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采纳行为
——基于376个农户调研数据的采纳决策和采纳密度分析

2023-07-12 06:34储成兵
关键词:双碳决策农户

储成兵

(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概括为“节能环保、环境友好、质量安全”的农业科学技术,具体包括:绿色高效低毒农药、测土配方施肥、IPM技术、秸秆还田、有机肥、种植绿肥、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灌溉等等[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22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对世界环境敢于承担责任的宣言,也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2]。农村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占全部碳排放量的15%,2022年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高达80 360万吨[3]。因此,降低农业碳排放量对于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和农药最多的国家,2021年我国化肥的施用量为5 446.65万吨,占世界全部施用量的35%[4]。农作物每亩化肥施用量高达33.79公斤,是美国的3.69倍、澳大利亚的9.45倍[5]。2022年我国农药使用量为180.69万吨,约占世界使用总量的一半,相当于美国、印度的总和[6]。化学品的过量投入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何缓解生态环境承受的极限压力,是摆在人类面前必须跨越的一道世界难题。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目前这种依靠高投入、高污染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亟待改变,必须加快推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走环保、低碳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农户农业生产技术的选择直接决定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其过量的化学投入、不当处置畜禽粪便和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焚烧是造成碳排放量上升、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推行以农户为主体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运用,可以大幅度降低农业碳排放量,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基础。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影响因素、技术扩散以及政策激励。

(一)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

此类研究重点聚焦于理论模型构建和基于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是理论模型方面。主要包括农户技术采用模型、农业技术采用的经济机理、农业技术传导机制。二是实证分析方面。主要通过调研数据研究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研究成果最为丰硕,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总体包括农户受教育水平、农户风险偏好、年龄、对生态环境的认知水平、不确定性、资本禀赋、家庭人均收入、社会资本、农业收入占比、信息获取途径、农户兼业等方面[7-9]。研究所得结论中除农户教育水平对技术采用的正向影响趋于一致外,其他因素的影响效果没有统一的结论。此外还有学者分析了不同技术种类与特征、合作组织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10-11]。

(二)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扩散

Rogers研究发现农业技术扩散过程随着时间变化而成“S”形变动[12]。朱希刚认为不同类型的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时间节点不同,早期使用者可以短暂地获取因使用新技术而带来的超额利润,但随着追随者陆续采用新技术,超额利润会最终消失[13]。而关于学习效应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干中学”,认为农户采纳新技术的行为是循序渐进的,通过不断的摸索和积累经验,农户会逐渐扩大新技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14]。社会网络方面的研究认为,和亲友邻居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可以提高农户新技术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从而提高使用新技术的收益[15]。

(三)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政策激励

此类文献重点聚焦于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与激励政策的影响。一是发达国家经验启示。美国注重以培训和政府直接补贴的方式激励农户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欧盟则注重在宏观层面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政策的一体化。二是政策影响与绩效研究。Feder &Slade指出政府农技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激励缺乏是造成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16]。针对农户自有资金不足,金融机构借贷,许多研究指出应该由政府直接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或贴息贷款[17-19]。农户通过参加政府开展的培训,可以深入了解新技术的特点,并且农户参与培训的次数越多,对农业科技的了解就越深,进而对科技的掌握和应用就越熟练,越能缓解农户在采用绿色农业技术过程中的风险[20-22]。

综上所述,目前对农户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仍有待进一步拓展。对于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目前的研究一般是将农户采用技术与否视为1,0变量,利用Logit模型或Probit模型进行实证,鲜有研究将其划分为采纳决策和釆纳密度2个决策阶段,本文基于双栏模型对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采纳决策和采纳密度2个阶段作为整体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样本数据来源、研究假设

本文数据来源于2022年7月及8月笔者组织学生对安徽省肥东县、临泉县、霍邱县、舒城县、繁昌县、太湖县6个县农户进行的入户调查。共获取有效问卷376份,有效率94%。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调研情况,本文认为影响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户对“双碳”目标的认知、户主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社会网络和政策支持。

(一)农户对“双碳”目标的认知

目前,农业已成为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之一,农业碳减排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推行以农户为主体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仅可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还可以大幅度降低农业的碳排放量,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基础。

