hm2。淮鲜豆6号综合表现良好,深受种植大户和销售商的好评,可作为主导或主推品种进行推广种植。由于菜用大豆与粮用大豆栽培措施不同,必须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文章总结了淮鲜豆6号农艺性状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指导,以提高菜用大豆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淮鲜豆6号;农艺性状;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8-0015-05       中国图书分类号:S565.1       文献标志码:B

作者简介:李晓宝(1973—),女,汉族,福建大田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

毛豆又稱为菜用大豆,是指在鼓粒期至生理成熟期收获采摘嫩豆荚,以绿色嫩豆粒为蔬菜食用的大豆,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滋味鲜美。毛豆是一种不同于粮用大豆的色、香、味俱佳的鲜食大豆,也是夏、秋季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营养健康农产品的高度重视,毛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消费需求量不断增长,成为豆类蔬菜销售市场新的热点。淮鲜豆6号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豆10号与金湖大青豆杂交,于2011年育成,属夏播中晚熟鲜食大豆品种,201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1602)。

1 示范种植

2021—2022年在大田县太华镇池元村、罗丰村、华溪村以及文江镇龙门村、花桥村示范种植淮鲜豆6号49.4 hm2,平均鲜荚产量11 073.0 kg/hm2,比闽豆6号(闽审豆2013001)增产1 176.0 kg/hm2,增产率11.9%,产值48 717.0 元/hm2。2年综合表现,出苗长势强,株型适中,结荚以中部为主,单株有效荚多,出鲜豆粒率高,鲜粒品味香甜柔糯,耐肥,抗旱性一般,抗倒伏,抗病虫力中等。

1.1 种植地概况

大田县属典型山区农业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兼具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特点,四季分明,温度适中,无严寒酷暑,雨量丰沛,日照充足。受地貌影响,气候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8.7~19.1 ℃,年降水量1 545~1 650 mm,年日照时数1 513~1 657 h。种植地为太华镇池元村、罗丰村、华溪村以及文江镇龙门村、花桥村,农业生产环境条件良好,海拔400~610 m。大田县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化验结果为有机质29.1~30.7 g/kg、碱解氮134~149 mg/kg、有效磷23.5~24.6 mg/kg、速效钾126~150 mg/kg、pH值5.2~5.5,土壤肥力中等、酸性。2021年淮鲜豆6号示范种植面积8.2 hm2,对照闽豆6号(CK)种植面积0.4 hm2;2022年淮鲜豆6号示范种植面积41.2 hm2,对照闽豆6号(CK)种植面积0.6 hm2。

1.2 产销动态

种植优良菜用大豆品种淮鲜豆6号,采取优质高产栽培,保障鲜豆质量,提高种植经济效益,是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措施之一。种植田地由种植大户实行集中流转,相对集中连片种植,播种育苗移栽,集中管理,采摘销售。2021—2022年,在海拔400~610 m区域示范种植49.4 hm2,鲜荚总产量547.0 t。为保证鲜荚的食味品质,采取分期播种移栽方式,间隔期6~8 d,收获间隔期7~9 d,避免产品集中上市引起市场销售价格波动,填补市场菜用大豆销售空白和秋季蔬菜种类,产品畅销,销售价格相对稳定在4.4元/kg,2年平均产值48 717.0 元/hm2,生产风险较低,经济效益理想,增效增收效果明显。

1.3 产量及经济效益

淮鲜豆6号与对照闽豆6号(CK)收获时以鲜荚产量计产,见表1。收获采摘前1 d,分别在种植点的种植田地田段,选择有代表性的好、中、差3种类型田,进行测产考种与采摘。每种类型田调查株数30穴,随机取样品10株,室内考种,考查株高、茎粗、有效分枝数、节数、结荚高度、单株有效荚数、单株有效荚重、单株粒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每种类型田按采摘面积72.0 m2,单摘单称鲜有效荚重量,加权平均鲜有效荚重量,折算鲜荚产量。2021年淮鲜豆6号平均鲜荚产量11 208.0 kg/hm2,比对照闽豆6号(CK)增产1 398.0 kg/hm2,增产14.3%,产值49 314.0 元/hm2,纯收入23 214.0元/hm2;2022年淮鲜豆6号平均鲜荚产量10 936.5 kg/hm2,比对照闽豆6号(CK)增产952.5 kg/hm2,增产9.5%,产值48 120.0元/hm2,纯收入21 420.0元/hm2。

综合2年示范种植结果,淮鲜豆6号平均鲜荚产量11 073.0 kg/hm2,比对照闽豆6号(CK)增产1 176.0 kg/hm2,增产11.9%,产值48 717.0 元/hm2,纯收入22 317.0元/hm2。

