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藏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与开发策略分析

2023-07-06 18:42张秀文
新西部 2023年6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藏区藏族

作为藏族民族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文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藏族服饰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能够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推动藏区的持续健康发展。藏族服饰文化中蕴藏着旅游价值,但现阶段藏族服饰文化资源开发面临不少挑战,应从强化参与、开创品牌、凸显特色、协同开发、环境营造以及机制构建等方面推进藏族服饰文化旅游开发。

藏族服饰主要指的是流行于西藏自治区乃至青海省部分地区的传统民族服饰,其中主要涵盖了措美县扎扎服饰、林芝工布藏族服饰、科迦妇女服饰、藏北安多服饰、巴扎藏族服饰、玉树传统服装以及华热服饰等几种类型。相关文旅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对这些传统藏族服饰文化的深度挖掘、开发与传承,从而有效带动当地旅游文化事业的不断飞跃,实现藏区经济文化的同步发展和进步。

藏族服饰的历史沿革及其主要特征

(一)藏族服饰的历史源流

藏族传统服饰是随着历史时期的不断变迁以及文化的相互融合与碰撞而不断发展的。

在史前时期,生活在藏区高原地带的先民们往往使用野生动物的皮毛作为服饰的主要面料,此外,为了有效抵御高原上极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与气候状况,当时的服饰形制大多较为宽大,具有遮风挡雨的重要功能。[1]

到了公元7至9世纪的吐蕃王朝时期,随着地区政权逐步趋于稳定,农牧业发展与对外交流也逐渐成熟,织锦、丝绸等面料逐步传入藏区,与传统的动物皮毛、棉麻等材料一同成为服饰的主要制作原料。此外,在吐蕃王朝时期,服饰的颜色与形制也成为了区别阶级与身份的重要象征之一。一般来说,吐蕃贵族大多身着左衽翻领长袍,衣袖较宽,衣襟、领口、袖口部位色泽较为鲜艳,而平民则多为左衽窄袖袍,颜色较为单一,便于劳作和骑射。另外,吐蕃王朝时期民众多喜带高筒圆帽或平顶无檐帽,便于反射高原上的阳光,还能够有效遮挡雨水并保暖。

10世纪末至17世纪的古格王朝时期的藏区服饰相较于吐蕃时期产生了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冠帽形制上的变化,古格王朝服饰去除了吐蕃王朝时期的高筒圆帽或塔状高冠,大多换成了以红色为主的环圈状头巾进行缠裹,并于脑后缀下帽裙。其次是袍服形制上的变化,传统吐蕃王朝时期的左衽袍服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受到民族交互融合的影响,交领长袍逐渐成为了藏区民众的主流服饰。

到了元明时期,藏区政教合一的政权体系逐渐巩固,服饰作为体现阶级和身份的重要象征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明代藏区的帕竹政权即针对藏区服饰的穿着进行了明确严格的规定,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了充分延续和扩充,给后续藏区服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代藏区噶厦政权吸收了前代政权以及清政府关于服饰制度的相关规定,并按照历年的季节变化确立了相应的换装时间,上层社会的贵族和官员们需要在预定的换装时间举行极为隆重的仪式和典礼,从而庆祝换装节令的来临。噶厦政权时期主要采用花毡、狐裘、黑狐皮等名贵材料作为上流社会贵族服饰的面料,服饰色泽多为深蓝、青色、深绿色,在形制方面则发展出了织巾帽、“索夏”帽以及褚巴大袍等多种独具民族特色以及民族风情的类型。

(二)藏族服饰的主要文化特征

1、地域性

藏族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以及四川、云南、甘肃等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往往较为恶劣,地形地势也较为复杂,给当地民众的生存带来了一定的考验。[2]因此在藏族服饰的发展过程当中,其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趋势往往也需要与地域特性相适应,例如在藏族服饰的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大襟、束腰的特点,从而为游牧环境下存放水袋和干粮提供了空间。此外,由于藏区大多处于高原地带,日温差较大,因此在天气较热的正午可较为便捷地将臂膀袒露在外,使藏族服饰设计理念的发展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宜。

从另一角度上来说,藏区服饰的制作面料大多以动物皮毛为主,辅以棉麻、丝绵等材料,同样也与藏区民众游牧生活方式乃至当地地域环境特征息息相关。

2、艺术性

除了显著的地域特征之外,艺术性特征也是藏区服饰文化的主要外在表现之一。藏族人民以其独特的艺术审美融入到了服饰设计当中,利用鲜艳多样的红、白、蓝、绿等色彩对服饰进行点缀,使藏族人民纯洁热情的民族性格显著表现在了服饰的设计及其文化的发展当中。例如在藏区人民重要节日当中所穿着的“松巴”鞋,即采用了极为大胆的色彩配合严谨密实的绣花边设计,使鞋面最终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极为华丽美观。

