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紫燕 刘琴 黄燕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96号骨科一病区,厦门 361003
信息不对称指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有所差异,信息掌握不充分的人员往往无法占据有利地位,更难以根据自身实际做出正确个人决策〔1-2〕。文献报道显示,我国近10年医疗纷争比例增长约10倍,其中多数医疗纠纷起源于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经过三十多年临床实践发展至今的一种治疗手段,它能针对髋关节多种多样病损,实现患者正常生活意愿〔3-4〕。然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康复训练颇有难度,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可能加重医护-患沟通压力,加之部分患者对医护人员有浓厚不信任情绪,一定程度阻碍了术后康复进程〔5-6〕。医患共同决策是指医疗服务提供者邀请患者或其照顾者参与患者治疗决策的医疗服务模式,是患者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7〕。目前,临床在医疗决策时,均会充分告知患者有关治疗的医疗信息,并尽可能在其理解的前提下制定最为恰当的护理或治疗选择。本文拟探讨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共同决策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住院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2例(入院时间为2020年5~10月)与观察组40例(入院时间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4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70岁,②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排除标准:①存在病理性、陈旧性骨折者,②治疗或护理依从性不佳者。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55~69岁,平均(62.32±3.55)岁;手术原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7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0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1例、高中及以下31例。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6~69岁,平均(63.58±4.06)岁;手术原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4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6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10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0例、高中及以下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接受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后结束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准备、病情评估(生命体征、髋关节活动状况、是否存在其他不适等)、疾病知识宣教等、术后护理(观察伤口引流液的量、形状和颜色,预防压疮等并发症,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健康指导(患肢功能锻炼方法,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半年内不得下蹲、侧卧、跷“二郎腿”、坐矮椅子)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共同决策护理。①针对性:为了解患者及其家属对信息的需求,本研究自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调查问卷,护理人员汇总问卷,统计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手术、检查、康复等方面的信息需求,结合护士排班情况,分配宣教任务,如当班护士每日8∶00~9∶00对疾病相关内容进行解疑答惑,对不能肯定的问题于查询确认后回复。每一内容宣教完毕后,进入下一内容宣教,直至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信息需求。②个体性:每位患者的病情及基础疾病等均有所差异,因而护士要根据患者病情、治疗进程及护理方案制定针对性信息宣教,如入院检查、手术流程、康复训练等,确保宣教内容能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各阶段信息需求。针对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等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如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小便通畅;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必要时行吸痰处理或雾化吸入;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按摩,保证衣物和床单的清洁;制定康复训练方案,术后1~3 d以促进下肢血流循环并恢复下肢肌力为目标进行训练,术后4~7 d以恢复髋关节的活动为目的进行训练,术后8~14 d以增加髋关节活动度为目标进行训练;穿戴弹力袜,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或低剂量肝素;鼓励患者多食含粗纤维的食物,指导并帮助患者行腹部按摩,3次/d,以促进肠蠕动。③主动性:护理或治疗前,主动告知检查、用药等收费明细,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恐惧、焦虑情绪,护理人员要开展床旁访谈,40 min/次,2次/w。第1次访谈着重介绍成功案例,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待患者情绪平稳后,告知患者手术配合事项及疼痛方案需求,主动告知各项镇痛方案及其利弊,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镇痛方案。同时,护士要告知家属有关患者的术后注意事项及照护技巧。第2次访谈首先要明确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想法,然后沟通康复训练频率、强度等细节,共同制定康复训练方案有助于提升患者参与感和积极性。④多样性:单纯护士宣教方式过于单一,科室要通过病房挂图、播放科普视频及疾病知识书籍等多种形式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治疗、护理及康复的掌握度。
