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推进快堆工程“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2023-07-10 00:38晋建伟贺睿端魏向阳
中国核电 2023年2期
关键词:双重危险源排查

晋建伟,贺睿端,魏向阳

(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福建 霞浦 355100)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决议部署,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被及时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的有效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也强调“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国务院安委会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对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出要求,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已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快堆工程作为国家批复的重大核能科技工程,对于推进核燃料闭式循环,促进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成将形成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堆技术。快堆工程项目为首堆示范工程,工期紧张,工程建设具有“起步即冲刺”的特点,现场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活动及生产运行等阶段无明显界限,各类工作深度介入或交叉开展,风险管控难度大。同时,厂址坐落于海岛上,施工环境复杂,制造厂现场拼装与建安活动同时段出现在施工现场,作业点多面广,工程设备材料和施工机械种类繁多,施工范围小,施工作业人员众多安全隐患与各类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管理面临巨大挑战,构建防范事故发生的“双重预防机制”,是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霞浦核电”)负责快堆工程建设管理,直接面对数十家各类施工承包商和前移到现场进行拼装作业的制造厂商,在安全管理方面缺少成熟核电项目的经验借鉴,快堆工程建设“双重预防机制”尚未健全。

1 精细化推进快堆工程建设“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面对快堆工程建设复杂性、大业主管理模式和“起步即冲刺”的工期特点等带来的安全风险,霞浦核电坚持系统思维,组织工程建设各参与单位建立健全“双重预防机制”,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风险优先原则,以风险管控为主线,全面辨识、评估和管控风险,建立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二是坚持系统性原则,在工程建设全范围和全流程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道防线,消除“人、机、环、管”四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并做到PDCA持续改进;三是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将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细化分解到各级管理岗位,在工程建设中有效落实“一岗双责”;四是坚持精准施策原则,建立四色图和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清单,落实“上级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管控”“风险识别全覆盖、风险管控不缺位”等要求。通过精细化推进,快堆工程建设“双重预防机制”已建立良好运行机制,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实施PDCA持续改进,运行机制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双重预防机制”PDCA持续改进的运行机制Fig.1 PDCA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1.1 以计划为核心辨识风险,合理划分风险点并实现清单化

辨识风险以月度施工作业计划为核心,全面识别实现施工计划的资源条件及可能的安全影响因素,包括:工作任务持续状况、交叉施工情况、人员配备、物料供应、“四新”应用等。同时,识别出与作业相关的场所及设备设施等影响因素,包括:作业场所、材料堆放/人员休息场所、固定点设备设施、各类大小施工机械与机具等,以及材料特性与存放条件等。同时,根据施工计划,提前识别出工程建设中调试、运行提前介入的工作风险,包括临时性等支持工作,如临时开洞、临时断供电、作业配合等。将下月工作涉及的安全因素全面识别,形成全面风险因素清单。

根据识别的全面风险因素清单,划分作业活动类风险点和固定场所及设备设施类风险点并建立月度风险点清单。针对作业活动类风险点,按照作业活动同类性质、方便管控的原则划分,例如将“UJD117房间支架打磨作业”列为风险点。针对固定场所及设备设施类风险点,划分以大小适中、易于管理为原则,例如气瓶库、探伤室等;设备设施按照类型或功能划分,例如3号塔吊、2号卸料平台等。

1.2 分析触发事故假设条件,全面辨识风险与事故可能的后果

根据月度工程风险点清单,对每个风险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可能触发事故的假设条件,辨识出危险源。危险源辨识可根据实际,采取多种方法。一是根据GB/T 13861《生产过程危害和有害因素分类和代码》,直接对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和环境缺陷四方面代码查找危险源,如对“XX子项15~20 m墙体B段大模板安装施工”风险点中危险源的辨识,见表1。

表1 XX子项15~20 m墙体B段大模板安装危险源辨识表Table 1 Identification of the hazard sources during large template installation for Section B of the 15~20 m thick wall

二是采用特性要因图(因果图法),对影响施工安全的“人、机、料、法、环、测”各项因素排列在因果图上进行辩识,即对一项作业,从人员、机械与机具、材料、施工方法、环境方面及检查监护等,辨识可能导致事故结果的“因”,采取对策措施。如对“XX子项3段墙体预埋铁件安装”风险点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列出该作业危险源,如图2所示。

图2 XX子项3段墙体预埋铁件施工危险源辨识(因果图)Fig.2 Identification of hazard sources for construction of embedded iron parts on three parts of the wall

三是采用安全检查表法,此方法更适合对固定的作业场所及设备设施风险点的分析,主要是针对固定危险源,包括场所和设备设施,当作业场所条件和设备设施不符合安全检查表中相关要求时,就有发生事故的风险,均列为危险源。

四是采用工作安全分析(JSA)法,针对一些新接触或非常规的作业,组织经验丰富的安全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共同采取头脑风暴,将实现施工任务的每个作业步骤划分出来,按作业步骤识别危害并分析评估可能的风险。

根据国家标准GB 6441《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判断风险点中危险源可能引发的“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20类事故类型,并分析事故伤害后果。事故类别依据标准分类,事故后果则需从实际经验分析,原则是事故类型必须划定,事故后果尽可能分析出,便于精确制定相应防范措施。