另外,作为藏族服饰艺术性的另一表達渠道,服饰当中的纹饰同样也扮演着关键性角色。藏区人民综合运用刺绣、镶边等手段,在服饰表面缀上动物、植物、星辰以及宗教符号等纹饰,深层次反映出了藏区人民在日常生活与劳作过程当中总结出的审美情趣,具有较为显著的艺术性特征。

3、民族性

作为藏族民众日常生活当中的必需品,藏族服饰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藏族的历史发展不断前行的,独具特色的藏族服饰不仅具有极强的辨识度,更能够显著展现出藏族人民集体的民族意识以及民族认同感,已成为藏族民族文化当中的重要一份子。

藏族服饰文化当中蕴藏的旅游价值

(一)反映藏族发展过程当中的民俗风情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民族区域旅游开发已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实现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策略。作为藏族民族文化当中的重要一环,藏族服饰文化反映着几千年以来藏族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民俗特征。通过对藏族服饰文化进行实地探索和研究,能够进一步强化游客对于藏族文化的理解,不断提升藏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使旅游文化价值得到更加显著充分的体现。

(二)展现着巧妙丰富的民族审美

针对藏族服饰文化进行探索,能够引领游客进入一个崭新的审美领域以及审美世界,让他们能够从更加新颖的视角来认知艺术和认知美,从而有效丰富和拓展游客的视野和见识,为促进藏族艺术文化的持续化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基础。

(三)承载着明确具体的社会需求

由于藏族服饰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因此其往往也承载着较为明确和具体的社会需求。针对藏族服饰文化进行了解和认知,能够从一个特定角度对于藏区民众的日常生活进行切入,使游客能够明确藏区民众在某一特定时期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形态,为历史学、社会学以及服饰设计学的研究提供更加宝贵的素材与参考。

现阶段藏族服饰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传统的藏族服饰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对藏族服饰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样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生存环境与生产关系的变革

首先就是生存环境以及生产关系发生了更加显著的变革。相较于传统的藏区民众生产生活方式而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藏区的不断开发,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逐步脱离了传统社会当中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活方式,这就导致藏区服饰的传承和发展失去了原有的环境基础以及环境支撑。另外,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藏族年轻人也逐渐失去了对于传统藏族服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对于进一步促进藏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持续化开发形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3]

(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进入新时代以来,移动智能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产生了空前的交流与碰撞,藏区民众同样也被裹挟到了这一文化冲撞的环境当中,传统的审美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原汁原味的藏族服饰受众规模不断减缩,制约了藏族服饰旅游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三)民族服饰文化资源开发体系不成熟

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所在,成熟完善的资源开发体系具有关键性作用,但现阶段的民族服饰文化资源开发体系发展仍不够成熟,对于特定民族的服饰文化并未构建出一套较为规范合理的开发与传承流程,一些不法商家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未能针对藏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即开始针对藏族服饰进行大批量模仿生产,产出的服饰成品质量较为低下,形制不够规范,严重冲击了藏族服饰在市场当中的口碑。部分官方扶持的民族服装品牌也未能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和方向进行设计方面的更新与改良,导致品牌接受度较差,对地方旅游也很难起到充分的带动作用。

(四)优质传统服饰文化不断流失

在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大多采用手工缝制的技艺进行制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手工技艺未能找到适宜的传人,不断失传,优质传统服饰文化不断流失,给藏区服饰文化的开发与传承造成了强烈伤害,同时也为促进藏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推进藏族服饰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路径和措施

(一)强化藏族民众对服饰文化挖掘与开发的参与程度

为进一步推动藏族服饰文化旅游开发水平的不断发展,必须要强化藏族普通民众对于服饰文化挖掘与开发工作的参与程度。作为藏族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重要表达以及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状态的外在表现,服饰文化离不开日常生活的积累与沉淀,并且追随着民族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与创新。[4]因此,积极发动藏族普通民众参与到服饰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工作当中,能够群策群力,有效拓展服饰文化开发与利用思路,进一步控制服饰文化以及旅游开发的成本与支出,使藏区服饰文化旅游开发的效益得到更加显著地展现。

另外,在针对藏区服饰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当中,同样也应当参考藏族普通民众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使现代社会当中的藏族民族精神同样也能够有机融入服饰设计理念当中,使藏族服饰能够在传统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并且能够实现实用性与艺术价值的有机统一,确保藏区服饰文化对游客吸引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构建并开创具备较强影响力的藏族服饰品牌

在传统的藏族服饰文化开发与利用过程当中,受到市场环境、开发思路等因素的影响,往往缺乏对于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导致市场当中的藏族服饰制作和生产规范性较差,难以有效树立起市场消费者的信心与口碑,不利于服饰文化的充分开发以及服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5]因此,藏区政府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政策手段进行引导,鼓励本地服饰企业进行品牌树立和构建,尽可能保障品牌服饰的质量,从而在市场当中打响品牌影响力,提升藏族服饰销量,同时还能充分带动藏区旅游业的不断进步。