①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信息接收程度,自制信息沟通问卷,评估患者干预前、干预后信息接收程度,该问卷由病情知情(5条目)、治疗流程/检查/护理明确(15条目)、康复训练知识(15条目)、项目收费(5条目)4项内容构成,以1~5分(完全不了解~完全了解)为评分标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信息接收越全面。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围术期治疗依从性。自制治疗依从性问卷,以费用缴纳、术前准备、手术配合、休息活动、功能锻炼5方面依从性进行评分,每项内容均有5个条目,每个条目应用Likert 3级评分法,将0分、1分、2分按顺序分为不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依从,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依从性越佳。③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选择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该量表由功能、疼痛、畸形、关节活动度4方面内容组成,每内容分别为47分、44分、5分、4分,满分100分。将>90分视为优良、80~89分视为较好、70~79分视为尚可、<70分视为差。康复有效率=(优良+较好+尚可)例数/总例数×100%。④比较两组患者参与医疗决策满意度。自制患者参与医疗决策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由“在您做出手术决定时,您是否全面了解治疗、不治疗的利与弊?”“您有哪些治疗选择?”等5个条目构成,每条目均以1~5分(非常了解~非常不了解)为评分标准,计算两组患者满意度量表各条目评分及量表总分。
观察组干预后信息接收程度评分中病情知情、治疗流程/检查/护理明确、康复训练知识、项目收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信息接收程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费用缴纳、术前准备、手术配合、休息活动、功能锻炼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术期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n(%)〕
观察组参与医疗决策满意度各项目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参与医疗决策满意度评分比较
信息不对称指患者就医过程中,医护、患双方医学信息不对等的现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较为复杂的术式,存在手术时间漫长、术中创伤面积大、术后康复进展慢等问题〔8〕。患者患病后,对专业知识的渴求明显大于健康人群,而医疗信息不对称极易造成患者对信息的过度渴求,进而引发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治疗依从性〔9-10〕。共同决策是医护、患共同参与,在明确患者意愿及综合各项医疗方案后,双方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制定的最为符合患者实际的医学选择过程。资料显示,医护、患双方对治疗措施、疾病护理服务等内容的了解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为改善就医患者医疗信息不足、难以积极参与决策的现状,本研究借助床旁访谈、阅读、电视、书籍等多媒介,有效融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各种医疗信息,帮助患者最大限度消除信息传递障碍〔11-12〕。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干预后信息接收程度评分、围术期治疗依从性评分、康复有效率、参与医疗决策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共同决策可扩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信息接收内容,改善围术期治疗依从性,提高术后康复有效率和参与医疗决策满意度。目前,医院信息传递以医护单向宣教为主,往往忽略患者的主观感受或需求,且输出方式单调,输出信息也不具针对性,加之医护单向宣教往往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宣教内容普遍零散,缺乏连贯性,进一步加剧信息不对称现况〔13-14〕。本方法基于共同决策理论,从多角度出发,制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宣教内容,明显扩大患者的医疗信息接受量。分析原因可能是:①自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调查问卷,准确把握患者医疗信息需求,确保护士宣教内容与患者需求内容一致。②根据患者的实际定制宣教方案,满足患者各阶段医疗信息需求,有效提高患者医疗决策参与积极性,加之术前准备、术后康复、日常护理等内容均纳入信息支持系统,使信息不对称所致的医疗矛盾或质疑能得到快速解决,进而减少或避免因信息支持不对称所造成的不必要耗损。③制定宣教方法利于护士整合医疗信息内容,建立信息支持标准化答案,一方面使护士正确、及时解答患者各阶段最急切问题;另一方面可使护士明确宣教重点,计划性输出医疗信息内容,使宣教内容具有连贯性,继而提高患者接受知识的完整性。此外,床旁宣教可进行动态信息支持,实现手术围术期相关医疗信息的全面覆盖,在提高患者接受信息深度、广度的同时,显著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最后,共同决策利于体现医护、患双方的相互尊重,便于二者在治疗或护理决策上达成共识,且利于护士精准掌握患者有关医疗信息的需求,患者也能基于自身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康复方案,为后续配合训练打下优良基础〔15-16〕。
综上所述,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共同决策可扩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接受的医疗信息内容,提高围术期治疗依从性、康复有效率及参与医疗决策满意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