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传华
我给_____下定义
要求:①补全题目,然后作文;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出现泄漏身份的信息。
写半命题作文,第一步是在审题的基础上补全文题。
“下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因此,“下定义”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既然是过程,就要经历由未知到已知,由知之少到知之多,由表到里,由浅到深的认知变化,或伴随着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由不喜欢到喜欢、由喜欢到热爱等情感的变化。认识始于疑惑,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而提高认识,追求真善美,就是成长。我们就是在一次次给人、事、物、景、情“下定义”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因此,“下定义”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题目空缺处所填写的,就是写作的对象及内容,人、事、物、景、情均可。填什么,决定了写什么、怎样写,影响着写得怎样。因此,要发散思考,选择熟悉的、有真实体验和感悟的、新颖独特的材料,将其提炼为一个词语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使之变为全命题。
一、选择填什么
填什么,要思考为什么要给选定的人、事、物、景、情下定义,或者说下定义的原因是什么。
比如对文化成绩优异的同学感兴趣,探究其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找到这个原因,就可以给其下定义。要找到原因,就得看成绩优异的同学是怎么做的,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透过他的行为发现本质。
二、思考怎样写
想写好此题,就要把写作的对象化小、变窄,使之具体。选择的对象很宽泛,就人而言,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己。他人,既可以是现实中的人,也可以是历史中的人、文学作品中的人。比如台湾诗人席慕蓉,其爱情诗写得非常纯情、唯美,对情感的细腻、深刻体验与把握,浪漫情怀,在当代诗人中,几乎无人可比。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她应该是才华横溢、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一样的美少女,但现实中的席慕蓉长相平平。可见,人和诗不是一回事,外表和心灵不是一回事,但这并未有损于席慕蓉在喜欢她的读者心中的唯美形象。
看人和事物,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蔡京是历史上的大奸臣,无恶不作,却是与苏轼、黄庭坚、米芾(fei)齐名的大书法家。
比如月亮,神话传说中,文人的笔下多美,但从科学的眼光看,月亮就是一个自己不会发光、表面光秃秃、丑陋、没有任何生机与活力的天体。比如灰尘,人见人厌,但是,在高倍显微镜下,灰尘的结构精妙绝伦,人世间没有任何一个建筑师的设计可以望其项背。而且,灰尘还具有特殊作用:使太阳直射到地球的光线得到吸收、反射、散射和折射,并产生风雪雨露、霞光、彩虹。由于灰尘是吸湿性微粒,空中的水汽会凝结,就形成了天上的云,空中的云也阻挡了宇宙中的许多有害射线闯进地球表面。它凝结水汽,形成水珠,导致降水。它还能调节地表温度。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去看待事物,有时候,是不是可能颠覆我们的认知?因此,要学会用辩证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物。
无论选什么,都要有真实的体验,要有真实的发现、感悟。要清晰、具体地展示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并渗透认知、情感的发展变化。叙事要力求有起伏、有波澜。
三、巧妙选择角度
“我”也是一个发散点。大多数人写作往往是写自己眼中的人、事、物、景、情,是“我”的视觉,这是一种常规思维。换个角度,就可以打开思路,拓宽视域。比如以物的眼光看待“我”或人,给“我”或人下定义,又会怎样呢?这物,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也可以是拟人化的无生命物。比如要写自己马虎,揭示思想懒惰这一精神现象,让一块橡皮擦吐槽“我”是不是就能做到?
“我”只是要求用第一人称叙述,除了本我,当然也可以是他我。他我,可以是现实中的人,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文学人物,还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
比如让司马迁给汉武帝下定义,让课文《狼》中被屠户杀死的两头狼给屠户下定义,让香烟给吸烟的人下定义,借他人之口反映现实生活、抒自己心中块垒、表达自己的某些看法,当然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角度。
下定义,绝不是简单地贴标签,要把握人和事物的本质特征,就要不被现象所迷惑,要观察、分析、比较,透过现象发现蛛丝马迹,深入挖掘,洞见真相、本质。作文就要生动地展示认识的过程。
四、认识下定义的意义
为什么说下定义的过程就是成长呢?所谓成长,其实是指心智的成熟。比如,遇到事情,能分清真假、善恶、美丑,能辩证地看待,理智地处理,这就是成熟。
比如,有的同学在家里对爸爸妈妈这不满意,那不满意。换一下位置,让你当一个星期的爸爸或妈妈,或许你才会知道爸爸妈妈的难处、苦处,就会真正认识到“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等道理,从而改变自己。
所以说下定义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成长的过程。因此,写好这道半命题作文,不单需要优美的文笔,恰当的选材,艺术的表达,还要有较高的认识水平,更要有正确的“三观”。
我给叶下定义
建始县实验中学八年级 何兴宇
叶,你是奉献的楷模,是无私的化身!
