槃宁
高光在成长的某一天。
初三时,学业繁重压力倍增,班上好多同学都在追星,下课铃一响,大家立刻拿起海报和杂志“猛吸氧气”,聊得眉眼弯弯。
对不追星的我来说,那些面孔可爱漂亮得大同小异,我只能像壶静悄悄没烧开的水,好奇也很向往他们的心情:和星星一样遥远的人,怎么会光是听到他的名字就尖叫起来?非要说喜欢有名气的人,我只持续地喜欢一位作家姐姐。
彼时距离第一次读到她的小说,大概有两三年了,这么漫长的时间,我没查过她的签售会,甚至没买下她全部的书,对她的记忆和了解全部来自于文字。
我还记得第一次读到她的小说,叫《番茄的故事》,是以一只番茄的口吻,讲述把它种在窗边的内向男孩满腹的青春心事,我一口气读完,心像在发温柔的小芽。她的文笔好细腻,故事奇妙又充满灵气。采访里说,因为从小生活在乡下,她笔下的少年们也都热爱着大自然。
薄薄的杂志被我翻得烂糟糟,百看不厌。
我就这样慢慢长大,偶尔吸收她文字里清澈的养分,与枯燥的练习题抗衡着。
不知不觉又过了两年,看多了杂志,我也开始写故事发表,而作家姐姐开启了一个全新又熟悉的系列长篇小说。
作家姐姐的书出到第三本时,我只要一打开,心都跟着飘动起来,看久了,好像连我笔下的文字都跟着闪起光来,我接二连三过稿了好几篇故事,被编辑们夸奖进步很快。
我大受鼓舞,把她的文章当榜样,课余的精力全投入在写出更有故事性、更细致的文章上,还在努力寻找各种投稿渠道的时候,发现一本知名杂志的收稿编辑栏里有她的名字。
真的是她吗?但我上网时间有限,匆匆投完稿继续背起英语单词。再想起,是一个晌午,邮箱躺进了一封邮件:文字很棒,已过终审。赵菱。
我立刻百度搜索,确认就是我喜欢了好多年的作家姐姐后,犹豫着,几乎是颤抖着手敲着键盘回了封简短的邮件:“谢谢姐姐的认可,我特别喜欢您的小说。”这一次10分钟就有了她的回音:“谢谢,你的文字很有灵气,继续加油哦!”
我陆陆续续给她投稿,有过稿有退稿。某段时间状态不好,竟然收到了作家姐姐主动发来的消息:“最近有写新的故事吗?你很聪明,文字也很棒,继续加油呀!”那一刻,我终于体会到以前同学的心情,也想高声尖叫了。
我憑借自己的努力,终于和仰望的人站在同一处高山看风景。这一束光高过一切,往后颓败受挫时想一想,随时又能重燃一些力量,写新篇章。
一只浣熊:
收到喜欢的学校录取通知书那天,同时收到了自己第一次过稿的样刊。如果在好好生活,就会有好运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