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行:生命之火为新闻事业燃烧

2023-07-07 03:35沈黎明
金秋 2023年7期
关键词:景行凤凰卫视时事

※文/沈黎明

2022年2月11日凌晨,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原副台长、言论部总监,凤凰卫视名牌栏目《时事开讲》创始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邀评论员曹景行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75岁。

曹景行是我国资深媒体人,电视时事评论节目的开拓者,有“中国电视时评第一人”之美誉,几十年来用睿智与勤奋书写出精彩的新闻人生。

勤奋苦读不辱家风

曹景行1947年生于上海一个书香门第、文化名人之家。父亲曹聚仁以文名世,博学多才,在政治、历史、新闻和文学“四界”都业绩颇丰。

曹景行有许多和父亲相似的地方。他自幼敏思好学,对书有着特殊的感情,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学习非常优秀。即便在“十年动乱”那“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依然不忘读书。曹景行1968年下乡到安徽南部的茶林场,那时每天劳动强度很大,常常累得腰酸背痛,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就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曹景行依然坚持白天干活晚上读书。在与黄山相伴的十年中,他先后读了黑格尔、列宁的哲学笔记,读了马恩列斯和毛泽东的著作,“文革”后期,条件稍稍宽松后又读了“二十四史”等史书。

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曹景行顺利考上了复旦大学历史系。四年后曹景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进入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开始跟随前辈学者研究美国和亚太经济现状,成为曹家几代人中又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

不惑之年辞职从头打拼

1987年,40岁的曹景行决定举家移居香港。当时很多人对他的举动不理解,一些要好朋友问他,为何要在不惑之年放弃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举家去香港这样一个陌生地方重新谋生。他意味深长地告诉大家:“现在上海和香港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一个计划经济,一个市场经济,我研究世界经济多年,觉得那里将会有我事业的另一片天空。”但他心里还有一种潜意识,想在父亲生活了几十年的香港,成为一个像父亲那样的新闻人。

2018年,曹景行采访全国“两会”

举家迁到香港后,曹景行凭着多年来坚持看书、看报的知识积累和在上海社科院搞研究期间形成的丰富学识,很快进入新闻行业,在《亚洲周刊》当了一名撰述员,由于撰写的文章,观点新颖、文风扎实,很快升任为《亚洲周刊》副总编兼《明报》主笔,并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华文报章撰写评论。曹景行前前后后在平面媒体里工作了8年,在这8年里,他的第一要务是为全家的生存奔波。他和所有世俗男人一样,整天就是为生活、孩子、房子而奋斗。

经过8年的艰苦打拼,曹景行终于解决了全家的生存问题,生活逐渐安定下来。然而此时曹景行心里又开始波动起来,他觉得平面媒体的工作自己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工作没了一点新意,于是他开始琢磨要去做更有意思的事。“当然,一个人一辈子也可以做一种事情,但是我的性格好像还是想稍微有些调整吧。我倒不是求不安定,只是不想在一个固定模式下麻木掉。”曹景行对自己的不安分给予这样的解释。随着心中这种不安分的萌动,1997年,曹景行再次出人意料地做出惊人之举,改行做了电视人,进入一个对他来说全新的领域。他先是加盟“传讯电视”,主管“中天”新闻频道,数月后,他转入凤凰卫视中文台,这一年定格为1998年,他已经51岁。

五十岁后开电视时评节目先河

加盟凤凰卫视之后,凤凰卫视特殊的运作方式,宽松的工作环境,使曹景行的聪明才智很快得到充分发挥。1999年曹景行经过一番策划开创了一档新节目《时事开讲》,于8月23日正式开播。曹景行称《时事开讲》是“比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还简单”的节目。他每天的工作的确简单:挑选题、列提纲、打腹稿,之后20分钟,就是他在镜头前“肆意”点评江山的时刻。尽管这档节目,从布景到操作都非常简单,可是它精到的评说却迅速吸引了社会各界不同层次的人士,许多国家政要、企业高管等社会核心人物将它作为固定收看的节目;许多大学生在有重大事件发生时特意到宾馆包下房间,专门听听《时事开讲》怎么评述。曹景行对国际时事的独到见解很快提高了《时事开讲》栏目的知名度,使它成为凤凰卫视一个名牌栏目,曹景行则被人们称为“中国电视时评第一人”。后来在曹景行物色下,何亮亮、阮次山、杨锦麟等6位评论员陆续加入,以各自风格造就了凤凰卫视资讯台一道特殊风景线,深夜待在电视机前期待节目开播的观众也越来越多。这档栏目的魅力所在,正如曹景行入选2001年度中国电视十大新锐人物时评语上写的那样:立足香港,以华人社会为背景,放言天下时事,以两岸三地时政见解入木三分;从海量新闻资讯中披沙拣金,拨云见雾,为公众洞开时事真相之门:他的言论日益成为电视传达给公众的重要声音之一。

