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都1号”火龙果在桂南地区规模化栽培技术

2023-07-13 09:26:35潘瑞立黄海生
广西农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有效积温种植密度

潘瑞立 黄海生

摘要:火龍果一年能多次开花结果,市场销量大,发展迅速,但是在广西南部地区存在冬春季雨水多、冻害严重和夏秋季多雨、炎热等问题,制约了火龙果规模化种植以及产量和品质。为此,2018—2021年在南宁市武鸣区开展“金都1号”火龙果规模化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建A形种植架以便于火龙果枝条、花果管理,实施各项措施确保达到冬春季避雨防寒、害、夏秋季喷雾防酷热、雨季授粉避雨等效果,采取科学的方法规范防治病虫害。四年年平均产量约4000 kg/667 m2,总产量约528万千克,总产值约2380万元,总利润约920万元,经济效益良好。实践证明“金都1号”火龙果规模化栽培技术适合在桂南地区推广。文章从“金都1号”火龙果种植气温条件、建园到管理,详细分析阐述“金都1号”火龙果规模化栽培的关键技术,为火龙果规模化栽培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有效积温;水肥一体化;种植密度;设施;补光

中图分类号:S667.9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3-4374(2023)02-0018-07

Large-scal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Jindu No.1” Pitaya in South Area of Guangxi

Pan Rui-li Huang Hai-sheng

(1.Guangxi Nanning Blue Sk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Nanning, Guangxi 530100, China;

2.Guangxi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Nanning, Guangxi 530007,China)

Abstract: Pitaya can bloom and bear fruit many times a year, with large market sales and rapid development. However, in south area of Guangxi, some issues are existing such as heavy rain and severe freezing injury in winter and spring, rainy and hot in summer and autumn, which restrict the large-scale planting, yield and quality of pitaya. Therefore, from 2018 to 2021, the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large-scal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Jindu No.1”pitaya was carried out in Wuming District of Nanning City. The A-shaped frames were built to facilitate the management of the branches,flowers and fruits of pitaya. Various measures were implemented to protect that the pitaya from the damage in rain and cold in winter and spring,extreme heat in summer and autumn by spray,harm in pollination during raing season and so on. Scientific methods were adopted to standard the ways for the protection from the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The average annual yield is about 4000 kg/ 667 m2during the four years, the total output is about 5.28 million kg, the total output value is about 23.8 million yuan, and the total profit is about 9.2 million yuan, which deliver fine economic benefit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large-scal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Jindu No.1”pitaya is suitable for promotion in south area of Guangxi. In this paper,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large-scale cultivation of “Jindu No.1”pitaya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from the planting temperature conditions, garde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Jindu No.1”pitaya,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large-scale cultivation of pitaya.

Key words: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integr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planting density, facilities, light filling

火龙果属于热带果树,仙人掌科植物[1],一年能多次开花结果,市场销量大且价格较高,在华南地区适地栽培、基础设施完善和栽培管理合理的火龙果园见效快、效益较好。2021年我国火龙果种植面积突破66666.67 hm2[2],不根据当地气候环境条件而盲目规模化种植火龙果,加上果园设施不齐全、生产管理不合理、栽培技术不达标等因素,造成火龙果产量和优质果率低等现象,从而导致产值和利润低的情况屡见不鲜。生产冬春果的火龙果园较少,多年来我国火龙果冬春果比夏秋果价格高。因此对比丰产优质高效栽培的火龙果园,我国当前不少火龙果园的生产管理水平及产量、品质、产值、利润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于火龙果适宜种植区,韦志林等[3]曾对我国火龙果主产区广西的各地气候进行分析,划出广西种植火龙果的生态气候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种植区,为火龙果生产的优化布局提供了参考。明建鸿等[4]研究认为,火龙果开花结果每日光照时数需满足12 h,夜间人工补光对火龙果成花诱导效果好,能显著提高冬季火龙果产量。陈丹等[5]研究也表明,用LED灯对火龙果进行补光后结果数和产量增产效果显著。杨杰等[6]研究认为火龙果雨季授粉避雨能提高坐果率、产量、产值。本次研究和实践的火龙果园在广西南宁市武鳴区,总面积22.0 hm2,设施良好,管理水平较高,

