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有20%~30%抑郁症患者虽经两种或以上抗抑郁药物充分治疗仍然无效,被认为是难治性抑郁症。蔡妈妈已年过六旬还不辞辛苦带孙子,孙子带到5岁却不幸意外身亡,晴天霹雳使其难以承受,悲伤、痛苦万难排解,且与日俱增。儿子儿媳埋怨,本人自责、痛恨自己没尽到责任,无尽的苦痛几年都不能抹平,胸闷、呼吸不畅,乏力,吃不下饭,顽固失眠,以为是呼吸疾病,住院治疗无效,转精神科治疗,其身体诸多痛苦症状仍无法治愈。
孙女士与初恋相爱3年,却因家人强烈反对而忍痛分手,昔日恋人不久另娶,孙女士十余年郁闷、惆怅,心中再无春天,家人带其到多家医院求治,各种抗抑郁药治疗仍难改善,恋爱结婚更是渺茫。
小媚被猥亵后再无任何可以使之欢笑的事,永远与苦痛为伍,记忆减退、顽固失眠,不愿见人,特别是好像所有异性都对自己有威胁,曾到多家医院就诊,使用抗抑郁药物剂量很大且联合用药,但效果甚微。
小昭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成绩很好,却高考失利,昔日比自己成绩差的同学都进入理想的高校,而自己却痛失金榜题名的机会,因此再无斗志,郁郁寡欢,终日卧床,睡眠颠倒,乏力,头痛,几年的抗抑郁药物治疗,病情仍无回转。
小旺在小学时曾被欺辱,家人觉得是小事并未在意,班主任也未引起重视,幼小心灵既恨又痛。到了初中、高中仍对所有人都戒备,无法融入同学中,却抱怨自己被孤立,总是无端生气、脸色阴沉,动不动就在自己的手臂上划几刀。家长带其先后到几家医院求治,吃了多种抗抑郁药、情绪稳定剂都效果欠佳。
心理门诊来求诊的这类患者共同特点是既往多年前遭受过严重心理创伤,许多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其损失很难挽回,后果无法接受也难以放下,其心理总是留下难以驱散的阴影,所以对类似事件极其敏感,比如上面提到的蔡妈妈此后不能看到孩子,否则很容易病情加重。孙女士不再恋爱结婚,不愿再听到找对象的事,一听到就更伤感,很长时间内病情起伏不定;有些患者不细问连其自己都忘记了最初发病前的事件,说:“记忆差,没注意到心理阴影”,但是其某些突出症状(如不敢看孩子、不愿提结婚的事、不愿意聊高考的事,对别人的态度敏感等)都提示这方面可能有心理创伤。抑郁症之所以难治其原因较多,但其中部分患者与创伤后留下难以驱散的心理阴影有关。
为何这些事件会在一些人心理上留下难以驱散的阴影呢?它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又具有什么魔力呢?
并非所有遇到上述事件的人都肯定会在心理留下难以驱除的阴影和棘手的病症,随着时间流逝,那些曾经的打击带来的心理创伤也会慢慢淡化。而一些容易过度追求完美,对负性信息极易引起关注的人(神经质性格),往往在某特殊事件发生的背景下,容易产生某种错误观念(森田疗法称之为思想矛盾),因此越来越关注此事件或其引起的后果,越是这样,就越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加重身体不适症状的程度(精神交互作用)。
日本东京慈惠医科大学首任精神科教授森田正马把由于思想矛盾和精神交互作用导致的状态称为被束缚精神病理。作者研究发现不同的人遇到不同事件可能产生不同的思想矛盾,为此感到痛苦,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随之产生的后果非常排斥却无能为力(受容性低下),于是就更加引起关注,总是想:要是当时这样或那样就好了,注意力无法从这件事上离开(注意固着),这种情况下往往不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也难进行正常人际交往(身体、社会功能低下)。
作者研究团队经过深入研究,把在神经质性格背景下形成的思想矛盾、精神交互作用、受容性低下、注意固着、身体社会功能低下的状态都纳入称为新被束缚精神病理。精神药物、心理安慰往往对这种状态难有明显效果。但多数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尚未对被束缚精神病理予以足够重视,对它与负性情绪、躯体不适症状等的关联性尚不太清楚。患者本人也不知它的存在,久而久之它就像影子一样时隐时现。与心理阴影关联的病症往往久治难愈。患者即使服用大量各种精神药物、花费大量钱财也不能如愿康复,若停止药物治疗则病情更易恶化,使患者和家庭都陷入深深的苦痛之中。
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但世上很多事一旦发生就既成事实而无法改变了,即使再难接受、极端排斥,也无任何作用。医生的重点治疗目标应该放在患者感到最痛苦的症状上,对患者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等方法对症治疗,效果还是不理想就调整药物剂量或联合药物治疗。
然而,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关注到患者在以往生活事件中留下的心理阴影,这些阴影往往是心理或身体痛苦症状的重要影响因素,只要一联想到相关往事,其症状就会加重。又控制不住去联想或关注,无法控制关联事件的再出现,那么很多人就会出现对特殊事件、语言、场景、人物的过敏感现象。比如上面提到的高考失利的小昭,对生活中谁要是提到复读高考之类的话时就情绪暴躁,行为冲动;小旺对别人的态度极端敏感,别人说话声音高了点、眼神好像不友好了、话语中有批评的语气等都会成为其暴怒的导火索,错误解读别人的态度,对人际关系影响极大,导致周围人不愿与其交往,使其感到越来越被孤立,负性情绪难以康复。这种过敏感的现象在许多难治性心理疾病中都可以看到。
