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气候投融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研究

2023-07-12 16:28:27何泓王东燕
经济师 2023年6期
关键词:关键环节山西

何泓 王东燕

摘 要: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根据《2022中国气候融资报告》测算,我国要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自2021年起累计绿色投资需求的保守估计为14.2万亿元人民币。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推动高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等都将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撬动更多元的资金投入。文章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特征出发,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两个角度分析山西发展气候投融资的重点领域,从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融资企业、公众等相关方角度,分析推进气候投融资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山西发展气候投融资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西 气候投融资 重点领域 关键环节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6-115-03

一、文献综述

(一)气候投融资定义

目前,国际国内还未有针对气候投融资的统一定义,通过梳理国内外不同组织和机构对气候投融资的定义,可以发现气候投融资内涵的共同特征:从范围来看,气候投融资是绿色金融的组成部分;从支持领域来看,气候投融资支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类行动;从资金来源来看,气候投融资资金来自于财政、金融机构、民间等多元渠道。

(二)气候投融资研究进展

气候政策倡議组织(CPI)发布的《2021年全球气候投融资报告》指出,气候资金增速在过去几年中有所放缓,气候资金流量远未达到估计的需求,要到2030年实现国际商定的气候目标,实现向可持续、净零排放和有韧性的世界过渡,每年的气候融资需要增加至少590%。

王文(2022)认为,资金与项目的错配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最大困难。目前,许多气候项目产生的外部效益还没有清晰的产权界定,阻碍了市场进入该领域的积极性,推动资源产权的重新界定和利益重组,通过试点创新产权界定和交易方式,是推动气候项目投资由财政资金供给专项市场供给的必要手段。袁吉伟(2022)认为,目前全球气候投融资缺口仍较大,需要加快相关金融工具创新和市场机制创新,开拓投融资渠道,从而吸引的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应对气候变化。一方面,提高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意识,鼓励金融机构等社会主体设计各类金融产品,吸引更多社会闲置资金,支持气候投融资项目;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激励,例如,提供税收优惠、补贴政策等,加强合规投融资项目筛选,发挥开发性金融和公益资金的引导作用。

从政策体系构建上,孙轶颋(2022)建议从文建议从以目标为导向制订低碳发展规划、以战略为导向打造低碳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以特色为导向布局低碳产业和产业集群、以精准为导向推出促进气候融资的金融政策、以效率为导向运用好财政政策和公共资金、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促进气候投融资的政策组合、以质量为导向建立气候项目产融对接机制、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气候投融资相关地方立法、以投资者为导向优化气候投融资的营商环境、以结果为导向建立气候投融资评价体系、以规范为导向提升气候信息披露水平等方面发挥政策对气候投融资的引领、激励、服务和监督作用。蓝虹(2022)认为,气候投融资政策探索应着力从创新气候投融资激励政策、制定和完善气候投融资标准、完善推进碳交易的市场政策等方面着手。

二、山西经济社会及气候投融资发展现状

(一)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202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5642.59亿元,排名全国第20位,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7万元,居民可支配收入29178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6%、79%,城镇化率上升至63.96%,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2023年,山西两会明确提出了2030年基本完成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与其他省市相比,山西平衡发展和减排之间关系的难度更大,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

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022年山西省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5.2:54:40.8,第二产业占比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焦炭、粗钢产量分别达到130714.6万吨、9799.7万吨、6423.2万吨,其中原煤、焦炭产量排名全国第一,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29%、20.7%。全省火电装机7841.5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64.92%,较全国平均水平高近13个百分点。推动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领域的重点任务,产业转型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

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来看,2021年山西省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80.7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75个百分点,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左右。2020年,山西省二氧化碳排放6.11亿吨,排名全国第六;单位GDP(现价)碳排放和人均能源活动碳排放分别为3.04吨/万元、15.36吨/人,分别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2倍以上,均居全国第4位,仅次于内蒙古、宁夏、新疆,全省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碳减排需求巨大。

(二)气候投融资发展现状

在试点建设方面,山西省太原市、长治市成为国家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两市已在促进产融合作对接、搭建项目库和综合服务平台、组建专家委员会和研究机构、成立气候投融资专项基金等方面启动试点建设工作。

在政策支持层面,山西目前尚未出台发展气候投融资的专项政策,但已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全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中已经从助推高碳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支持措施。

在工具应用方面,山西气候投融资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晋控煤业集团获得全国煤炭行业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3亿元;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通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行规模10亿元的全国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能源保供”组合形式债权融资计划;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发行5亿元全国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债权融资计划;晋控电力集团成功发行规模5亿元的山西首笔碳中和债;兴业银行为山西昱光发电公司办理山西首笔1000万元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等。但总体来看,山西省气候投融资工具主要以信贷、债券为主,融资主体以央企、地方国有企业为主,融资缺口大、融资工具少、融资主体单一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三、山西气候投融资重点领域

(一)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进一步严格了减碳约束,不再支持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高碳排放项目。2022年,中国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提出要加强对高碳资产的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在保障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同时,渐进有序降低资产组合的碳强度,推动资产组合的碳中和。目前,煤电、钢铁、建材等主要碳排放行业在山西工业体系中还占据较大比例,对地方财政、税收、就业的贡献较大,在当前的绿色金融体系和“双碳”背景下,高碳行业企业在绿色金融市场获得融资的难度增大,企业的转型过程中如缺乏金融支持,将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带来较大风险。