2018—2021年年平均产量约4000 kg/667 m2,四年总产量约528万千克、总产值约2380万元,总利润约920万元,经济效益良好,这些研究和实践为火龙果适地栽培、增产提质、增收提供了参考。本次研究和实践旨在重点解决在广西南部地区冬春季避雨防寒害夏秋季喷雾防酷热、雨季授粉避雨等两个制约火龙果规模化种植及增产提质的问题,同时为火龙果在适宜地区栽培、标准化建园和土水肥管理、高密度种植、补光促花生产冬春造果、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及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1 品种特征

“金都1号”火龙果于2016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果2016007号),自花授粉结果能力强,适地栽培丰产优质,果实短椭圆形,果形指数约1.1,单果重200~600 g,可食率约78%,果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22%,果萼鳞片短且薄,果皮紫红色,厚度0.15~0.38 cm,果肉紫红色,肉质细腻清甜,裂果率≤5%,采收后常温的货架期10~15 d。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春季定植高度约0.8 m健壮扦插苗,当年10月可试产,产量350~500 kg/667 m2,第2年产量1500~3000 kg/667 m2,如果种植密度1200~2500株/667 m2,第3年起产量≥3600 kg/667 m2,≥400 g/果一级果率超过50%。

秋冬季未补光处理的果园一年开花结果10~12批次,第一批花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放、果实6月中下旬成熟,最后一批花于10月上中旬开放、果实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成熟。单个花朵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30~40 d,5~7月气温持续25~35℃约30 d果实即成熟采收。

2 种植气温条件分析

低温寒害和高温热害导致的生理障碍都会影响火龙果的开花结果,温度低于 8℃或高于 38 ℃进入休眠状态[7],不能完成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气温低于 5 ℃持续3~5 d,未老熟的枝条等组织发生冻伤。根据本次调查分析及实践,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气温、光照都适宜规模化种植火龙果,主要气温指标与胡子有[8]提出的广西种植火龙果生态气候区划的适宜区的气温指标基本一致。武鸣区日照时数1509小时/年,年均降雨量1729 mm,全年平均气温为22.4℃,冬季最冷的1月份日平均气温为13.5℃。[9]2015—2022年该地每年1~2月的日最低气温为2.0~7.0℃,其中4.0~5.0℃为多数(见表1)。10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平均气温17.6℃,全年≥10℃有效积温约8000℃,如2019年和2020年的≥10℃年有效积温分别为8084.2℃和8195.1℃。该地火龙果园入冬前需做好防寒工作,如2018年1月7日至12日出现5 d的≤7.0℃天气、1月25日至2月7日连续出现14 d的≤7℃天气,2022年1~2月共出现16 d的≤7.0℃天气(其中4.0~5.0℃天气连续5 d),因在各种植行上方事先均覆盖了塑料膜,所以果园受寒害冻伤枝条极少。而2015年1月30日至2月5日持续7 d低温,日最低气温达6.0~9.0℃,日最高气温达11.0~13.0℃,因事先没有覆盖塑料膜,所以低温时未充分老熟枝条都发生了冻害。

3 科学建园

3.1 深翻起畦

此次试验的火龙果园坡度≤10°,红壤,土质疏松,耕作层厚度≥40 cm,pH值5.0~6.0。果园建园前,使用中大型拖拉机对种植区土壤进行机耕,一犁二耙,犁翻深度约50 cm ,起畦种植,畦高20 cm,畦面宽度200 cm,畦沟宽70 cm。每0.7~1.0 hm2面积设为1小区。

