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艺术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对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进行的创造,不同的艺术感受会塑造出截然不同的作品表现。艺术领域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变化,历经不同的历史时期,逐渐发展出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和理论,形成不同种类的艺术风格,每个风格都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在目前,我国的艺术创作多选择将外来艺术理念中优秀的部分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体现人们对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的认识。
波普艺术的简称是流行艺术,这种艺术是现代风格的耀眼表现。波普艺术最早产生于英国,在现代文化的熏陶下,其表现内容大多是以现代为背景创造出来的,反映新青年所认同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文化,它追求表现自己和标新立异,为创造更好的都市文化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艺术创作形式。它继承了“达达主义”的精神,结合了大众文化和原始文化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这些艺术形式的研究,波普艺术一词最早出现在1958 年英国批评家劳伦斯•阿洛维在《建筑文摘》中的文章,用于形容战后英国呈现出的消费主义文化。
在波普艺术中,现代艺术的原创性、独特性和英雄史诗般的意义被日常的大众生产所取代,“高艺术”与“低艺术”的界限逐渐被打破。波普艺术家们关注通俗文化中的图像,比如广告栏、连环画、杂志和超市商品的图像。他们反对抽象表现主义的精英思想,赞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被波普艺术所影响,运用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结合、拼接等不同的手法用来使作品更加丰富,这些不同的元素结合在一起会有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让人们通过作品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波普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才逐渐从生产实践活动中分化出来,对于西方艺术发展史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带领着艺术文化思潮朝着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所转变,成为西方艺术思潮中的一次伟大的艺术大革命,在当代文化艺术发展道路上有着无法替代的价值与地位。
波普艺术在之前是有些“市侩贪婪”的,这有点讽刺但也确实是这样的,它是可以大量复制的艺术品,波普艺术更是被认为是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早期波普艺术大量使用廉价颜料操作,所以作品无法长久地保存,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但是随着时代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而且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来推动波普艺术的发展和壮大。
现在波普艺术在各个领域有不同程度的运用,波普艺术要适应现代艺术的发展,就需要解决两种艺术风格的融合问题,把主题更加形象地表达出来。它消除了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界限,在流行音乐和广告等各种领域应用,利用社会中所有的媒介进行对艺术的加工,把波普艺术更加生活化、大众化。例如日本画家村上隆就是将波普艺术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从而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结合,受到大家广泛的喜爱,他的艺术极具想象力,运用原本的文化创造出不同的艺术,体会文化最原始的样子,作品非常有趣味并且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受年轻人的喜欢(图1)。
图1 村上隆《幼稚的心态》 版画展(图片来源:网络)
波普艺术特别强调独创性,所创作出来的成品要与众不同,波普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色彩特点。首先,作品要有明丽亮眼的色彩,明朗的色彩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波普艺术独特的艺术气质。其次,要有新奇的图案搭配,图案的搭配也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色彩的魅力,运用浓烈的色彩加上夸张的图案可以更加吸引欣赏者的视线。最后,这种波普艺术平衡了新奇的图案和夸张的色彩之间的关系,使得艺术生活增加了许多可能性。使艺术家有了不同的观念,挑战了原始的艺术形式,抽象艺术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追求,在逐渐的探索下,波普艺术不断发展壮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进行不同地演绎,它的理念不断地贴合、融入大众生活,它比抽象艺术更好的、更直白的让大家了解。
波普艺术具有自己独特“性格”,它更加注重思想上的活跃,相比于传统艺术形式,波普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波普艺术是对艺术的一种新的表达,展现的都是日常中的东西,从而使人们找寻到一种新的画面和感觉。现代波普艺术不断被商业化,表达形式逐渐变得简单明了,西方波普艺术中的发展让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逐渐模糊,艺术家进行创作时所必须的成本逐渐降低,这使得艺术不再限制于富裕阶层,人人都能接触到艺术。
波普艺术真正进入到中国是在20 世纪的80 年代末期,发展至今波普艺术在中国呈现着有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独特的艺术特征。在波普艺术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社会刚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正因如此,波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不同于西方的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波普艺术又经历了复杂而多元的发展历程,在1989 年2 月的现代艺术展上,王广义的三幅毛泽东肖像掀起了波普艺术在中国的热潮,自此波普艺术在中国往后的艺术展上成为了引人注目的现象。他十分敏锐地感受到了波普艺术的核心,他将文革大批判的图案与可口可乐图案相结合,向人们阐述出了对于波普艺术色彩以及图案的全新理解,他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和一系列图像和符号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作品内涵反映出来,在此之后在数量与样式上也与日俱增。
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波普艺术在中国形成了一股重要而独特的艺术潮流,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波普艺术被广大的艺术家们学习借鉴以及运用在艺术创作上,这给中国的艺术界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和启示。因此我们分析波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时,必须结合它在中国生成的特殊社会背景、政治因素、文化因素[1]。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强调观念创新和行为更新,近年来,我国的艺术概念不断更新使人们可以大饱眼福,突破传统的艺术框架,中国波普艺术的发展和产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同时波普艺术也不断以商品和大众媒介进行传播和广泛地运用,它的发展由各种形式组成。我国画家童昆鸟,他是一位年轻的画家,在现代艺术的影响下他的艺术风格大胆怪诞,极具视觉冲击力,同时又充满魔幻色彩。童昆鸟的作品在色彩、图案、行为、影像、绘画等各种媒介中灵活穿插,利用现成的物品进行组合,向大众传播属于当代年轻群体的寓言模式,使得波普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人叹为观止(图2)。
