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
“赔钱货”是旧时对女孩子的贬称。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孩子出嫁时娘家要备送妆奁,许多人家养了女儿都愁嫁,故有此一说。
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
至如将小妮子抬举的成人大,也则是害爹娘不争气的赔钱货。
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
你道是石哥哥,我不合救了他亡身祸,因此上被周公家知道我这赔钱货。
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
休置俺这等掂梢折本赔钱货,则守凭那远害全身安乐窝。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
狐闻之怒,就女乳之,委于程曰:“此汝家赔钱货,生之杀之,俱由尔;我何故代人作乳媪乎!”
也不是凡养女孩都得赔钱。在讲究郎才女貌的时代,女孩子只要有较高颜值,还是容易嫁出去的。清蒋士铨《桂林霜·烈殉》便说:
我的两个娇儿呀,两枝花,未嫁娇娥,比不上赔钱货。
“赔钱货”或出自宋元人的口语而被戏曲小说家采用,但要追溯其来历,或可早到先秦时代。
《韩诗外传》有一则屠牛吐辞婚的故事:
齐王厚送女,欲妻屠牛吐。屠牛吐辞以疾。其友曰:“子终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为辞之?”吐应之曰:“其女丑。”其友曰:“子何以知之?”吐曰:“以吾屠知之。”其友曰:“何謂也?”吐曰:“吾善肉,如量而去,苦少耳;吾肉不善,虽以他附益之,尚犹贾不出。今厚送子,子丑故耳。”其友后见之,果丑。
屠牛吐以自己卖肉的经验作为判断的依据,说是只要分量给足不欺买主,好肉便不够卖;要是肉不好,即使打补贴给回扣,仍是卖不出去。由此可知,齐王要把女儿嫁给我这个卖肉的,还备办如此丰厚的嫁妆,一定是女儿长得丑。事实证明,他的判断的确不错。
齐王的丑女儿,虽有丰厚的嫁妆,却也愁嫁。连一个卖肉的也不肯娶她,或者这正是“赔钱货”的由来。
今天,再也无人把女孩子贬为“赔钱货”了。但一些人却又把嫁女当作捞钱的机会,动辄向男方索要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彩礼”,将女儿自贬为“货”而卖掉,这样的做法不也是一种应予谴责与根除的陋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