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生
贵州荔波我是第二次前往,虽然第一次去是十年前了,但小七孔的绝美景色让我记忆犹新。当时未听说有瑶山古寨,这个夏日特地前往。其实,瑶山古寨距离小七孔景区只有几公里。一路山峦起伏、郁郁葱葱,愈往目的地行进,愈感神秘。
清晨的瑤山古寨格外宁静。正当我好奇地四下观望,突然牛角声声,鼓乐齐鸣,枪声响起。只见门两侧的围墙藤萝爬蔓,上面各站着一人,手持火枪正射向天空。
原来,古寨有三道门。第一道叫疆域门,在过去表示正式踏至本部落居住的领地,如需进入,必须征得同意,不然会被驱离,如今用来迎接贵客的到来。第二道叫防御门,是古时瑶王带领族人抵御外敌侵犯的关卡,保卫自己的家园。第三道叫迎宾门,以往是祭祀神明、节日庆典、外出狩猎等重要活动的聚集地。
当我们走到第三道门时,好客的女主人们列队欢迎,每人手中端着一杯酒,请客人品尝。这是发自心底的祝福,愿每位客人健康平安、事事顺遂。我喝了一小杯,啧啧有味,唇齿留香。酿酒是她们必备的手艺之一,酿酒时加入神秘的中草药,香醇可口。
我仔细打量着他们的盛装,极富民族特色。男子着青色长袖短衣,领襟相连,无扣无带,用彩色腰带扎系,领口、袖口和前后摆均用彩线镶边。下穿白色宽裆紧腿裤,裤管齐膝,绣五条纵向红色花纹,系黄色绑腿,“白裤瑶”之名由此而来。妇女穿背牌式服饰,上衣用蜡染布做成贯首衣,前后两块,后片绣有精美的花纹,为传说中的“瑶王印”,花绣多层,用腰带扎系。下身着褶裙,裙边绣花,脚裹绑腿。
过了三道门,便真正进入古寨。来到村史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行行文字,将瑶族文化、历史故事和风俗习惯呈现在眼前。讲解员是一位白裤瑶男子,虽不是纯正的普通话,但犹如阵阵山风拂面,让我在清新自然中领略到独特的魅力。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族源可追溯到传说中的“九黎”。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自称“多摩”,深居大山中,定居在荔波已有五六百年。白裤瑶用原始的生活方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俗文化、服饰文化、婚俗文化、娱乐文化、丧葬文化等。白裤瑶同样具有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朴实的可贵品质。
眼前有十多座圆锥体建筑,被称为禾仓群。用四柱支撑,离地面1—2米处铺上木板,上面用竹篾围成筒型,顶上盖以茅草蔽雨。这些禾仓用来存放粮食和贵重物品,所以通风、防潮、防鼠特别重要。聪明的瑶族先民在每根柱子与木板的接合部装有一个光滑鼓腹的陶罐,老鼠能耐再大也爬不上去,这使我想起了刚才看到的专门制作瑶陶的瑶窑。事实上,最早的瑶族先民为“窑民”,几乎都会烧制陶器。而“瑶”是“窑”的谐音,瑶族由此演变而来。制作出的瑶陶除了用作存储生活用品外,还用于禾仓的防鼠装置和装饰。禾仓下面通常会放置一些生产工具,或供寨上的人们聚会聊天。
古寨叫拉片,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周边绿树环绕,土黄夯墙、鱼鳞黑瓦在一株株芭蕉的掩映下,分外古朴。屋檐下挂着玉米、鸟笼,老人静静地坐在门口,面目慈祥,或许回忆童年往事,或许听懂了鸟语,或许感慨生活的变迁。“嗒嗒嗒……”久违的缝纫机声从屋内传来,一妇女正在刺绣,想必工艺也改进了许多。门前的场地、道路都是水泥的,干净整洁,曲径通幽。
隔壁一幢大楼是瑶族写生部落,充满浓厚的民族风情和文艺气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后,这里打造了瑶族文化写生基地。山上的古屋、刺绣的妇女、“狩猎”的男子、涉水的老牛……无不成为一道道迷人的风景,吸引了众多高校艺术师生及绘画爱好者前来采风创作。除此以外,充满浓郁风情的酿酒、织布、绣花、熬药等情景真实地再现,引人入胜。
放眼望去,对面的山脚下,二层高小楼错落有致,这是近些年修建的一大批安置房。喀斯特地貌的山间云雾缭绕,一条宽阔的黑色路面画出一道优美弧线通往村中,房屋、山峦、公路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瑶族所处的山区,缺田、缺水、缺粮,过去以刀耕火种兼狩猎为生,长期“吃尽一山则他迁”,所以又称“过山瑶”, 生活极度贫困。如今都已搬迁,生活得到极大地改善,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水平也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