3.2 搭建A形架

火龙果种植架建设为A形架,使枝条摆放、花果管理和喷药防治病虫害等生产管理操作方便,省力高效,结果枝条数多,土地利用率高。种植架立柱材料选用水泥柱,每种植行两头的水泥柱规格10 cm×10 cm×270 cm,行内水泥柱规格8 cm×8 cm×270 cm。浇铸水泥柱时在中间置直径4 mm的钢线4根,在距离水泥柱顶端5 cm处(备注为①号孔)、70 cm处(备注为③号孔)正面同侧各预留1个直径为1.2 cm为对穿孔,在水泥柱距离顶端45 cm处、110 cm处侧面同侧各预留1个直径为1.5 cm的对穿孔(分别备注为②号孔、④号孔)。水泥柱③号孔供A字形篱架顶部穿Φ5.55 mm钢绞线,钢绞线距离畦面1.4 m;④号孔能穿Φ1.2 cm、长度100 cm的螺纹钢筋作横杆,各钢筋横杆两端架拉塑钢线或热镀锌钢线(Φ2.5~3.0 mm)供以后支撑和摆放火龙果枝条。水泥柱下端埋入地面深度为70 cm。每行水泥柱笔直立于畦面中间,高度一致,行内立柱间距3.0 m。每行两端的立柱顶部向行外倾斜,钢绞线向外斜拉,用埋入土中深度约1.2 m、直径为15 cm的“⊥”形水泥制作的锚固定拉紧。种植架所有线材都要拉紧拉直。

3.3 适度密植

“金都1号”火龙果不同种植密度单位面积产量统计表见表2。火龙果丰产园要一年试产,第二年起进入丰产期,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成熟枝条,试验对4种不同种植密度做对比试验,种植密度越大,各年产量和三年的累计总产量越高。

3.4 灌溉设施

试验的火龙果园无地面自然水源,钻井抽取地下水作灌溉用水,出水量50 t/h。每10 hm2果园设蓄水池1个,蓄水约2000 m3。灌溉一级主水管直径160 mm;二级分水管直径110 mm;三级水管即种植行滴灌管,直径16 mm。滴头间距20 cm,畦面种植两行火龙果的顺着行向安装3条滴灌管,畦面种植一行火龙果的安装2条滴灌管,两条滴灌管间距约0.4 m。

3.5 防寒防酷热和避雨设施

冬春季种植架防寒防酷热及避雨设施如图1所示。结合种植架建设,在其上方搭建圆弧形的简易拱架,拱架的材料为热镀锌钢线,直径3 mm,圆弧长度2.5 m,圆弧两端直线距离约2.0 m,拱架顶部距离支撑火龙果枝条的钢绞线70 cm。12月至翌年3月拱架上覆盖塑料膜避雨防寒,棚膜厚度0.03 mm,覆盖宽度2.5 m。3月下旬撤除棚膜。每间隔1个种植行建设1条雾化管道,管道(Φ16 mm)搭建在种植架上方,间距4.0 m安装雾化喷头1个,开水后能雾化半径约2.7 m。夏秋季气温≥30℃的晴天就持续开水喷雾降温,防止植株因高温和强光导致灼伤等伤害,影响火龙果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

3.6 补光设施

秋冬季夜间补光的火龙果园如图2所示。火龙果补光选用特制的LED灯,黄光为主,功率12~15 w/盏,灯头防水,悬挂在种植行上方,高于种植架悬挂枝条的钢绞线约50 cm,行内灯距1.5 m,约180盏/667 m2,并联方式连接。只要气温≥18℃,9月上旬起至翌年4月,夜色降临后对火龙果园补光4~6 h/d,枝条在冬春季花芽分化,开花结果,生产冬春季火龙果。如果果园变压器功率不足则给果园分片,分别在每天的上半夜、下半夜按片区照明补光。

4 规范管理

4.1 合理供应充足肥水

4.1.1 施足基肥

施基肥2次/年,施肥时间是11月和3月。每次基肥量为腐熟鸡粪2000 kg/667 m2或生物有机肥1000 kg/667 m2,钙镁磷肥100 kg/667 m2。基肥先辅在畦面,然后中耕松土,将基肥翻入15~20 cm深的土层。

