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国强
(河南省洛阳伊洛医院神经内科 洛阳 471023)
老年血管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痴呆类型,具有较高发病率,主要是指由出血性、缺血性及各种急慢性缺氧脑血管疾病诱发的痴呆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以情绪不宁、智能减退、失眠等为主,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西医对于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以NMDA 受体拮抗剂、胆碱酯酶抑制剂等为主,其中奥拉西坦是常见治疗药物,可有效减轻患者痴呆症状,但单独使用部分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不理想,且长期使用存在一定不良反应[2~3]。近年来,中医药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治疗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优势逐渐凸显[4]。中医认为,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病机在于气滞血瘀,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脾益气为主[5]。脑脉泰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具有益气活血、熄风豁痰等功效,在多种脑血管疾病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6]。鉴于此,本研究探讨脑脉泰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洛阳伊洛医院诊治的84 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61~78 岁,平均(70.24±6.14)岁;痴呆程度:轻度15 例,中度27 例;病程5~37 个月,平均(16.44±2.19)个月;体质量指数18~30 kg/m2,平均(23.51±2.14)kg/m2。研究组男26 例,女16 例;年龄62~79 岁,平均(70.61±6.52)岁;痴呆程度:轻度14 例,中度28 例;病程4~34 个月,平均(16.03±2.07)个月;体质量指数19~31 kg/m2,平均(23.79±2.06)kg/m2。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伦理字201900181 号)。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与《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7]中的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相符合;年龄>60 岁;自愿参与本研究,且依从性较好。(2)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及其他脑血管疾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意识障碍或重度痴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及心、肝、肾功能异常;入组前1 个月内使用过影响疗效评价的药物。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93237)治疗,将4.0 g 奥拉西坦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进行静脉滴注,1 次/d,治疗3个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脉泰胶囊(国药准字Z19980094)治疗,口服,1.0 g/次,3 次/d,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症状显著减轻,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MSE)上升>5 分;有效:治疗后症状改善,部分生活可以自理,MMSE 评分上升2~5 分;无效:治疗后症状无变化或进展,生活不能自理,MMSE评分上升<2 分或下降。总有效例数为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2)认知功能。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和MMSE 进行评估,其中MoCA 包括定向力、语言及抽象思维等,总分0~30 分,评分与认知功能呈正比;MMSE测评项目包括注意力、语言及时间等,总分0~30 分,评分与认知功能呈正比。(3)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采用Barthel 指数(BI)进行评估,测评项目包括上下楼梯、行走及洗澡等,满分100 分,评分低则日常生活能力弱。(4)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5)氧化应激。治疗前、治疗3 个月后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DTNB 比色法检测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6)不良反应。观察两组精神兴奋、恶心、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分析数据。MoCA、MMSE、BI 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SOD、MDA、GSH-Px 水平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疗效、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各项指标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MMSE、BI 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s)
表2 两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BI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nMoCA治疗前治疗后MMSE治疗前治疗后4242 t P 19.22±1.8619.01±1.780.5290.59923.47±1.89*26.47±2.01*7.0470.00016.85±1.6816.45±1.721.0780.28420.15±2.38*24.34±2.25*8.2910.00061.68±6.0562.14±6.240.3430.73370.66±7.14*78.96±7.56*5.1730.000
2.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各项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 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TNF-α(ng/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nCRP(mg/L)治疗前治疗后IL-6(ng/L)治疗前治疗后4242 t P 11.36±1.5111.59±1.480.7050.4836.84±1.19*3.47±1.07*13.6470.00028.69±2.1528.31±2.050.8290.41020.15±1.85*13.18±1.24*20.2820.00056.18±4.2856.51±4.510.3440.73236.18±3.52*24.25±2.14*18.7680.000
2.4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氧化应激各项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OD、GSH-Px 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更高;而MDA 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GSH-Px(ng/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组别nSOD(IU/ml)治疗前治疗后MDA(μmol/L)治疗前治疗后4242 t P 70.15±6.4869.57±6.550.4080.68484.19±8.02*95.47±8.47*6.2670.0009.55±1.689.24±1.570.8740.3846.54±1.32*5.04±1.16*5.5320.00075.55±6.5675.81±6.240.1860.85385.17±7.05*98.71±8.14*8.1490.000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血管性痴呆是老年人群多发病、常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我国老年血管性痴呆患病人数不断增多,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能力,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8]。现阶段,老年血管性痴呆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痴呆症状、促进认知功能恢复等为目的[9]。奥拉西坦是一种常见治疗药物,可通过促进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胺合成,发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10]。但由于老年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复杂,单独使用奥拉西坦治疗疗效一般,需要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11]。
近年来,中医药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中显示出独特优势,疗效高且安全性好[12~13]。中医学中并无血管性痴呆病名,多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归属于“呆痴、痴证”等范畴。中医认为,血管性痴呆病机在于气虚血瘀,治疗原则为益气活血。本研究采用脑脉泰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治疗后,两组MoCA、MMSE、BI 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提示该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原因在于:脑脉泰胶囊主要由银杏、丹参、三七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熄风豁痰等功效,与血管性痴呆的病机、治疗原则相吻合。相关研究发现,脑脉泰胶囊可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血脑屏障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改善认知功能[14]。
临床发现脑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CRP、IL-6、TNF-α 等炎症因子已被证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炎症反应会导致血管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造成脑血管病变,加重血管狭窄或闭塞,诱发神经细胞凋亡,进而形成血管性痴呆[15]。此外,氧化应激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血管性痴呆患者存在脑缺氧缺血状态,导致细胞膜和细胞器发生脂质过氧化,释放大量氧自由基,促使神经细胞膜表面相关酶活性发生变化,使大脑神经元受到神经毒性作用损伤,造成认知功能损伤[16]。SOD、MDA、GSH-Px 均是反映氧化应激程度的敏感指标,通过检测这些指标水平,可有效掌握机体氧化应激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SOD、GSH-Px 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高,而CRP、IL-6、TNF-α、MDA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表明脑脉泰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氧化应激有关,通过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认知功能,促进恢复。另外,本研究对两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者联合使用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脑脉泰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可促进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抑制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且安全性良好,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进一步推广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