2.2.1 十二生肖的起源及色彩特点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在先秦时期就有了相对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东汉王充的《论衡》中记载的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反映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方面。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在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十二生肖的形象也时常出现在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之中,比如说有剪纸、中国画、水墨等各种形式的生肖作品,它与社会发展以及人类审美愈来愈契合,十二生肖也反映出人的性格、社会环境、喜怒哀乐还有善恶言行等,它所寄托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在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中,鼠具有执着与防御的性格气质,所以在色彩的选择上往往选择明度较低且趋于灰色的褐色;牛以其谨慎、任劳任怨的性格特点与灰色的沉稳相适应;虎的代表色为黄色,象征着力量;金色象征着权利与地位,古代天子以真龙自比,符合龙的气质;蛇具有神秘和特立独行的性格,所以用紫色来表达;羊的代表色为青色,温暖中又富有朝气;猴是蓝色,隐喻着智慧;鸡具有朝气,代表色为红色;狗是橘色,具有忠贞不二的特点;橙色是温暖幸福的颜色,符合猪给人的直观感受。
2.2.2 以马为题材的中国风格波普艺术创作
波普艺术在中国的艺术发展呈现出了独有的特征—与其他艺术截然不同,波普艺术十分具独创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焕发出独特的生机。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它的感染力经久不衰,值得人们去传承和发扬。
十二生肖经常作为一种装饰语言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它与波普艺术之间也逐渐产生了一些联系。由于大众的审美逐渐变得多元化,所以十二生肖的图形设计也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现在生肖图案出现在环艺、陶瓷、服装、家纺、艺术品以及产品外包装的领域。在现代设计中生肖图案运用十分广泛,所以十二生肖逐渐与消费主义的波普艺术产生了融合,现代设计的十二生肖多以数码绘制原始图像,再使用多种数码处理技术来赋予图像灵魂,加上色彩斑斓的空间结构来排列图像,因此是基于波普艺术的概念衍生而来的。
在笔者对波普艺术的了解以及对十二生肖色彩的体味中,对于十二生肖色彩所反映出的“性格”也有了独特的认知。本小节笔者将主要结合自己作品中《马》的色彩设计,对十二生肖的色彩特点与波普艺术的结合进行简要分析。
马的代表色是绿色,绿色象征自由和平、舒适新鲜的感觉,与马的性格气质非常接近。在中国古代对于马的认知中,往往有着热情奔放、自由自在及无拘无束的特点。同时马在很多古老文化中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中国古代马也曾作为和平的象征。时至今日提起马,人们往往能与草地、自由、勇气等品质联系在一起。而绿色在当代人们的普遍认知中,代表着和平与发展,同时作为绝大多数植物所拥有的固有色彩,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颜色,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与活力。
笔者将马的形象与波普艺术的客观性相结合(图3),波普艺术中的客观性是突出对表达物的现实认识,并且致力于外向认识,将客观事实置于主观意识之上,在图3 的色彩运用上,选择绿色作为画面的主要基调,给人一种平和、自由又暗含着勃勃生机的视觉与心理感受,这与上述中的分析相一致[2]。
图3 《生肖系列—马》
大多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波普艺术结合的艺术作品都是运用图案拼接的方式进行表现的,首先把我国传统美术元素绘制出来,然后填充相应的颜色,使中国传统图案与波普艺术相结合。在波普艺术中十分重要的是对色彩的应用,色彩是波普艺术的生命和灵魂,所以在色彩搭配上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色彩上选择了同色系的搭配,使作品的画面更加整体,使观赏者的视觉感受更加舒服,从而增强画面的体验感受。
要与以往的传统艺术不同且要具有发展的条件和能力,才能受到人们的青睐,这种艺术形式才能存在下去,要结合中国实际的社会实际和人文情怀进行深度的艺术创造,不断吸收西方的精华艺术门类,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表达中国特有的人文情怀,形成不同的艺术氛围,从而使艺术不断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现在波普艺术在各个领域有不同程度地运用,若要把中国的传统美术元素转变为简单明快的几何图形并进行组合,用波普艺术的绘画色彩风格来诠释我国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相结合,就需要解决两种艺术风格的融合问题,把主题更加形象地表达出来。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为了实现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两者如何找到更好的契合点还取决于我们对于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要从专业的艺术角度出发,使我们展现出的艺术作品是最“精华”的结晶,这样才能够被大众所接受,从而通过艺术创造来表达自己审美的感受和理想。
波普艺术经过很长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转变,经过不断地艺术结合,最终创造出不同的艺术作品。艺术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最终以艺术的形式体现出来供大家欣赏。中国传统文化来包含和结合西方现代艺术,这是一个渐渐变化的过程,它在不断模仿和超越到融合甚至到创新,在以全球化为背景下的今天,我们应更加有创新精神,不断进取前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逐渐形成代表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的“新名片”,从而更好地诠释和表达中国传统文化。
东方和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我们面临着保持传统和追求创新的两条路,这种困境是长期存在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针对不同的艺术追求以及现代文化差异。我们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要不断注入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创新。
东方的艺术发展晚于西方,我们要做到结合自身的情况与自身的发展方向,使之结合发展,承担着文化和艺术的重任,更好地融合东西方艺术的融合,通过画面表达出来,不再局限地看艺术,让波普艺术成为中国创新艺术的一部分,要充分发展体现中国现代艺术的特色,使波普艺术在中国语境下更加辉煌。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艺术家与社会共同发展一起进步,使波普艺术与传统艺术相结合,使得中国传统艺术以及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以及更好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