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丽华
江西省上饶市是方志敏的故乡,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近年来,上饶市依托“可爱的中国”宣讲团、“唱支山歌给党听”系列活动等地方特色宣教品牌,组织实施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氛围,激励和动员全市党员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奋力开拓进取,为打造制造强市、建设区域中心贡献力量。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近日,围绕弘扬“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革命精神主题,市委党校、江西方志敏干部学院、市方志敏革命旧址管理中心“可爱的中国”宣讲团成员,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形式,呈现了一堂精彩生动的红色文化艺术党课。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组建“可爱的中国”市级宣讲示范团,以点带面,示范带领全市各级各类宣讲团,全力打造“可爱的中国”宣讲品牌。创新“三合一通”模式,通过“内容融合”“队伍融合”“平台融合”,打造一批优质的理论课、宣讲稿,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宣讲队伍,用活一批宣讲平台,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宣讲矩阵,深入企业、农村、机关、社区、校园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开展宣传宣讲,打通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带头、市县理论骨干为中坚、1260余支基层宣讲团(队)和宣讲小分队以及5000余名基层理论宣讲员为主力、330余名理论宣讲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大宣讲格局,实施宣讲活动联动举办,宣讲内容共研共享,宣讲人员集中培训。在宣讲形式上,用听众喜欢的方式,在场景体验、情景交融中感受理论的温度、思想的魅力,依托网络开展直播宣讲,让宣讲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在宣讲内容上,应需而讲,讲听众想听的,既有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红色故事,又有道德风尚、惠民政策和业务技术,给老干部讲政策时局,给青年人讲创业指导,给农民作农事辅导,实现不同群体精准投放,确保听众“听得懂,用得上”;在宣讲队伍上,既有党政干部、理论工作者、业务骨干,又有大学生村官、村干部、新乡贤、志愿者,通过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让党的理论更接地气、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在宣讲效果上,每场宣讲都发放“可爱的中国”宣讲留言簿收集群众需求,根据需求跟进服务,全市统一安排的主题宣讲都会组织主题征文,通过征文活动促进学思用贯通。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唱支山歌给党听》作为一首家喻户晓、唱遍大江南北的经典红歌,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这首歌的词作者是上饶市铅山县石塘镇人姚筱舟(笔名蕉萍)。为了打造“唱支山歌给党听”红色IP形象,我市积极作为,主动发力,深入开展“唱支山歌给党听”系列活动,把“唱支山歌给党听”红色IP做活、做亮、做响。
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作为革命老区,上饶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有名有姓的烈士将近4万人,诞生了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一批革命人物。为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从2016年起,上饶市连续8年组织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在中小学组织开展“唱支山歌给党听”系列活动,包括“唱支山歌给党听·班班歌声响”“诵读《可爱的中国》,赞大美上饶”“诵读红色家书,讲述英烈故事”“红色故事我来讲”等,其中“红色故事我来讲”活动全市共有1865所中小学校73.6万余名学生参加。通过唱一首红歌、读一篇红色家书、看一部红色电影、开展一次红色之旅等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变“理论灌输”为“艺术感染”,让“无声”的精神变为“有声”的故事,让广大青少年在文艺的浸润中回望党史,在歌声里触摸信仰力量,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源于江西上饒的“弋阳腔”与江苏的昆山腔、浙江的余姚腔和海盐腔并称为我国明代“四大声腔”,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组织开展“弋阳腔”进社区、进村居、进企业、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层文化有活力,群众精神才能富起来。除“弋阳腔”的挖掘传承,我市还将鄱阳大鼓、婺源傩舞、徽剧、信河道情等上饶优秀传统文化带到群众当中,培育示范典型,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开展“文化进万家”“文化三下乡”“千名文艺家下基层”“非遗过大年”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农家书屋、非遗展示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通过市县联动的方式开展文艺宣传志愿服务,切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广场舞大赛、农民艺术节、社区文化节、“红色文艺轻骑兵”走基层、“文明上饶舞起来”、元宵灯会、摄影书画展等文艺活动络绎不绝,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凝聚起团结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作者系中共上饶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