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杰
偏关城临偏头关,以关名县。偏关沟壑纵横,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却创造了令世人称奇的绿色文明,铸就了可歌可泣的绿色忠魂。一代又一代当家人带领全县人民孜孜以求、不懈奋斗,以战天斗地的不屈精神与热血情怀迎来一片绿色新天地。
一
为了把恶水穷山变为绿水青山,历任书记、县长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为山区增绿,为人民致富,像接力赛似的,从不松懈。
为实现“绿我黄土地、富我偏关人”的梦想,20世纪70年代,县委书记李枝荣在全县植树造林动员会上呼吁:“换书记不换主意,换县长不换主张,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干给一级看。”早在他喊出这个口号前,偏关县政府就对植树造林进行了艰苦探索。1942年,偏关县抗日政府作出“人栽一苗树、户保一片林”的决定。动员沿关河的老营、鸭子坪、岩头寺、曲家湾、八柳树、杨家营、陈家营等村老百姓利用河湾边缘栽植护岸杨柳树10万余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偏关人民开始植树造林,用增加植被的方式改变童山秃岭的面貌,防风固沙,绿化家乡。1955年,县委县政府采用造林一亩赈济3元,植树一株赈济5分的办法推动植树造林。特别是1975年以后,全县开展大面积植树造林,县委县政府提出“加速荒山资源开发,加速防护林体系建设,加速林果业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林业县”的总体思路,当时白立志书记提出“千池亿坑万亩田”的治理思路,还提出“沟底打土坝、两坡搞绿化”的思路,要把偏关这块黄土地披上绿丝带。
李枝荣书记上任后,提出“高山松柏沟岔杨、向阳湾地花果树、红黑柳条栽在地埂上”的立体种植思路。1977年,华北五省在偏关召开现场会,推广偏关的做法。也就是这一年,林业部授予偏关县林业建设先进县的光荣称号。1988年,为普及林业科学知识,陶冶人们绿化美化建设家乡的高尚情操,增强全县人民爱林护树的自觉性,推动植树造林,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县树评选活动。1989年1月14日,确定油松、海红子并列成为偏关县县树。
20世纪90年代,县委书记温福亮从前任手中接过接力棒,上任第一鼓,先擂绿化鼔,他在全县植树动员会上讲:“面对从来没有过的重担,从来没有过的困难,只有用从来没有过的大干才能实现目标。” 在一次高强度的植树劳动中,温书记的腰椎间盘突出更加严重了,疼得头上直冒汗,但他没有休息,没有停止劳动,腰上戴着护卡,坚持和同志们奋战在南堡子山上。吃着小米饭,穿着大皮袄,冒着春寒,一干就是一个月,白天劳动,晚上还要开会。同事劝他到医院看看,他说:“不行!会上定的领导必须起带头做表率,我回去别人怎么看?何况在这山上比我岁数大的领导干部还有很多,他们的身体也不是很好,我怎么能回去?”
2013年,县委县政府为让增绿与增收同步,提出“一整合,两转变”的全新绿化思路。为发展经济林,县委书记王源与技术员一起奔赴10个乡镇,培训经济林的栽植方法,他们身穿迷彩服手拿铁锹,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一天下来弄得浑身是土,中午和老百姓一起吃饭。晚上讲解完以后,老百姓问乡镇领导,你们不是说今天书记还要来,怎么就来了两个技术员?乡镇领导指了指说,那就是咱们的书记呀。
正是有这样一群带头人,因为他们的坚持不懈,因为他们的久久为功,才筑就了偏关绿魂。
二
林业干部和技术员是偏关造林大军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走遍了偏关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他们没有几个是专业学校毕业的,大部分人文化程度并不高,但凭着一份执着的精神,凭着一股顽强的毅力,攻破了制约植树造林的诸多难题。
胡学文就是一个例子。他是太原清徐人,1950年到偏关工作,年仅20岁。
1958年,他雇上骆驼从宁武深山里驮上油松幼苗,历时五六天,驮回来栽在苗圃里。可是苗枯了,他的实验失败了。1962年,他又在青杨岭进行油松种子直接播种,由于技术不过关,加之鸟害鼠害病害,再次以失败告终。至此,人们认为油松无法在偏关生长。
