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

2023-07-06 09:34:33杨海庆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28期
关键词:论据论点观点

杨海庆

新闻评论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或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议论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对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就是一篇新闻评论。下面,我们来谈谈如何阅读一篇新闻评论。

一、把握新闻评论的特点

1.实用文特征。

新闻评论属于实用类文本,对它的阅读有别于文学类文本。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鉴赏性的,而实用类文本阅读是理解性的。阅读新闻评论,我们无需精细地去分析文本,刻意地探求“内涵”,而要多采用检视性的阅读方法,即重点抓标题和导语,着眼于获取主要信息。

以《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篇课文为例,第一段引述新闻事件“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引出下文评论;第二段列举全世界媒体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人士的观点和行为,表明“历史,不可能被忘却”这一观点。通过阅读标题和第一、二段,我们了解了新闻事件,明确了新闻评论的观点。

2.议论文特点。

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除了具备议论文的三要素之外,新闻评论还具有就事论理、新闻性强的特点。只有做到论点鲜明有力,论据准确丰富,论证逻辑严密,才能呈现出一篇有深度的新闻评论。如《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篇新闻评论就围绕“国家公祭日”这一新闻事件,紧扣“历史,不可能被忘却”这一观点,引述大量新闻事实加以论证,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起到了引导社会舆论、彰显中国立场的作用。

3.思想导向强。

新闻评论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作者的感情倾向往往隐含于字里行间。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了解作者的立场与观点,态度与倾向。如《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中,“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中的“野蛮”,“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中的“惨绝人寰”,“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中的“惨遭杀戮”等,表现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强烈谴责。作者在新闻评论中宣示观点,纠正谬误,引导舆论,有的放矢。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试着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新闻评论的内容,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还可以比较各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评论的角度及所持的观点有何不同。

二、阅读新聞评论的方法

1.根据新闻评论的特点,按步骤阅读。

(1)把握观点。把握作者的观点,是阅读新闻评论最基本的要求。“作者的观点”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出来的认识和倾向,即作者在文中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喜爱什么、厌恶什么,等等。一般来说,文章的中心论点体现了作者在文章中总的观点态度,但在行文中,作者可能会引用别人的一些看法,批驳别人的一些观点。那么哪些是作者的观点,哪些是别人的观点,我们要注意区别和筛选。

(2)把握论据。新闻评论的结构包括三部分——论点、论据和论证;内容也包括三部分——事件、道理和情感。新闻评论在展开论述的时候,常常要举一些与这个事件相似的例子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新闻评论的作者在引用论据时,往往取材十分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在阅读时,要弄清楚这些论据是如何来证明论点的。

(3)掌握论证方法。掌握了文章的论证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4)明确论证方式。新闻评论的论证方式主要有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就是作者针对事物或问题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驳论就是作者通过反对错误观点,从而树立自己的观点。在驳论性的新闻评论中,用到的论证方法还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法和归谬法等。

(5)理清结构。阅读新闻评论,必须理清文章的结构。简单的新闻评论的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三段式,即第一段引用已经报道过的新闻,第二段是对这个新闻的评论,第三段得出结论,结构清晰,一目了然;另一种是夹叙夹议式,即一边截取已经报道过的新闻,一边进行分析,这样的结构对事件的阐述更加清晰,事件与评论结合得更加紧密。

(6)品味语言。新闻评论的语言首先要严密、准确,除了严密的逻辑性外,其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运用得很有分寸,遣词造句也颇费心思。由于新闻评论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一种文体,因而它的语言往往有鲜明的个性,散发着大众化语言的气息,耐人寻味;新闻评论叙议结合,富有文采,或针砭时弊,入木三分;或剖析事理,一针见血;或讽刺社会不良风气,毫不留情。同学们在阅读时要仔细体会。

2.辨析新闻评论的类型,分专题阅读。

(1)“新闻事件”类,包括突发事件和热门话题,一般会给出一个具体的事件材料,事实较为独立,事件本身不复杂。阅读这类新闻评论,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新闻事件的概述手法、对新闻事件涉及主体(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选择、对事件矛盾点的把握等。

(2)“社会现象”类,一般是给出一个社会现象或社会思潮,且文中可能存在一个事实为引子。在阅读这类新闻评论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其“升华逻辑”,即如何对事件进行定性,如何将事件上升到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如何凸显事件的外延性价值,等等。

(3)“形势政策”类,材料一般是与国家政策、发展战略或重大活动挂钩。相对而言,理解这类新闻评论要求我们熟悉相关政策。阅读时,我们不仅要了解相关政策的具体内容、重点、主体等,也要学习如何从国际、国家、社会等角度发声。

三、了解新闻评论的作用

1.引导的作用。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作出分析,为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指明方向。

2.监督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3.表态作用。代表一定的机构、组织对当前重要问题和事件的态度、观点、看法,可以指导受众的意见走向、行为走向。

4.深化作用。通过新闻评论的方式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表明态度、指出症结、提出希望和看法,引导社会认识。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策、理论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论据论点观点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观点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业内观点
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04
新锐观点
清风(2014年10期)2014-09-08 13:11:04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语文知识(2014年11期)2014-02-28 22:01:16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