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钦 孙慧君
摘 要:村镇金融环境落后,小微企业资金少,经营不确定性大,地方性商业银行发放普惠贷款面临较高信贷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对稳步提高城、农普惠金融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立足风险管理与地方性商行普惠金融能力的关系,选择常熟农商行和江苏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法和比较分析法,挖掘两家商行普惠信贷风险管控的创新点,研究其差异性和利弊,发现可通过优化银行部门架构、实施信贷工厂、引进金融科技、打造供应链金融等风险管理方法降低普惠信贷不良率,提升银行自身的普惠金融能力,为未来地方性商业银行普惠业务的开展提出风控角度的建议。
关键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3)16-0042-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16.042
1 引言
我国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确立了发展普惠金融的基本路径,强调完善基础金融服务,支持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随着近年普惠金融的不断发展,加之利率较低,业务下沉,积压了本来属于中小银行的客群,中小银行面对大行带来的冲击逐步趋于劣势地位。為达到相关政策指标,地方性商行普惠小微业务增长任务较重,为增加业绩,渐有扩大风险敞口的趋势。另外,普惠小微服务对象大多集中于金融条件较落后的乡镇地区,金融环境的特殊性及资金需求方固有的信用信息不全面等,使得地方性商行面临更大的信贷风险,阻碍银行增加普惠信贷规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境。基于此,寻求有效风险管理举措,提高地方商行普惠金融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陆岷峰和马进(2020)指出数字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新特征,并从贷前、贷中、贷后分别阐述数字风控的应用和意义,鼓励商业银行建立健全银行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姜翔城等(2017)立足供给侧改革背景,从行业思维角度分析银行信贷的风险现状,并通过实证指出商业银行应紧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调整信贷配置方向与产业供给侧改革方向一致,进而降低信贷风险。邱丽萍和李翠(2016)对我国农商行的信贷风险成因、信贷风险类型做了重点分析,并以北京农商行为研究对象,从贷款的操作规程着手提出了缓释风险的经验及建议。
2.2 普惠金融的作用
李竹薇等(2021)发现农村普惠金融的减贫效果具有地区差异,高水平地区减贫效果明显,低水平地区由于“虹吸作用”等原因会削弱脱贫效果。张梦林和李国平(2021)认为,普惠金融可通过助推家庭收入水平提高,提升家庭总体消费水平,进一步推动家庭消费结构升级。唐松等(2020)运用实证法,指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结构性”驱动效果,能够有效校正传统金融中存在的“错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尤其是在金融发展禀赋较差的地区,数字金融展现出更强的企业技术创新驱动效果。
2.3 风控创新与普惠金融
张金林等(2022)发现互联网的运用能够显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亦能显著提升城乡居民的信贷可得性,基于此提出了加快推进“互联网+”、加快互联网在银行业务拓展、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应用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江齐明(2021)关注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建设,指出数字金融的创新可以有效缓解普惠金融发展约束,解决传统金融模式下普惠金融内生性困境。曾刚(2020)梳理了目前普惠金融发展的难点与痛点,指出普惠金融的本质是反对金融排斥。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逐渐在银行获客、风险管控中被创新应用,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贷服务的门槛,减少了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排斥。
2.4 文献评述
从目前的文献看,风险管理和银行普惠金融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梳理风险管理对银行普惠金融能力的影响机制,以及实证验证影响程度及异质性。而运用案例法,从具体银行切入研究,分析单个银行风险管理创新举措进而推广至同类银行,提出普适性建议的文献较少。基于此,文章的边际贡献和创新点如下:一是对于研究内容的创新,文章从普惠信贷风控角度出发,针对城、农商行管控普惠信贷风险、提高普惠能力提出建议;二是对于研究方法的创新,采用案例法和比较法,分析江苏银行和常熟农商行的普惠信贷风险管控举措,找出创新之处;研究两种风控举措的差异性,得到可推广至一般地方性商行普惠信贷风险管控的普适性建议。
3 案例银行选择原因
