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导读

2023-07-12 03:16:25陈晏中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28期
关键词:座山雕曲波威虎山

陈晏中

作者简介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在茫茫的雪原中,密密的林海间,孤身赴敌窝、智斗座山雕的杨子荣,凭借自身的勇敢与机智成了一代人崇拜的英雄偶像。而塑造出这一英雄形象的正是小说《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

曲波(1923-2002),生于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一贫寒家庭,十一岁进本村拳房学习武术,从小就具有侠义情怀与尚武精神。1938年,曲波参加了八路军在胶东主力部队的十三团,转战于胶东半岛各地,曾经担任连队的文化教员、指导员等职务,期间他参加过地方起义部队的改造工作,也与凶恶的日寇进行过殊死较量。1943年,曲波进入胶东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创作了《麦收之后》等剧本。1944年,曲波任大队长、团政委,随部队转战东北,曾率小分队深入深山老林清剿土匪。后来曲波结合个人及战友们的亲身经历,创作了一批影响较大的长篇小说,其中,1957年出版的《林海雪原》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

作品梗概

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这股匪徒是原国民党的败兵,流窜到解放军后方。小分队设下埋伏,抓获了座山雕手下的情报副官一撮毛,缴获了敌匪的地下先遣军联络图。

初步了解到威虎山座山雕匪帮的情况后,杨子荣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打进威虎山内部,探得敌情,配合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座山雕匪帮。杨子荣化装成已被消灭的另一伙土匪许大马棒的饲马副官胡彪,只身来到威虎山。在威虎山上,巧妙地应答了座山雕及手下“八大金刚”的多方盘问,通过了座山雕的考验。

少剑波率小分队进驻与威虎山遥遥相望的夹皮沟,一边发动群众,组织生产自救,组建民兵队伍;一边抓紧滑雪练兵,积极备战。多年来饱受土匪侵害的百姓在小分队的组织下,开动火车,用山内的木材换来了生活必需品。一批青年积极参加了民兵训练,拥军爱党、消灭土匪的热情空前高涨。火车遭土匪袭击,高波牺牲了,被押解的俘虏小炉匠栾平乘机逃脱,去向不明。少剑波当机立断,率小分队和民兵火速出兵。游击队员们滑着雪橇,箭一样穿行在白皑皑的雪原上。

年三十,威虎山要摆“百鸡宴”,让杨子荣担任值日官和“百鸡宴”的司宴官,座山雕对他的安排大加赞赏。杨子荣在“百鸡宴”上八面威风,巧施妙计,周密安排,匪徒们个个喝得烂醉如泥,东倒西歪。小分队及时赶到,杨子荣和战友们将威虎山的这伙顽匪一举全歼,战斗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艺术特色

《林海雪原》是“革命英雄传奇小说”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是成就较高的一部红色经典,其传奇色彩、英雄主义精神与真实性融为一体的创作风格,增强了可读性,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1.亦古亦今的传奇色彩

小说《林海雪原》突出渲染了传奇性,强化了故事的曲折和惊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林海雪原》具有中国通俗小说的某些特质:以“血债复仇”开篇;解放军被“神化”,土匪被“妖魔化”;中间点缀儒将少剑波与女护士白茹的儿女情长、英雄人物的“披肝沥胆”“抑恶扬善”“侠骨柔情”“智勇双全”。《林海雪原》的文本结构、叙事方式和人物设计明显具有中国古典传奇小说的传统审美趣味,读者在阅读《林海雪原》时,可能会产生与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荡寇志》等古典小说叠合的阅读记忆和奇妙感受。《林海雪原》不仅以其崇高的革命精神感动了读者,更以其亦古亦今的传奇性征服了读者。

