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2023-07-12 12:10赵宏涛刘文健
贵州医药 2023年5期
关键词:西酞普兰肝郁

赵宏涛 刘文健

(1.西安市鄠邑区精神病医院精神科,陕西 西安 710300;2.洋县中医医院针灸科,陕西 汉中 723300)

抑郁症临床典型特征为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严重者可闪现自杀、自残等极端行为,伴或不伴妄想、幻想等症状[1]。除了上述精神症状以外,患者还伴随多种躯体症状,如头晕、头痛、食欲减退、胃肠道易激症等。目前临床治疗以西药为主,最为常用的是西酞普兰,其通过对5-羟色胺系统产生影响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从而改善抑郁负性情绪[2]。但抑郁症患者的神经递质异常不仅仅限于5-羟色胺,因此该方案治疗抑郁症会患者疗效并不稳定。中医在治疗精神类疾病方面历史悠久,根据八纲辨证对患者进行分型,不同证型予以个性化治疗,针对性强,大多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3]。肝郁脾虚证型是中医辨证抑郁症患者中最为常见的中医证型。本方案采用针灸结合西酞普兰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观察其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案优选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80例,将其按照入组顺序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双号纳入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14例,女28例;年龄(47.27±8.25)岁;抑郁症病程(2.17±0.58)年。观察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47.34±8.31)岁;抑郁症病程(2.09±0.62)年。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4]中对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对肝郁脾虚证型的证型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认知功能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它严重躯体性疾病者;既往有精神病史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未能完成治疗随访工作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抗抑郁西药西酞普兰治疗,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4142,规格:5 mg/片,10 mg/次,1次/d,根据患者病情可调剂量范围5~20 mg),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组患者再增加针灸治疗:取平卧位,采用0.30 mm×40 mm毫针直刺内关、太冲穴位,向后平刺百会,向鼻尖方向平刺印堂穴,直刺神门穴;上述穴位得气后,提插行针,留针30 min,1次/d,连续治疗5 d,休息2 d,连续治疗2个月。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程度,得分越高说明抑郁症状越严重;根据HAMD评估得分差评估临床治疗疗效,HAMD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减分率)超过95%为治愈,HAMD减分率介于75%~95%为显效,减分率介于50%~75%之间为有效,不符合上述疗效标准者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采用生活质量评分(WHOQOL-10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收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失眠、恶心、便秘、口干、疲劳、嗜睡等。

2 结 果

2.1HAMD评分及临床疗效率比较 对照组HAMD治疗前(20.37±2.69)分、治疗后(17.34±2.17)分;观察组HAMD治疗前(20.28±2.64)分、治疗后(16.54±1.83)分。治疗后,两组患者HADM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251,P<0.05)。完成治疗后,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治愈8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50%。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516,P<0.05)。

2.2WHOQOL-100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自身生活质量总主观感受、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升,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3.945、4.395、4.342、5.34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HOQOL-100评分比较

2.3不良反应组间比较 对照组失眠1例、口干1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率7.50%;观察组口干1例、嗜睡1例、便秘1例,不良反应率7.50%。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

3 讨 论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神经内分泌、生物化学、睡眠学、脑电生理学、遗传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临床治疗难度大,患者复发率高[6]。西酞普兰是目前临床治疗抑郁症最为常用的药物,但由于抑郁症发病因素复杂,临床疗效因患者个体差异而不稳定[7]。寻找更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是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医在治疗情志类疾病历史悠久,中医将抑郁症归于“郁症”范畴,病机为七种情志混乱致脑部失控和气虚,而情志受制于五脏,五脏化五气,喜、怒、忧、思、恐五气对应心、肝、肺、脾、肾五脏[8]。多思是抑郁症患者最为常见的患病原因,思虑过度致脾虚,脾虚不能司运化之职,致肝疏泄升举功能失调而致肝郁,肝郁致气滞淤血,气化火上行,心神解扰,致烦躁易怒、头晕头胀。肝郁脾虚是郁症者最为常见的证型[9],临床治疗则以疏肝健脾为要。百会属肝经,针刺百会可疏肝解郁、清醒脑部、巩固阳气[10];印堂属督脉,针刺印堂可提振阳气,畅通气血;内关属心包经,针刺内关可改善心悸、失眠,配足三里可调中和胃,改善脾虚;太冲穴属足厥阴肝经,针刺可改善血行不畅搭疏肝之效,神门穴属手少阴心经,针刺可治心悸、怔忡等疾。上述诸穴配合共奏疏肝解郁、健脾醒脑之功[11]。

本方案采用西酞普兰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结果显示,与单纯西酞普兰治疗患者比较,其在抑郁症状改善及临床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明显,且并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说明针灸结合西药调控神经内分泌,是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的更优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西酞普兰肝郁
从肝郁论治失眠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模型脑内NE、DA、5-HT和5-HIA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