为提高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相关部门对银行内部架构设置和外部服务导向提出了具体要求。组织架构方面,银监会等部门要求大型银行、鼓励中型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形成更专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常熟农商行主要从银行体制架构和小微贷款流程着手,配合银行内部创新信贷工厂模式,设置了“四线三级”组织架构,形成科学综合的风险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强化了银行内部业务及风险管理,提升了常熟农商行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服务导向方面,监管部门鼓励银行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把握风险,控制良好的小微信贷质量。江苏银行积极和互联网公司、政府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合作,创造多样融资场景,扩大小微客户的信息来源,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贷款不良率;并充分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搭建供应链金融平台,优化创新银行普惠信贷风险管控。
4 常熟农商行普惠金融风险管控
4.1 普惠业务开展情况
常熟农商行深入贯彻“普惠金融”理念,紧紧围绕地方发展大局,坚持“三农两小”的市场布局,扎根普惠领域,聚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需求。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作为现代化零售银行的核心业务,在常熟农商行的战略规划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18年年末,常熟农商行小微企业贷款占总贷款比重达到65.05%。得益于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常熟农商行得以实现低不良、高拨备的信贷管理目标。2018年年末常熟农商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仅为0.99%,是上市农商行中唯一一家低于1%的银行。
4.2 风险管理创新之处
4.2.1 信贷工厂与风险隔离
信贷工厂风险管控模式是常熟农商行不良率较低的重要因素。信贷工厂通过设计标准化、数字化的业务流程,构建出不同信贷产品的中后台流水线作业,清晰划分前、中、后台职责界限,有效提升放贷审批效率。信贷工厂采用贷款集中审批,对传统的一人一贷一审批进行了创新,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减少了操作风险。前端客户经理禁止插手、参与小微贷款的审批流程,客观授信以提升信贷资金安全性,避免人情贷款、以贷谋私等问题,有效降低并预防了客户经理为增进绩效冒险放贷导致小微企业不良率增加的可能。由此,信贷工厂将传统的获客和风控流程彻底分离,大大降低了风险成本。图1展示了常熟农商行信贷工厂的标准化流程。
4.2.2 “四线三级”组织架构
为配合信贷工厂前中后切割管理,实现风险隔离的目标,常熟农商行对自身组织架构进行了创新。传统模式多由分支机构同时承担获客和风险控制的责任,风险控制缺乏独立性,与总行往往存在利益冲突。常熟农商行将风控条线从传统业务条线中分离出来,从组织结构上形成风险隔离的支撑,通过设置“四线三级”组织架构, 业务、人资、运营、风控“四线”各司其职,总部、分部、片区“三级”分层管理,还原了风控的独立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的利益冲突问题。图2展示了常熟农商行“四线三级”的组织架构。
4.3 风险管控存在不足
常熟农商行的信贷风险识别途径有限,过度依赖征信判断客户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此信用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信息维度相对狭窄,很难全面准确地衡量一个客户的信用状况。客户的大数据、日常交易习惯、信用意识,都难以获取。从某种层面上,个人及企业征信仅仅衡量过去的信用状况,对客户未来的守约意识较难全面把控,有较高的信息不对称风险。而文章接下来要阐述的江苏银行,谋求互联网公司合作或自建平台,多场景全方位刻画用户画像,在引入金融科技衡量小微客户信贷的风险管理做法上较为优秀。
5 江苏银行普惠金融风险管控
5.1 普惠业务开展情况
江苏银行成立以来聚焦中小企业客户需求,市场定位清晰,紧扣当地中小企业良好的发展动能,凭借渠道优势和不断升级的产品服务体系,小微贷款业务位列城商行前列。截至2021年年末,江苏银行小微贷款余额超过4800亿元,普惠小微客户数达到6.6万户,同比增长38%。普惠金融业务稳步推进的同时,江苏银行资产质量逐步改善。2019年,江苏银行不良率持续下降至1.38%,保持了较高的风险抵御能力,整体资产质量表现处于上市城商行中较优水平。面对疫情反复导致的小微业务资产质量压力边际抬升,江苏银行依托金融科技多措并举,强化信用风险管控。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1.37%,低于银保监会披露的商业银行不良率平均水平。
5.2 风险管理创新之处
5.2.1 打造线上场景数据生态
现有的经济金融体制下,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传递机制缺失,一方面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其资产信息、资金流信息等重要数据源真实性存疑;另一方面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线下的尽调和审查方式,覆盖用户有限且数据获取效率低。2015年,江苏银行通过银税合作,率先推出业内首款全线上操作的税银合作产品——“税e融”,通过税务信息侧面核实小微企业的信用和经营状况,缓解了传统银行业数据不全面、获取效率低等短板。除了国税系统的征收实缴信息等“硬数据”,江苏银行近年来不断和互联网公司等第三平台以及电网公司、政府采购平台等政府类机构合作,获取丰富的外部“软数据”,搭建丰富线上场景或自建平台,整合存量客户积淀的结算、流水等数据。 数据间涉及多条交叉验证逻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了信贷风险。
5.2.2 “区块链”助力供应链金融风控
