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扬州八怪”的艺术创新及其启示

2023-07-13 02:52钟茜
东方收藏 2023年5期
关键词:艺术创新扬州八怪

摘要:清代从初期到晚期,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深刻影响着绘画领域的发展和变革,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画派在这一时期占据主流地位。但与此同时,江南地区部分带有民主思想、对现实不满的画家不愿墨守成规、一味因袭模仿,于是努力挣脱正统画风的束缚,在绘画上另辟蹊径,形成了“扬州八怪”这一画派。他们坚持创作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师法自然,借绘画抒发不同的情感和个性,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新气象,对今天的艺术创新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关键词:扬州八怪;艺术创新;创作启示

清代,各种绘画思想纷呈、画派林立,画家人数众多,绘画在社会上有了很大的普及。然而,这一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仍是正统的士大夫绘画,其中,以“四王”为主要代表。“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他们在绘画上继承董其昌思想,对古代优秀传统绘画进行继承和发扬,受到朝廷与士大夫阶层极大的推崇。但是他们很少观察自然,几乎从来不进行户外写生,作品缺乏生活气息和张扬个性,也很少借绘画表达自我的感受和心情。越到后期程式化越严重,由“师古人”最后变成僵化地“前移后挪”“因循守旧、食古不化”,导致人们的审美疲劳。

在18世纪的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交通道路的修建、水运船只的便利,形成以盐商为主、工厂主及小商贩等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经济的繁荣为艺术及其市场奠定了基础。而地域、气候、文化背景、生活经历、阶级地位的不同,使得南方江浙地区商人的审美品位与北方截然不同,因此其对艺术的追求也不尽相同,促使绘画形式多样化、世俗化。发达的经济也吸引着各路没有可靠收入来源的画家来到扬州一带谋生,给当地的艺术创作带来活力。一些带有民主思想、对现实不满的画家不愿墨守成规、反对一味因袭模仿,努力挣脱正统画风的束缚,在绘画上另辟蹊径,从而形成“扬州八怪”这一画派,其代表人物为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另外,其他画家如阮元、华嵒、闵贞、高凤翰、李勉、陈撰、边寿民、杨法等风格类似的一群画家,也被列入“扬州八怪”画派的范畴当中。

一、“扬州八怪”从绘画题材内容方面进行艺术创新

“扬州八怪”之所以被称为“怪”,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突破“正统”的束缚,将鲜明的个性融入作品而各领风骚,且善于创新。他们既有学习前人深厚的基本功,又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在绘画题材上,他们不同于正统画派。以“四王”为首的正统画派——“东娄派”和“虞山派”以山水题材为主,不多涉及其他题材;“扬州八怪”则画花、鸟、鱼、虫、兽、竹、人、神、鬼等,内容广泛。

比如罗聘,他除了画花卉、蔬果,还画有《鬼趣图》等诸多以鬼作为内容的作品,在此之前鲜少有画家以鬼为题材作画。在罗聘诸多以鬼为题材的绘画里,常能看见朦胧的暗夜里在黑色云雾中穿梭的瘦骨嶙峋的鬼、似人非人的鬼、长得奇形怪状的鬼,甚至是骷髅。有的作品让人感到阴森惊悚,有的则让人感到鬼也有滑稽幽默的一面。以鬼和骷髅为题材是正统画派所不能接受的,同时也体现出罗聘的个性十足,其选择描绘的题材,不为成法所限,而是大胆突破创新,尝试前人未涉及的题材。

再如黄慎的《盲叟图》,描绘的是一个小朋友扶着一位盲人老爷爷走路,老爷爷拿着拐杖,步履蹒跚。以盲人作为艺术绘画题材,也是正统画派从来不涉及的。黄慎还画过《蹴鞠图》,以古人踢足球的运动场景作为绘画题材,体现出了“扬州八怪”绘画内容的无拘无束、富有新意。

二、“扬州八怪”以真情实感和立意作为创作来源进行艺术创新

有真实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的艺术,最有感染力,也最能打动观众。为画而动笔,所绘出的作品是苍白的。而反映社会、反映生活,以亲身经历或者是感同身受而画的作品则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和理解。

