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美学视野下的红色主题展览设计研究

2023-07-11 00:51毛若寒赵桂玲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红色情感

毛若寒 赵桂玲

引言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在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过程中所凝聚的红色遗存与红色精神①。红色主题展览是红色文化的具象化建构实践,汇聚着中国人民对于红色记忆、红色精神、历史使命、责任担当的共同记忆②。共同记忆唤起人们普遍的情感联结,情感联结引导着人们对于文化记忆的价值判断,红色主题展览能打动人心的力量便是这种情感联结。因此,红色主题展览相较于其他类型展览,应更强调“以情动人”,依靠情感的丰富阐释维度,提升观众的认知记忆,使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红色主题展览设计是以红色记忆为逻辑指导,以红色遗存为认同基础的美学艺术。观展是审美的建构过程,情感是审美知觉的最高点③,红色主题展览通过美学设计形塑观者的价值认同与情感指向④。情感美学的情感本位、主客二分与系统认知理念,为红色主题展览搭建起了从审美情感体验维度提升意识形态感染性和传播力的理论框架。

一、红色主题展览中的观众情感需求层次

情感是行动主体在认识事物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⑤,依附于人的身体和社会情境⑥。情感需求是行动主体精神维度的追求,包括情感满足、心理认同等方面⑦。唐纳德·A·诺曼(Donald Arthur Norman)认为,人的内在情感和精神需求分为本能、行为和反思三个层次,对应着大脑加工情感的三种水平⑧。本能层的情感需求是指人对于物质环境的本能感知,讲求即刻的情感效果⑨。行为层的情感需求与人和事物交互的具体感受相关,追求效用⑩。反思层的情感需求是人对于信息、文化和事物间关系的探索,寻求情感与认知交叉的高峰体验⑪。

红色主题展览是以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为宗旨,在特定博物馆、纪念馆空间内,以见证红色文化的文物资源为基础,搭配相应的辅助展品,由一定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组合而成的视觉文化空间。观众在这一视觉文化空间中的情感需求亦可解析为本能、行为和反思三个层次。

本能层情感需求是观众对于空间的审美需求,即对实物在场的历史真实感、“人”“物”组合的时空震撼感以及文化场域的意蕴氛围感的知觉追求。观看是信息接收、沉浸体验和认知更新等所有博物馆参观需求的起点⑫,对实物唯一性与真实性的迷恋,让观众易被实物外在的表现形式所吸引⑬;实物作为被选择的客观历史存在表征着历史现场的真实性,观众希翼借助真实的物证重返历史现场⑭。“物”不与“人”相联系,便失去了情感唤醒的触点,“物”与“人”的组合呈现为展览搭建了具体的时空框架和情境逻辑。展览中色彩、光影、符号等元素聚合的景观构成了空间的整体意蕴,形塑了观众对展览场域的直观感觉。

行为层情感需求是观众对于交互体验的效果需求,即在展览空间中“物”与“人”互动代入的沉浸感体验。数字时代的文化体验不仅注重知识、信息的摄取,还看重观者身体所能感受到的氛围、情绪与记忆⑮。展览中多感官的调度能唤醒观众的身体,给予他们切实的情境感知。参与式的互动能突出观众的主观能动性,使观众能介入展览并收获个性化、深层次的参观体验⑯。

反思层情感需求是观众对于展品、历史信息和红色文化间关系的认知需求,即观众与展览内容、展览形式所反映出的展览主题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观众经历了知觉呈现和行为交互后,需要依靠想象力、移情来理解展览所要传递的情感⑰。观众借助红色主题展览的意象叙事,得以多维度、多层面地理解红色文化、体悟红色精神。

总而言之,在红色主题展览中,观众先本能地感知到“物”与“空间”的真实感,真实感牵引出观众本能层的情感;后续观众不断与“物”和“空间”交互,注意力得到延续并加强,进而产生行为层的情感;最后,深层次的想象与移情让观众实现与展览情感上的共振。

二、情感美学与红色主题展览的关系向度

1、情感美学的主体与客体

情感美学是一种注重情感的美学倾向,强调情感是美学的根源,审美是人的情感由自然状态进入自觉状态的路径⑱。18 世纪中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提出美学与理性科学不同,其对象是感性认识的完善⑲,掀起了有关美与情感的讨论。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认为美是感官意识经由理性思维所形成的情绪表现,即美是理念的感性表征。贝奈戴托·克罗齐(Benedetto Croce)注重审美中的知觉情感,认为艺术即表现⑳。到20 世纪,情感学说已经成为西方美学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态,情感美学的情感本位理念,将客观事物人格化,奠定了主客体交流对话的双向路径㉑。

