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时宰相姚元崇

2023-07-06 22:21:06田向文
文史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担当感恩

田向文

摘 要:姚元崇是唐代名臣,为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旧唐书》与《新唐书》均有列传。终其一生清廉正直,亮点颇多,为唐朝四大名相之一。

关键词:担当;感恩;《十事要说》;灭蝗

姚元崇(即姚崇,650—721)是唐代名臣,为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何为“救时”?即“匡救时弊”,有拨乱反正之意。而能“匡救时弊”者多为英雄人物。

以一门百口保内外官无复反者

武则天时期姚崇还叫他的本名姚元崇。武则天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位贵人。时契丹族在河北一带作乱,侵占了河北很多州县,“兵机填委,元崇剖析若流,皆有条贯”[1],因此得到武则天的重视,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拜为夏官侍郎,两年后升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

武则天一朝,酷吏横行。武则天常常满是惆怅地对左右侍臣说:“以前周兴、来俊臣等审问那些奉诏令拘禁的九卿大臣,很多朝臣之间勾连错接,皆承认了谋反叛逆之罪。国家的法律有针对谋反叛逆的条款,朕也不能违背。朕也知道其中有很多是枉错而滥及无辜的,就让身边的心腹之臣亲自到狱中审问,得到的供词都是一样的,因此朕也就没有疑虑了。现在周兴、来俊臣已经死了,却再也没有谋反叛逆的了,这就可以肯定以前那些被定罪为谋反叛逆的九卿大臣是被冤屈而死。众爱卿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众臣都相顾无言,还是姚元崇打破了沉默,对武则天说:“自垂拱以后,被告为谋反叛逆身死家破的九卿大臣,都是屈就于残忍的刑法,被迫承认谋反叛逆而死。那些告发者贪图功劳与钱财,无中生有地编造、构陷、虚构出种种罪名,对无辜者加以陷害,其危害之深超过了汉朝的党锢事件。虽然陛下让亲近的侍臣再次去复审案件,但这些侍臣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他们有胆量替别人翻案吗?如果他们替别人翻案,下一个被构陷的就是他们;所以这些侍臣没有一个敢说实话,只能说周兴、来俊臣审的没错。另外,那些被构陷的犯人在狱中遭受了严刑拷打、刑迅逼供;如果翻供的话,马上又是大刑侍候,比死都难受,所以只能承认自己确实谋反了。这都是周兴、来俊臣们制造的冤案。如今周兴、来俊臣之徒已经被您处死了,‘臣以一门百口保内外官无复反者[2],若有人谋反,臣愿承担一切责任。”

这就是姚元崇的胆量与担当——宁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他人,以换取天下的长治久安,可敬可佩。

懂得感恩:违旧主而泣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复辟李唐王朝,史称神龙政变。

《新唐书》载:“后迁上阳宫,中宗率百官起居,王公更相庆,崇独流涕。柬之等曰:‘今岂涕泣时邪?恐公祸由此始。”[3]这段话很有意思。武则天退位迁居于上阳宫,太子李显即位,这是李唐王朝重归正统的大事,百官都很开心,为大唐的复国而相互庆贺,但姚元崇却大哭不止。于是张柬之就说:“今天是个能哭泣的日子吗?我看你是要大祸临头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帝登基大概要三十把火。姚元崇在李显登基做皇帝的日子哭武则天,这纯粹是找死的节奏。但姚元崇不管这些。他懂得感恩,他说出了如下一段话:“我长期侍奉则天皇帝,现在突然辞别,内心感到万分的悲痛,实在是忍不住,所以才哭出来。这也是做为一个臣子应该有的节操,我就是因此获罪也是心甘情愿的。”

谏《十事要说》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唐玄宗讲武新丰。“讲武”是讲习武事之意,也就是军事演习。其间玄宗以打猎为由召见了姚元崇。打猎结束后,玄宗对姚元崇说:“朕想请你出任宰相。”可姚元崇却对玄宗提出了十件事,如果玄宗做不到这十件事,他就不接受宰相一职,这就是著名的《十事要说》。史载当时姚元崇跪奏:“臣愿以十事闻,陛下度不可行,臣敢辞。”[4]