扇面《弈棋图》(图1)是黄慎日常生活的写照。作者平日闲暇之时喜欢和妻子下棋,棋纸是妻子画的,他们的两个孩子把缝针敲弯做鱼钩。扇面的落款为:“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己酉秋七月写,呈完生桀。闽中黄慎。”这幅扇面生动有趣,生活气息浓郁,以真实生活作为素材来源,把一家人生活中快乐美好的悠闲时光留在画纸上。同时也从侧面体现出黄慎的生活比较节约,很多东西是自己動手制作的,但他们也从中体会到了乐趣。这幅扇面是画家生活的反映,表达了黄慎对自己温馨家庭的热爱,充满真情实感。

郑板桥《墨竹图》画的是竹子,上有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看了题款才知道,他并非仅仅表现竹子的模样,而是把竹子引申为县吏,以此来表现郑板桥关心民间疾苦和百姓生活。这个题跋突破了画面仅画竹子的图像,提升了审美意境,体现了郑板桥心系民生的追求,通过画竹子隐喻地表达出寓意于物、意在画外的思想境界。“扬州八怪”通过鲜活真挚的精神追求,突破了“四王”正统画派后期按程式化笔法对古人山水“前挪后移”的藩篱。

“下笔自成一家”“书画不愿常人夸,颓唐偃仰各有态”……“扬州八怪”并不是有意要为怪而怪,而是对绘画有着自己的思想,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不同风格特点的作品。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意趣,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并被感染。他们选取客观事物的精髓,融入自身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用艺术手法创造出来的一种境界,是“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有”与“无”的和谐统一,是将理想融入绘画。“立象以尽意”,他们通过客观物象来传达自己的心意与思想情感,是对外界事物形神表达的精神追求。“意”则使画作富有生命力,强调意由心生、意气而成、意在言外。

三、“扬州八怪”以大自然客观世界作为创新源泉

(一)注重绘画来源于生活,取材自然

正统画派注重取材于古代绘画已有的程式化的语言符号,并且很少写生,在古人的绘画里寻找创作的内容和图式,所以其作品缺乏新意。“扬州八怪”则注重取材自然,因此绘画具有鲜活灵动新气象。

高凤翰的《草书荷花》(图2),上有题跋:“家园池子久荒芜,画得长荷客兴孤。浑似山阴田水月,如盆大叶犹西湖。南阜左手书旧稿。”这是画家根据家里荒芜的池塘里长出的荷花画的,其师法造化,以他家池塘长的荷花、荷叶作为素材,以自然景象进行绘画,然后加以艺术升华,这就是以自然为创作源泉的绘画。

(二)创新作品反映生活、贴近社会现实,抒发画家个人真情实感的绘画风气

“扬州八怪”的艺术思想与正统画派相对立,他们反对泥古守旧,主张独创革新和变形夸张个性的抒发,提倡师法自然和反映社会生活。其作品风格新颖、造型独特,蕴含画家的真实思想感情,这给当时摹古保守的画坛带来一股清新之气,有力促进了中国画的发展。通过画作淋漓尽致地表达或爱、或恨、或同情、或不满的鲜明态度,成为绘画作品的内涵和灵魂,这也是革新派画家们不断追寻的一种创作境界。“扬州八怪”摆脱摹本狭小静止的空间,以天地为师、造化为源,在客观世界中采撷素材,为中国画的创作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四、“扬州八怪”对书法篆刻吸收借鉴进行艺术创新

绘画题款有独立的审美,在诗文方面,“扬州八怪”将自己创作的诗文写在落款处,因此诗文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他们有的将书法艺术里萃取出来的技巧和艺术精华应用于绘画中,比如提取书法中不同字体的笔法应用于绘画的线条中,或是把书法的布局精神应用于绘画的构图之中;有的将篆刻艺术应用于绘画,把印章布局中的“分朱布白”应用于绘画构图,将印章的“拙”与“朴”应用于绘画美学,从而赋予了绘画以另一番味道。书法入画和篆刻入画都是“扬州八怪”探索创新的不同路径。