1972年初春,黄土高原的朔风呼呼作响,胡学文来到距离县城45公里的柏羊岭国营林场,他望着万亩荒坡、荒沟心想:如此多的宜林地为什么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带着这个问题,他翻山越岭,深入附近小村,进行了无数次实地调查研究,查阅了大量资料,他了解到明朝时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此地又叫柏杨岭。于是他再次产生种植油松林的想法。在此之前偏关一直是种植杨柳树,二三十年种下的树大都长成小老树。这是因为降雨少,土地贫瘠,在杨柳树的最佳生长期得不到充足养分和水分造成的。再加上杨柳树寿命短,难以起到长期的绿化作用。当他大胆提出将阔叶树改为针叶松的设想后,遭到大部分林场职工的反对。他坚决地说:“不打破禁区,决不罢休!”为了说服大家,找到科学的种植方法,他翻阅了有关油松种植的大量资料,还到毗邻的朔县薛家庄林场取经。1973年,在胡学文的倡导下,林场开始进行旱地育苗的试验研究。他们先后采用温室大棚、容器育苗、种子直播等方法,均以失败告终。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1976年春,他采用“雪藏法”育苗试验,成功了!这在偏关育林史上是一个重大突破。有人问起当年的事,他说:失败了我也睡不着,晚上就在门口围着这棵柏树转,想柏杨岭这个古老的地名不是给我们传递着古老的信息吗?我一直不肯放弃,只要看到这棵树,我就有了信心,因為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执着感动了林场所有人。到1978年,林场栽油松6000多亩。1978年《林业科技通讯》刊登他撰写的《旱地油松雪藏法育苗经验》,引起县委的高度重视,在全县推广。由于实行了就地育苗就地栽植,移苗箱运苗,直壁靠近沾泥浆,栽后十天浇一次水的方法,成活率高达95%以上。截至1990年,全县栽油松、落叶松达到15万亩。
正是有像胡学文等许多林业干部边学边干,在实践中苦干,在苦干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才使偏关县在林业技术方面有19项技术获得了国家、省、市的奖励,也才使偏关的植树造林突破障碍,一往无前,取得绿染紫塞万山春的骄人成绩。他们是偏关绿化的功臣。
三
机关干部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是偏关县的光荣传统。1974年,209国道通车后为绿化道路两侧,白立志书记号召全县团支部书记带头,开创了偏关县机关干部义务植树造林的先河。1975年,县委政府号召机关干部每人每年造林3亩。1976年秋,县领导带队,机关干部背着被子住在迤西村植树一个月。1979年,1000余人又转战水泉海子楼。1982年,县委县政府号召:“凡是在偏关工作的干部职工,凡是生活在偏关这块土地的人民群众,人人都要自觉地投入到植树造林中来,坚持不懈地大搞植树造林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激发了广大干部植树造林的热情,全体干部职工自觉走出机关,进军荒山,参加义务植树劳动。
偏关县义务植树是由单位自己组织的,县里根据各单位人数定任务,各单位自带灶具和粮食,自己做饭,一个炕上睡七八个人。有一次栽树,坐着敞篷车去植树地点,半路下起大雨,车上的人没有带雨具,也没有避雨的地方,只好坐车往回返,一会儿雨停了,人们的衣服也湿了,但依然返回工地去植树。
住在老乡家里,干部们植树回来还要帮老乡们担水、扫院、干农活。他们靠的是一股信念,就这样用窝头、馒头加镢头,烩菜加会战,干了一年又一年,绿了一山又一山。2015年,《忻州日报》头版报道偏关干部义务植树造林时用了一句话,“变的是山上的颜色,不变的是干部的本色”。
全体干部的亲力亲为,极大地带动了全县人民群众。偏关上下,十万父老,全部投入到这场历时长久的造林运动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丽凯歌。
四
1956年,共青团中央召开北方五省青年造林大会。偏关县植树模范黄丙仁参会返回后,带动全县团员、青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1958年,成片造林80807亩。其间,涌现出黄龙池、水泉、木家墕、草场、黑山、高家梁等造林先进村,以及李二成、邢虎祥、白四兰、蒙二等模范个人。
李二成(1898—1973),又名李广成,偏关县高家梁村人。中共党员。年轻时的李二成便从河曲等地弄回果树秧苗,在本村栽植。经过无数次失败后,他终于在缺水少肥、干旱严重的高家梁村栽活了海红树,并逐渐开始挂果。通过自学,他还熟练掌握了果树的一整套栽培管理与修剪技术。为了保水,在每亩果树周围挖了蓄水池,使雨水既不会漫流冲刷,又能保水浇灌果树。他对芽接、枝接、劈接等技术掌握纯熟,经他嫁接的果树98%成活挂果。他用硫磺石灰自制了防虫灭虫药物,使果树健康生长。1951年,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人都栽植了果树,一个只有二十几户的小村就有果树300多株。这一年,他被评为华北林业劳动模范,与平顺县的李顺达同被邀请到北京参加国庆大典。其间,毛泽东主席亲发请柬邀请他们到怀仁堂参加了招待会。回来后,他更加热爱果园生产,一直到他去世前,仍拄着拐杖带病管理果园。他去世后,党和政府为表彰这位林业劳动模范,为他开了追悼会,并送了挽联花圈。