4.1.2 滴灌水肥

果园水肥一体化管理,植苗后第30 d起每隔10 d滴灌追肥1次,春季每次追肥全水溶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4 kg/667 m2,夏秋冬季每次追肥全水溶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6%-25%)4 kg/667 m2。每月滴灌1次含钙、镁、锌、硼、铁等中微量元素全水溶多元复合肥8 kg/667 m2、矿源黄腐酸钾1 kg/667 m2、氨基酸液体肥1 kg/667 m2;每月滴灌2次腐熟花生麸过滤液约25 kg/667 m2。平均气温>20℃且持续7 d以上才滴灌追肥,雨天不追肥。每次追肥用水量为3.5~4.0 t/667 m2

4.1.3 覆盖畦面

以畦沟为中心线向畦沟两侧辅宽度为1.5 m黑色园艺抑草布(如图1、图2),减少果园地面杂草生长。各畦面表层覆盖厚度5~8 cm树皮或谷壳,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杂草生长;高温季节还能降低畦面的土温,避免土温过高影响根系生长。夏季畦面易长草,需及时人工除草,不用除草剂灭草。火龙果根系浅生,不宜地面生草栽培。

4.2 培养适量健壮枝条

4.2.1 种植第一年整形修剪

幼苗每株留一个主蔓,立1根竹竿并用布条绑缚植株的独立主蔓,使其直立生长,侧芽全部剪除。主蔓高出架顶约40 cm后短截促发一级分枝,选留2个健壮一级分枝,左右两侧各留一枝,用麻绳绑缚一级分枝,固定在A字形架钢绞线上。一级分枝长度约80 cm时回缩修剪10 cm,促发二级分枝。每个一级分枝长出的二级分枝各选择侧生枝和下垂枝3~5个,培养作结果枝条。疏剪直立向上生长的枝条,二级分枝均匀摆放在A形架架面的两侧。

4.2.2 结果树整形修剪

每个植株选留健壮枝条8~10枝,种植2200~2500株/667 m2则枝条数量达到18000~20000枝/667 m2,枝條梳理整齐,枝条末端离地高度>30 cm。结果园在12月至翌年2月清园修剪,一根枝条如果曾经采收果实3个以上则需短截更新,促发新芽,培养新的结果枝。疏剪病虫害严重的枝条。1~3月长出的嫩枝,只选留位置适宜2个/株,其余嫩枝则疏剪。

4.3 雨季避雨授粉

花朵避雨授粉如图3所示。“金都1号”火龙果雨季应避雨授粉,夏季和秋季如果开花期遇到雨天,则在每批花朵开花前一天,用胶圈扎紧每个花朵上部,避免盛开花朵遇到雨水淋湿或冲刷,影响授粉和坐果。胶圈绑扎位置距离花朵顶端约3 cm;冬春季火龙果开花如果遇20 ℃左右低温,花的柱头通常比雄蕊高。为避免授粉不良,不能用绑扎胶圈的方法给花朵避雨授粉,而是在花开之前使用透明塑料杯倒置罩盖花朵避雨,杯口直径12 cm、杯底直径9 cm、深度18 cm,距杯口9 cm的杯壁四侧各设有直径约1.5 cm的排气孔1个。

4.4 疏花控制果数

春季枝条上正在转色成熟期的火龙果如图4所示。花蕾直径约3 cm时疏蕾,选留健壮肥大的花蕾,6~8月每株枝条只选留1~2个花蕾,其他月份每株枝条选留2个花蕾,花苞即将开花时疏花1次,有花枝条留1花/枝。单花凋谢3~4 d时徒手将已产生离层的花瓣扯掉。

