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儒,杨晓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10)
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维度,是人类生命获得意义和价值的重要生活样式,也是人的存在本质、价值追求、文化教养乃至一个民族或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表征[1]。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进入新时代,国家把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蕴含丰富的理论和价值内涵,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政策视域。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是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成果,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指明了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因此可以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文明特征。
马克思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马克思所期望的是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实现并且不断提升丰富性的精神生活状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之资本逻辑、确立社会主义之本质的重要理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和理论旨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4],“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也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现代化的价值归宿并非单一地追求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5]。马克思所批判的以资本逻辑为中心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极力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物质财富和物质利益,忽视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仓廪实和衣食足,也是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知礼节和明荣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本质要求,也是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导向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旨归[6]。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凝心聚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没有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也是根本目的。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群众的生活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丰富多元。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要适应这种新变化新趋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既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社会等客观世界以及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总和,从狭义层面看,文化特指人的精神生活领域,文化最根本的作用就是以文化人,对人进行塑造。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也是中华民族拥有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的根本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在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能够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基,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
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追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这也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和有力的支撑。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引领和践行中国先进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从“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赓续了红色文化基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更好弘扬,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持续增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保证,只有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凝聚起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的思想基础不会凭空产生,而是根源于共同的利益、生长于共同的事业、凝结于共同的目标[7]。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也更加牢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极大提升,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这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思想领域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为频繁,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将面临各种挑战,这需要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继续筑牢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这道防线。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主要是精神文化特别是思想道德方面的进步状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8]。社会文明程度的持续提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旨归,最终目标是要形成与新时代新征程的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因此,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重要的是看文明风尚、精神风貌和人文氛围,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而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国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改善,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显著提升,这为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我们党始终将发展文体事业和文旅产业作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繁荣发展文体事业和文旅产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国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强化项目支撑和资金支持,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截至2021年底,全国平均每万人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352.1平方米,同比增长6.3%,相较于2011年,增长了59.2%(如图1所示);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用支出近1 132.9亿元,同比增长4.1%,相较于2010年,增长了250.6%;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用为80.2元,同比增长4.0%,相较于2011年增长了175.2%。文化和旅游事业费用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如图2所示),截至2022年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2平方米,相较于2013年增长79.5%。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活跃。
图1 2011—2021年全国平均每万人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
图2 2011—2021全国及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支出情况
文化自信是涵盖民族文化、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国民凝聚力的一种精神上的向心力。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9]。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精神支撑、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提振民族精神、传播中国声音的高度自信,更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与动力。而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目标,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文化自信自强的引领,就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更不会有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同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是实现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途径,文化及其蕴涵的意义是为公众所享有的,一个国家的文化只有为人民群众所共享,才能彰显文化自身的价值,才能转化为文化自信的源泉[10],而文化资源共享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放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去统筹考虑。以提高文化资源普惠共享水平为主线,坚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和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相统一,夯实社会基础、优化市场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强化政策保障,逐步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极其复杂,各种社会思潮交织,给当前的思想宣传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一些挑战不会自发消除,强大而厚实的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也不会自发形成,迫切需要加强正面的积极宣传和引导,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同时,巩固共同的思想基础必须具有共同的利益,必须保持清晰的价值判断,也必须使全体人民的精神形成合力。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建设各领域各环节、融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融入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过程。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文化基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持续展示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伟大成就,为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源源不断的丰厚滋养。创新中外人文交流合作机制、内容和方式,支持和引导文化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开展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交流,积极学习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展现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
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规律和实践方向,是以满足人对现代化的精神文明需求为价值取向,同时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相互作用的过程,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社会基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也是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文明程度的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明确新时代社会文明建设的实践指向。要规范和有序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明社会风尚行动。创新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模式,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文明实践中心与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活跃在群众之间的基层文体类社会组织,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抓手,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养,促进移风易俗,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绿色环保、节俭节约、社会责任、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观演观赛意识。加强新时代美育教育,做好学校美育工作,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全面提高青少年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普及全民艺术活动,使艺术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提高人民审美水平和审美品位。弘扬诚信文化,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特别是要注重网络诚信建设,引导互联网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诚信规范和应对机制。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文明发展理念,充分吸取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结合中国文化建设实际加以消化吸收。
一方面,要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更充分和更好地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把文化事业这座金字塔的塔基筑牢,这个塔基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需求。繁荣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与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路径,两者的内涵是一致的。发展文体事业也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因此,要多措并举繁荣发展文体事业。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合理配置文化艺术资源,健全评价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从“高原”走向“高峰”,持续推出一批制作精良、文化内涵丰富的文艺精品。完善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不断提高城乡文化资源普惠共享水平。充分激发人民群众创新创作积极性,加快构建高水平的基层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示范性较强的城乡群众文化体育品牌。通过多种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公益性文化和体育社会组织和基层志愿者队伍。
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文化、旅游、体育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同时人民群众对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和旅游产品需求更为强烈,相对于以往以文化为内涵、旅游为消费的传统理念,当前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逐渐进入双向赋能发展的新阶段。政策层面,也从推动文化和旅游结合发展到当前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因此,要做好文化和旅游融合工作,扩大和优化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要在实现文化和旅游发展基础上的国家文化身份建构目标的同时满足个体层面充分参与创造文化产品的文化心理和消费需求。应以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抓手,扩大和优化以国家文化公园、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为代表的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产品和消费业态、消费模式,鼓励传统文化行业与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利用,引导社会力量创作和生产出更多的既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又能适应和满足现代消费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文化展陈和服务模式,提升线上服务水平,提高服务供给的便捷性和普惠性。
场景是一定区域内的整体文化风格或美学特征,当一定空间变成一个场景时,这类空间就变成了涵养人文精神的地方,这种人文精神包含价值观、消费体验甚至是生活方式,这也是推动城市和乡村发展的文化内生动力。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高品质文化空间是联系创意生产与文化消费的纽带,有利于形成文化消费集聚区、消费带;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看,高品质文化空间兼具文化和美学意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也会促进创意生产和消费。因此,文化创意需要一定的空间环境做支撑。一方面,应积极培育城市人文环境,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更新计划,优化社区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布局,将文化创意融入社区生活场景,创新打造一批人文氛围浓厚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另一方面,要充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计划,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内涵,优化乡村文化空间布局,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戏台等文化主题空间,建设村民身边的文化生态圈。另外,要注重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空间,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网络文化和道德建设,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引导广大网民尊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引导全社会净化网络环境。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引导网站、公众账号、客户端等平台和广大网民创作生产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产品,举办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
文化政策是各级政府层面制定和出台的为了实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文化产业规范健康发展、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文化发展目标的顶层设计和具体政策措施。完善的政策体系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提升文化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强化文化政策支持,需要从政府和民众视角出发,提高文化政策制定有效性。不断加大可持续、有保障的文化经济政策支持力度。按照财政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要求,建立健全权责明晰、保障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依法将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本级预算,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建立文化发展基金,推广文化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多渠道拓展资金来源。
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这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各方主体都要对这一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做好充分估计。同时,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宏伟目标和宏大叙事,最终也要转化为每一个个体的鲜活生动的幸福梦想,因此要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避免“内卷”和“躺平”。国家层面要持续涵养人民情怀,发挥重要价值引领作用,提振全体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精气神,为实现共同富裕凝聚文化力量。具体来看,要注重加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舆论引导,正确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澄清各种模糊认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及时总结推广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做法经验,强化新闻媒体传播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在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涌现的典型案例、改革成效的总结推广和宣传。各级政府应加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政策的解读,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