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2023-07-17 04:00:32王飞
科技风 2023年19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构建课程体系

摘 要:随着近年来中央劳动教育指导意见相继发布,劳动教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面向产业行业培养高质量、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显得十分迫切。新时代高职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评价考核方式,将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及课程活动方式一体化推进,实现高职劳育目标。

关键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近年来,在国家层面颁布了劳动教育相关指导意见,由此引发社会各界对学生群体劳动教育的广泛关注,劳动教育迅速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劳动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也是现代教育组成部分,劳动教育的成效直接决定培养对象的精神面貌、技能水平,对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国家层面确定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为了更好地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必修课开设显然不够,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开始了劳动课程与课程融合的系列探索,如何构建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高职教育人在不断努力探索。

一、新时代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新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为了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首先必须科学认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内涵。而劳动的内涵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有着不一样的内容,在农业文明时代,劳动主要的侧重点是体力劳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工业文明时代,劳动主要是加工制造为主的劳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今天,成为动手和动脑的综合性劳动。因此劳动教育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育大辞典》,劳动教育定义是“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而《意见》对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进行的系统概括,指出劳动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四个方面特征。劳动教育的综合性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劳动教育必须与生产、技术相结合,即劳动教育与高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贯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是劳动教育必须与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高度融合,学生课内实训和课外岗位实习活动高度融合;劳动教育的开放性是指劳动教育打破在仅在校内开展,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劳动教育的针对性是指劳动教育要面向职业岗位的特点,开发适合高职学生的地方课程、特色课程。因此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是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紧密结合专业教学特点,以增强学生责任意识为主,提高学生劳动技能水平和劳动素养,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一种教育。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部门曾经提出“德智体”“德智体美”人才培养的教育方针,新时代增加“劳育”这一目标,形成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内涵不断完善,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新要求,强调全面发展和劳动者综合素质等核心竞争指标,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之路。

(一)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劳动教育伴随着个体教育的全过程。随着时代发展,劳動教育的内涵在不断延伸,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劳动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价值指向均是通过在家庭、社会、学校等各个场所进行劳动实践、体验活动,体会劳动的伟大、光荣、崇高,从而认识劳动的价值,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提升个体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表了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开创了新时代劳动思想的新境界,不断推动劳动教育理论发展,落实劳动教育实践,强调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有新含义。立德树人的关键是德育教育,开展劳动教育能够转变学生的人生价值认知,在此背景下,劳动教育其实就是引领学生思想的重要手段。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劳动教育既要立足劳动的本质,也要凸显时代的特征,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改革创新,重视劳动教育蕴含的时代价值。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由之路

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必须有高度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新时代的教育是培根铸魂的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劳动技能,只有通过“实干”等诚实劳动,鼓励学生在工作岗位中实现人生价值,锻造为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施劳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还应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除此之外,必须有相应其他体系如教学、教材、管理来辅助。总之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发挥各自功能,形成合力。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一)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遵循一体化设计原则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既要彰显劳动教育在中小学、中职和高职之间的连续性,又要体现各学段间的差异性。高职劳动教育课程在设置上要凸显高职的特色,又要与中职相比有更高层次的提升。高职劳动教育课程的关键词是“实践”“创新”,主要是让学生在课程实践中逐步形成个体自主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具备劳动情感认知能力。在课程内容设计中,体现了课程的完整性和进阶性,融合岗位关键劳动能力,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遵循高职人才培养规律,体现中高职课程内容科学合理衔接,避免简单重复,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目标。通过劳动教育,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植入灵魂深处,尊重劳动并且热爱劳动,具备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具备满足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劳动知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

(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必须遵循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原则

劳动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家庭、社会是劳动教育实施的三个重要环节,各自承担着高职劳动教育重要的责任,学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战场”起主导作用,家庭和社会是劳动教育“加油站”,起辅助作用。在新时代高职劳动教育目标指引下,必须充分挖掘家庭和社会的功能和资源,拓展多渠道实践场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推进,系统构建“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生态体系。助力学校劳动教育制度化,发挥学校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助力家庭劳动教育常态化,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助力社会劳动教育多元化,发挥社会劳动教育的支撑作用。总之,这样才能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目标。

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的策略

(1)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要将劳动教育课程与专业、文化课程、创业教育等各类课程融合,共同打造“劳动教育大合唱”。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思政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毕业设计、岗位实习中,构建全方位、多方参与的“大劳动教育观”。首先,劳动教育的观念要入脑入心,需要开展系列的劳动基础理论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团队深入研究,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标准的修订,还要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专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基础课程,将国家劳动教育的理念通过鲜活的案例向学生传授,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帮助学生养成勇敢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其次,劳动教育还应该与高专业课程、文化课程、校园文化活动、毕业设计、岗位实习等实践活动高度契合,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都要嵌入劳动教育。这是综合系统工程,所以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研究、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课程标准,定期修订,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教学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才能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切实达到劳动教育的实效。将劳动教育和“三全育人”有机融合,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大劳动教育观”。

