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晓琳
2020 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要求深刻认识上海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明确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要求。2021 年11 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进一步整体推进上海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为教育综合改革全方位赋能。
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上海市依托上海智慧教育平台(上海微校),建设中小学数字教学系统,研发备课助手、教学助手以及作业辅导助手(以下简称“三个助手”),融入数字教材、空中课堂视频资源课等优质资源,为师生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空间,优化资源配置与服务支持,推动教学方式变革,努力实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其中,“备课助手”通过打造“教师备课1 帮1”的应用场景,设置数字资源、教案设计、课件编辑等功能模块。提供优质数字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教学内容、要求和方法。推送高质量教案、课件和任务,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与压力。“教学助手”通过打造“课堂教学1 加1”的应用场景,设置教学课件、互动工具、信息传输、数据分析等功能模块。依托教学课件与互动工具,丰富学生探究体验,提供任务完成数据和作答详情数据,呈现过程性信息,体现思维可视化,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激发学生高阶思维,促进因材施教。“作业辅导助手”通过打造“课外辅导1 对1”的应用场景,提供课后作业、数据统计、错因分析、智能推送、人机对话等功能模块,注重线上线下作业方式的有效融合,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查阅分析,便于学生回顾整理。依托智能算法,针对不同的问题归因,推送辅导讲解、微课视频以及相匹配的跟进作业等,体现出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
浦东新区作为“三个助手”的试点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标》)的相关要求,依托数字技术,充分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探索利用“三个助手”平台培育学生自主能力的路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基于不同的学习和应用场景,主动灵活地运用学科思维方法和手段获取知识和技能,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涵养必备品格,提升关键能力提供支撑[1]。
《2022 版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围绕课程内容体系,将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引入课堂,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及时跟进社会发展进程,结合国内外的时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领会,运用迁移,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掌握相关政策理论,更要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基于大量的典型案例和时政资源,运用教材基本观点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科思维。但受时空的限制,传统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主要表现为教师整体性资源供给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资源需求,“教师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学习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学习活动的参与方式上,部分学生通过主动回答或被动邀请的方式表达观点、说明理由,而另一部分学生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程度很难得到即时的展现与反馈,制约了学生的自主知识建构能力的形成和自主学科思维能力的培育。
相比传统教学,运用“三个助手”平台的数字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突破时空限制(见图1),师生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智能终端,形成时时、处处、人人可学的泛在学习新形态[2];能够突破一本书、一节课的局限,通过丰富学习内容,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创造了更宽广的空间;能够突破标准化、统一化的学习模式,为关注个性发展,实现因材施教创造条件;能够以信息技术支撑全过程学生参与、全样本数据分析,保障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实现从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转变,以更广泛的学习自主促进学生更精准地自我发展。
图1 两种学习模式比较
《2022 版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道德与法律的基本规范,提升思想政治素养、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整体性地把握知识结构,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差异,教师可运用“三个助手”平台中的“备课助手”向学生推送数字教材、单元学习目标和任务、空中课堂视频切片、重大时政新闻等各类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自主预习学习内容,强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电子教材,明确学习内容→解析知识结构,把握知识逻辑→解读单元(课时)目标、明确学习方向→浏览时政资料、尝试运用迁移”的预习路径(见图2),获得结构化、序列化的认知体验,整体性把握学习内容,全方位建构认知经验。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基于某一学习内容,自主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空中课堂视频切片,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弥补和修正学习中的盲点和误区,巩固学习成果,夯实学习基础。
图2 学生自主预习的路径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构建指向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正视关注度、涉及面广的问题,立足学生真实生活、重大时政新闻创设学习情境,引领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助手”创设智能情境、开发互动工具,打造覆盖学习全过程的可视化学习模式,为学生通过“沉浸式情境体验→可视化观点表达→交互式分享提升”的学习路径(见图3)表达观点、呈现论据,提升综合运用教材基本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支撑。
图3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路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基于“教学助手”中的智能语音合成、案例情境再现、数字孪生教师等技术手段,立足沉浸式的学习情境和应用场景展开思考与探究,培养学习兴趣,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智能投票、文本填写、图片传输等互动工具获取全方位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权利,自主通过平台表达观点、阐述理由、呈现论据,并基于观点汇总、NLP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互动弹幕等反馈工具分享交流学习成果,即时获取教师、同伴等其他学习参与者的观点与论据,在自主探究、分享交流、回应他人过程中,自主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提升学习效果。
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为例,学生首先通过“教学助手”获取互动任务(见图4),即“在社会生活中,你是否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如果‘愿意’,请选取你想承担的责任并标注理由;如果‘不愿意’,请描述原因”;随后,通过“观点投票”工具点击“愿意”或“不愿意”控件表达观点,通过“文本填写”小工具阐述与观点相匹配的理由并上传。平台数据统计和信息呈现功能即时显示学生观点及完成情况。实践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理由主要聚焦在促进个人成长、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等某一层面,相对比较单一,缺乏全局性思考,但通过观点汇总和全体学生理由的完整呈现,学生不仅能获取个人思考的全过程记录信息,还能了解他人的思考角度和层次,在自主思考和回应他人过程中不断完善认知结构,自主建构学习经验,不断提升学科思维。
图4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互动任务及数据统计
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标志和特点之一,基于任务的数据采集、统计和分析为学生获取学习成果、剖析学习成效、优化学习行为提供了精准和科学的参考依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三个助手”平台中的后台数据、智能算法获取自己的学习记录、学习时间、行为数据、正确率等信息,发现“优点”、总结经验,聚焦“难点”、巩固优化,找到“痛点”、诊断提升,从而形成基于数据的个性化学习改进和优化方案。
与此同时,数据分析平台还能促使教师即时了解全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完成进度,获取大量的生成性资源,汇成课堂讲解的聚焦点,引导学生聚焦关键问题进行交流评议,促进学生对关键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这种大数据的支撑可以更好地诊断学情,改进教学与个性化指导,为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方向提供有力保障。
持续发挥“三个助手”对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作用,一方面,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能够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平台资源建设,积极开发和优化凸显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的互动工具,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数字化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发挥教师的统筹推进和指导作用,尤其是对学生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以规范和引导,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疑问,坚持素养导向,结合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核心素养及课程目标的培育要求,整体规划学习进程、规范发布学习任务、精准提供学习支架、即时获取学习成果,打造集“学生—教师—平台”于一体的整体性、系统性的数字化教学模式。
作为“三个助手”资源建设的重点内容,道德与法治学科基于课程核心素养培育要求,立足单元,建立教学目标与活动、资源、作业、评价的关联,突出结构化设计,让平台资源赋能学生学习各环节。因此,学生在运用“三个助手”平台中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目标导向,依托数字化学科资源和目标编码,明确单元、课时的学习目标,基于目标达成的要求,完成平台推送的学习任务;依托平台数据分析、智能算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各种评价内容和形式,全面呈现学习成效,科学监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精准诊断存在问题,以数字技术实现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的可视化,赋能学生的高质量学习。
作为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进行深度学习,提升自身素养。为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更大程度用好“三个助手”平台实时性、交互性等特点,突破学习的时空限制,将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相互贯通,通过平台实时获取实践任务、上传实践成果、分享实践体验、总结实践成果,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互融通,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价值。
总之,“三个助手”拓展了教与学的空间,让技术赋能教学各环节,对于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成效具有现实意义,为实现以数字化转型助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供了坚实基础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