近些年,基层政府深入农村,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农户能否将党中央宣传的思想转为实际的行为,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户的认知。对“双碳”目标越了解的农户,为了降低在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量,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会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更具有自我约束,从而提高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概率。

(二)户主个人特征

主要包括户主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是否为村干部。

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的人接受新事物的兴趣和能力越缓慢;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行动力也变得比年轻人差,因此,年龄与农户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概率呈负相关关系。

女性比男性更不愿承担风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采用新技术更为谨慎。因此,女性通常比男性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概率低。

文化程度高的农户具有较开阔的思维和视野,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会具有较强的兴趣去了解和采用;并且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理解能力越好,在农业实践中能更好地运用新技术以及提高新技术的使用效果。

村干部是我国最基层政府的政策宣传者和执行者,他们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了解程度会大大超过一般的村民,并且他们往往会积极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

(三)农户家庭特征

主要包括家庭人均年收入、农业收入占比、种植面积。

新技术的采用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家庭人均年收入高的家庭更具备财力去购买新的技术设备。但由于在农村,收入高的家庭其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占比低,故其不愿意花费较高的资金和精力在农业生产上,因此,家庭人均年收入对于农户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影响方向是不确定的。

农业收入占比高的家庭其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农业,他们将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关注与农业有关的信息,会对农业新技术的出现和使用抱有更大的兴趣。因此,农业收入占比高的家庭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可能性高。

技术的采用具有规模效应,所以种植面积越大的农户越倾向于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另外要掌握一项新技术,往往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反复尝试。种植面积小的农户熟练掌握新技术后,由于其使用范围的局限性也限制了他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采纳。

(四)社会网络

主要包括和亲友邻里的交流程度、到乡镇的距离。

由于广大农村往往地处偏远、信息传递不畅,大部分农户获取信息的途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农户通过和亲友邻里进行交流可以获取很多关于农业生产和新技术的信息,而且随着亲友邻里对新技术的采用,相互之间的学习还可以提高新技术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减少新技术使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此,和亲友邻居交流越频繁的农户,其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概率越大。

到乡镇的距离越远,表明农户的家庭越处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偏远地区,这些地区获取信息的难度更大,而且农业技术的推广也难以触及到这些地区,使得该地区的农户对新技术的获取几率大幅下降。因此,到乡镇的距离负向影响农户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采纳。

(五)政府政策

主要包括政府是否提供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是否能获得政府补贴、贷款的可获得性。

大多数学者认为,政府通过对农户进行培训可以快速增强农户对新技术的信任感;另外,通过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让农户熟练地掌握该项技术,从而提高新技术的使用率和使用效果。因此,政府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提供培训会较大地提升农户使用该技术的可能性。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可以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促进“双碳”目标的达成,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只有政府大力予以提倡,给予使用该技术的农户补贴时,才会对农户产生激励作用。另外补贴可以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使得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价格优势,从而提升农户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概率。

购买一项新的生产技术,往往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在农户自有资金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即使农户有强烈的兴趣采用新技术,新技术的采纳也无法实际付诸行动,此时给农户提供贷款可以有效缓解农户资金不足,从而切实提高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使用率。

三、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在实际调研的376个农户中,只有41%的农户采纳了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且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农户采纳密度仅为26%,这表明目前所调研的安徽地区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采纳行为和采纳密度都较低(见表1)。

自变量的具体分析如下:(1)从调查的样本中可以发现,农户对“双碳”目标的认知水平很低,大多数农户的认知水平处于“很不了解”到“一般了解”之间。(2)从户主个人特征来看,在被调查的农户中,男性户主比例高达92%,3%的户主为村干部。户主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大多数人文化水平处于初中阶段。(3)从农户家庭特征来看,调查样本的家庭农业种植面积均值为4.35亩,由于种植面积小,所以在实际耕作中机械化程度低。家庭人均年收入均值为13 158.26元,在其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占比高达74%,表明农户缺乏非农收入的来源,这也是导致农户收入水平低的重要原因。(4)从社会网络来看,农户家庭到乡镇的距离均值为3.71千米,大多数农户家庭距离乡镇较近,交通比较便利。农户一般与亲友邻里保持着较为频繁的交流,这也有助于农户信息的获取。(5)从政府政策来看,在被调查的农户中,有52%的农户参加了政府提供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但仅有42%的农户表示采用绿色生产技术能获得政府补贴,表明目前政府补贴的范围有待拓展、补贴方式有待完善,以达到激励农户积极采纳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的目的。仅有21%的农户表示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可以获得贷款,表明大多数农户即使愿意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若缺乏资金,也无法获取金融支持,这表明对于“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亟待加强。