1.3 评价风险增加修正参数,四色标识实现风险等级可视化

风险评价结合工程现场环境和作业条件变化,在LEC法或LS法公式确定的风险等级基础上,根据可能的相关变化,及时进行风险等级修正。如该类作业和设备设施在其他地方发生了事故、作业使用“四新”、作业局部区域受限、气候变化等,或是根据《施工单位班组建设水平评价表》最新班组评价结果发现弱化,或是区域长/设备长对该作业区域及设备设施评价后亮警示灯等情况,均可作为风险修正条件,见表2。

表2 风险修正参考表Table 2 Risk correction references

根据最终修正后的风险等级,将风险点划分为四类,风险从高到低对应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施工平面图中,将风险点用四色标识,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风险管控原则,划定各风险区域的责任人,并在醒目位置悬挂四色分布图,分级确定责任人,风险等级做到可视化,如图3所示。

图3 快堆工程厂前区风险四色图(风险地图)Fig.3 Four-color diagram of risks in the front area of the fast reactor(Risk map)

1.4 明确管控措施与责任,分级管理做到“风险可知可控”

根据风险点中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与伤害后果,制定以下六类防范措施:第一类是工程技术措施;第二类是管理措施;第三类是培训教育措施;第四类是个体防护措施;第五类是安全警示;第六类是应急措施。六类措施可以综合使用,最好的措施是从源头上消除危害,其次用较小危害的材料或程序替代,若不能替代,采取工程手段进行控制,当工程手段不充分,则采取管理手段限制风险,并在任何阶段均使用合适的PPE,确保各类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治理清单》,逐级明确每一级的风险管控措施和隐患排查责任,落实“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要求,做到风险管控清单化、履职效果可视化,推动“三管三必须”的有效落实,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和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截图分别如图4、图5所示。

图4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截图Fig.4 Screenshot risk hierarchical control list

图5 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截图Fig.5 Screenshot troubleshooting and treatment of hidden dangers list

同时,在风险应对措施方面开展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可视化警示,即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让管理和作业人员知道风险和应对措施;在重点区域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将较大风险和重大风险公告;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示意安全风险状况。二是宣贯,在安全每日早例会、技术交底、班组早班会或工前会上,将相关作业、区域风险和应对措施进行宣贯,让基层作业人员和管理者清楚风险及应对措施,并填写作业前环境核查单,风险做到可知可控。

1.5 强化隐患排查综合治理,筑牢风险防范的“第二道防线”

“双重预防机制”中隐患排查治理与风险分级管控同步开展。定期组织风险辨识,及时开展隐患排查,通过日常与专项排查治理,随时完善技术、管理措施漏洞和薄弱环节,隐患治理实现闭环与PDCA持续改进,健全“双重预防机制”的第二道防线。

隐患排查治理包括基础管理和生产现场两类,基础管理类主要验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效果;生产现场类主要验证作业类与固定类风险点中危险源管控措施是否有效落实。隐患排查制定计划并形成检查清单(管理部门检查清单增加基础类排查内容,专业部门直接使用现场清单)。隐患排查坚持“及时处理,及时上报,及时闭环”处置原则,通过智慧安全管理系统的“穿透式”管理,对现场所有承包商产生的隐患进行治理安排与闭环管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建立后,及时将风险点的危险源管控措施录入系统,各级管理者根据网格区域和分级管控频次对措施落实进行检查,督促和验证整改结果。

利用管理系统中IT大数据分析,找出隐患形成规律和特征,发现被忽略的数据和事故间联系,捕捉潜在危险信息,提前预测预警并制定相应管控措施,智慧安全管理系统如图6所示。

图6 智慧安全管理系统隐患治理统计信息Fig.6 Statistics of hidden danger management for the intelligence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同时,利用每日安全例会的协商议事机制,跟踪重大隐患防控措施是否有效,开展典型隐患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隐患关闭率。定期整理典型违章和隐患,组织经验反馈和专题学习,提高风险防范和隐患识别、治理能力。定期对隐患整理归纳,开展趋势分析,找出重点关注的风险点与危险源,指引安全改进方向。

2 实施效果

通过精细化推进“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与实施,快堆工程参与各方风险识别与控制、隐患排查与治理二个能力均得到提升,保证了工程建设“人、机、物、环”各生产要素处于良好状态,创造了“混凝土单月浇筑5万方、单次浇筑2.45万方,单月钢筋绑扎1万吨,3个月内1 000吨以上起重机吊装设备90台次、10天吊装核级重要设备16台次”等多项施工行业记录,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为项目里程碑节点实现和顺利推进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土建、安装持续施工高峰期,近一年时间,20万工时安全隐患率从148下降到60,整体风险值从86.5下降到55.2,安全风险呈现下降趋势,工程建设保持安全平稳态势,实现了工程项目一次性通过集团公司工程建设期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考核标准,快堆建设安全严峻形势实现了彻底扭转。20万工时安全隐患率趋势如图7所示,工程安全风险整体风险值趋势如图8所示。

图7 20万工时隐患率趋势图Fig.7 The trend of the hidden danger rate of 200,000 working hours

图8 工程建设整体风险值趋势图Fig.8 The trend of overall risk value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3 结束语

精细化构建与实施“双重预防机制”,通过“一图,二清单”推进建立“安全责任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风险防控格局和“三管三必须”责任的有效落实,筑牢了“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两道防线,风险做到可知可控,切实提升了快堆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整体风险防控能力。精细化推进“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实现了PDCA持续改进的良好运行机制,为提高风险防控水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工程建设期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零伤亡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双重危险源排查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情况及处理对策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化解“双重目标”之困
行政法上的双重尊重
如何排查并改错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双重打击”致恐龙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