在进行藏族服饰品牌建设的过程当中,相关从业者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应当保障服饰成品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在现阶段一些藏族服饰品牌的设计过程当中,缺乏对于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审美的重视程度,设计理念较为随意,非物质文化遺产未能得到充分传承、开发与利用。因此服饰品牌应进一步关注藏族服饰的艺术性以及民族性特征,加大对于艺术审美以及民族文化的关注程度,有效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应当针对性进行相应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藏族服饰当中的一些特征如宽袖、左衽等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脱节,因此在进行藏族服饰品牌的构建过程当中,应当进一步明确服饰品牌的定位,针对日常服饰产品线进行适应性地设计改进以及设计创新,使其在保留民族特征的前提下尽可能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使游客的体验满意度实现质的飞跃。[6]

(三)按需开发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藏族服饰

根据游客的差异化需求,同样也应当开发出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服饰产品,使藏族服饰文化能够与时俱进,实现针对性发展。例如,针对想要切身体验藏族服饰文化的游客,藏区应当开发出观赏型与体验型服饰,这类服饰的设计理念应尽可能凸显藏族的民族特色与民俗风情,从而能够借助游客渠道实现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广泛传播,实现藏族服饰文化的进一步延伸。针对想要收藏服饰的游客,当地应当开发出具有较强艺术性特征,做工较为精细的纪念型与收藏型服饰,调动游客进行购买与收藏的热情与积极性。[7]针对想要对藏族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的游客,当地应当开发出工艺较为传统,形制还原度较高的服饰,以供此类研究型游客进行学习和观赏,通过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能够使藏区服饰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得到更加显著地提升,进而更加充分地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进步。

(四)实现与藏区其他旅游文化资源的协同开发

藏区除了服饰文化之外,唐卡文化、皮具文化、陶器文化、藏医文化等等都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体现出藏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成效,进一步拓展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渠道,藏区可以从更加宏观的角度予以切入,将服饰文化、唐卡文化、皮具文化等传统特色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协同开发,从而构建起形态更加健全完善、服务更加规范有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共同体,采用多种渠道和手段进行包装和宣传,使游客对于藏区旅游的接受程度不断进步,拉动藏区经济的健康发展。[8]

(五)营造更加良好的藏族服饰文化发展环境

良好的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能够使藏族服饰文化资源的开发水平实现不断进步。藏区可以组织相关力量,针对区域内传统藏族服饰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统计与汇集,针对其涉及到的相关手工技艺、服饰形制、款式、色彩、制作材料等关键性信息进行整理,并将相关内容整合到藏族服饰博物馆当中,使藏族服饰文化得到更加规范化与秩序性地保护和传承,有效提升游客观赏和游览的便捷性,同时还能为服饰文化的发展提供充实的环境保障。

另外,藏区还可以在每年的节令日,如望果节、雪顿节等组织大规模的传统服饰游行和宣传活动,鼓励藏族人民在节令日穿上自己的传统服饰进行展示,在藏区形成崇尚传统服饰、热爱传统服饰的氛围和环境,从而使藏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能够落到实处。[9]

(六)建立健全相关民族服饰保护机制与规定

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服饰文化对于展现民族精神,表达民族审美以及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当地立法机关应当结合藏族服饰文化发展现状乃至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情况,对民族服饰文化保护机制与规定进行建设,针对服饰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历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控,对于违反相关文化保护机制和规定的行为和做法进行针对性处置,使藏区服饰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形成一套较为成熟完善的体系,进一步强化服饰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科学性,为实现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目标做出相应的贡献和支持。

结 论

总而言之,作为藏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服饰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在旅游文化开发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0]相关文旅开发人员应当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对藏族服饰文化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提取传统藏族服饰文化当中的精神内核,并将其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发展形态进行有机融合,使藏族服饰文化当中蕴藏的旅游资源得到更加妥善地开发和利用,促进藏族服饰文化的可持续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佳仪、杨允出、蔡建梅:《非遗视域下少数民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载《美术教育研究》,2022(10):69-71页。

[2]高宏媛、熊帝骅:《从藏族服饰的纹样图案看蒙藏文化习俗的共通性和差异性》,载《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2(01):132-138页。

[3]央珍:《藏族服饰的特点及成因探析》,载《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01):135-137页。

[4]宋武政、王羿:《浅谈藏族文化与地区服饰差异》,载《服装设计师》,2021(12):101-108页。

[5]其美卓嘎:《藏族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载《西藏艺术研究》,2021(03):67-74页。

[6]郑静:《藏族服饰文化及美学的影响》,载《西部皮革》,2021,43(13):120-121页。

[7]周裕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藏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与开发策略》,载《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0,29(03):13-20页。

[8]于琛琪、穆芸:《藏族服饰装饰纹样及其在国潮服饰品牌中的应用研究》,载《国际纺织导报》,2021,49(08):37-41页。

[9]安灵芝:《从华锐藏族服饰看河西走廊民族文化的交融》,載《西部皮革》,2021,43(11):95-96页。

[10]郑静:《藏族服饰文化及美学的影响》,载《西部皮革》,2021,43(13):120-121页。

作者简介

张秀文 青海民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藏区藏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