(2)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主要内容应融合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具体的做法是劳动教育项目化,将项目教学的标准引入劳动教育课程,以鲜活的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提升项目教学的效果,特别适宜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劳动考核以设计思维创新为核心,围绕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开展,在劳育的过程中创新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融入学生的创新性作品中,为高素质的设计创意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以挖掘传统非遗大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身说法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身边榜样的力量,将他们成长经历和优秀事迹制作成案例,在网络平台、微信平台通过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送,形成一种校园文化,通过持续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增强劳动教育的效果。

(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构建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教育课程的师资也应该加大培育力度。要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团队,教师团队人员结构合理,有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任教师,还有来自企业行业的兼职教师。一是教师团队要经常开展劳动教育的集体备课,开展头脑风暴;二是建立劳动教育课师资培训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上岗前培训并做好协调,要对劳动教育开展好的学校及时通报并开展校际交流学习,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将优秀的教师调配到其他学校进行支援。

(4)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考核科学合理,注重过程性评价。主要分为五项评价内容,第一个评价内容是劳动任务实施计划表,所占比例为10%,明确劳动名称、劳动任务,应把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量化,明确任务实施计划,列明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劳动过程中需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重点事项、注意提醒等内容。第二个评价内容是劳动任务实施过程,所占比例为55%,按照劳动计划实施表量化的劳动任务,教师、家长或者第三方评价考核人员根据任务清单对劳动任务完成的情况逐一进行考核,重点考核的内容是劳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如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在陶艺制作阶段任务可以分为组建团队、材料以及工具准备、产品设计与制作情况三个阶段进行考核。在考核中主要要求小组成员做好任务分工,并录制视频,记录劳动的过程便于教师进行考核。第三个评价内容是劳动成果,所占比例为10%,本次是劳动可量化的成果。根据高职院校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制作劳动成果展,可以是实物展示也可以是图片展示,还可以是视频展示,围绕劳动任务完成的最终结果对每个小组的劳动成果予以展示,充分体现尊重学生劳动成果的氛围。第四个评价内容是劳动心得体会,所占比例为5%。劳动教育课程结束后,要求每位同学撰写劳动心得体会,展示劳动过程中的收获和劳动任务完成的情况,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锻炼的能力、体验劳动精神等,重点突出劳动素养养成和劳动习惯方面的感受。第五个评价内容是个人完成效果多方评价,所占比例是20%。多方评价主要从三个维度开展,第一是自我评价,即学生对自己的评价;第二个是相互评价,组成的团队成员之间相互进行评价;第三个是教师评价,组织实施的教师对本次活动中学生劳动教育任务完成情况及过程进行评价。评价的具体要求有六个指标:①认真参与劳动,积极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②制订劳动计划,完成劳动任务;③借助网络、现代通信技术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从不同角度了解企业行业资讯;④在规定时间完成劳动任务,记录材料真实、完整,文字表达准确;⑤在过程中能够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对反馈的问题及时改正;⑥高质量完成任务并有创新。

(5)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配套教材和实践场地。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配套教材的开发也刻不容缓,特别是地方特色教材,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开发一批符合师生喜爱的电子教材,可以实现在电脑端和手机端的精准推送,并将相关的数据及时分享给管理部门、企业导师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方便数据的传输保存和定期修订,同时在编写体例上创新,采用工作手册式、绘本等形式,同时配套相关的微课和动画视频资源,让学生随时随地下载,方便师生使用,也便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还可以开发一些APP实现随时实地上传资料进行评价,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劳动教育联合政府和企业,确定劳动教育的实践场地,实行注册登记形式,联合地方政府智慧城市建设,将社区和企业开展劳动教育的场所进行编号,并确定开放的时间,及时向社会公布。让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劳动教育的场所公开透明,完成后及时将开展的劳动任务计划、过程录像、图片、劳动成果、劳动心得体会、完成效果多方评价等资料通过现代化方式及时推送给辅导员、教师或者企业导师,借助国家大数据平台,实现劳动教育实践场所的透明化、科学化、精准化。

结语

本文选取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作为研究要点,希望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教学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重点是在课程考核评价方面提出了具体化的建议,在实践中部分对专业学生开展了实例研究,希望为劳动教育的教学改革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段磊.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四个维度[J].人民论坛,2020(07).

[2]周光礼.劳动教育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N].光明日报,20200728(14).

[3]趙健杰,刘向兵.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J].北京教育(高教),2020(02).

[4]王晓燕.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要下“实”功夫[N].光明日报,20220920(15).

[5]罗建晖,高廷璧.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20(05).

项目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资助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贯通式劳动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XJK20BZY063)成果

作者简介:王飞(1979— ),男,汉族,湖南宁乡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构建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财务管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求知导刊(2016年24期)2016-10-14 12:35:07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8:54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1:17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0:56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