四、模型选择

农户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行为实际上是2个有先后顺序且有机结合的决策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决策是农户决定是否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称为决策选择,若在这个阶段农户的决策是不采纳,就不会有下面的第二个阶段;只有农户在第一阶段的决策是采纳,才会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决策。第二个阶段的决策是农户决定在多大程度上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采纳密度),称为数量选择,本文使用个体农户实际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数量除以8得到(根据《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并结合目前比较常用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是8种)。

而目前对于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多运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但是Logit模型一般只能分析农户的行为是否采纳,无法分析个体决定采纳后的采纳程度;而Tobit模型是把农户采纳决策和密度决策看成是一次决策过程,这样的分析明显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此本文对农户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2个阶段决策使用双栏模型(又称Double-Hurdle模型)。双栏模型实质是1个Probit模型加上1个Truncated模型。它允许自变量分别影响农户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釆用决策和釆用密度这2个具有先后顺序的决策,这样使得对农户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行为阐述有更大的解释力。

双栏模型表示如下:

(1)

(2)

(3)

其中1(w=0),1(w=1)为示性函数,即若括号中的表达式成立,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即当Yi>0时取值为1,否则为0。其中α,β分别为采纳决定模型和采纳密度模型中解释变量X的系数,σ为解释变量X的标准差,Φ(X1iα),Φ(X2i,β)表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

五、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模型估计结果详见表2。

表2 双栏模型估计结果

(一)农户对“双碳”目标的认知

农户对“双碳”目标的认知在采纳决策模型和采纳密度模型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符合预期,表明提高农户对“双碳”目标的认知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农户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概率,还提高了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采纳密度。从边际效应可以看出,户主对“双碳”目标的认知提高一个层级,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概率增加4.35%及采纳密度提高1.87%。

(二)户主个人特征

户主的年龄、性别、是否为村干部在采纳决策模型和采纳密度模型中均没有通过检验,这说明户主的年龄不是影响农户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因素。村干部和女性户主数量在整体调研数据中的占比分别为3%和8%,可能是在样本中的占比过低使得这2个影响因素未能通过检验。

不管是在采纳决策模型还是在采纳密度模型中,户主文化程度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符合预期,这说明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不仅拓展了农户的视野,而且也提高了他们接受和理解新事物的能力,从而不仅提升了他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使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概率,也促进了他们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种类。

(三)农户家庭特征

家庭人均收入和家庭种植面积在采纳决策模型和采纳密度模型中都没有通过检验,这说明这2个因素不是影响农户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因素。

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在采纳决策模型中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符合预期,表明农业收入占比与农户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呈正相关关系;但该因素在采纳密度模型中没有通过检验,可能的解释是,由于农业的附加值不高,农业收入占比高的农户其家庭总收入偏低,而采纳多种绿色农业新技术的投入较高,对于这部分农户来说往往是很难承受。

(四)社会网络

到乡镇的距离在采纳决策模型和采纳密度模型中均没有通过检验,这说明这个因素不是影响农户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因素。

与亲友邻里交流频率在采纳决策模型中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检验,符合预期,表明与亲友邻里交流频率越高,农户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概率越高,这是由于与亲友邻里交流越频繁,越能打破信息的阻碍,使得有关新技术的信息交流越充分,从而促进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采用;但该因素在采纳密度模型中未能通过检验。

(五)政府政策

政府是否提供绿色农业技术的培训在采纳决策模型和采纳密度模型中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符合预期,表明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概率,还可以明显促进农户采纳多种绿色农业技术,这主要是因为,培训可以起到使农户对新技术从陌生到了解再到熟悉的关键作用,参加过培训的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的理解更为深入,从而提高了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采用绿色生产技术是否能获得政府补贴在采纳决策模型和采纳密度模型中分别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和5%的检验,符合预期,表明政府补贴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对促进农户积极采纳绿色农业技术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农户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个体,在政府提供补贴的情况下,特别是补贴大于其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成本时,农户采纳的积极性会极大地提高。

