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

2023-07-12 18:34:37侯晓丽
经济师 2023年6期
关键词:碳中和节能降耗措施

侯晓丽

摘 要:公立医院在提质增效降耗的同时,还发挥着在医疗系统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重视医疗碳减排,健全公立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推动医院精细化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践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助推医疗系统碳达峰、碳中和。

关键词:成本精细化管理 碳中和 节能降耗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6-237-02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新冠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人民对健康的需求升级。我国公立医院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公立医院的就诊人次增多,医院能耗也呈上升趋势,公立医院在朝着提质增效的改进的同时,降耗是其有利的抓手,要建立和健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助力医院运营管理,以此来实现医院的价值再造。

一、政策背景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

2020年12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20〕27号),提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要坚持公益性、整体性、融合性、成本效率和适应性五项基本原則,成本效率原则即权衡运营成本与运营效率,争取以合理的成本费用获取适宜的运营效率;明确管理范畴,要求加强后勤管理,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加强水电气热、餐饮、环境卫生、建筑用房、安全保卫等后勤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管理机制,强化能耗管控;探索智慧化“一站式”服务模式,持续改进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

2021年6月,国家机关事业管理局、发展改革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有关法律法规,编制了《“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要求坚持绿色转型、创新驱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公共机构事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升效能。实施低碳引领、绿色化改造、可再生能源替代、节水护水、生活垃圾分类、反食品浪费、绿色办公、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数字赋能等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二、医疗机构碳排放来源

2019年吴睿博士发表论述《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Chinese health-ca

re system: an environmentally Extended input-output and structural path analysis study》,2012年我国医疗系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3.15亿吨,碳排放居前列的为各级医疗服务机构、药店和医院建设,占比依次为66%、18%和15%,医疗机构中公立医院的排放量达到1.48亿吨,占比达到整个医疗系统碳排放47%。由此可见,公立医疗机构在医疗系统达到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医疗服务机构碳排放来源主要为电力和供热33%,主要表现为制冷制热设备、医疗设备、照明设备、信息机房、生活热水、餐饮、医用气体、办公设备等。医疗服务机构因其提供服务的个性化和专业性,诸如手术室、负压病房、实验室等场所需要长时间保持特定的温度,电力消耗大;为让病人享受到舒适的就医环境,夏季和冬季制冷制热设备能耗较其他月份高;响应政府政策,加快数字化、智慧化医院的建设,耗电设备增多。碳排放来源涵盖与医疗服务机构运行全过程有关的活动,涉及到包括各种原材料、农产品、化学品、药品等排放来源。根据吴睿博士论述,医疗服务机构碳排放来源中农业占15%、采矿占7%、化工占6%、药品占6%、交通占5%。

三、医疗机构碳减排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政府尚未出台针对医疗机构碳减排的具体指引。2015年12月3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统筹考虑并处理医疗功能和建筑功能之间的关系。2016年7月15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实施指南正式发行,为新建、扩建和改建绿色医院提供更为技术型的具体指导。标准实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但标准尚仍有待完善。2021年11月16日,国家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印发了《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了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提出到2025年,全国公共机构年度能源消费总额控制在1.89亿吨标准煤以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4亿吨以内,在2020年的基础上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5%、碳排放下降7%,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力争实现光伏覆盖率达到50%,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3000个以上,但对医疗机构未给予明确的指标指引。

医院节能减碳全员参与性不高。医院节能减碳主要由总务处负责,未建立自上而下的节能降耗组织体系,缺乏医院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细则。医院在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应将节能减碳,建设绿色医院,融入工作和医院现代化管理中。

医院缺乏用电的三级计量。三级计量在医疗机构的具体应用为以科室、重点医疗设备为核算单位进行用电量的计量。很多医院因其悠久的建筑历史,门诊科室在实现三级计量上需要投入大额改造费,多以门诊科室面积大小作为能耗的分摊标准进行成本简易计算,只注重大型医疗设备的前期采购,而忽略其后期运行效益分析,不重视医疗设备单独的用电计量。医院相关能耗计量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无法对科室运营、设备使用进行精准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不利于医院成本精细化管理,无法通过特定指标的量化,而引入绩效进行奖惩。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市场化机制在医疗机构的推行缓慢,受制于医疗机构财务审计制度的限制,社会资本和医院合作难以为继。