供应链本身具备封闭性、自偿性和连续性,供应链模式下,银行主要围绕核心企业,同构封闭资金流或者控股权和控制权等方式,由1到N为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企业间的交易凭证通常作为银行的放款依据,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库存和预付账款等。江苏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研发了“苏银链”平台,并依托此打造供应链金融来发展普惠金融,相继试水“票据贴现”“移动化办公”等领域。区块链合约不可篡改的特性提高了交易的可靠性,同时为票据交易业务提供了可追溯的交易途径,为持票方增加了商业信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银行增强防伪、减少欺诈,降低信贷风险,为金融系统健康稳定提供根本保障。
5.3 风险管控存在不足
企业间交易背景的真实性是供应链模式自洽的基础,但在利用供应链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风控问题。第一,核心企业及上下游共处同一供应链网络, 企业间互联互保,易出现勾结造假问题, 交易背景真实性审核难度加大。个体出现信用风险,很可能产生连锁反应。第二,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运用使银行休戚相关,风险传导的范围更广、传导的速度更快,风险的种类和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带动风险的综合性和隐蔽性上升。
6 研究結论与建议
通过对常熟农商行和江苏银行在普惠贷款风险管控领域做出的风控创新进行比较分析,针对地方性商业银行创新信贷风险管理,提高普惠金融能力,文章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6.1 树立信贷风险意识,构筑信贷风险防控体系
地方商行管理层应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在管理实践中以身作则,并监督各级严格按规程操作,明确信贷工作职责,弘扬风险管理文化,从内部筑牢信贷风险管理防线。此外,地方商行应当对信贷风险进行多维度分析,寻找管理漏洞,引入先进管理办法,必要时对银行传统部门条线架构进行创新调整,构筑自上而下的信贷风险防控体系,全方位有效预防信贷风险发生。
6.2 提高金融科技应用,建立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打造数据共享和交易平台,完善征信体系和大數据信用环境,积极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拓展金融科技业态和应用场景,提高数据资源的使用价值,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创建评价、预测、风控等模型,分析信贷资产质量,开展数字信贷。积极发展供应链体系,推动供应链数字化、智慧化,对传统信贷风险管理进行改造,增强供应链的标准化、科学化程度,为商业银行开展普惠小微贷款提供数据与信息基础。
6.3 完善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推进智能化监管体制建设
为防控商业银行引进金融风险带来的技术风险、安全风险,必须切实推进商业银行智能化管理立法工作。商业银行智能化程度越高,对监管智能化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监管要避免和银行智能化发展脱节,尽快适应当前商业银行综合化、全面化经营的总趋势,大力拓展监管手段、拓宽监管渠道,创新监管工具,并积极适应金融科技迭代,在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领域实现新探索新进步,构建多机构协同监管体系,提升监管的能力、效率和及时性,增强监管措施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杜绝监管真空。
参考文献:
[1]陆岷峰,马进.商业银行智能化风险特点与管理研究[J].南方金融,2020(3):65-73.
[2]姜翔程,孔唯,乔莹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行业思维[J].管理现代化,2017,37(6):110-113.
[3]邱丽萍,李翠.中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J].时代金融,2016(33):115-116.
[4]李竹薇,卢雪姣,杨思敏,等.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21(12):1-19.
[5]张梦林,李国平.普惠金融、家庭异质性与消费结构升级[J].经济纵横,2021(2):116-128.
[6]唐松,伍旭川,祝佳.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J].管理世界,2020,36(5):52-66.
[7]张金林,邹凯,肖鹏南.互联网使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证[J].武汉金融,2022(1):50-57.
[8]江齐明.互联网技术赋能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策略研究[J].新金融,2021(5):55-60.
[9]曾刚.普惠金融模式创新及监管[J].中国金融,2020(1):27-28.
[10]张鑫.完善常熟农商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9.
[11]李琪.商业银行网贷业务让小微企业融资不再难——以江苏银行“税e融”为例[J].中国银行业,2016(6):63-65.
[12]吕笑颜,石丹.江苏银行,试水“苏银链”成效待考[J].商学院,2020(1):74-76.
[13]李欣.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研究[J].学术论坛,2016,39(2):49-53.
[14]贾舒.我国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36(S1):38.
[15]段斌,王中华.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8):111-113.
[16]蒋放鸣.现代商业银行全面信贷风险管理研究[J].系统工程,2003(5):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