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ChatGPT引爆了全球对人工智能的强烈关注,“教育何为,教育应该往何处去”成为大家共同思考的命题。5月6日,广东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座谈会召开,会议由常务副主任刘劲予主持。31位学术委员参会,热议教育面对人工智能的学术思考。
学术委员会主任刘达中作专题报告,回顾了广东教育信息化进程。他表示,基础教育面对人工智能,在教与学中,将更关注“玩”“问”“综”的革新。首先,教育的人工智能,有利于学生在玩中学,寓学于玩。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敢问、会问,具有提出一流问题和批评性思考的能力,敢于刨根问底。第三,基础教育的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将大力加强,每个人都要具备整合力、共情力,才能随机应变,顺应潮流,不被时代变革的巨浪吞没。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吴颖民指出,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挑战,“当务之急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要让教师增强数字意识和危机感,还要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活动的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本质,读懂、用好数据。”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黄崴认为,人工智能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但不可淡化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责任,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创新的能力,避免人工智能的误区和数据伦理失范。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黄甫全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新型教育观念框架、教育系统结构、教育活动形态正在形成。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焦建利表示,人工智能改变了职场,学习、教学、教育将变得更加个性化。学术委员白平表示,要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的主动学习能力,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新样态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针对以上发言和报告,陈湘年、周峰、何廣铿等委员作交流发言。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