四、医疗机构节能减碳措施

加强组织建设。要建立医院节能减碳组织体系,完善医院碳减排的顶层设计,制定节能减碳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关规章制度,将节能标准数字化、指标化,融入到医院绩效考核方案,医院自上而下参与减碳行动。职能科室要大力推行节能降耗工作,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广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践行绿色办公,推广使用节能照明灯具,普及节能科学知识;职能科室和业务科室保持紧密联系,相互协调,共同推进节能减碳全面落地。要加强用水、用电、公务用车管理,使用低碳排放汽车,开展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增加和更换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提高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充电基础设备数量,鼓励院内充电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坚持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相结合,推行无纸化绿色办公,使用再生纸、再生耗材,限制一次性办公用品,增加循环再生办公用品使用;推行电子票据使用,以数字信息代替纸质文件、以电子签名代替手工签章。通过网络手段进行传输流转,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载体进行存储,落实让信息多跑路,病人少跑腿的政策指引;要杜绝长明灯,充分采用自然光,实现高效照明光源使用率100%;推行节能型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等。

以用电和可持续采购为抓手,全员参与节能减碳。电力作为医疗机构的主要碳排放来源,医院增加如屋顶光伏发电的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升级医院照明系统;使用更高能效的电机和低气候变暖效应的制冷剂;实施数据中心节能改造,加强在设备布局、制冷架构等方面优化升级,探索余热回收利用,大幅提升数据中心能效水平;引入可持续采购合同理念,以合同形式对进入医院的设备、产品的碳排放进行限定,通过前端控制或者医院的需求升级,推动医疗行业上游供应链的减碳行动。

技术赋能医疗碳达峰、碳中和。引入低碳医疗技术,通过医疗可穿戴技术、电子病历、数字疗法、远程医疗、远程护理等医疗数字化应用,以科技手段改善病人就医体验和医疗服务提供方式,减少医疗服务场景的碳排放。

绿色建筑标准融入医院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中。已有建筑通过节能改造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持续增加星级绿色建筑,有序推进新建超低能耗医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比例,从医疗机构建筑本身降低能源消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修编,经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2021年7月1日起施行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21)指出,综合医院的建设应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方针,新建综合医院建筑密度不宜超过35%,容积率不宜超过2.0,绿地率不宜低于35%;综合医院的室内装修和设施应选用耐用、环保、安全、易清洁和具有抗菌性的材料,厨房卫生洁具、洗涤池应采用节水型建筑配件,带动医疗机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向低碳方向转变。

完善能耗三级计量,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能耗计量设施的配备,为医院、科室、设备的成本效益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推动医院成本的数字化、精细化管理。

引入医院能源管理信息化平台,为医院节能减碳加速。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5G、云计算、数字孪生、边缘计算、元宇宙等通用技术和医院能源管理相融合,进行全院能源监测与控制,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用能成本,用技术为医院减碳赋能,加快绿色医院的建设。

坚持市场导向、多方协同,鼓励引入社会资本,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市场化模式,形成政府引导、机构履责、企业支撑、全员参与的局面。政府研究建立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领域财政性资金稳定投入机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市场化机制,鼓励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等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 RuiWu.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Chinese health-care system: an environmentally Extended input-output and structural path analysis study. Lancet Planet Health,2019;3:e413-19.

[2] 国管局、國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2021.11.16.

[3] 王云霞.碳中和背景下北京市医院节能减碳现状及路径分析[J].节能与环保,2021(4):34-36.

[4] 国家机关事业管理局、发展改革委员会.“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2021.06.01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福建泉州 362000)

(责编:赵毅)

猜你喜欢
碳中和节能降耗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氯碱装置节能降耗措施的探讨
中国盐业(2018年16期)2018-12-23 02:08:30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38
提升节能降耗增效之工艺改造和技术应用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广东饲料(2016年5期)2016-12-01 03:43:23
美国航空公司的碳中和实践及其效果研究
分析低碳经济时代转变的农业经济发展
中国经贸(2015年2期)2015-05-13 10:15:16
旅游风景区碳估算与碳中和实证研究
世纪桥(2014年12期)2015-01-04 23:49:37
i-StARS起停系统技术节能降耗
汽车零部件(2014年5期)2014-12-15 17: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