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辞”赏析

2023-07-06 06:08:43张学渊
文史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心曲自由体裁

张学渊

摘 要:曹雪芹是中国人的骄傲,所著《红楼梦》不朽,产生了久远的文学影响。其中的“葬花辞”更是经典,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辉煌篇章之一。

关键词:心曲;自由;悲剧;体裁

读过《红楼梦》的人,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作为主题副歌的“葬花辞”,更以其夺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打动过不知多少人的情弦!

好诗不厌千回读。让我们再次赏玩“葬花辞”这件艺术珍品吧: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儿女惜春暮,愁绪满怀无著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1]

此幅长卷,刚展其端,但见“花谢花飞”,满天飞舞之状况;“红消香断”之时,天知会有谁哀怜?此诗主旨:感遇伤春,红颜薄命;表现手法:即景起兴,譬似贯之。

历来文艺作品,特别是诗作,多把桃李花比作红颜美少年,是无须赘叙的。仅举一例为凭,曹植诗云:“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2]。“葬花辞”也不例外,同样以桃李花比作红颜美少年。于此可见其继承传统的一面。

从诗作描绘的时间看,当在春暮夏初。从地点观,正在大观园内,为天下名园冠冕。奇花异卉,四时不绝。其繁华富丽,可想而知。更可推想到,春回大地之日,百花争艳之时,桃花红若霞,李花洁如雪。而曹雪芹笔下描绘的却是霞飞雪落,满天飘舞;伤春感遇,溢于言表。这难道不是青春将逝,韶华不复的无可奈何的感慨吗?

據《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前后叙述情景可知:黛玉于芒种节前宵去宝玉住处——怡红院,因晴雯不开门一事,竟错疑在宝玉身上,可巧次日又逢饯花之期,竟勾起伤春愁思;转念自己,虽在外祖母家,如今偏又父母双亡,毕竟是寄人篱下,由不得感花伤己,便于在昔日葬桃花的去处,哭赋“葬花辞”。

“游丝”二句,已窥暮春光景。据《书肆说铃》可知:清明三候柳花。“游丝”本指蛛丝扬空者,此处似借指柳丝纤细而随风浮荡者。既见“落絮”,更点明时节已当暮春。此二句即是起势二句的补充,将时间交待得更清楚了。以下紧承者意随韵转,因景起兴而引入“闺中儿女”,惜乎春色向暮,伤春及己,“愁绪满怀”,无处排遣。后面即黛玉自状,手握葬花之锄,掀开绣帘,缓步出户,又怎忍踏践落花,来来去去?柳丝榆荚,各自芳菲,管他桃花飘,李花飞,居然冷眼旁观。于此,已申明篇首飞谢的为桃李花,而“游丝”则是浮荡的柳丝。诚如何逊诗云:“旅客长憔悴,春物自芳菲。岸花临水发,春燕绕樯飞”[3]。

我们读这首诗前半部分(起首至“一朝飘泊难寻觅”止),可以看到:在《红楼梦》中,像“葬花辞”这样对于表现这部不朽巨著的主题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歌诗,正是从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继承了那些为历代传颂不绝的民主性菁华而讴歌出来的。

“葬花辞”后半部分,情景交辉,因景抒情,尽情地抒发黛玉抑郁难吐,愤世嫉俗,以及决心与恶势力抗争到底的激情,表白其纯洁无瑕,“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曲,并且也隐伏其未来的不幸遭遇及以死来向封建制度宣战的结局。

这时展示于读者面前的是:花开虽易见,落后却难寻;独立阶前,面对落花,“愁杀葬花人”。这后一句或许是从李义山诗句“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煞人”[4]化来,并且也是点题之笔,点出了“葬花”之题。前后句中“煞”通“杀”。为何“愁杀”?李商隐答曰:“翠减红衰”,曹雪芹认为:落花“难寻”。显然后者较之前者,已进了一层:虽则衰减,毕竟尚未零落;落英飘飞,飞去何处寻来?故其“愁杀”也更甚。

此后由远及近,情因景生。这黛玉独把葬花锄,暗洒悲伤泪,洒上那花落之后的萧疏空枝,但见斑斑血痕。正可见其悲伤之极!《韩非子·和氏》云:“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后世乃有“泣血”之辞,言人悲伤至极。作者此处,很可能巧借此典,以表黛玉心灵。卞和怀抱美璞,而不被人知,反以为诳,两刖其脚;黛玉委心宝玉,而未为之解,却为人疑,一任其悲。二者应有同慨。欧阳修有一首和王安石的诗这样咏叹道:“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5]。当吟哦此诗时,如果又曾诵读“葬花辞”,定会联想起后者的“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诗句;并且,二诗结穴略同。于此,正可见“葬花辞”受过欧阳修诗影响。“葬花辞”语意双关,既指缤纷落英,复及黛玉自身。此韵中,“天尽头”处,运用了反复中连反这一修辞手法,更显得情意绵绵,旋乐铿铿。转韵后,面对落花,倾吐衷肠:落花呀!你现在死去,尚有我来收拾掩埋;怎能预卜我此身何时丧亡?句中“侬”字为吴语,即俗称“我”也。我今日葬花之举,别人都讥笑这是何等地痴愚!他年待到我丧亡时,天知道会是谁来收葬我啊?这是何等地催人泪下,悲痛万分!试看暮春将尽,百花渐落之日,便是薄命红颜将死之时——一旦春花落尽,红颜殂谢,花落人亡,两不知晓。“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6]诗句戛然而止,情意绵绵不尽。这已预告了宝、黛未来的不幸结局——悲剧收场!

