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生
在长安街的东西两端分别有两个文化产业园,像两颗璀璨的文化明珠熠熠生辉。在长安街西,石景山郎园park已成为一座京西新文化地标,它就像是一处文化“世外桃源”,点亮了这座城市。
重塑
走出长安街西延线的八宝山地铁站,往北走千米就能看到一座像老北京四合院一样的仿明清古建筑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9米的崇国寺塔,满满的古建文化。
这座由13层圆形叠塔构成的喇嘛式建筑建于元代,该寺住持定志和尚葬于此。明成化年间易名为护国寺。是八宝山地区重要古建。解放初期,南北塔院共有10塔,现仅剩北塔院一塔。端详着这座崇国寺塔林仅存的一座古塔,感到很壮观。砖塔形似北海白塔,青灰斑驳的塔身、古朴的造型,在这里静静地矗立了几百年。据说它是一种风水的象征,可以镇压妖邪,让当地的风水更加旺盛。被人们视为一种功成名就、事业进步的象征。
但它的命运坎坷。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古建面临危局,古城墙及其所有城门楼、中华门等历史街区均在拆毁之列,古塔也受到波及。但因地处僻壤,很少有人想起。虽摆脱了拆除命运,其方形须弥座还是多处断残,塔周栏杆七零八落,古藤爬满塔身,人们随便攀爬。2005年,北京市博古艺苑工艺品市场和租赁商户集资修复了古塔,使它复活重生。
门前,四根红色大柱撑起中国文化典型标志——牌楼,“博古艺苑”四个大字遒劲飘逸。古朴喜庆的红色、辉煌的黄琉璃、并列的三门就像凝固的音乐,似乎在诉说着四代人在这块土地上耕耘的奋斗史。而四个相通的院落,仿明、清古建筑和青砖青瓦彩绘,正好构成了一个四合院,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寺塔、牌楼、四合院在朝霞的照耀下,构成了一幅蔚为壮观的独特人文景观,成为郎园Park文化产业园的标志性建筑。
“郎园Park是在原八宝山农工商公司持有的博古艺苑工艺品市场和二手家電市场上腾笼换鸟基础上建设的。当时,来此淘古玩的都是些老年人,没有文化交流,没有消费;二手家电经营在新家电降价潮和技术换代的冲击下,业务量极低,只有靠养狗等副业维持生计。更谈不上文化创意和产业了。”郎园邵主管介绍道。
说到郎园Park的初创,邵主管记忆犹新。他们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传承文化,展示华夏光辉艺术珍品”为座佑铭,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创意相结合。
在重新规划建设这块沃土时,将崇国寺塔、“博古艺苑”牌楼、仿明清四合院保留下来,重新装饰、粉刷,在崇国寺旁建秋千,父母和孩子同时在此荡秋千,让古典与现实同框。
为了增加京西的文化氛围,留住当地居民的心,他们提出创意,与石景山图书馆、老山街道一起实施了公民美育提升文化工程。建设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沙龙、戏曲表演、音乐会等免费文化活动,使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在引进文化产业的同时,围绕崇国寺塔及艺术轴线,他们赋予原旧址新生命,改建成了兰境艺术中心、像素画廊、良阅书店、科技花带、装饰艺术广场,为入驻的文化产业提供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对园区内及周边进行了大绿化设计,使其成为融合古今风格的园林景观。让博古艺苑和旧货市场通过转型,旧貌换新颜。
在短时间内,由集体用地的老旧市场改造升级的郎园park,己成为一座集城市艺术中心、草地艺廊、特色办公、格调餐饮、创意体验商业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园区。
当地的居民不仅来体验这里的文化生活,还将广场舞、红歌大家唱等活动在这里举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活动在这里碰撞出火花,又吸引西城、海淀、通州等城郊区的男女老少以家庭为单位来这里享受不一样的文化生活。
传统是灵魂,创新是生命力。通过空间重塑、文化植入、智能管理,使之成为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走在郎园Park的大道上,崇国寺古塔、“博古艺苑”牌楼在传递中国建筑美的同时,让来此体验者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重现
对郎园Park邵主管的采访还没结束,悠扬的京胡声和密集的锣鼓声传来,循声而去,我来到了兰境艺术中心。作为50后的我,虽然对《智取威虎山》8个现代样板戏耳熟能详,多数唱段能哼唱出来,但对《定军山》《三岔口》《探阴山》等古戏还是知之甚少。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戴上VR设备。京胡的悠扬和《三岔口》经典的影像、动作,很快就令我着迷。借助轻便的设备“穿越”到京剧盛世,置身于通过数字还原技术重建的湖广会馆,零距离观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胡小毛、李继春的经典戏《三岔口》,感觉很有韵味。当我亲手操控白色短衣襟的武生单挑黑色夜行衣的武丑,让他们唱、念、斗、打,我很是过瘾。而当我参与了全数字化的生旦净末丑脸谱勾画、动作学习等,感受梨园世界的台前幕后,在鲜艳热烈的色彩和音画中领略了民族京戏的深厚国粹情感。