4.5 补光促花增产

因日照时间不足,火龙果在我国各主产区的冬春季自然开花结果极少,适宜种植区如果在冬春季给火龙果人工照明补光,则能促使其开花结果且获取较高产量,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年产量。2019—2022年每年9月至翌年4月给火龙果园补光,促进开花和结果的效果都较好。“金都1号”火龙果园人工补光开花结果情况记录见表3。每批花的产量>170 kg/667 m2,每个补光阶段产量合计483~752 kg/667 m2,一级果率>80%,果品单价是夏秋季2~4倍,经济效益好。

4.6 适时采收

远销果品在果皮颜色为暗红时采收,延长果实贮藏时间,如果要完熟采收则在果实果皮鲜红、富有光泽时采收。火龙果采收须“一果两剪”,上一斜剪,下一斜剪。果实按大小分级,通常是特级果≥500 g/ 果、一级果≥400 g/ 果、二级果300~400 g/ 果、三级果200~300 g/ 果。选果先用自动分选机按单果重分级,再以果面清洁度为辅进行二次分级。果蔬冷藏库冷藏火龙果的温度设为3~6℃,相对湿度80%~90%,贮藏期20~30 d。

4.7 病虫害防治

4.7.1 病害防治

火龙果主要病害及化学防治常用农药见表4。火龙果主要病害有溃疡病、茎腐病、枝条枯萎病、炭疽病、果腐病、煤烟病等,化学农药防治重点时期在每年2~3月新枝嫩芽老熟前,采取“一新枝三次药”方法防治病害。12月至翌年2月进行全园清园1次,剪除枝条受病虫为害的部分,集中焚烧或填埋,全园枝条和地面喷1%等量式波尔多液(1∶1∶100)或45%石硫合剂结晶体150~200倍稀释液2次。

4.7.2害虫防治

火龙果主要害虫及化学防治常用农药见表5。火龙果主要害虫有蓟马、蚜虫、果实蝇、蜗牛、蚂蚁、介壳虫、根结线虫等。果实蝇防治还可按5~6个/667 m2数量分散悬挂内置性诱剂的诱捕器诱杀成虫。

5 小结

为确保火龙果园管理到位和有较好工作效率,火龙果园每1.8~2.0 hm2的面积安排2名工人管理为宜。果园要建设有良好生产设施,减少不良天气对火龙果生长结果的影响,定期对管理工人进行素质培养和生产技术的培训,严格按照制定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土肥水、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才能确保火龙果园丰产优质,连年稳产,保持较好的市场竞争力,获取良好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树长.火龙果果园间作套种栽培现状与优化应用[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5(3):36-42.

[2]惠永永,王继玥,林兴娥,等.海南省火龙果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2,16(18):169-171.

[3]韦志林,胡子有,孙奇.广西火龙果种植生态气候区划与分析[J].广西农学报,2015,30(1):24-27.

[4]明建鸿,林兴娥,高宏茂,等.人工补光技术在火龙果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20,40(3):19-24.

[5]陈丹,潘建安,马振军,等.火龙果四种不同光质LED灯补光效果试验[J].广西农学报,2020,35(5):38-42.

[6]楊杰,杨昌鹏,黄东.“金都1号”火龙果雨季授粉避雨技术试验初报[J].广西农学报,2021,36(4):52-57,87.

[7]刘友接,张泽煌,熊月明,等. 火龙果品种与高效栽培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6.

[8]胡子有.火龙果气候适应性分析与广西火龙果种植生态气候区划[J].南方园艺,2015,26(3):16-19.

[9]黄海生,潘瑞立,孙奇,等. 南方果树生产技术(各论)[M]. 北京:中国农业农业大学出版社,2022:13.

(责任编辑:黎月娟)

猜你喜欢
水肥一体化有效积温种植密度
有效积温与不同供氮水平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定量化研究
收敛式有效积温与马铃薯植株性状变化的相关性
中国马铃薯(2022年2期)2022-07-05 00:12:08
贵州省中东部水稻有效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贵州省中东部水稻有效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现状与建议
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点及在淮安市设施蔬菜栽培上的应用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