美感源于“情感”,“情感”源于行动主体的“运动”,审美活动在“美感”“情感”“运动”的往复中生成。行动主体的“运动”被朱光潜拆分为“节奏感”“移情”和“内模仿”㉒。节奏感是情感美学的生理基础,行动主体运用感官感知审美对象时,对象表现的节奏符合生理自然节奏,行动主体会感受到愉悦的情感指向。行动主体感知事物时需集中精力和注意力,这需要外界节奏与内心节奏的相互应和㉓。移情是当行动主体被审美对象所感染时,设身处地将情感迁移到审美对象,并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㉔。内模仿是指当行动主体看到审美对象经历时,脑岛中的镜像神经元被激活,并用自身心理机制模仿他人,将自我代入以体验审美对象情感世界的行为㉕。

客体是指具有审美价值与情感意义属性、与行动主体具有审美关系的对象性存在。客体因其形象性、感染性和形式的完整性特征,而具备审美价值与情感意义㉖。客体的形象性是指作为审美对象必须是具体直观、能为行动主体感官所感知的存在。客体的感染性是指作为审美对象的客体是具有视觉表现力、有情感能量、对于行动主体有意义的形象。客体形式的完整性要求作为审美对象的客体具有完整的感性形式。行动主体感知事物时,不是简单停留在“反映”过程的层面,而是能动地对客体对象进行选择,淡化对象的具体内容,“突出”对象形式方面的特点,所以形式独特完整的事物会被行动主体优先确定为审美客体。

2、情感美学在红色主题展览中的作用机制

红色主题展览在相对统一的命题设计中已形成了程式化的呈现法则㉗,模板化的设计形式难以满足观众对展览形式美感的情感需求。展示中多见的宏大性叙事虽能明确反映展览主题,但简单化、套路化的运用易造成客体僵滞和个性消解。被展示的红色文物往往脱离了原始的使用场景和文化坐标,情境信息被剥离,处于“去语境化”的状态㉘,难以被观众有效感知。

程式化设计、宏大性叙事和去语境展示的困境,源于策展人对“人”与“物”审美关系的认知还存在误区。红色主题展览往往根据命题选择“物”(即红色史料),通过“物”展现命题,这个过程中忽视了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的主观能动性,本质上还停留在展览以“物”为中心的认知层面。观展实践是审美体验和情感认同生成的过程,“物”能作为审美客体被感知到,一方面是“物”因形象性、感染性和形式完整性而具备审美价值和情感意义;另一方面,是“人”通过“观展”行为能和“物”进行交互。情感美学在红色主题展览中发挥作用,一方面,应该做到让观众能契合节奏感,并在移情红色文物和内模仿红色人物的过程中,生成情感审美体验;另一方面,红色主题展览要通过将抽象文化具象为可感知、典型性和整体性的“物”,从而被观众所感知。

观众借助节奏感、移情和内模仿的主体运动,才能酝酿情感、生成审美体验。红色主题展览通过文本逻辑和空间设计来把控展览的停顿转折、高潮低谷,应让观众在行进路程中,跟随展览语言反复产生与展览的节奏共鸣。内心节奏与展览节奏的统一,心理层面意识流动与生理层面身体运动的融合,可以帮助观众形成历久弥新的审美情感体验。红色文物虽外观普通,但由于其历史尚短,多为日常性实物,通常承载着关联当下人群的集体记忆㉙,容易成为移情的对象。观众在参观时看到熟悉的红色文物,会自然地想起自己的过往经历,不自觉将经历中自我的情感移置到红色文物中,与文物背后的红色文化产生情感共通。红色精神的具象化承载是可感知的经典人物,观众在面对这些感人的人物经历时,会不自觉地将自我视角代入正在观看的人物视角中,设想自身经历相似的事件,进而体验人物的情感,与展览建立情感链接。

红色主题展览将抽象的红色文化具象化为以红色文物为表征的物质载体,使其具有形象性、感染性和形式完整性。红色主题展览展示的红色文物,通常是见证特定事件、人物、机构、精神的革命遗址、标志物、遗存物品和文献影像等㉚,是呈现了意识形态的具体物态化的审美客体。红色文物虽多为日常性实物,但通过文物阵列展示、情境还原等展示手段,使红色主题展览呈现出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红色文物携带着大量的情感信息,尤其在博物馆和社会情境的不断复颂下,情感信息被转化为可感的情感能量。红色主题展览中所选取的文物、人物和事件,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往往具有普遍突出的历史价值,观众能在观展过程中具体感知红色文化对于自身的特殊意义。红色主题展览需追求整体性的视觉呈现,依靠色彩、光影、文物组合等设计手段使展品形成有机整体,以吸引观众的审美注意,引起观众情感、心灵甚至意识上的愉悦反应。