1.4 生育期

淮鲜豆6号与闽豆6号在大田县种植生育期表现见表2。

2021年太华、文江示范点种植淮鲜豆6号,播种期5月14—20日,出苗期5月18—24日,移栽期5月24—30日,苗龄10~11 d,始花期7月12—18日,终花期7月20—26日,采摘期8月16—23日。淮鲜豆6号采摘生育期94~95 d,与对照闽豆6号(CK)86~87 d比,长7~9 d。

2022年太华、文江示范点种植淮鲜豆6号,播种期5月13—21日,出苗期5月17—25日,移栽期5月23—31日,苗龄10~11 d,始花期7月11—19日,终花期7月19—27日,采摘期8月15—24日。采摘生育期94~95 d,与对照闽豆6号(CK)86~88 d相比,长7~9 d。

由表1和表2可知,在大田县种植淮鲜豆6号,采摘生育期较闽豆6号长7~9 d,有利于提高鲜荚产量。

1.5 农艺性状

淮鲜豆6号植株直立,有限结荚习性,株型半开张,结荚性较好,以中部结荚为主,熟期集中。壳薄,剥粒性较好,鲜粒有包衣、淡绿色、扁长椭圆形、皮有光、脐白色,鲜粒品味香甜柔糯。出苗长势强,生长健壮,叶片大、卵圆形,紫花,鲜荚绿色、微弯镰形、茸毛灰色。2年平均单株荚数85.5个,单株有效荚数81.3个,单株有效荚率95.1%。单株有效1粒荚23.8个,占29.3%;2粒荚50.1个,占61.6%;3粒荚7.4个,占9.1%。1粒荚长4.3 cm、宽1.4 cm,2粒荚长5.5 cm、宽1.3 cm,3粒荚长7.3 cm、宽1.4 cm。单株有效荚重0.233 kg,单株粒数146.2粒,单株粒重0.124 kg,出鲜豆粒率53.2%,鲜百粒重84.8 g。

对照闽豆6号(CK) 2年平均单株荚数64.2个,单株有效荚数58.8个,单株有效荚率91.6%。单株有效1粒荚9.9个,占16.8%;2粒荚12.2个,占20.8%;3粒荚36.7个,占62.4%。1粒荚长3.7 cm、宽1.1 cm,2粒荚长4.5 cm、宽1.1 cm,3粒荚长6.8 cm、宽1.2 cm。单株有效荚重0.227 kg,单株粒数144.4粒,单株粒重0.112 kg,出鲜豆粒率49.3%,鲜百粒重77.4 g。

与对照闽豆6号(CK)比较,淮鲜豆6号单株有效荚数多22.5个、单株有效荚率高3.5%、出鲜豆粒率高3.9%、鲜百粒重多7.4 g。综上所述,淮鲜豆6号出苗长势强,株型适中,单株有效荚多,出鲜豆粒率及鲜百粒重高,见表3。

1.6 品质与抗性表现

淮鲜豆6号鲜豆粒品质经过江苏省理化测试中心检测,鲜豆粒蔗糖含量5.2%[2]。该品种较耐肥,耐热、耐湿,耐旱一般,抗倒伏,抗病蟲力中等,适应性广。田间调查,2021年池元、罗丰、华溪、龙门、花桥示范种植均未发现炭疽病、黑斑病、锈病。2022年池元、罗丰、龙门、花桥种植没有发现炭疽病、黑斑病、锈病,华溪种植没有发现黑斑病但轻度发生炭疽病、锈病。2年都有蛴螬、蝼蛄、蚜虫、豆荚螟发生,无草地贪夜蛾发生。综合上述情况,生产上根据气候条件和病虫害发生规律正常进行防控。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苗床育苗

2.1.1 选种晒种

根据气候条件和市场销售消费需求,试验地适宜播种期为5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一般选择5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进行种子筛选,选择豆粒饱满、色亮、成熟的种子,去除杂质和秕籽,剔除病粒、残粒、虫食粒。晒种3~4 h,以增强豆种发芽势,提高发芽率和减少病虫害[3]。避免中午暴晒,以免烧伤胚芽。

2.1.2 药剂拌种

播种前进行药剂拌种,选择0.1%的辛硫磷+0.3%的多菌灵+1%的钼酸铵混合液,使用喷雾器喷雾豆种,边喷边拌。喷雾后揉搅拌匀,晾干,以豆种不膨胀、种皮不起皱不开裂为宜,有效防控地下病虫害,促进根瘤菌生长[4]。

2.1.3 播种育苗

采取播种育苗移栽,可防止烂种、死苗和严重缺苗,提高种子利用率。苗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灌方便的田地,抢晴整畦播种。苗床细平,均匀撒播稀播。土杂肥拌鲜草木灰均匀盖种,厚度以不露种为宜,可保持苗床土壤疏松湿润,利于出苗,还增加了钾肥。用种量45.0~52.5 kg/hm2,适宜苗龄10 d左右,带土移栽,以减轻伤根,利于缓苗,使全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并为丰产打下基础。