我要唱一首歌,送给世间所有的叶子。我要讴歌你们的奉献,礼赞你们的品质。
我要唱一首歌,送给果树上的叶子。你们日夜不停地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然后毫不吝啬地将它们运输给花苞,呵护花儿开放,让其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实。果农的称赞与人们品尝果子时露出的笑颜,就是对你们最好的回报。
我要唱一首歌,送给半亩方塘中的荷叶。小孩儿将你折下当帽子玩耍,你并不抱怨;鱼儿将你撞得东倒西歪,你毫无怨言。《小池》诗中,描绘你心甘情愿地让蜻蜓在你身上停留,定格为初夏最美的风景。散文《荷叶·母亲》中,你任憑雨打风吹,也要护着那一朵娇艳的红莲,成了母爱最经典的镜头。你为莲藕制造养分,让一节节莲藕变成餐桌上的美味;你日复一日地制造氧气,参与构成一个个有益于生命的生态系统。对人们来说,你是包装食物、装饰盘子的最佳选择;对青蛙来说,你是它们一展歌喉、求偶的独特舞台。更为难得的是,你和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是人们心目中君子的象征。
我要唱一首歌,送给“彼岸花”的叶子。尽管这花的名字中都沒有你的名儿,你也毫无怨言;尽管你终生无法与花儿相见,看不到你的成果,你也忠于职守,坚守到底。你与花交替守护着植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你落下,植株便光秃秃的。为了继续呵护植株,你在土壤中自甘腐化,变成含肥的无机盐,最终被根吸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不是“落红”,却胜似“落红”。
我要唱一首歌,送给深秋的枫树,在那个万物萧条的时节,你再一次爆发出自己的力量,红的血液在你身躯中沸腾,将你染成最独特、最热烈的血红色,这样富有生命力的颜色,不知给予了多少正生活在人生低谷中的人们以前进的动力与勇气。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说的就是你啊,杜牧称颂“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对你最高的评价。等血色慢慢褪去,一阵秋风刮过,你随风飘落,翩翩起舞,将大地染成一片金黄,金黄又成了秋日最具代表性的颜色,你又因此给了多少人以诗情画意。你所奉献的,不仅仅是自己的颜色、自己的身躯,还有品质、精神,给了无数人以心灵的慰藉。
有人说,红花也要绿叶衬。难道你存在的意义,就只是为了衬托红花吗?这是多么狭隘的审美观啊,这是多大的误会啊!没有你,树还能叫树,花还能叫花,春天还能叫春天,人世还能叫人世吗?因为有你,嫩芽能长成树,长成森林;因为有你,花儿才会开放,才有蝶舞蜂忙的动人场景;因为有你,叶绿花红,鸟语花香,春天才美丽、动人、充满活力;因为有你,才有了蔬菜和粮食,人才能成为这世界的主宰。你是绿色,绿色是你。没有你,地球还是地球,还是人类的家园吗?
如果有人要问,这世界上什么最多,什么最不能缺少,我可以肯定地回答,就是你——叶啊!你最普通,最平凡,却是最真的、最善的、最美的,最不可缺少的。你不与花争宠,你不与果争爱,默默无闻地生长,默默无闻地奉献。哪里有你哪里就有生命,哪里就有美,哪里就有无限的精彩。你像极了千千万万的人民,人民创造了历史也创造着历史,你创造了生命也创造着生命。
曾经有一头猪问牛:“为什么人类享受着我的奉献而不喜欢我?”牛答道:“也许是因为我是在生前奉献的。”其实,叶子你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个答案:奉献是彻底的,是不计较回报的,一切被动的与带有功利性的奉献,都称不上是纯粹的奉献。
所以,我要唱一首一首的歌,讴歌世间所有的叶子,礼赞世间所有的叶子,以及像叶子一样的千千万万的人民,即使喉咙喑哑,我也要大声歌唱。我要讴歌你们的平凡普通、无私奉献,更要礼赞你们的伟大与不朽。
我愿成为一片叶,陪伴一棵树,呵护一朵花,或者就以叶的形式存在,投下绿荫,制造氧气,化作春泥,奉献一生。
点 评
满怀深情地讴歌、礼赞叶的奉献,并愿意成为一片叶,奉献自己的一切,立意新颖。精心选择具有季节特点的果树的叶、莲叶、彼岸花的叶、枫叶,既有陆生的,也有水生的,并按时间顺序描写,而后由物及人,托物寄意,借物抒情,讴歌礼赞无私的、彻底的奉献精神。选材典型、全面,布局巧妙、合理。情感热烈,一唱三叹,如江河奔腾,极富气势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