三、情感美学下红色主题展览的设计策略

情感美学视野下的红色主题展览设计,通过史料向度、情感向度和情境向度的多向解构,空间意蕴、意象叙事的双重语境建构,并以符号性、参与性、角色性的设计重构,来充分满足观众本能、行为和反思层次的情感需求,使红色文化能指丰满、所指深远。

1、史料向度、情感向度和情境向度的多向解构

(1)史料向度

史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记忆载体,可视作情感符号化的载体,能储藏、激活和建构人类的情感体验,与人们的行为、信念、社会规范、经验等形成密切联系㉛。红色主题展览应以明确史料为纲,即展览要以经过考证的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图像史料、口述史料、音像史料、数字资源为基础,进行发散设计。但红色史料因“去语境化”后的阐释失语和物质载体视觉吸引力的弱化,导致其内涵秉性与形态属性在公共展示语境中表现力不佳。红色主题展览一方面应加强对史料的深入研究,探寻其所记载的人与历史事件之间的知识与情感联系,以触发个人与群体间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应该运用符号性、参与性与角色性的设计手法,将史料信息转化为能被建构和形象记忆的展览景观,以满足观众在本能、行为和反思层次上的情感需求。

(2)情感向度

现实生活中自然存在的快乐、愤怒、恐惧等情感称为自然情感,在经过形式化与意象化的艺术处理后,方可升华为审美情感。审美情感往往与道德情感相伴而行,审美情感予人以愉悦性的审美享受,而道德情感则赋人以崇高的共通感,一齐唤起观众的情感体验㉜。红色主题展览应通过艺术化的处理方式,将内在的、不规律的和非意象化的自然情感形式化、意象化为审美情感,一方面保留自然情感的个体性与触发性;另一方面,通过将情感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形式,使之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道德情感与社会伦理意识相关联,是人类社会共通的对道德律令的敬重与对自我人格的自爱㉝。红色主题展览中涉及的正义的、爱国的、奉献的等道德情感,为红色主题展览注入了真正能够触动人心的力量和令人尊崇的基调,为观众理解展览主题提供了更多的共通感。

(3)情境向度

符号化知识的学习可以脱离具体情境,但情感与情境交融,情感体验与具体情境相互关联㉞。情境是既定时空场景中所呈现的、能够影响到行动主体对事件意义理解的一切事物和信息。情境信息通常分为三种:时空框架、实体集合、实体间的相互关系。时空框架是事件的历史坐标,实体集合是指事件中所涉及的个体(影响事件的人和受事件影响的人),实体间的关系是指事件所涉的个体间的相互关系㉟。行动主体在进入特定情境后,会在情境的暗示下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并生成情感体验㊱。红色主题展览设计需通过色彩、光影、符号等设计手段重现红色文物的文化坐标,为人物和事件架构起时空框架,还原历史天空下的关系网络,使可感知的审美客体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共同作用于观众感官,以强化情感认知信号。

2、空间意蕴、意象叙事的双重建构

(1)红色空间的意蕴营建

博物馆空间环境的各个因素会向观众发出信号,影响观众不同的感官。观众会根据自身的感知系统来进行判断,并组织生成在博物馆空间中的情感体验㊲。红色主题展览空间是对多种视觉呈现方式的整体运用,包括色彩、光影和路径,是激发观众情感审美的物质基础。

色彩在空间中既发挥着吸引注意力、缓解审美疲劳的功能性作用,也起着提示语境、突出主题和渲染气氛的阐释性作用㊳。色彩的标识性功能能帮助观众高效获取信息,提升专注度,形成兴奋点。红色主题展览往往选用红色作为展览主色调,并用不同色彩划分空间,以便于观众迅速掌握展览内容与框架。为避免过量色彩暗示所造成的审美疲劳,红色主题展览会选用灰、黑等中性色彩进行调节。色彩具有文化和象征含义,在红色主题展览中红色与革命相联系,灰黑与战争相关联,金色与荣耀相呼应,象征性的色彩往往提示着展品语境和展览主题。

