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竹青 秦风明
群山环绕、雾气氤氲,小桥流水、青瓦白墙的民居……盛夏时节,置身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大峡谷镇青龙峡村,田园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十几名河南游客相约来到青龙峡村,欣赏美景、采摘山货、品尝农家饭菜、选购土特产品,享受美好时光。
青龙峡村位于太行山深处,是前脑和后脑村合并而来的,“山多石头多,地少收入低”是当地的真实写照,许多人只能靠依山势开垦出来的“腰带地”为生。
“过去,我们这儿就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住在旅游区,却吃不上‘旅游饭!”村民杨全增说道,“那时大伙住着低矮破旧的土坯房,走着泥泞不堪的土路,日子过得确实苦。”
2012年8月,在外经商多年的李兰江回到前脑村,并挑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重任。“我们首先在全村大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美化我们的村庄,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李兰江说。
2014年,李兰江借着全面脱贫攻坚的东风,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巧打乡村旅游牌,将乡村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流转土地50亩建成生态农业观光园,成立了兰江农业专业合作社,打造集休闲、旅游、采摘、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2016年,村里投资400万元拓宽了乡村旅游路,使昔日崎岖盘旋、狭窄危险的出村路变得平坦又安全。接着又投资250万元修建了旅游步道,使落差超过300米的青龙峡至日观峰实现了步行连通,每年有5万多名喜欢徒步攀登的游客从谷底爬到峰顶,沿途欣赏青山秀水,领略太行山的峻峭壮丽,有的还住在村里体验田园生活,大大拓宽了村民们的增收渠道。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前脑自然村先后实施了200余亩核桃树干果经济林的提质增效项目,对3000余株柿树进行了嫁接,种植了1000余亩连翘等中药材,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端午节假期,在前脑自然村的“前脑山庄”民宿茶室里,四五位游客或看报,或闲谈,或饮茶,尽享乡村慢生活。复古自行车挂钟、油画等装饰品点缀在楼道、墙壁上,别有一番风味。店主李其付还精心设计了“乡土灶台”“农耕工具展示区”等,供游客体验做豆腐、烧柴做饭的农耕生活。
“村里一年四季都有游客来参观旅游,还有艺术家来采风创作,让我们的民宿风生水起,收入十分可观。”说话间,李其付的手机响了,是山东的游客要订购红薯粉条。
近年来,村里不断组织村民到河南、河北等地就发展农家乐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目前全村仅农家乐客栈就发展30多家,年收入400多万元。
村民苏俊凯今年40岁,在村里开农家乐。“我自从2016年投资开农家乐后,生意是越来越好,每年纯收入达10万元,日子比以前过得舒心多了!”苏俊凯说。
李兰江介紹,为了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他带队到多地走访和考察,通过对比之后从江苏雁达机械引入了葡萄酒生产设备,建立起葡萄酒生产车间,仅仅第一年就生产出葡萄酒3000余斤,收益达到20余万元。随后李兰江特意到汾阳请来高粱酒酿酒技术专家,开发出高粱酒生产线,通过收购村民的高粱,填补了葡萄产量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部分村民农产品销路问题。
正是依托于乡村旅游,前脑村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