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
我曾经听过一个似是而非,但对心理健康很有帮助的说法:如果世界上没有人误解你,如果你没有任何一个因误解而来的敵人的话,你这个人一定是没干过什么大事。
乍一看,这句话像歪理,但仔细想想,它说到了一个现实:任何人都会被误解,因为我相信,任何人都有他正在干的大事。一位母亲可以因照顾小孩而被婆婆或丈夫误解;一名员工可以因为想与人为善而被同事误解;一个学生可以因为努力争取成绩而被同学误解。
误解,是人们在残酷世界互相伤害的武器。在此,我想谈一位经常被误解的作家,他是塞林格,而他写过这样的话:“不成熟的人想为理念而壮烈牺牲,成熟的人会为理念卑微存活。”听罢,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理念奋斗抗争,你大概已经开始误解这句话的意思。塞林格,绝不是一个逃兵。
关于塞林格,人们一般的认识大概就是他的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对这本作品多一点认识的朋友,可能会说到这本书创下累计全球销量6500万本的纪录;以及当年,枪杀了约翰·列侬的凶手,竟然在事件后安静地坐在人行道上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等待被逮捕。还有一些资深读者,会说到塞林格第一篇刊登在《纽约客》杂志上的小说,题为《香蕉鱼的好日子》。但总的来说,一般人对塞林格的印象,总是有点模糊,认识不多。为什么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塞林格在成名后不久,便远离城市隐居去了。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出版前,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质疑,有的出版社退稿,有的编辑要求改书名。但此书正式出版后,却大受欢迎,空前成功,塞林格顿时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塞林格回应这名誉的方法,是搬到郊区,不再接受访问,不再发表作品。
最初,媒体以“文学史上的真正隐士”正面称之。日子久了,关于塞林格的各式各样谣言渐渐被传说,比如说他在住所外围安装通电的栅栏,说他放狗咬人,甚至说他对人开枪。世人在怀疑:塞林格居然放弃了对现实世界的抗争精神而离开群众了?在我看来,这是天大的误解。
塞林格不是一个逃兵。《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要读者是二战战后的一代,而塞林格正是参与二战的前线军人。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塞林格立刻跑去参军,却因体检不合格而被拒。后来美军进一步增兵,他成功入伍,加入美军步兵第四师第十二旅,担任上士,负责反间谍工作,并参与了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是首波抢滩军人之一。作为一名在前线的作家,塞林格一边参战,一边写作。在抢滩时,塞林格背着《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前六章手稿。我们想一想在战争前线写作是怎样一种体验。枪林弹雨,血肉横飞,死亡伤病近在咫尺,而塞林格却高度自律地以生命完成手稿。
塞林格面对残酷世界的经验是第一手的,而且是有气味的。1945年春天,塞林格随着军队来到考弗灵集中营,目睹了上百名饿死,甚至被活活烧死的犹太人的尸体。他说:“闻过的人怎么也忘不了烧人肉的气味。”塞林格在战争前线超过200天,获得5枚战星勋章,1枚总统颁发的部队英勇勋章,却在德国宣布战败后的7月,因精神崩溃而入院。
《麦田里的守望者》不是一本描写战争的小说,而是一本因战争而来的小说,是一本没有战争片段的战争小说,并且时刻提醒我们身在残酷世界的态度:“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跑去,我就要把他抓住。”这就是塞林格书写这本小说的精神。
当16岁的主角霍尔顿目睹同学跳楼自杀后那血肉模糊的现场,当他从学校逃到纽约的路上,遭到同学殴打,被皮条客抢钱,崩溃到考虑自杀时,他的处境与身在前线的大兵一样孤立无援。霍尔顿与二战后的人类,思考同一个问题:我们要如何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呢?
“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写道。守望者又怎会离开麦田呢?塞林格的儿子澄清,前文提到的塞林格的古怪行为都是捏造的。事实上,他的父亲在隐世之后,除了写作,还会默默回信给失意的读者。回到前面提到的引文:“不成熟的人想为理念而壮烈牺牲,成熟的人会为理念卑微存活。”我想强调:重点不在存活,而在于拥有理念。
(尹宛海荐自《青年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