京剧VR版采用了科技领域中最前沿的体积捕捉、动作捕捉、3D扫描等技术,通过激光全息投影以及多人大空间沉浸式VR交互等形式进行展示,促成了传统京剧和现代科技结合,带来了不一样的味道。新技术让国粹离年轻人更近了。
在这里,我还通过VR运用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技术看到了200年前的北京城,城内约20万座古建筑、4万个不同规制的院落、上千人物角色,透过重重的历史,了解了那时的人间烟火,感知了古老北京的京腔京韵和京味,感受到老北京的古典美。
在郎园Park各处商户邻居的店里,我还看到:吊梨汤、肉串、涮锅、糖葫芦等老北京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尝到了小时候京城美食的味道。
崇国寺古塔、“博古艺苑”牌楼让我想起了北海的白塔、西四的牌楼,VR京剧和传统小吃更是唤起了我这个北京生、北京长的老北京人对京腔京韵京味儿的迷恋和情感。
回归
在呦呦物色非遗工坊,我最感兴趣的是多位非遗传承大师开设的非遗手工体验课。这里有曹式风筝第3代传承人张蕾、泰山皮影第7代传承人范维国、北京绢人的非遗传承人何梅、京绣第5代传承人刘晓燕、盘扣制作技艺第4代传承人胡玲、剪纸技艺传承人孟雅芬的体验课程和传播空间。通过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近距离领略非遗魅力。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制作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和鲁班以木材制成鸟禽状器械,放之能飞,称为‘木鸢。汉代后,开始以竹篾扎成鸟禽状骨架,上糊以纸,称‘纸鸢。后来又在纸鸢上附加竹哨、弓弦,放飞时因风吹而引起哨响弦鸣,声音悦耳,如同鸣筝,故称风筝。”
2023年清明时节,郎园Park开展了“忆满京城 情思华夏”非遗活动。他们以回归传统文化为主题,借此唤醒植根于我们血脉、灵魂中的文化基因,在亲近自然、亲近生命中,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在郎园Park非遗工坊,与30多名小学生和家长听了第三代曹氏风筝传承人张蕾老师非遗风筝手作课。她从风筝的起源说起,开启了这节非遗风筝手作课。
“曹氏风筝”作为北京风筝的主要代表,源于1943年一部曹雪芹的风筝图谱遗稿《南鹞北鸢考工志》的发现和抄录,揭开了“曹氏风筝工艺”的基因密码。它是一门综合艺术,融民间文化、南北扎制技术的精华于一体,它的43种技法中保留下来的20种制作工艺,做工细腻、用料考究、绘制精美、放飛富有情趣,其中拟人化的“扎燕”凸显了北京特色。2006年8月,曹氏风筝入选首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1年5月,曹氏风筝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老师将专门为小朋友带来的扎制风筝的材料分发到大家手中,带领大家一起亲手扎制风筝。在她的带领下,孩子们认真地把风筝“骨架”按照要求用线缠好,把风筝“骨架”用粘合剂粘到丝绢纸上,再粘上3条长长的风筝“尾巴”。等完全晾干,再带领小朋友们绘画点缀出属于自己的风筝,体验独一无二的中国韵致。看着自己第一次亲手扎制成功的风筝,孩子们都非常兴奋。
以“传递中国式美好”为使命的呦呦物色,是首创郎园重点孵化的传统文化新消费主题IP,他们围绕四季和24节气规划文化体验场景,融合中国传统节日,把中国传统色彩、中国传统手工技艺融合人文设计,展现东方生活美学,让新消费需求在唯美典雅的传统文化场景中被激活。
在春节前走进郎园park,就能看到:连串的油纸灯笼挂在道路两旁,市井的气息便迎面而来,再往前走,形似糖葫芦的球形灯笼映入眼帘,分别对应着二十四节气,年味十足。古人的年味从赶集开始,为此,他们邀100家东方美学出品人齐聚“冬亦暖”呦呦市集,在穿汉服的工作人员引领下,榫卯积木、京绣、剪纸、汝瓷兔茶宠、珐琅彩兔桌屏等非遗精品让人目不暇接,市民在“海淘”年节礼的过程中,搜罗过节的仪式感,重拾过年赶大集的美好回忆,感受新颖与传统的融合。
秋季是北京最美的季节,郎园park被色彩缤纷的植被装饰得焕然一新。清幽的环境中,伴着婉转轻柔的古筝声,品茶赏花,追溯古人闲情雅致。在这金黄的收获时节,利用大自然中的树叶,做一柄美丽的植物拓团扇,并让大家像历代的文人名士一样,在扇面上操笔写字作画,团扇其中的韵味,并不逊色于一帧字画。
在中秋节期间,举办“中秋·秋分”手作市集、“萌娃小掌柜”京西儿童义卖跳蚤市集、“良阅趣童年”书房寻宝记、樊登小读者趣味读书会、系列儿童美育体验活动,将青少年传统教育寓情于景、寓教于乐。
四时节气年节美学装置展、“四时节气·斗转星移”灯笼阵、二十四节气传统色心愿墙、福气满满墙等,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相结合,激活了传统文化基因,使二十四节气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2018年开园至今,郎园Park举办了北京书店之夜、郎园国际文化创意文化节、QQ飞车全国公开赛等超过400场的文化活动。游客称:郎园Park场所不大,有竹有柳有银杏,有花有草有法桐,有塔有凳有广场,有吃有喝有陶艺,有书有琴有咖啡,有惊有喜有文化。
编辑 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