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毛泽东是一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思想家、外交家、诗词家、书法家……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预言家、预测家。
1941年预见美国决心参战
1941年8月18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四天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纽芬兰海面会晤后发表的共同宣言进行分析。他指出,罗丘宣言证明美国决心参加反侵略战争,对英、美、苏、中都是有利的。
果然,三个多月后,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德国等也对美国宣战,美国被迫参加了反侵略战争,美、英、苏、中成为反法西斯盟友。
1941年8月30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说:“太平洋局面似还是拖,日本和战皆难。”
事实是: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面临着是南进还是北进的两难抉择。此前,日美已开始外交谈判,但一直谈不拢。8月6日,日本又向美方提出了一个逼迫美国在中国和印度支那问题上全面让步的方案,但遭到美国拒绝。11月5日,日本御前会议通过对美开战的决定,但为麻痹美国,与美国继续谈判,并派特使赴美。美国于11月26日也给日本开出谈判条件,要求其从中国和印度支那撤兵,但这是日本绝对不能接受的。
日美谈来谈去、拖而未战三个多月(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确实印证了毛泽东的预见。
1942年预见德日丧失主动
1942年10月12日,毛泽东为《解放日报》写的社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发表。尽管离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最后胜利还有三个多月,但毛泽东已经预见:
希特勒是处在最后失败的门口了,希特勒已到再衰三竭之时。十月九日以后的希特勒,将只有死路一条好走了。
德国及其欧洲伙伴再也无力举行大规模的攻势了,希特勒只好把整个方针转入战略防御。斯大林格勒一战将停止法西斯的进攻,这一战是带着决定性的。
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事实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来成为世界公认的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64年预见中美关系正常化
1964年6月23日晚,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智利新闻工作者代表团时说:“美国人说我们政府不是今年要倒臺,就是明年要倒台,这件事恐怕不那么真实。看来今年不会倒,明年不会倒,后年呢,我说也不会倒。”“美国人想跟我们做生意,我们就是不做。他们想派新闻记者来,这也不成。”“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会来的,总有一天两国的关系会正常化的,我看还要十五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华,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9年1月1日起,两国开始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完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全部进程。此时距毛泽东作此预见时,恰好15个年头。
1964年预见
欧洲跟美国会有分歧
1964年10月9日,毛泽东会见阿尔巴尼亚客人时说:“我看,整个欧洲跟美国会有分歧的,要引导欧洲去反美,也要引导日本去反美。”
在毛泽东生前,欧洲跟美国的分歧,最突出的表现在:1966年法国退出美国领导的北约组织;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表决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提案时,尽管美国极力阻挠,但法国、意大利、葡萄牙、英国等十多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也同欧洲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一起,投了赞成票;在美国与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之前,意大利于1970年,奥地利、比利时、冰岛于1971年同中国建交。
如今,欧洲跟美国在许多国际事务上存在着分歧。
(摘自《遇见:毛泽东预见的历史验证》 杨东权/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