2.2 移栽定植

2.2.1 培育丰产群体

淮鲜豆6号高产的关键因素是提高单株荚数和粒重。合理定植是主要增产措施之一。定植密度过高,群体大,影响个体健壮,田间密闭,通风透光性差,易造成徒长倒伏、落花、落荚和秕荚,降低群体产量。定植密度过低,群体小,个体与群体不协调,群体产量低[5]。因地制宜,合理定植,基本苗42 000~45 000株/hm2,使个体分布均匀、个体与群体配置协调,有利于通风透光,群体产量理想。

2.2.2 畦栽

采取畦栽以提高土壤通透性,利于植株生长、根系繁殖以及中耕松土除草等农事活动。利用起垄机起垄作业,整地成畦,畦高20~25 cm,畦宽带沟1.2 m,田地四周开环沟,环沟比畦沟要低,以防雨季渍水。

2.2.3 定植规格

采用双行种植,株距0.36~0.40 m,每穴定植1株,保持基本苗42 000~45 000株/hm2。施土杂肥7 500 kg/hm2拌钙镁磷(含P2O5 12%)150~225 kg/hm2为基肥,穴施,与土壤拌匀后浅栽,细土盖严盖实,以利于成活,避免蹲苗坐苗。取苗带土移栽,选择大苗、壮苗,剔除小苗、弱苗、病苗、杂苗。

2.3 科学施肥

2.3.1 培育根瘤

淮鲜豆6号具有有限结荚习性,根系发达,有主根和侧根,根部有根瘤菌共生。根瘤菌的繁殖需要从植株得到碳水化合物和磷,形成根瘤[6]。淮鲜豆6号对磷肥较为敏感,施用钙镁磷(含P2O5 12%)150~225 kg/hm2为基肥,利于培育壮苗,促进根瘤形成早、数量较多,因而固氮量较多,可促进植株生长旺盛。

2.3.2 适时追肥

淮鲜豆6号鲜荚采摘,氮肥需求量相对较少,对磷、钾肥需求量相对较多。科学追肥,可使植株茎秆坚韧直立,结荚高度较低,分枝较多,花序多结荚多,达到丰产高产。移栽后6~7 d,穴施硫酸钾复合肥(含N 15%、P2O5 15%、K2O 15%)150~225 kg/hm2,促进根系生长和提早分枝,增加茎粗、主茎节数、分枝数,培育丰产高产的健壮植株。始花前,酌情补肥,发现叶片落黄,在植株基部行间撒施硫酸钾复合肥37.5~45.0 kg/hm2。

2.3.3 根外追肥及摘心

始花期,每公顷用硼肥750 g或钼肥225 g兑水900 kg喷施叶片,促花保花,提高结荚率。鼓粒期,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750~900 g兑水900 kg喷施茎叶,保持茎叶色泽,延长叶片的光合作用,防止早衰,控制秕荚量增加,提高有效荚数量,促进豆粒饱满均匀,改进豆粒品质,增加单株粒数和百粒重。盛花期至后期,将生长茂盛的植株主茎顶心摘去1~2 cm,防止徒长,促进结荚,以利于荚果优质丰产。

2.4 科学管水

2.4.1 苗期

淮鲜豆6号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怕旱忌渍,喜湿润。苗期宜保持较低的土壤持水量,促使根系快速生长并向纵深发展,扩大吸收肥水面积,保征全苗、齐苗、壮苗。土壤持水量高、通透性差时,扎根能力弱,根系分布浅,抗涝抗旱力低,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2.4.2 盛长至开花结荚期

盛长期间,畦沟不积水,保持畦土湿润,提升土壤温度,促进分枝,确保花芽分化,营养生长,达到株壮、枝多、花芽多、花健。开花结荚期间,保持畦土见湿不见干,清沟排水防涝,确保通透性良好,防止徒长、落花、落荚,达到花多、荚多、粒多。

2.4.3 鼓粒期

进入鼓粒期,畦土干湿交替,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根系早衰,延长叶片寿命,增加光合产物,促进鲜荚成熟,提高鮮豆品质[7]。遇高温干旱季节,灌跑马水,促进籽粒灌浆,防止逼熟,造成落荚、死荚、秕荚、空荚、秕粒、粒重下降而影响产量。遇雨季,排水防涝,防止倒伏和贪青晚熟,影响收获采摘季节和下茬耕种。

