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熠
摘要:本文主要是以猪蓝耳病为核心,针对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以及防治的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根据患病组个体的观察,实验人员可以对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为清晰且全面的认识;根据健康组个体的检测,可以发现在养殖过程中采取的防治措施具有较强作用,猪群中患上疾病的概率极低。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证明在进行猪群养殖的时候,防治措施的完善对猪蓝耳病的预防具有一定成效,因此在后续的猪群养殖中,养殖人员可以将防治措施践行到位。
关键词:猪蓝耳病;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在社会不断发展影响下,猪群养殖户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通过猪群的养殖,不仅可以使养殖人员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也可以使养殖人员的经济水平得到较大程度增长。在猪群养殖的过程中,猪蓝耳病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疾病类型,这种疾病更多的是发生在生猪的身上,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就会使猪群的整体情况受到很大影响,像猪个体免疫力的降低、猪群繁殖链的中断等,严重的话甚至会造成患病猪的死亡,因此这种疾病的防治措施是养殖人员关注的一个重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猪群养殖中心选择出100头患有猪蓝耳病的个体,将这些个体猪归为一个小组,定为患病组。实验人员需要对这些患病猪的生活情况、日常表现情况进行为期30d的观察记录,进而通过记录结果判断出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在这些选择出的猪个体中,母猪有41头,仔猪有24头,生长猪有35头。
在进行患病猪选择的时候,实验人员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患病猪的疾病类型,既要保证选择的猪个体是患有猪蓝耳病,也要防止这些被选择的猪个体存在其它类型的疾病,防止这些疾病影响到猪蓝耳病临床症状的观察;第二是患病猪的精神状态,患病猪的精神需要维持在良好的状态中,而且这些猪个体不存在精神萎靡、状态不佳等情况。
在养殖中心选择出100头健康的个体猪,这些健康的个体猪也被归为一个独立的小组,称为健康组。之后对这些健康的猪实践应用一些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在养殖一段时间之后,实验人员需要对健康猪进行个体情况的观察,查看猪群是否出现患病的情况,进而通过这种方式判断出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就这些健康猪来看,其中包含着38头母猪,14头仔猪,48头生长猪。
在进行健康猪选择的时候,实验人员需要确保这些猪个体的身上不存在任何类型的疾病,而且猪个体的生长状态、生长情况等均处于正常范畴之内,确保防治措施的应用可以具有对应的效果。同时,实验人员也需要对这些选择出的猪个体进行维护,防止在进行本次研究观察的过程中使健康的猪个体出现问题。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患病猪与健康猪是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也就是两组猪群不会出现接触或者是交叉的情况,这样就可以防止出现健康猪被患病猪感染的现象。
1.2 方法
临床症状的观察:对猪蓝耳病来讲,这种疾病的潜伏期情况较为特殊。在被感染之后,短的潜伏期是在3d左右,而长的潜伏期可以达到30d以上,因此猪蓝耳病的病發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像毒株因素、免疫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等。从整体上来看,猪蓝耳病的感染是分为三种类型。
急性型:在发病猪的身上,这种疾病的临床情况表现为精神上的沉郁、食欲上的下降、呼吸上的困难、体温上的上升、皮肤上的发紫等。若是发病猪为母猪,在妊娠后期,母猪就会出现流产、早产、死胎等现象,如果成功生下幼猪,幼猪也很有可能会在一周内出现死亡的情况,除过这些之外,母猪也会出现产后无乳、阴道分泌物增加的现象[1];若是发病猪为仔猪,仔猪会出现腹泻、消瘦、水肿等情况,如果仔猪处于断奶之前的状态,就很有可能会出现死亡的情况,如果仔猪已经完成断奶,则是会出现体重下降、生长缓慢的情况;若是发病猪为生长猪,这种猪的症状较为轻微,基本上就是体现为呼吸系统疾病、体表颜色发紫等现象。
慢性型:这种类型的疾病一般是发生在规模化养殖场中,一旦患上这类疾病,就会使猪群呈现出生产性能减弱、生长速度缓慢、繁殖性能减弱、免疫性能降低、感染性能加强等症状。在这样的情况下,猪群就很容易出现一些感染性的疾病、病毒性的疾病、细菌性的疾病,如链球菌病、支原体感染等。
亚临诊型:这类疾病不会呈现出临床上的症状,一般是表现为猪蓝耳病的持续感染,在发病猪体内,血清检测会出现阳性。
防治措施的应用:在健康组的猪群中,主要是通过防治措施的施行来预防猪群患上猪蓝耳病:
第一,生产管理的加强。在进行生猪养殖的时候,养殖人员需要对生产管理方面的内容予以充分关注与重视,促使猪群的养殖得到保证。首先,可以对养殖环境进行管理,像温控设施的调整、通风设备的安装、温湿度的控制等,促使猪群的养殖环境具有一定的整洁性、舒适性[2];其次,可以对养殖的密度进行管理,密度的合理安排可以使猪群养殖的整体情况得到优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现疾病感染的情况;最后,可以对养殖饲料进行管理,既要确保饲料使用的营养性,也要确保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均衡性,促使猪群的进食情况得到保证。除过这三点之外,隔离措施的加强也是一个重点所在,像区间隔离的完善、消毒措施的施行等都可以有效地防止猪群发生疾病感染。
第二,免疫监测的加强。在猪群养殖的过程中,免疫监测的加强是体现在两点,其一是基础免疫的加强,像口蹄疫的免疫、伪狂犬病的免疫、猪瘟的免疫等,通过这些基础免疫工作的完善,可以使猪群的养殖具有基础上的保证,也可以使猪群的健康得到保证,进而使猪群整体的免疫水平、免疫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3];其二是群体免疫的加强,养殖人员需要定期对猪群进行抗体检测,若是存在抗体降低的情况,就要及时加强猪群的抗体,促使猪群自身对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抵抗性,对于一些刚出生或者是出生时间较短的仔猪,养殖人员需要对这些猪群予以充分的关注,像首次免疫、二次免疫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使自主的免疫性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增强。
