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2023-07-10 06:04邹佳莉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变法王安石理想

邹佳莉

本课是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四《王安石变法》。参照《中外历史纲要》,《王安石变法》属中国古代三大重要变法之一。学习《王安石变法》,从横向来看,有助于了解北宋中央集权强化、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但军事力量不振的多种社会面向;从纵向来看,有助于理解11世纪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迟滞性;从当今来看,只有不断深化改革进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最终实现。

2020年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基于课标,我设置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述:一、文人理想,政治实践(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措施);二文政之殇,人治之痛(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和失败原因)。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王安石政治生涯的视频,直观生动地再现王安石跌宕起伏的一生,给学生带来视听的真实感受,以此导入新课。通过观看视频,并结合《宋史王安石传》中的记载,可以发现少年时的王安石博闻强识,已抱定了学以致用的决心,要为他自身所处的社会和时代肩负起他所应当承担的历史任务。

在王安石三十余年的仕宦生涯中,曾两度放弃调任中央,主要辗转在地方州任上,从而展示材料并提出问题:王安石为何坚持地方任职?学生分析、教师引导可得出,王安石具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想要积累更多政治经验;可以深知民风民俗、多见朝政利弊。

一、文人理想,政治实践

探究一:王安石生活的北宋中期到底面临着怎样的社会危机呢?

通过展示北宋官员人数、士兵人数、收支状况等相关图文材料并进行分析,可知北宋中期已出现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防危机,处于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局面,北宋政权统治摇摇欲坠,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已迫在眉睫,改革势在必行。

熙宁二年,即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变法正式开始。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分类归纳为富国、强兵、育才三大举措。

材料一 史称公(王安石)尝与司马温公(司马光)廷辩理财,温公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耳。公曰: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梁启超《王安石传》

材料二 “变法的总方针、总政策是:抑制豪强地主兼并势力,稳定中间阶级,缓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以巩固宋封建统治。”

——《汴京梦断》

材料三 就是他更多的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治国之本,当先有富强之术;聚财积谷,寓兵于民,可以鞭笞四夷,尽复唐之故疆。”

——韓琦《答诏问北边事宜疏》

引入材料,分析总结得出王安石的四大变法理想:1.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2.妥善处理国家、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3.重视商品、货币与市场关系,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给学生特别强调这是符合北宋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实际情况的);4.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探究二:王安石的变法实施效果如何?

材料一:北宋财政收支表(单位:缗)

熙宁、元丰(宋神宗年号)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

——《宋史》

材料二 “太宗既灭北汉,即举兵以攻幽州。大败于高粱河。1004年,辽圣宗自将入寇,至澶州。……真宗车驾渡河,乃以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和议。1042年……又增岁币银、绢各十万两、匹。当仁宗时,夏元昊造反。宋人屯大兵于陕西,屡战不胜。1043年,亦以银、绢共二十五万五千成和议,谓之岁赐。”

——吕思勉《中国大历史》

北宋熙宁年间,在王安石支持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甘肃临夏)、岷(今甘肃岷县)等五州,拓地2000余里,受抚羌族30万帐,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

——百度百科·河岷之战

根据材料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通过变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收入,积贫局面有所改观;同时,一定程度增强了北宋国力,积弱局面有所改观。由此,我们会发现,在北宋中期“三冗两积”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王安石通过将他心忧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文人理想付诸实践,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一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必须要肯定王安石变法的一点。

二、文政之殇,人治之痛

熙宁八年,即1075年,王安石再度罢相,新法彻底被废。

探究三:为何对北宋政局发挥了积极作用的王安石变法会以失败告终呢?

材料一  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二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  “对重症久病者下药不宜太猛,因为他虚弱的病体也许无法承受其副作用。最好,最安全的疗法是让病人好好休息,佐以力道温和的药剂,使其慢慢恢复。”

——【美】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

根据教材知识并结合材料,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形成答案并展示。

在分析原因时,大部分都能找到诸如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后期失去统治者支持、用人不当、急于求成等,在此教师补充一点,王安石实施变法依靠的是专制皇权,而这也正是北宋三冗两积社会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二者之间形成无法调和的矛盾,从而导致理想与现实渐行渐远。因此,在中国古代人治社会下变法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当文人理想被置于人治社会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时,失败也是意料之中了。

三、结语

纵观这场历时16年的文人理想的政治实践,变法伊始的王安石怀抱着一颗“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之心,步入北宋政治权力中心,意欲将其文人理想付诸实践。可伴随着变法的不断推进,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王安石情殇不已,但即便如此,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使他依旧信心坚定地推行新法。这种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继承并发扬的。

近代政治家梁启超将王安石列为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前任国家总理温家宝盛赞王安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认识到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的道理。我们的改革在继续,我们的改革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变法王安石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诗词创作中的诗意翻变法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北陂杏花
王安石修改过王籍的诗吗?
基桩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的应用探讨
王安石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