今日,我们站在偏关县水泉堡城头上会看到,一个个烽火台下,长城两侧,深灰色的柠条,翠绿色的油松,婀娜的杨柳,片片白云为伴。禁不住会想到一位35年如一日,栉风沐雨的育林人——水泉村原林业队长邢虎祥。
1956年,偏关县委县政府组织参观团前往阳高县大泉山参观取经,邢虎祥是其中之一。他慕名来到大泉山,聆听了党支部书记高进财的经验介绍,参观了大泉山人民一滴汗、一镢头、一桶水,绿化了的梁梁峁峁、沟沟岔岔,禁不住感慨万端。夜晚,奔波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而邢虎祥却失眠了。他想得很多很细,也想得很远。论自然条件,水泉远比大泉山好得多;论人的精神面貌,水泉比大泉山还有差距,要像大泉山那样,干出点名堂来,非拿出点精神来不可。这种精神,不是别的,就是苦干实干、坚持不懈。“我这个人不会说,也不爱说,只知道实实在在地干点事情。”邢虎祥从大泉山回来后及时召开会议,认真研究如何学习大泉山经验、走大泉山之路的问题。
“水泉究竟能不能变,能不能快变?”引起激烈争论。多数人认为:“山区要想富,就得多栽树。”有的说:“站高山,望大海,远水不解近渴。”还有的说:“老子栽树,孙子后代乘凉,何年何月能等上?”
意见分歧之际,村支书刘丑元表态坚决支持邢虎祥说:只要苦干实干,坚持不懈,没有变不了的地方。水泉绿化从何起步呢?邢虎祥建议:成立林业专业队,并自荐担任队长。从此,林业专业队在他带领下,扛锹荷镢,奔赴山野,向大自然开了战。
邢虎祥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童山秃岭的水泉堡,祖宗三代是皮毛匠。他担任林业队长后,主动放弃收益十分可观的手艺,投入植树造林的绿色事业。首先,他翻山越岭,钻沟入岔,反复看地形,根据立地条件,做出绿化规划。然后,确定哪里该挖鱼鳞坑,哪里该修水平阶,哪里该打沟头坝,柳树应在哪里栽,油松应在哪里植,柠条应在哪里种,都要精心安排。第二年,这些柳条吐叶生枝,十分兴旺。第三年,全部移栽出去,成活率达90%以上。
邢虎祥常说:“别人不干的,或干不成的,我非干不可,并且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是我最大的乐趣。”正是这种乐趣,使邢虎祥这样平凡者变成有功之臣,得到人民的认可,党和政府的表彰。1958年,他被推选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此后,8次出席过山西省农业劳模代表会。家中保存的荣誉证书、奖状足有一尺厚,记录着一位育林老人栉风沐雨的足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在偏关,十年的树长不了半人高,能种出成片的林子,真的是难上加难。如此恶劣环境下,我们的政府和百姓,没有因为难而止步。历届政府的接力赛和干部群众以及专业人员打出的组合拳,才使得偏关面貌彻底变了样。1990年,国家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石山、王耕今到偏关考察,高度赞扬了偏关取得的成就,并即兴题词:“生态意识结硕果,晋蒙之间一枝花”。
如今,近70年过去了,偏关县的骄人成绩是林地面积达121.29万亩,绿化率达48.5%,从1977年至今,国家、省市对偏关县的各类表彰达32次,个人表彰不计其数。如今的偏头关下,黄河岸边,长城脚下,一颗颗绿色明珠镶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来偏关旅游的人都说这里的天真蓝,空气真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植树造林,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偏关人拼命种树,造的是林,锻炼的是人;栽下去的是树,种起来的是精神。什么精神?那就是:较真、较劲、不叫苦,真穷、真难,真实干。这种精神就是偏关绿魂,植根于全县人民自强不息、勤儉质朴的地域土壤中,生成于植树造林、改善环境的艰苦历程中,凝聚于执政为民、科学发展的理想实践中,更升华于民族复兴、共圆中国梦的美好愿景中。
(责编 张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