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源之悟

2023-07-10 18:09王充闾
共产党员·下 2023年6期
关键词:理趣溪流溪水

王充闾

偶题三首(之三)

朱熹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在一般人看来,只要肯于花费时间、力气,溯流而上,寻觅溪源,这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可是,朱老夫子却以其切身体验告诉我们,事情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当你“步随流水觅真源”时,走啊,走啊,总算走到了溪流的尽头,却发现那儿其实并非溪水真源的所在。至于真正发源地究竟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更尋找不到,于是,便有些惘然若失。这个时候,才悟解真正的溪水源头是行走不到的,也就是说,它是千流万派、无数泉源汇聚而成的,根本不可能一寻便得,一蹴而就。经过这么一番憬然开悟,达到别有会心,诗人便扶着竹杖,随处赏玩着潺潺流水而自得其乐了。

追踪真相,穷源竟委,人类的这种 “寻源”本性,作为一种心理追求和心理满足,无疑是理论研究、科学发展的动力之源。黑格尔说过,矛盾引导前进。人们就像追寻溪流的源头那样,时时刻刻都鼓动着追求真理的欲望。应该说,真理有如溪流的源头,是实际存在着的。但是,要想觅得真源,又着实不易,起码应该做到两条:一是,从“万派归宗”角度看,需要总体把握,切忌执其一端,管中窥豹,以偏概全。二是,锲而不舍,不懈追求,铢积寸累,聚少成多,积之日久,自悟真源。

当代学者王先霈指出,诗的高境界、文学艺术的高境界和哲学的高境界是彼此重叠、彼此融合的,人生的高境界是诗与哲学的结合。朱熹的这首《偶题》,就是把哲学的诗意和文学的诗意融合在一起,人生的奥义在于某种终极性的追求,在于这种追求的过程性,把眼前一切活动与终极目标链接,倚着手杖,面对无尽流淌的溪水沉思,面对不断变幻的世相沉思,这正是“此在”的诗意。

朱熹的哲理诗,十分耐读,手法精妙,艺术水准很高。它的妙处就在于寓理趣于形象之中。如同《清诗别裁集·凡例》中所说的:“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下理语。” “理趣”与“理语”不同。“理语”是在诗中说理,是抽象的、议论式的;而“理趣”是运用形象来表达含蓄的道理,是趣味的,是诗性的,如盐溶于水,可以品味,却不见形迹。

猜你喜欢
理趣溪流溪水
八一作品
担当
溪水侗乡
大路弯弯 溪水缓缓
理趣课堂:有意思与有意义
“理趣”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理趣理念的提出与优化
十八条清清的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