此后,《时事开讲》栏目不断获得中国电视界大奖,先后被评为“中国电视节目榜”之“最佳新闻类节目”“中国电视十大名牌栏目”,与此同时曹景行赢得了“中国电视时评第一人”的美誉。

很多人说曹景行的成功是睿智的天赋所致,此话不无道理,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勤奋才是他成功的真谛所在,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那样:再聪明,不去努力,也终将一事无成。

曹景行对于自己的勤奋毫不讳言,在清华大学演讲时他对学生们说:“不是自夸,我们《时事开讲》中的几个老头子是凤凰卫视最用功的人,我们每天都要将全球的新闻过一遍目,然后从中挑出一条,最多两条做题目,所谓八小时工作制对我们来说根本就是一个概念”。“我每天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新闻。”最后曹景行郑重地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一句话:“好好学习!”

正如曹景行自己所说,他的勤奋,功夫主要花在学习上。他的学习方式也很特别,就是大量阅读。几十年来,他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不低于8个小时,以前是看书看报,看电视,现在是每天4个小时看书看报,看电视,4个小时上网,阅读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他每天最少要看10份日报,还有一些周报、杂志什么的,再加上书籍,阅读量非常大。凤凰卫视主持人窦文涛曾这样形容曹景行:“曹先生像个新闻雷达,早上起床,眼睛盯着电视新闻,耳朵听着电台广播,手上翻着当天七八份报纸。阅读已经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了他的生活常态!”在凤凰卫视,曹景行是同仁眼里可怕的报纸杀手,他不仅一天要看相当多的报刊,同时还喜欢把资料复印下来,因此,同事们私下里都称他为“影帝”——影印之帝。

在清华大学讲课

对于自己大量阅读的习惯,曹景行这样说:大量阅读,实际上是一个知识、信息积累的过程,有了这种累积,每天看到新的资讯和新闻,就会自动在头脑中分类,然后在历史脉络上有系统地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才能保证分析的清楚、准确,“比如以巴冲突,我30年前就开始关注,两岸关系关注了20年,中美关系关注了30多年……对于我来说,每个突发新闻事件都能和原来所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

曹景行此言不虚,事实的确如此。2001年9月11日,曹景行正在家中卫生间里洗澡,突然妻子大声告诉他:《时事直通车》节目吴小莉播报,美国“刚刚有一架飞机撞了世贸中心大厦!”曹景行听到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恐怖分子袭击”,然后问妻子:“是小型飞机还是客机”,妻子回答:“大型客机”。于是曹景行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事后证明,曹景行的判断比美国总统布什还快,布什是在第二架飞机撞楼时才做出这样判定的。曹景行说:“我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判断,根据是,在我掌握的资讯中没有一架飞机会飞到这个地区。

外出采访

做节目

显然,曹景行的成功与他的勤奋阅读有着直接关系,正如一位资深传媒家所说:如果把新闻战比作一场球赛,播发的那一刻只是关键时的临门一脚,其实赛事却早已开始……

曹景行的成功和他对新闻工作的许多独到见解,使他在新闻界声名鹊起。2005年清华大学鉴于他的学识,热情邀请他到新闻与传播学院做访问学者、客座教授,为年轻学子们授业解惑。

2009年,曹景行退休了,在继续讲好课的同时,他依然挚爱着新闻工作,不仅担任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邀评论员,还与浙江、江西、上海等省市电视台以及其它形态媒体合作,经常奔走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采访,继续为新闻事业做着贡献,尤其2010年至2018年,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他都积极参与,根据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给人们带来精彩评论。近年曹景行虽因身体原因未能亲临全国“两会”现场采访,但都会以其它方式为大家解读“两会”传达出的重要信息,并在新闻领域不断开拓前行,2021年上半年曹景行和摄影团队刚与上海大剧院原艺术总监钱世锦等音乐人合作完成了一档节目,又开始与作家陈丹燕合作准备推出一个新项目,当时曹景行已经疾病在身正接受治疗,但仍坚持工作,这种辛勤付出直至他生命亮起红灯的前4天……可以说自踏入新闻世界那一天起,他的生命之火就一直在为祖国的新闻事业燃烧着。曹景行生前曾经常接受各媒体记者采访,每一次当记者称他为前辈,赞扬他为新闻工作做出的贡献时,他都会微微一笑回答:“我只是一名普通媒体人,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言语间尽显大家风范!

猜你喜欢
景行凤凰卫视时事
元雨舟的新世界
时事半月谈
Tianzi Mountain天子山
时事政策
景行园
HaveYou Taken a SelfieToday?今天你自拍了吗?
凤凰卫视资讯台时事类节目开场白及结束语分析
中央电视台《读书》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的对比分析
职工权利议题的电视媒体呈现*——以央视和凤凰卫视的相关报道为例
漫画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