第三,疾病用药的加强。对猪蓝耳病来讲,这种疾病没有专项的治疗药物,因此在进行疾病控制的时候,养殖人员需要确保药物使用的有效性、科学性,既要确保药物治疗的效果,也要防止出现药物损伤的情况。如果猪群中没有出现疾病感染的情况,养殖人员可以通过氨基多维、益生菌等的应用使猪群的免疫力得到提升,这样就可以使猪群对疾病的抵抗性加强,进而使猪蓝耳病病发的概率降低[4];如果猪群中出现感染疾病的情况,养殖人员就需要结合患病猪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的应用,像卡巴匹林钙可以起到较强的散热抗炎效果,麻杏石甘散可以使呼吸方面的问题得到缓解,黄芪多糖可以使病猪的身体情况得以恢复。在进行药物选择的时候,对症下药是一个必备性原则,通过这种针对性药物的使用,不仅可以使患病猪的情况得以缓解,也可以使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的指标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患病猪的生活情况。这个指标包含的内容较为多样,需要结合患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若患病猪是母猪,就需要观察母猪的胎猪情况、产乳情况、阴道分泌情况;若患病猪是仔猪,就要观察仔猪的呼吸情况、体温情况、皮肤情况、体重情况等;若患病猪是生长猪,就需要对生长猪的呼吸系统、体表情况、感染情况等进行观察。
第二,健康猪的防治情况。这个指标主要是针对健康猪是否出现患病情况来判断,像发烧情况、升温情况、感染情况、呼吸情况等,结合这些方面的信息就可以汇总出健康猪有没有患上猪蓝耳病,进而判断出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数据统计、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均是采用SPSS23.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来完成,其中是通过“%”的方式来表示健康猪感染猪蓝耳病的概率。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的结果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对患病猪的观察,可以发现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是体现在以下几点上,像呼吸上的困难、温度上的上升、体重上的下降、精神上的沉郁、体表上的发紫等。在一些情况较为特殊的患病猪身上,也会存在着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说在母猪的身上,就会出现流产、早产、死胎、无乳等情况。如表一。
第二,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在本次研究三种防治措施的作用下,可以发现健康组猪群中出现疾病感染的只有3头,疾病的感染率是3.0%左右,而且疾病感染的情况较为轻微。因此在进行猪群养殖的时候,防治措施的应用有着较强的效果。如表二。
3 讨论
在进行猪群养殖的时候,养殖的具体情况不仅会影响到猪群的生活质量,也会对猪群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猪群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对多个方面的因素给予充分的关注,在最大程度上防止猪群出现疾病。
猪蓝耳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也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就很容易使猪群的养殖受到影响,像猪群生长的影响、猪群健康的影响、养殖效益的影响等,因此这种疾病的防治就成为了养殖人员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对猪蓝耳病来讲,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症状情况不仅与疾病的类型有着一定的关联,也与猪群个体的情况有着较强的联系。猪蓝耳病主要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急性型、慢性型以及亚临诊型,在这三种类型中,急性型较为常见[5]。在急性型疾病中,母猪的症状较为特殊,像流产情况的发生、早产情况的发生、死胎情况的发生、木乃伊胎情况的发生、弱仔情况的发生等,而且在生产完之后,母猪会表现出无乳的现象,一些母猪的阴道甚至出现会出现大量的分泌物。就这些成功生产下的幼猪来看,虽然成功在从母体中脱离,但是在出生一周之内的时间也会陆续出现死亡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猪蓝耳病对猪群养殖造成的影响、造成的危害是较为巨大的,对此这种疾病的防治必不可少。
在进行猪蓝耳病防治的时候,本文主要是针对三种防治措施进行分析。首先是生产管理的加强,指的是在猪群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对猪群予以多方面的管理,像环境上的管理、饲料上的管理、隔离上的管理等,促使猪群具有一个较为整洁且卫生的生存环境;其次是免疫监测的加强,不仅要保证猪群自身免疫能力的提升,也需要使猪群个体的免疫水平、免疫效果得以增强,这样就可以使猪群对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性,从而使疾病感染的概率降低;最后是疾病用药的加强,养殖人员既要确保用药的有效性,也要确保用药的合理性,促使猪群可以在药物的作用下提升自己的免疫力,也使猪群对疾病的抗击性加强。除这三个方面的防治之外,养殖人员也需要针对一些其他方面予以一定的关注,像猪群个体的筛查、养殖环境的控制等。
从整体上来看,猪蓝耳病对猪群养殖造成的影响是较大的,在这样的形势下,养殖人员就需要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对猪群进行更为具体的观察,一旦发现猪群中存在疾病的症状就要及时地予以隔离治疗,这样就可以使疾病的影响性处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同时,养殖人员也需要将一些防治性的措施应用在养殖中,使猪群的养殖具有较强的防治性,也使猪群自身的健康性、抗病性得以加强。
參考文献
[1] 李伟,刘冬冬,吴丹,等.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及综合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2(3):29-32.
[2] 刘晓娟.猪蓝耳病与衣原体混合感染临床表现及预防[J].农牧与食品机械,2021(21):9-12.
[3] 刘永磊.生猪养殖中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对策探究[J].中国动物保健,2022,24(10):21-25.
[4] 朱晓伟,孙淑东.规模养猪场猪蓝耳病的诊疗与防控措施分析[J].畜禽业,2022(5):33-37.
[5] 孙守峰,李奉山.猪蓝耳病的发生原因,诊断及防治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