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烩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微信、支付宝、滴滴打车等的出现,使电信业、银行业、出租车行业等面临挑战,许多曾经稳定的职业已经消失或行将消失。
材料二: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许多新兴行业,出现了大量诸如数据分析师、色彩搭配师、公共营养师等新职业。
材料三:一部电视纪录片的热播,使“章丘铁锅”意外走红。铁锅锻造这一老行当迅速得到人们的追捧,传统工艺重新焕发生机。
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你对以上材料中的现象有怎樣的思考和选择?请以“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写一篇班会课上的发言稿,表达你的思考和看法。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写作的重点和切入点是“规划”二字。材料一提到了时代发展使一些曾经稳定、令人羡慕的职业已经消失或行将消失,当代年轻人在做职业规划自我时是不是也有追求稳定和安逸的思想,缺乏长远的眼光和危机意识?材料二提到了大数据时代一些新兴行业和职业的兴起,面对时代创造的机遇和舞台,我们准备好迎接挑战了吗?材料三提到铁锅锻造这一老行当经过纪录片的热播重新焕发生机,展现出青年人和传统行业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
结合材料列举的情况,我们可以寻找其中的联系:1.曾经稳定的职业日渐式微,暗示出时代发展变化的问题;2.新兴行业的出现隐藏的问题,比如经济利益诉求、国家经济硬实力提升等;3.传统工业、工艺重新进入公众视野,事件背后呈现出传承与坚守、实用与信仰,等等。这样,材料的联系就在个人与时代、民族关系上从隐性上升为显性,彰显格局,体现价值观的渗透和引领。
例文
为时而谋,合情而动
□一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只有为时代的完美,为同时代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可见,与时代的契合似乎已经成为职业规划的决定性力量。然而,新时代下,真的只有纯粹的现实考量么?职业规划、生涯选择真就只会“为时而谋”么?以我之见,不尽如此。
樊锦诗曾说:“情怀,是每一位文物保护者的源泉与动力。”不难看出,理想情怀在新时代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举足轻重。
科技和生产力的提高,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需求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许多职业确实已经快被上位替代品击垮了,就业形势不断更新着:流水线工人逐渐变作自动化机械,人工秤被电子秤所取代;企业业务员慢慢由人工智能代劳……许多曾经辉煌的传统职业迅速“失宠”,如雨后春笋般疯长的新职业被认为更有“钱途”而受到人们追捧。就业趋向创新化、多元化,是经济社会动态变化的具体呈现。
响应时代召唤,从事新职业值得鼓励。对当下的青年人来说,“新”字所暗藏的机遇与挑战都是巨大的考验。众所周知,技术变革的速度呈指数爆炸式增长,今天的香饽饽可能明天就会变成冷饭,因此,我们需要把握的是新时代发展的方向,诸如信息化、智能化等新趋势。只有真正拥有前瞻的眼光,才能不折不扣的“为时而谋”。
而“合情而动”,从本意上来说,即怀抱人文气息,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依照心中强烈的情感趋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耳熟能详者有“耶鲁村官”秦玥飞,这是“身为利民淡千险”的情怀;有“弃医从文”周树人,这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情怀;有“敦煌之女”樊锦诗,这是“笔墨文脉枯骨芳”的情怀。可见,情怀是对职业的一种升华:对新生职业来说,从业者发自内心的爱和憧憬是其站稳脚跟的根基;而对传统职业而言,在不掺杂利益的、纯粹的热爱注入后,传统职业也会如“一池春水”般生生不息。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那些既不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又不存在人文情怀价值的职业理应被优胜劣汰,但也不可操之过急。基于人道主义的精神与情怀,我们所追求的发展应是不抛弃任何一个弱者的发展,即“合情而动”。这是对于文化水平过低者而言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偏向与照顾,故对这些相关的低技术水平行业的淘汰需放慢脚步,通过相对柔和的规划为弱势群体谋福利。
唯有理想信念与时代同行,职业生涯规划才能与人生同行。古有白乐天“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今有我“职业合为时而谋,生涯合为情而动”。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结束了。
评点
文章从“为时而谋”“合情而动”两个层面思考时代与职业生涯规划,非常巧妙地回答了作文题中的隐含提问。文章观点鲜明,具有独特的个人思考:要把握新时代发展方向,让理想信念与时代同行。论据使用恰当且丰厚,通篇闪耀着理性思考的光芒。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