光影是陈列空间的造型手段,除了可以突出展品的外在特征,还可以帮助展品表达其内在意义和抽象情感,使其内在意蕴放大、延伸,进而感染观众㊴。不同的光影效果会给观众带来差异化的心理感受,红色主题展览会用昏暗的灯光营造战争场景,让观众感到压抑、恐惧,用明亮的灯光形塑胜利成就,让观众感到愉悦、光荣㊵。光影通过与材质、色彩和其他技术的结合,塑造了空间的雕塑感、体量感和信息性,让观众通过灯光的引导体验红色主题展览空间的仪式感和史诗感。

路径设计可以将博物馆展示空间内的建筑元素联结起来,帮助观众更好地沉浸在博物馆的“叙事之网”中㊶,是把控展览节奏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说,红色主题展览设计多按事件发展历程来展开,有着较为严密的时间逻辑,要求观众能连续地参观展示主题,因此路径设计强调连续性㊷。方向性和连续性强的路径设计不易造成参观人流的迂回交叉,可确保展览节奏符合观众的生理自然节奏。部分红色主题展览会在此基础上,在各部分展厅入口设置重点文物展柜,以点带面,不断制造情感触点,让展览形成反复与对比的节奏,使观众在张弛有度中感知红色文化。

(2)意象叙事的语言运用

美感源于对形象的直觉,所以设计要通过具体的意象去象征抽象的概念才能撼动感官。意象是美感经验的载体,是情感符号的表征呈现㊸。行动主体借由客体所呈现的“形式美感”符号体系来生成意象,从而实现与空间中“物”和“人”的情感共鸣。红色主题展览可以通过聚焦对象、象征尺度和叙事视角的变换让情感与意象相结合,来构筑红色文化循环往复的意境空间。

首先,聚集个体与群像的共情张力。共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情绪的感染和投射,对个体与群像的情绪刻画是情绪刺激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能产生极强的共情张力和感染力㊹。红色主题展览通过发掘红色事件中个体的情感经历,将人物具象化,让观众得以通过典型人物联想到千千万万投身于革命、建设的先辈,直观感受到人民对国家的热爱。群像的集中呈现将时代断面下丰富的情绪感染直接传递给观众,让观众感受到历史的真实与沉重。通过聚焦对象的变换,可以让观众既能代入个体视角生成情感体验,又能被群像所感染,进而体悟红色精神。

其次,统一历史与艺术的真实尺度。红色主题展览的政治任务要求面对历史时要有严肃态度,而观展的审美体验性又要求展览设计具有艺术性,因此红色主题展览设计应把握好历史艺术化处理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尺度。如展览中战争场景的塑造,一方面红色主题展览应该根据史料确定战争环境、武器装备、战斗人员等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又要将平面化的文字记载转化为可视的展示景观,运用阵列组合、动静结合、场景还原等方式,将复杂的军事斗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再次,穿插外部与内部的叙事移情。叙事可以提供“宏大阐释背景”(massive hermeneutical background),为人们了解、理解、体验他人的情感感受提供基本框架。在叙事的视野下,移情不再是自我经历的投射,而是以开放视角突破自身经历的局限,广泛识别和理解他人不同的行为和情感体验。叙事视角的转换是叙事移情的主要策略㊺。红色主题展览往往通过全知的外部视角交代事件背景,直接引导观众形成对某些事件的价值观,通过具体人物的内部视角使观众产生人物认同,对人物的经历感同身受。

3、符号性、参与性、角色性的设计重构

(1)符号性

符号是记忆系统中最基础的单元,是人们基于对对象的认识与理解而形成的形象表征。红色符号是典型红色史实的形态性依据,既承载、记录着党的历史信息,也作为特殊表意凝结着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美好生活的自我感知㊻。要想触发人们的情感记忆,就必须清晰呈现红色符号与红色文化间的表征意义,使红色文化具象化,以符号表征促使人们形成对红色文化的正确认知。红色主题展览应发掘、筛选、阐释红色文化中具有鲜明指示性的红色符号,不断深化观众的情感记忆。如“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历史展览”提取出了“小推车”(图1)、“民工三件宝”(图2)等经典指示性符号,以具体的文物指向人民群众相信党、跟随党的历史记忆,阐释其背后的红色历史和文化内涵,让鲜明的红色符号不断在观众认知中叠加出现,以唤醒观众对“人民的胜利”的具象感知。

