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岳江
近年来,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为科普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排头兵、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正为现代化科技馆的发展打造创新应用新模式。
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以下简称“中科馆”)的“机器人大秀场”展厅里,有位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给参观的小朋友们现场进行科普展示,让其可以与现代人形机器人对话,启发他们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前沿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有助于发现和培养更多机器人领域的人才。
Walker所在的中科馆展厅,以机器人为主要载体,将图像识别处理、语音识别、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展示功能中,不仅让科技馆的展览“动”起来,也让科技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热”起来,以此吸引参观的家长和孩子们对学习人工智能的兴趣。
当前,AI(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大数据驱动知识学习、跨媒体协同处理、人机协同增强智能、群体集成智能、自主智能系统成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重点。AI在大数据驱动下,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2022年11月底,美国一家名为OpenAI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推出ChatGPT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后,这款机器人在全球社交平台火爆,与人频繁交流互动。之后还不到4个月,2023年3月15日凌晨,OpenAI又推出GPT-4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从而引发全球新一轮AI竞赛。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把发展AI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等强化部署,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
面对咄咄逼人的世界AI竞争态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放眼全球,把人工智能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系统布局、主动谋划,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阶段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打造竞争新优势、开拓发展新空间,有效保障国家安全。2023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数据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在教育强国、科教强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等发展战略指引下,人才的科学素养教育成为了现代化人才建设的必选项。科技馆是实施科教强国战略,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大型社会科技教育设施。中科协出台的指导文件《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指出,现代科技馆要承担前沿科技体验基地的定位。科技馆通过增加前沿科技元素,能够吸引更多人了解科技馆,走进科技馆。人形机器人作为前沿技术平台,通过融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成为让参观者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的有效载体,也是科技馆焕新升级的有效手段。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开展智能校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
面对机不离手手不离机、眼不离屏屏不离眼、终端随人走手机刷屏随时看的移动新媒体时代,我们已经迎来从小学就开始与网络、智能手机一起成长的青年,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席卷校园,AI教育开始从“娃娃”抓起。在浙江,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已成为各级教育部门与学校的共识。在举办的2023数字教育大会上,浙江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将进一步加强研究,持续一体推进相关资源数字化、数据共享化、合作多元化,深度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实际上,作为国内最早在中小学生中试水人工智能教育的省份之一,人工智能相关教学内容早已出现在浙江中小学的课本上。2004年,人工智能相关内容就已出现在浙江高中的信息技术课本中。小学初中的信息科技课本中出现人工智能相关内容的时间要晚几年,但也有十余年。杭州外国语学校从2018年起就在学生中开展“STEAM+人工智能”活动。2022年4月,该校成立科技創新学院,进一步整合学校教师资源,让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校日常教学、科技创新专项教育进一步融合。2019年,浙江便启动“AI+机器人”未来英才培育计划,机器人进入浙江近300所大中小学校,助力学校探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教学改革路径。2022年3月,温州市就印发《温州市中小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提出:将人工智能列入温州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到2023年,温州将培育700所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60所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到2025年,将建成1000所人工智能实验校,实现人工智能教育全覆盖。
据外媒2023年3月18日报道,在中国东部省份浙江省,人工智能(AI)将成为中小学基础性课程和必修课程。报道说,中小学科学、数学等学科,都将大篇幅融入人工智能教学内容。新科目将有助于学生打好基础,因为信息技术已成为浙江省高考内容之一。报道称,浙江是阿里巴巴、吉利和海康威视等商业巨头的所在地。2022年温州市的学校启动了一项试点计划,将人工智能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据专家介绍,此举将有助于带动中国教育系统的数字创新,培养未来的人才,并为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自给自足铺平道路。报道指出,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还包括向几十所领先的高校注入大量资金,其中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报道称,中国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如果到2025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意味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农业、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将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中国的发展规划旨在促使中国到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并在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