这十条意见简要说是:一、武后执政以来,以严刑峻法治天下,能否施行仁政;二、青海边界已没有反复被扰的灾祸,陛下能否不再贪图边功;三、能否对宠爱的亲信的不法行为严加制裁;四、能否不让宦官参政;五、能否在租赋之外不收大臣公卿的礼物;六、能否不任命亲属出任公职;七、能否以严肃的态度和应有的礼节对待大臣;八、能否允许大臣们“批逆鳞,犯忌讳”;九、能否禁止营造佛寺道观;十、能否接受汉朝王莽等乱天下的经验教训而禁止外戚内宠专权。[5]

这十条意见是针对武则天以来的政治弊端提出来的,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真理,着眼的是国家的长治久安;当然也可以说是赤裸裸地逆龙鳞、掉脑袋的意见。假如玄宗不接受这十条意见,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孰料玄宗闻罢,只缓缓地吐出四个字:“朕能行之。”[6]由此揭开了“开元盛世”的大幕。

力主灭蝗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国曾经饱受蝗灾之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炎火”的记载,蝗虫即是为害田稚的“螟螣”之一。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山东发生了一场特别严重的蝗灾。有多严重?所过之处,庄稼全无。《新唐书》记载“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7]这时姚元崇为避帝号(开元)已更名为姚崇。他向玄宗上奏道:“《诗》云:‘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域,以及蟊贼。此除蝗谊也。且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劝。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8]

姚崇的奏折写得很巧妙,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和汉光武帝下诏灭蝗的历史,陈述了灭蝗的重要性,同时给出了灭蝗的具体办法。

“蝗”与“黄”谐音,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多数人认为这是上天对人类的示警。唐玄宗与其时的文武百官都是这样认为的。汴州刺史倪若水说:“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9]黃门监卢怀慎说:“凡天灾,安可以人力制也!且杀虫多,必戾和气。愿公思之。”[10]

但姚崇力排众议,坚持灭蝗。他说:“刘聪(十六国中的汉赵皇帝)是个伪君子,算不得正统皇帝,因此他的德行是不能胜过妖妄的。现如今是天下盛世,妖妄不能胜过德行。再说,古时候凡是贤良太守管辖的区域,蝗虫都是绕道而避之。那么现在汴州遭受蝗灾,难道是因为倪刺史没有德行而造成?灭蝗的命令就由我以大臣的身份下达吧。如果上天要怪罪,就怪罪我吧,与陛下您没有任何关系。”

灭蝗很成功。倪若水使用焚化埋葬的办法,灭蝗一十四万石。卢怀慎自不敢违逆姚崇。蝗灾渐渐地就消失了。

姚崇灭蝗的举措突破了时代的局限,是谓有魄力、有胆识。

功成名就急流勇退

姚崇得到唐玄宗的信任倚重,君臣之间的关系急速提升,可谓是蜜里调油,凡朝中大事玄宗都会征询姚崇的意见。有一次,姚崇生病了,就请假休息,玄宗就令源乾矅去姚崇的家里征询姚崇的意见。对的,一定会说是姚崇谋划的好;不对的,就会责备为什么不去问问姚崇。由于姚崇的家离朝中很远,唐玄宗就希望姚崇住到宫里来,但姚崇谢绝了。[11]

人无完人。姚崇手下的紫微史赵诲,很得姚崇的信任。可是赵诲却仗着姚崇的权势,行起贪污受贿的勾当。唐玄宗知道后,就把赵诲送进监狱,判了死刑。姚崇也为赵诲说过情,但唐玄宗没有答应。

这个时候,姚崇明白了一切——唐玄宗这是在借赵诲敲山震虎。于是姚崇多次提出申请,唐玄宗最终批准了他的退休。[12]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九月初三,一代名相姚崇在今河南伊川逝世。唐玄宗追赠以扬州大都督,谥曰文献。[13]姚崇得以善终。

注释:

[1]时在万岁登封元年(公元696年)前后,事载《旧唐书》卷九十六《姚崇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21页。

[2][3]《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姚崇列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82页。

[4][5][6]《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姚崇列传》,第4383页。

[7][8][9]《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姚崇列传》,第4384页。

[10][11][12][13]《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姚崇列传》,第4385页。

作者笔名:行者杂谭

猜你喜欢
担当感恩
论林语堂的《语丝》创作
东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 23:24:20
宽容 守信 感恩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中国记者(2016年4期)2016-12-20 09:50:13
“感恩”不“落单”
践行“三严三实”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青年时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5:10:57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5:03:45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45:56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顺应党建趋势,党员干部如何作为
人民论坛(2016年26期)2016-10-12 1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