图1:淮海战役纪念馆“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历史展览”“千里支前”主题雕塑

图2:淮海战役纪念馆“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历史展览”“民工三件宝”组合展示

(2)参与性

情感美学视野下的红色主题展览,应该充分重视观众本能、行为和反思层的情感需求,运用参与性的设计使观众在情境中与“物”“人”“空间”互动,更深层次地理解红色文化。“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周年主题展览”为观众提供了情感直接参与的路径,在展线中设置了可供观众视频留言的留言亭,邀请观众和博物馆一起解读抗美援朝精神,表达不同个体对展览的情感体验㊼。深层次的对话和交流让观众实现了与展览情感上的共振,观众从“不由自主地相信”发展到“自我情感的直接参与”,体现了观众情感的起点与归宿㊽。

(3)角色性

内部视角可以有效提升观众对人物的认同感和移情效果㊾,红色主题展览可以通过选取典型人物的内部视角实现观众自我代入,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情感和行为逻辑。“在党的旗帜下前进——人民军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主题展览”以时间为轴,展现了党缔造、领导人民军队的史诗长卷,引导观众形成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价值认同。中间穿插着人民子弟兵的内部视角叙事,如“大好河山,寸土不让”部分,将18 岁陈祥榕烈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放大展示在展板上,这是陈祥榕烈士对国家热忱的高度概括,是集体视野下个体军人的情感表达。观众被这句话所传递的强烈情感信息所感染,在感受戍边英雄对国家之赤忱的同时,增强了自我与国家的情感链接。

结语

红色主题展览以符号凝缩红色文化的价值话语,以叙事表征红色文化的意象构境,发挥着锻造共享记忆信码、增进红色文化认同的形塑功能。然而,程式化设计、宏观性叙事和去语境展示,往往会阻碍红色主题展览审美价值和情感意义的传递,不能有效满足观众本能、行为和反思层次的情感需求。情感美学是倾向于情感本位的审美流脉,其对主客体审美情感体验的探讨,为红色主题展览设计提供了情感维度的理论支撑。红色主题展览应把握作为行动主体的观众的生理需要和情感需求,在宏观上解构史料向度、情感向度和情境向度,在中观上建构空间意蕴、意象叙事,在微观上以符号性、参与性和角色性的设计思维来提升展览视觉的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以塑造集体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归属。红色主题展览在情感维度上的纵深探讨为展陈设计打开了视野,基于情感的个性化和意义生成,将审美与情感视作一体化的观展体验,在愉悦观众审美体验的同时触发情感机制,在情感交互中嵌入美学意象和文化记忆。

附记: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副馆长贾平的指导与支持,特此鸣谢。

注释:

① 沈成飞、连文妹:《论红色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当代价值》,《教学与研究》,2018 年第1期,第97-104 页。

② 周宣辰、程倩:《情感与互动仪式: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4 期,第27-34 页。

③ 张广奎、闫一炜:《中西诗歌情感之美学比较》,《社会科学家》,2009 年第6 期,第141-144 页。

④ 曹成竹:《关于歌谣的政治美学——文化领导权视域下的“红色歌谣”》,《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 年第2 期,第109-112 页。

⑤ 蒋建明:《英汉神经病学词典》,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81 页。

⑥ 龙金菊:《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情感逻辑——基于情感社会学的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3 期,第24-31 页。

⑦ 李文浩:《基于情感需求的太空自行车造型设计研究》,太原: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年,第12 页。

⑧ (美)唐纳德·A·诺曼著,付秋芳、程进三译:《情感化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年,第47 页。

⑨ 同注⑧,第49 页。

⑩ 同注⑧,第51 页。

⑪ 同注⑧,第65 页。

⑫ 巫濛、白藕:《历史博物馆展览的景观化建构:构成、思维与途径》,《东南文化》,2022 年第1 期,第178-184 页。

⑬ 陈佳璐、尹凯:《从实物到体验:博物馆转型的反思——评〈转型期博物馆的哲学观察〉》,《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 年第5 期,第66-73 页。

⑭ 苏东海:《博物馆物论》,《中国博物馆》,2005 年第1 期,第3-11 页。

⑮ 吕宇翔、方格格:《时空、流动与身体:传播仪式观下的故宫云展》,《艺术设计研究》,2021 年第6 期,第91-96 页。

⑯ 张琰、郑霞:《浅析观众沉浸感和博物馆沉浸式展示要素》,《东南文化》,2022 年第5 期,第153-160 页。

⑰ 苗岭:《情感化设计在博物馆新媒体展示中的应用研究》,《东南文化》,2022 年第2 期,第163-168 页。

⑱ 韦艳丽、赵韩:《新媒体交互艺术情感美学的内涵与营建》,《江淮论坛》,2017 年第2 期,第175-179 页。

⑲ 同注⑱。

⑳ 贾婷:《克罗齐美学的矛盾性——从“艺术即表现”谈起》,《江淮论坛》,2017 年第3 期,第171-175 页。

㉑ 沈玲:《情感美学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 年第11 期,第3-4页。

㉒ 杨文欢:《朱光潜情感美学的本体内涵及知识学谱系》,《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2 期,第116-122 页。