贷款的可获性在采纳决策模型和采纳密度模型中都没有通过检验,不符合预期。在调研中发现,可以获得贷款的农户占比仅为21%,比例很低,这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在贷款时主要考虑的是其债权的安全性,而对“三农”的支持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同时农户信用低、抵押资产少,因此获取银行的贷款难度很大,这对于农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这也是目前急需要改变的现实困境。

六、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1.虽然政府进行了多年的宣传,但农户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比例仍较低,农业生产主要以粗放式经营为主,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随处焚烧秸秆、任意排放废水等污染环境的行为常有发生。调查中的376户农户仅有41.22%的农户(即155户)实际采纳了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并且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农户的采纳密度仅为26%,即这155户农户平均仅采纳2项绿色农业生产技术。

2.在影响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采纳决策和采纳密度的因素中,农户对“双碳”目标的认知、户主文化程度、政府是否提供绿色农业技术的培训、采用绿色生产技术是否能够获得政府补贴这4个因素显著正向影响农户2个阶段的决策;家庭农业收入占比、与亲友邻里的交流频率这2个因素显著影响农户的采纳决策,但对农户的采纳密度影响不显著。

(二)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1.基于实际调研的数据可以看出,对“双碳”目标认知水平高的农户比认知水平低的农户倾向于多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当前大部分农户对“双碳”目标的认知水平处于“很不了解”到“一般了解”之间,认知程度偏低,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双碳”目标的宣传力度,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诸如报纸、传单、电视、广播、短信、微信等多种宣传手段和现代媒介有针对性地宣传生态环境知识和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农户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的认知水平以及提升农户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促使农户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造福子孙后代”的观念。

2.在调研中发现,当出现了一项新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时,农户最初的反应是选择不使用新技术以规避风险,但政府通过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可以使农户在较短的时间里熟练地掌握相关农业新技术,从而快速增强农户对新技术的信任和理解,进而提高新技术的使用率和使用效果。因此要健全农业新技术培训的长效机制,定期给农民提供新技术讲座,建立技术人员驻点农村制度,通过在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的实践指导,及时解决农户在实际使用新技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广泛发放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使用指导卡,促进农户深刻了解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有效性,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采用多项新技术。

3.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有利于促进农户新技术的采纳,但在广大的农村,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户信息的获取仍然存在较大的障碍。因此,为了加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扩散过程,基层政府应充分拓展纸媒、电子媒介、组织和人际传播等传播渠道。对于农户需要的农业信息,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予以供给,建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信息供给机制,解决农户无法获得正确信息或信息不充分问题。地方政府要搭建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搜索和扩散的平台,以保障农户获取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来源;大力拓展农业技术信息传递渠道,以保证农户获得绿色农业技术信息的及时性。

4.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有70%以上的农户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愿意减少使用杀虫剂、化肥等化学品的使用,具有可持续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意愿。但农户运用诸如IPM技术、种植绿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使用有机肥、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灌溉等绿色农业生产技术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时, 往往费事费力,增大了农户的时间成本和生产成本,若政府不加大补贴力度,农户往往没有积极性去采用该类技术。因此,为了促进农户将采纳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意愿转变为实际行动,有必要通过经济激励方式,加大对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补贴范围和增加补贴额度。对于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农户给予直接补贴,但必须改变目前“一刀切”的补贴支付方式(即按户或家庭人口数来支付补贴),而应该按照农户实际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耕种面积以及实际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种类来支付补贴,这样的支付方式更具有科学性和公平性,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农户提高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采纳密度。另外,目前政府对于技术补贴的事前考察、事中执行及事后评价的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因此,要建立健全补贴资金拨付和追踪问效制度,切实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果,补贴的支付必须要坚持“横向公平”,同时要兼顾“纵向公平”。

5.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多措并举”;拓展农户的收入来源渠道,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增强农户对新技术的购买能力。金融机构应依托农户的信息进行建档和信用评定,推出有利于农户采纳农业新技术的“快农贷”产品,解决农户在新技术采纳过程中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同时,为农户提供包括信贷产品、国家政策、市场信息等在内的“一条龙”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助力农村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双碳决策农户
“双碳”背景下无纸化报销发展探析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