(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本底脆弱,多年来煤炭资源开发和能源产业的粗放式发展给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许多不可逆的影响。目前,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资金主要来源于资源开发企业、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各级财政资金,历史遗留采煤沉陷区、废弃矿山、矸石山等生态修复问题还需大量的资金投入,亟需建立“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产业振兴—固碳增汇”等多目标协同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模式,通过产权激励、金融支持等手段进一步撬动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到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价值开发领域。

(三)绿色产业培育

壮大绿色低碳产业规模,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是山西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推动氢能、新型储能、能源互联网等快速发展,促进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赋能和数字产业化发展,建设具有规模、技术、市场等优势的特色专业镇,完善文旅康养、现代物流等产业新型基础设施等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四)城乡韧性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对自然灾害的适应能力和抗灾能力成为城乡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2022年10月,山西多地遭遇时间久、范围广、强度大的降雨天气,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汛,11市76县受灾,受灾人数达到175.71万人,造成50.29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面向未来,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城乡节水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建筑节能改造和新能源利用等均需要多样化的融资工具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韧性基础设施提供资金保障。

(五)文化遗产保护

目前,气候变化正对世界遗产构成重大威胁。山西地上文物位居全国第一,拥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2021年国庆期间,山西遭遇持续暴雨袭击,山西1000余处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出现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建筑倒塌等险情,受损区域占全省面积90%以上。由于山西遗存的不可移动文物多暴露于室外环境,古建筑以木构建筑居多,且许多低级别古建文物缺乏日常保养维护,气候变化下的极端天气将加速文物损毁和消失进程,给文物保护带来巨大威胁。

四、山西发展气候投融资关键环节

(一)制定气候投融资发展路线

目前,《山西省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山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等“双碳”顶层设计文件已经发布,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的低碳发展方向和重点工作也已明确,山西需基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阶段目标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测算投融资需求,明确关键投资机会,谋划资金来源,形成指引气候投融资稳定发展的路线图。

(二)完善转型金融标准和工具

山西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传统碳密集型产业在工业中的占比高,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大,大量高碳企业向低碳转型还未得到足够金融支持,全省对转型金融有着更广泛的需求。目前,国际国内关于转型金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国际国内尚无针对转型金融的统一定义,但已经具备一定共识,即对传统碳密集型的经济活动或市场主体向低碳和零碳排放转型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山西需从项目/企业选择与评估、转型目标的确定、转型过程和结果识别、资金管理、信息披露与报告、第三方评估等方面明确转型金融标准,在防范“洗绿”风险的同时为碳密集型项目/企业提供精准的融资支持,同时在实践中关注传统产业转型中的公正问题。

(三)出台气候投融资激励政策

气候投融资项目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加之部分气候投融资项目尤其是气候适应项目具有前期投资大、投资收益率低、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金融机构、社会资本支持此类项目的积极性不高,需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激励作用,通过直接投资、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担保、资金奖励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民间资本参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投资,积极参与碳中和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四)建立气候信息披露机制

建立规范化的气候信息披露机制,建立健全气候信息的披露、监测、报告和核证体系,是气候投融资发展的重要保障。2021年,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选取长治市开展企业碳账户监测试点,建立完善了包含数据采集、数据校核、碳排放核算、碳账户应用四大机制以及包括碳排放、碳配额、碳交易、信贷碳排放强度等指标的企业碳账户监测模板体系,山西可进一步完善企业碳账户体系,扩大企业碳账户覆盖领域,出台气候信息披露的具体要求和实施细则,推动气候信息在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共享,形成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格局。

(五)建立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和评价标准

建立覆盖项目准入、监管、退出的全生命周期的气候投融资项目标准体系,是发展气候投融资的基础保障。山西需基于产业特征及内在需求,明确气候投融资项目界定标准和项目分类标准,从气候效益、预期经济收益、预期社会效益等多角度对气候投融资项目进行分类分级,引导财政部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等对不同等级的气候投融资提供差异化投资支持,同时建立完善资金追踪和报告体系,确保气候投融资绩效的可追踪、可量化,防范资金风险。

[基金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重点咨询研究项目——山西省碳达峰与碳中和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SX6]

参考文献:

[1] 周显峰,杜丽婧,佟岩.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与界定:中国实践vs国际经验[J].国际工程与劳务,2023(04):55-60.

[2] 孙轶颋.构建促进气候投融资的创新协同政策体系[J].环境保护,2023,51(Z1):38-41.

[3] 袁吉伟.全球气候投融资体系建设及创新研究[J].国际金融,2023(01):38-42.

[4] 藍虹.政策的创新和试验是气候投融资试点的核心[J].世界环境,2022(05):17-19.

[5] 杜春泽.“30·60”目标下我国气候投融资发展路径的思考[J].西部金融,2022(09):51-53+58.

[6] 王文.气候投融资与中国绿色金融方向[J].中国金融,2022(12):14-16.

[7] 熊程程,廖原,赵佳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地方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建议[J].环境保护,2022,50(06):26-29.

(作者单位: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00)

[作者简介:何泓,可持续发展管理硕士,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政策、可持续金融政策与实践;王东燕,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绿色金融。](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关键环节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黄河之声(2022年6期)2022-08-26 06:46:08
9.山西卷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8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山西叹五更
青年歌声(2020年11期)2020-11-24 06:57:42
大美太行在山西
史志学刊(2020年4期)2020-04-22 01:59:36
抓源头 技术改造关键环节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0
掐准关键环节
个别谈话应把握好六个关键环节
找到稳定村医的关键环节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