2.5 中耕除草

2.5.1 控制杂草

移栽定植后,畦面碎稻草层覆盖1~2 cm,保持畦土湿度,提高定植成活率,避免雨水冲刷和表土板结,有效抑制杂草生长。中耕松土除草,使畦土疏松,增强通透性,提高保水保墒和植株抗倒伏能力。采用人工中耕除草,除早、除小、除净,减轻杂草与植株争肥、争水、争光照,增强田间通透性能,促进植株生长旺盛[8]。

2.5.2 补苗与培土

结合追肥,中耕除草松土2次。第1次于移栽后6~7 d,结合追肥进行查苗补苗,补缺补漏,浅除松兜,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和根瘤发育,是创建高产群体的重要措施之一。补苗掌握“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去病留壮”的原则,从畦边备用苗带土取苗移栽,达到苗全、苗匀[9]。第2次于始花前,结合除草、松土、清沟,株旁小培土,以防根群外露、植株倾斜倒伏,提高保水保墒能力。开花后不进行中耕,采用人工拔草。

2.6 病虫害和野兔鼠害防控

2.6.1 地下害虫和野兔

在移栽前,每公顷用5%氯氟氰菊酯微乳剂900 g兑水均匀喷施畦面1次,防控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为害,减少缺苗缺株。清理山边杂草,在装水容量为12.5 L的喷雾器中加入80%敌敌畏乳油10 g拌匀,喷洒山边和边畦。间隔5~6 d喷1次,连续喷洒2次,以驱逐野兔,严防野兔咬食茎叶造成苗期缺苗断畦。

2.6.2 虫害

始盛期、结荚初期,每公顷施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75~450 g兑水750 kg均匀喷雾茎叶防控蚜虫、豆荚螟。间隔7~8 d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防止植株受害而生长不良,提高分枝和结荚数,减少虫蛀害,提高鲜荚商品性。

2.6.3 病害和鼠害

防控炭疽病、锈病和黑斑病,于发病初期每公顷选用10%苯醚甲环唑375~450 g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375 g,兑水750 kg,均匀喷雾茎叶,间隔7~10 d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鼓粒至采摘期间,应投放鼠药,杀死田鼠,减少田鼠为害。采摘前15 d禁止使用农药,确保鲜粒食用的安全性和鲜味性。

2.7 采摘销售

当豆荚由深绿色变为青绿色、豆粒仍保持绿色时,可采摘鲜荚。此时鲜荚外观鲜艳,豆粒饱满充实,品质鲜美,鲜豆口感香甜柔糯,商品性好,产量高。采摘鲜荚早,籽粒未全饱满充实,产量较低,鲜粒口感香甜性差。采摘鲜荚迟,籽粒虽饱满充实,产量较高,但鲜粒口感柔糯性差[10]。选择晴天人工采摘,及时销售。鲜荚采摘后,整袋拉运放置于室内阴凉场所,摊开散热冷却,保持产品鲜嫩,避免长时间堆积发热影响品质和色泽。

整株采收,将植株于根部割下,每株顶部保留2~3个叶片,摘除其余叶片,按每小捆1 kg捆好,拉运放置于室内阴凉场所[11]。鲜荚编织网袋包装,每袋25 kg左右,袋口扎实扎紧。整株包装,每捆25 kg左右,两端捆好,运输销售时装卸方便,不易压损,通风透气,确保质量。有条件的地方,冷藏运输效果更佳。

3 结论

2021—2022年引进淮鲜豆6号在大田县示范种植,平均鲜荚产量11 073.0 kg/hm2,比对照闽豆6号(CK)增产1 176 kg/hm2,增产率11.9%,平均产值达48 717.0 元/hm2。2年综合表现,出苗长势强,株型适中,结荚以中部为主,单株有效荚多,出鲜豆粒率高,鲜粒品味香甜柔糯,耐肥,抗旱性一般,抗倒伏,抗病虫力中等。淮鲜豆6号受到种植大户和销售商好评,可作为主导或主推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别之龙.豆类蔬菜园艺工培训教材[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2]徐海风,杨加银,罗伯祥,等.鲜食夏大豆新品种淮鲜豆6号的选育[J].大豆科技,2017(4):52-53.

[3]付占成.浅析大豆种植技术现状与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4,34(9):87.

[4]黄保健.特种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5]黄锦乾.大豆华夏10号在清流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8,36(3):56-58.

[6]李培辰,吕德方,张涛,等.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拓展大豆产业生存空间[J].现代化农业,2007(5):7-8.

[7]温庆元.上杭县菜豆优质栽培技术要点[J].福建农业,2017(8):43-44.

[8]徐树传,黄建成,刘德金.南方大豆高产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9]赵健.蔬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0]董友魁,刘德恒,韩艳红.高油大豆铁豆67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种业,2015(2):54-55.

[11]刘世琦.蔬菜栽培实用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农艺性状栽培技术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茄子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从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测定分析远志药材商品品规和良种选育的合理性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