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姗姗
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多层次多功能金融市场体系逐步成熟,金融机构实力大大增强,金融监管和调控体系日益完善,我国已成为重要的金融大国。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稳步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多层次多功能金融市场体系逐步成熟,金融机构实力大大增强,金融监管和调控体系日益完善,我国已成为重要的金融大国。
金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5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稳健增长。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9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66.4万亿元,同比增长14%,占比41.9%;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68.9万亿元,同比增长7.5%,占比17.3%。一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8.4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5%。
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同规模和不同产权形式的银行体系日益完善,银行业整体上持续健康增长,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一方面,資产总额不断提高。2023年3月15日,央行官网发布数据,初步统计,2022年年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19.64万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79.39万亿元,同比增长10%;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3.11万亿元,同比增长6.6%;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7.15万亿元,同比增长9.1%。另一方面,防控风险能力不断增强。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经营和风险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抵御能力整体充足。2022年年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17%,较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205.85%,持续保持合理水平。
与此同时,村镇银行改革重组推进提速。
在我国,中小银行机构在发展定位、业务模式、服务对象等方面初步形成特色与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高金融服务广度特别是在缓解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工作,建立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对维护金融安全稳定发展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工作,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
2023年4月24日,云南银保监局发布公告称,同意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因被富滇银行吸收合并而解散。该村镇银行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以及其他各项权利义务等均由富滇银行依法承继。
除富滇银行外,2023年以来,还有2家城商行披露收购村镇银行事宜。
随着各地省级城商行改革重组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化解历史包袱的同时,其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业务经营范围、市场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全面注册制来了
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相关制度规则,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中证金融、证券业协会配套制度规则同步发布实施。2023年4月10日,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交易,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资本市场也站上了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新跑道。
为有效推动资本市场完善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注册制改革成为重大改革事项。
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助力国家战略能力。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标志着注册制改革进入启动实施阶段。2019年7月,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上市交易,注册制试点正式落地。2020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在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同年8月,创业板试点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上市;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2021年11月,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开市,同步试点注册制。2023年2月,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伴随着注册制改革和相关制度建设的有序推进,各试点板块均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畅通了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同时,也彰显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强大能力。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深化改革从未止步。
2022年10月31日,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正式启动。这是境内主要股票市场首次引入做市商机制,标志着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改革更加深入、系统,有利于推进科创板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试验田”功效。
做市商制度,是一种市场交易制度,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独立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
引入做市商制度一直是科创板关注的工作之一。早在2019年1月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中已明确提出,科创板将在竞价交易基础上,待条件成熟时引入做市商机制。2021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也再次提出,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
做市商制度之于科创板的重大价值并不仅限于做市机制活跃市场的一般意义,更在于完善支持“硬科技”制度安排,推动科创板做优做强,着力提升科创板科技引领力和国际竞争力。目前,科创板已有近5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近6万亿元,IPO融资总额超过7300亿元,服务科创企业的“强磁场”效应持续放大,板块的“硬科技”成色更加突出。做市制度是科创板交易制度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做市商为科创板股票提供高质量流动性,进一步优化市场流动性水平,吸引增量资金入市,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金融市场进入高水平双向开放阶段
2023年5月15日,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互换通”)正式上线运行,这是金融衍生品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制度安排。
“互换通”的开通意味着境外投资者可通过“北向互换通”参与境内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这也将为境内金融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在过去的两年,有关互联互通的举措比此前所有年份加起来都要多。在未来几年,我们还会有更多的举措。互联互通、扩大开放、高质量开放是不可逆转的。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这是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又一里程碑,是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内涵的又一次丰富。对于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的互利共赢以及整体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从资本市场,到银行业、保险业、债券市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正在加速向纵深推进。
我国按照国际标准持续推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場对外开放,扩大跨境投融资渠道,完善相关制度安排。2020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限制全面取消。2014年和2016年,“沪港通”和“深港通”相继开通,2019年“沪伦通”正式启动,2021年“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启动。境内外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不断拓宽。
中国金融市场近年来对外开放进程不断深化,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创新。此次的“互换通”,可谓是金融市场开放向衍生品领域延伸的重要举措。
“‘互换通在‘债券通基础上,通过内地与香港基础设施机构的连接,高效支持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两地金融衍生品市场,更好满足投资者对利率风险的管理需求。”在2023年5月15日举行的“互换通”上线仪式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说。
近年来,我国持续提升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更多经营稳健、资质优良、专业特色的外资金融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截至2022年年末,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了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6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35家代表处,营业性机构总数达911家。外资银行总资产达3.76万亿元。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了68家外资保险机构和79家代表处,外资保险机构总资产达2.26万亿元。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持续深化,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也在提升,稳居全球主要货币前列。2023年3月3日,在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潘功胜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开放水平的提升,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和计价等国际货币的功能全面增强,人民币国际地位也有较大提升。数据显示,人民币在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中占了约50%,2022年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是42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3.4倍。
“最近这些年,金融开放的成绩有目共睹。我们将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金融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金融合作和治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说。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一季度,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明显增强。”2023年4月20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举行的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如是总结。
从信贷结构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持续高增长。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29.5%,比各项贷款的增速高18.1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31.9%。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较高。3月末,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长20.7%,明显快于全部产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出口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较快。3月末,出口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31.8%,比2月末回升了0.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降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完善中央银行政策利率体系,优化存款利率监管,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改革潜力,带动一年期LPR和五年期LPR分别下降10个基点和5个基点,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2023年3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为4.37%,比2022年12月低8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预计未来信贷投放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阮健弘说。
实体经济是国民社会发展的基石,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而金融业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服务好实体经济的重要前提。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持续改革,我国金融体系不断健全,金融市场效率稳步提高,市场配置资源能力不断增强;基础货币投放机制不断完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得到有效疏通,市场主体资金可获得性不断提升,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高;中国人民银行创设多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实现了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支持。
2023年6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2023)上表示:“我们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第二大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普惠金融走到世界前列,为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眼下,多家金融机构正持续推出支持实体经济的有力举措。
2023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发放贷款122亿元,有力支持了宁波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基地、衡阳国际物流港、武汉汉欧国际物流园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为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贡献了金融力量;中国人寿集团通过发起或参与设立面向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基金、服务国家科技战略的专项基金等方式,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投资。截至一季度末,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存量股权投资绿色项目超过30个,涉及水电、风电、核电、光伏、传统能源节能改造等诸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