黄慎擅长人物写意和花鸟、山水。他早年师法上官周,多作工笔,后从唐代书法家怀素真迹中受到启迪,以狂草笔法入画,变为粗笔写意。黄慎创造性地将草书笔法运用到人物画的线条中,草書线条流走奔放、灵动,富有节奏感、变化多端的运笔方法,极大丰富了绘画勾线中既有的线条描绘方法。草书中时而轻盈、时而飞舞、时而转折、时而厚重的线条在描绘衣服褶皱时,正好能把衣服轮廓和纹路形象地描绘出来,为绘画线条创造出更多全新的艺术形式美。

《梅花》扇页(图3)是金农典型的以书法入画之佳作,梅花枝干用笔老辣厚重,将其“金农体”隶书的力透纸背应用到绘画中。梅花的中锋勾勒轻盈精细,因此笔画有时遒劲有力、有时苍穹厚重、有时浑厚老辣、有时灵活多变,每一笔越品越有味道。金农以他特有风格的金石篆隶用笔落款,内容为“宋人画梅皆以水墨行笔,惟绍兴二年处士吴融涂粉为之。予亦仿作,冷香清艳,令观者有月地云阶之想也。辛巳春二月,七十五叟杭郡金农书于广陵九节菖蒲憩馆。”金农的书法和绘画开拓出了他自己的特点,其独创一种诡异奇绝的隶书体,自称“漆书”,又叫“金农体”或“冬心体”,别具特色,笔画横粗竖细,撇飘逸而捺厚重,字体多呈长方形。其线条笔力劲健,像刀刻,结构有点头重脚轻,笔力遒劲厚重,形态稚趣,整体呈现出寓巧于拙之态,具有独特的审美。其绘画笔法也带有书写漆书的感觉,正所谓“漆书入画”。金农还擅长篆刻,对印也有很深入的研究,他把金石之味带入绘画中,因此其作品带有“金石入画”之感,他的每一方印也值得细细品味。金农是典型的从书法篆刻中进行吸收借鉴,从而开拓出新的画风。

“诗画图章本一体,精雄老丑贵传神”,诗、书、画艺术本为一体,贵在传神,而不同形态的艺术之精神是相通的,因此可以将其他艺术门类之精髓应用到绘画中,从而创造出新的意趣。

五、“扬州八怪”艺术创新对后世的影响

“扬州八怪”的绘画思想和绘画风格,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突破传统、变革创新、法无定法、“正学乱打”、无拘无束的创作理念影响着当时乃至后世的中国画创作,也为中国画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清末民初,“海上画派”的绘画就受到“扬州八怪”的深刻影响,海派的绘画风格不拘一格,积极发扬个性与创造力,对传统进行批判性继承,其绘画中“雅与俗”是相辅相成、雅俗共赏的,而它的核心思想乃是“海纳百川,自成伊始”。此外,“岭南画派”也主张变革、融会贯通。以上都是在“扬州八怪”自由活跃的艺术思想下产生的。

六、“扬州八怪”对当今绘画创新的启示

清代绘画从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扬州八怪”在整个清代绘画领域里都是一个突出的亮点,璀璨夺目。作为后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扬州八怪”留下的优秀文化精华,学习他们那种冲破藩篱的勇气,遵循“我有我法”,坚定自己的艺术表达,不为周遭所影响,坚持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延绥.清代画派“四僧”“扬州八怪”绘画艺术欣赏[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0(01):81-82.

[2]王伟康.扬州八怪概论[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3):14-21.

[3]舒士俊.“扬州八怪”之奇葩[J].国画家,2020(01):55-59.

[4]佚名.“扬州八怪”,到底“怪”在哪里[J].意林文汇,2017(08):37-43.

作者简介:

钟茜(1987—),女,汉族,山西五寨人。硕士研究生,美术专业,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中国画理论与技法、美术史。

猜你喜欢
艺术创新扬州八怪
不止于怪
——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
奇异新风
——天津博物馆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直抒胸臆,寄情于画
“扬州八怪”与清代艺术市场
创新是艺术的长青树
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及发展趋势
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创新及其延伸思考
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创新路径研究
兰竹石图与郑板桥轶事
“丑八怪”是哪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