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栗玉晨
“灵魂砍价”的最终目标,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让老百姓看得起病,让过去因天价药品放弃治疗的患者看到更多生的希望,同时更好满足罕见病患者群体的实际需求。只有“保基本”,才能让有限的医保资金能够用在刀刃上。但“灵魂砍价”不是简单的价低者得,医保药品谈判不仅需要从药品成本效果、预算影响、医保基金负担等角度开展科学测算,还需在“保基本”与“促创新”之间寻求平衡。
1月5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现场谈判正式开始。此次谈判的药品涉及肿瘤、罕见病、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等上百种临床用药343个品种,其中首款国产双抗、治疗年费上百万的国产CAR-T、罕见病Castleman病“救命药”等多款重磅新药首次“开谈”。按照现行简易续约规则,创新药新增适应症后价格降幅或将在44%以内,与重新谈判可能的50%至60%平均降幅相比,降幅有所收窄。
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药品每一次谈判都备受公众关注。2021年,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的发言视频更成为“顶流”——“我这边调整空间是零”“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当时通过八轮谈判,将治疗SMA市场价每针70万元的诺西那生钠,一路砍到每针3.3万元,最终使该药品纳入医保目录。自此,国家医保药品谈判被网友称为“灵魂砍价”。
四年来,国家医保局连续四次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累计将250种药品通过“灵魂砍价”新增进入目录,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2021年协议期内221种谈判药报销1.4亿人次,通过谈判减价和医保报销,2021年内累计为患者减负1494.9亿元。谈判专家在医保基金能够承受并且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努力为老百姓争取更为优惠的价格,无疑是“灵魂砍价”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从今年新一轮“灵魂砍价”药品清单中发现,按照现行简易续约规则,创新药新增适应症后价格降幅或将在44%以内,与重新谈判可能的50%至60%平均降幅相比,其降幅有所收窄。这将意味着,此次医保目录准入谈判总体上创新药价格调整幅度应该会比较温和。医保药品谈判开始更加注重在“保基本”与“促创新”之间寻求更好平衡,此举将使创新价值大、临床效果优、具有成本优势的大型药企有望在激烈的谈判中取得优势,充分分享医保基金红利,从而令医保药品谈判更可持续。
医保药品谈判,“保基本”是最大前提。只有“保基本”,才能满足临床最紧需药品供应,弥补基本医疗药品保障短板;只有“保基本”,才能倒逼药企在不伤及生产积极性的前提下压成本、保供应。
令人欣慰的是,本轮“灵魂砍价”中有众多国产创新药参与。药品研发不可能一蹴而就,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还考验国内药企的研发能力、临床试验设计能力、国内外临床试验推进能力和监管沟通能力。通过政策引导,让致力于创新药研发的企业有利可图,是提升我国药品创新原动力的有力举措。
“灵魂砍价”为创新药提供更大谈判空间,使得创新药纳入医保后可以快速放量,拉动销售额快速提升,让以价换量得以实现。与此同时,创新药新增适应症纳入简易续约范围,相对于重新谈判降幅有望收窄,利于创新药更快更好发展,最终实现药企、患者、医保基金的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