“葬花辞”后半部分,主要是创新。其表现手法,主要是白描;而这种白描,是那样的技艺高超,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惊心动魄!这首诗不同于历代众多诗人歌咏的妇女被遗弃的主题,而是别开生面,立异标新。展示于读者面前的,是一个红颜少女洁白无瑕心灵的自白与韶光飞逝,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沉痛呻吟。且又不仅此,“葬花辞”还曲折而隐晦地表现了为自由恋爱而“以身殉道”,决不向封建旧势力黑暗统治屈服的大无畏反抗精神。

从《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发展与结局知道:宝、黛之恋终以悲剧收场。这是在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统治下的必然结果。这无疑是对罪恶封建制度无情的揭露、鞭挞和泪血的控诉。

在曹雪芹笔下,林黛玉是一位多愁多病的绝代佳人,是一位完美无瑕人格的典型,是高出于《红楼梦》中众多人物形象中任何一位的模范,是一位“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7]的有才无命的化身。笔者以为这是《红楼梦》作者在其后半生“蓬牖茅椽,绳床瓦灶”[8],穷困潦倒,终于冻饿身亡于除夕悲惨境遇中之完美洁白心灵的曲折写照。

再粗略地谈一下“葬花辞”的体裁。“葬花辞”属于七言乐府诗摹拟之作。《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前后情节告诉我们:“葬花辞”是黛玉感遇伤春,在昔日葬桃花的去处,呜咽声中哭吟出来的,实则边哭边唱。可见,此诗不仅适宜吟咏,而且适宜歌唱。全诗五十二句,其中四十九句是七字句,三、五字句各一句,另一句可看作是一个三字句加上一个七字句。这五十二句中,有四十二句属于律句,或可认为是特殊形式的律句,当然可说是“尽可能用律句”[9]了。其中对仗极少。全诗真正称得上对仗的,只有六句,而且全合律诗平仄。“游丝”二句与“青灯”二句,对得那样工稳;而对的平仄又都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未老”二句中,“锦囊收艳骨”,对“净土掩风流”,也算对得很工整了;其平仄格式为“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句中“锦”字、“一”字处,可平可仄。这首诗开篇四句,简直是一首近体七绝,其平仄、黏对、用韵,无一处不合近体格律。从用韵看,全诗五十二句,用了九个韵部,加上出韵共十六个韵部,八次换韵。全诗只有四韵未出韵;其中两韵连古韵也不相通;余则古韵可通。应该说,“葬花辞”用韵是相当自由的了。一方面,可以认为曹雪芹在此诗中,为追求个性解放而不愿为传统形式束缚得太死,不能因辞害意,用韵也何妨自由一点;唐人尚且有出韵情形,“葬花辞”为何不可出韵?另一方面,要設想到作者是在“绳床瓦灶”的饥寒交迫煎熬中以泪血滋养着惊人的毅力写作《红楼梦》的,偶尔一、二字出韵,或因记忆所误,亦未可知。这首诗的韵脚是:天、怜、帘‖暮、处、去‖菲、飞、谁‖成、情、倾‖日、逼、觅‖寻、人、痕、昏、门、温、神、春、闻、魂‖留、羞、头、头、丘、流、沟‖葬、丧‖痴、谁、时、知。从以上押韵转韵情况可见,“葬花辞”不合入律古风“平韵和仄韵交替,常常是四句一换韵”[10]的规则,属介于入律古风与纯粹古风之间的七言乐府诗。

综上可知,“葬花辞”在继承中不落窠臼,敢于大胆创新;在对众多优秀诗作的继承中发扬光大,达到了乐府诗拟作出类拔萃的高度,从而使得这支《红楼梦》巨著的主题副歌,偕同这部杰作中诸多诗词歌赋一道,在中国古代诗坛上占据了一席令后来者仰止的显要地位,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辉煌的篇章之一。它同所附丽《红楼梦》一道,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稀世之珍。

注释:

[1]《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曹植集校注·杂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3]《何记室集·赠诸游旧》。此诗感叹游宦无成,发抒思乡念旧之情。

[4]李商隐:《冯注李义山诗集·赠荷花》。

[5]见《欧阳文忠公集·再和明妃曲》之一,指斥汉帝昏庸;也表示人不应自矜才能,在困难中不应怨天尤人。

[6]见《红楼梦》第五回曲辞《飞鸟各投林》结句。

[7]见《红楼梦》第三回。

[8]见《红楼梦》第一回。

[9][10]见王力主编《古代汉语·诗律·唐诗的平仄》,中华书局2018年版。

猜你喜欢
心曲自由体裁
Adult bees teach their babies how to dance
打好“四张牌” 奏响乡贤“同心曲”
华人时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5:16
安家(外一首)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传媒评论(2019年3期)2019-06-18 10:59:04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心曲
公关世界(2016年21期)2016-03-24 05:19:39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
环球时报(2012-04-18)2012-04-18 10:53:56
古怨别
意林(2005年19期)2005-05-30 09: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