㉓ 朱光潜:《诗论》,《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年。

㉔ 王旖旎:《博物馆公共事件题材展览中的情感体验》,《东南文化》,2021 年第6 期,第115-121 页。

㉕ 曹桂生、曹阳:《论“外模仿”和“内模仿”的嬗变与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4 期,第57-63 页。

㉖ 宗营芳:《审美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第18 页。

㉗ 李赫、孟哲:《关于红色主题展览“命题设计”的思考:以“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特展”展览形式设计为例》,《博物院》,2021 年第3 期,第13-19 页。

㉘ 毛若寒:《试论博物馆物的语境化阐释:内涵、目标与策略》,《东南文化》,2021 年第1 期,第153-160 页。

㉙ 何依、刘曙光、李耀申、杜凡丁、傅柒生、傅慧婷、吕宁、刘禄山、陈奕滨、左冰、叶蓉笔谈:《革命文物的内涵解绎、保护运用与传播传承》,《中国文化遗产》,2021 年第6 期,第4-16 页。

㉚ 杜涛、白凯、黄清燕、王馨:《红色旅游资源的社会建构与核心价值》,《旅游学刊》,2022年第7 期,第16-26 页。

㉛ 刘志森、耿志杰:《情感仪式视域下档案与身份认同:理论阐释、作用机理及提升路径》,《档案学研究》,2022 年第3 期,第13-20 页。

㉜ 张晶:《审美情感·自然情感·道德情感》,《文艺理论研究》,2010 年第1 期,第75-81 页。

㉝ 沈嘉祺:《论道德情感的生成与培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年,第35页。

㉞ 同㉔。

㉟ 陈武英、刘连启:《情境对共情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016 年第1 期,第91-100 页。

㊱ 李吉林:《为儿童快乐学习的情境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013 年第2 期,第3-8 页。

㊲ 杨晓影、李彬:《情感空间与情境体验——谈美术馆空间的情感建构与公共教育》,《艺术评论》2019 年第4 期,第93-102 页。

㊳ 唐可星、蒋凡:《色彩设计在展览环境中对观众认知的影响》,《艺术设计研究》,2022 年第1 期,第63-68 页。

㊴ 黄图:《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灯光氛围的塑造与表现形式》,《明日风尚》2022 年第3 期,第179 页-182 页。

㊵ 迟家琦、荆译贤:《光影艺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年第8 期,第106-109 页。

㊶ 徐育忠、厉新贤:《浅析情感化设计对于当代艺术博物馆用户体验的研究——以老年群体为例》,《建筑与文化》,2020 年第9 期,第168-170 页.

㊷ 杨茗:《博物馆展陈的参观动线设计研究》,《艺术教育》,2020 年第10 期,第207-210 页。

㊸ 杨文欢:《朱光潜情感美学的本体内涵及知识学谱系》,《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2 期,第116-122 页。

㊹ 邵鹏:《论纪录片“他塑”中国形象的共情叙事与共情传播——基于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美国工厂〉的分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 年第04 期,第116-119 页。

㊺ 蒋花、张勇:《叙事移情理论》,《认知诗学第3 辑》,四川:四川外国语大学人文社会科研究基地外国语文研究中心,2018 年,第17-26 页。

㊻ 黄煌华:《红色记忆的赓续逻辑:唤起、建构与刻写》,《思想理论教育》,2022 年第4 期,第78-83 页。

㊼ 曹志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周年主题展览”策展手记》,《中国博物馆》,2021 年第2 期,第26-29 页。

㊽ 王思怡:《多感官博物馆学:具身与博物馆现象的认知与传播》,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9 年,第68 页。

㊾ 蒋花:《莱辛的世界主义视角和叙事移情策略研究——以〈蚁冢〉为例》,《外国语文》,2021 年第4 期,第41-47 页。

猜你喜欢
红色情感
红色的眷恋
红色是什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红色在哪里?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红色之旅
追忆红色浪漫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