有一患者小学时被起外号叫“鸡”,此后就对鸡这个词极其敏感,几乎周围熟悉的人在她面前不敢提鸡字,否则她就会发脾气,使大家不欢而散。可是以后逐渐发展到与鸡有谐音的字出现也会引起她生气,气得直抖,如说到“基本、技能、技术”等词也会引起她情绪激动、发火,不了解她的人对此感到莫名其妙。有心理阴影的人往往用躲避某些场面、人物、词句等方式来避免引起情绪的波动,及其带来的痛苦,或者通过发脾气来发泄心中郁闷,可是这样也无法驱赶心理阴影,反而更加强化了它,使其症状更加严重。
而反复的安慰、告诉患者转移注意力、药物治疗等方法都不能彻底改善注意固着在那些负性事件的状态,常规方法很难切断精神交互作用和改变思想矛盾,心理阴影就难以驱散,患者负性情绪和身体不适主诉、各种痛苦也较难改善。怎样可以打破被束缚精神病理、消除心理阴影,从而改善以往的痛苦症状呢?
首先是发现心理阴影,明确在疾病发生之初的应激事件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搞清楚想要医好的病症和痛苦,一定要彻底放下以往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事,虽然接受这样沉重的事实很难受,但是因为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必须放下。放下的标志就是积极去关注和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只要想使自己的疾病好起来就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这样做都要去放下、去做更有意义的事,即使脑子里不由自主地冒出来此事也赶紧选择干其他的事情去代替关注此事,这样有利于切断注意与事件或者与负性情绪、身体症状之间的精神交互作用,有利于减少症状被强化,那么以往难治症状的严重程度就会逐渐减轻,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治疗效果就容易出现,思想矛盾自然就会有所改善(原以为自己病入膏肓,现在有效了,想法自然会改变)。
可是这个注意固着的症状不是那么容易就认输的,它会不断跳出来骚扰,那些负面想法经常不请自来往脑子里钻,负面情绪、身体不适感觉也会随之而来,怎样解决这一难题?身体活动起来最容易改变这种状态,比如快走、慢跑、打乒乓球、打羽毛球、唱歌、跳绳、打太极拳、劳动等,这些事情做得越多,对症状或负性信息关注和排斥就越少(注意固着减轻,受容性提高),被束缚精神病理状态程度就越容易减轻,生活、工作、学习状态也会有所改善,身体社会功能有所提高,以往心理方面时隐时现的阴影就会逐渐淡化、消失,形成良性循环,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作用,治疗效果就会不断提高。
但需要提醒的是:因为这类患者病程较长,所以病症完全治愈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在康复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各类负性事件,或者在身体活动少的时候,就容易不由自主地关注到那些负性事件,产生不好的联想和感觉,使自己气馁,甚至重蹈覆辙。此时要想跨过这个坎,解决方法是去选择而不是忍住不去关注和联想负性事件,而是去选择最有意义的而且是可以做到的事情去做,而不是把大量时间用在喝酒、赌博、打游戏、躺平等方面,选择去进行各种健身、娱乐、家务、劳动等活动,这是相对容易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能投入更有意义的事情中,如工作、文学或歌曲创作、发明、科研活动等则更好,有益于把注意力拉回来,但是一般情况达到这个阶段往往是病情明顯改善的时候,开始阶段倒不需要把行动难度提得太高。
在驱除阴影开始阶段,即使有些人说不愿做运动或娱乐等事,但是不愿做的事和疾病痛苦之间是需要选择的,摆在面前选的话一定是不愿选择疾病和痛苦,那就去做即使不愿做但有益的事吧。这就是为治好顽疾需要付出的代价,干什么事都需付出代价,当拨云见日之时,比起四处求医却每次都无功而返,受尽痛苦煎熬,这样做其实是通往心理康健的捷径。
李江波,日本鹿儿岛大学医学博士;简阳市人民医院心身科特聘专家;日本保健医疗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森田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森田疗法委员会委员;美国神经与精神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Neuroscience)编委,第10 届国际森田疗法学会大会主席,第11 届中国森田疗法学术会和第7 届中国内观疗法学术会大会主席;1993 年受国家卫生部公派到日本浅井病院研修精神医学。1999年被日本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聘为访问研究员4 年余。出版专著《森田心理疗法解析》《抑郁症实用森田疗法》,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 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