2.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

《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是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是被理想化的、智勇双全的英雄。小说通过“杨子荣智识小炉匠”“杨子荣献礼”“杨子荣盛布酒肉”“逢险敌,舌战小炉匠”等场景,将杨子荣置于艰难奇险的矛盾与尖锐斗争之中,体现了革命者的大无畏勇气和战斗智慧。其中最精彩的是智取威虎山消灭座山雕一战。正当杨子荣为座山雕大摆“百鸡宴”,等待小分队来攻威虎山时,曾被杨子荣俘虏审讯过的土匪栾平突然上山,形势急转直下。杨子荣临危不乱,果敢冷静,先是在气势上压制住栾平,再充分利用匪徒间的矛盾,威逼利诱,从精神上打垮栾平,以攻为守,终于化被动为主动。这一连串事件,把杨子荣的英雄形象渲染和烘托得淋漓尽致、光彩夺目,使之成为战争文学中少见的性格鲜明的英雄典型。

3.源于生活的真实性

1946年冬,曲波率领部队前往牡丹江进行剿匪,与他一起加入这支队伍的还有杨子荣、高波等战士。1947年2月,在追捕土匪丁焕章、郑三炮的战斗中,冲在最前面的杨子荣被子弹击中胸部,壮烈牺牲,年仅30岁。杨子荣牺牲的一个月前,年仅19岁的高波中了土匪的埋伏,受尽酷刑后牺牲。他們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10年后,曲波平安归家,战友们却长眠地下,杨子荣同志和高波同志没有看到如今的幸福。曲波决定将战友们的事迹传播得更广,用文字为英雄们铸造起“丰碑”。于是,他在《林海雪原》的开头写下“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同志”。同时,杨子荣在作品中是理想人物的化身,为了凸显其真实性,作者转借“五虎将”之一的栾超家这一形象完成了杨子荣真实性格的外延。栾超家有着更多的旧社会粗俗鲁莽、素质不雅、说话爱开玩笑等的习气。这种粗放性格与他作为一个山里攀登能手的身份相符合。如果没有栾超家的存在,杨子荣也就变得不真实。正是这种互补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这部小说具有了更加真实感人的力量。

选段赏析

“三爷,你中了共军的奸计了!”

“什么?”座山雕忽地站起来瞧着栾匪惊问。

“他……他……”栾匪手指着杨子荣,“他不是胡彪,他是一个共军。”

“啊!”座山雕和七个金刚,一起惊愕地瞅着杨子荣,眼光是那样凶恶可畏。

这一刹那间,杨子荣脑子和心脏轰的一阵,像爆炸一样。

他早就提防的问题、可怕的焦点,竟在此刻,在节节顺利的此刻突然爆发,真难住了,威虎厅的空气紧张得像要爆炸一样,“是开枪呢,还是继续舌战?”

他马上选择了后者,因为这还没到万不得已的境地。

于是他噗哧一笑,磕了磕吸尽了的烟灰,更加从容和镇静,慢吞吞地、笑嘻嘻地吐了一口痰,把嘴一抹说道:

“只有疯狗,才咬自家的人,这叫作六亲不认。栾大哥,我看你像条被挤在夹道里的疯狗,翻身咬人,咬到咱多年的老朋友身上啦。我知道你的‘先遣图,无价宝,被我拿来,你一定恨我,所以就诬我是共军,真够狠毒的。你说我是共军,我就是共军吧!可是你怎么知道我是共军呢?嗯?!你说说我这个共军的来历吧!”说着他朝旁边椅子上一坐,掏出他的小烟袋,又抽起烟来。

……

◆赏析

这是《林海雪原》第二十回(章)“逢险敌,舌战小炉匠”中的片段,是书中的华彩篇章之一。杨子荣冒充许大马棒的饲马副官,以缴获的联络图为见面礼,单枪匹马闯进威虎山土匪窝。但天有不测风云,由于火车遭到伏击,小炉匠栾平乘乱逃走,来到威虎厅。杨子荣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巧施离间计,终于化险为夷,除掉小炉匠。《林海雪原》这种对节外生枝,险象环生的故事的处理方法,与民间说书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使故事大起大落,情节大开大合,人物大忠大奸,情绪大悲大喜,产生了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座山雕曲波威虎山
威虎山:穿林海跨雪原
林海雪原(节选)
小朋友们一起学党史,阅读“红色经典”
拆 台
戏友(2021年6期)2021-04-06 14:18:09
林海雪原(五)
林海雪原(三)
电影意识形态批评方法下复观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14
林海雪原(四)
曲波变换三维地震数据去噪技术
智取威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