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内心的“隐秘焦虑”

2023-07-04 09:35罗玲编辑臻熙
科学生活 2023年2期
关键词:重度检出率青少年

文/罗玲 编辑/臻熙

经过100多天的等待,尘埃落定,江西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确定胡某某失踪为自杀身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这背后,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应该引起极大重视。

01 青少年自杀,不是小概率事件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自杀事件的发生,大家或许开始逐渐意识到,这已经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事实上,根据多年来的全球数据显示,15~29岁年轻人的死亡原因中,自杀始终排在第二位。

我国的情况也类似。根据北医发展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约有上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自杀已然成为青少年的首要死因。男、女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6.7%和 24.3%,自杀计划报告率为5.6%和7.7%,自杀行动报告率为 2.9% 和3.0%。《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数据,自杀在10岁之前还比较少,但在此后就风险迅速上升。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1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

02 青少年可能自杀的原因

尽管悲剧已经发生过这么多,依然有很多不理解的声音存在,大家不明白,一个处于风华正茂年纪的青少年,为什么会想不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他们选择以自杀来结束生命。

根据研究的结果,自杀的原因可能非常复杂,有很多因素影响,同时,也可能并没有那么复杂。

原因复杂在,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周围家庭、小环境、大社会、族群文化等都可能有影响。如本人的基因易感性(家庭有近亲自杀过)、精神疾病(包括抑郁、行为障碍以及滥用药物)、身体疾病(哮喘、癫痫、慢性疼痛等自杀风险特别高)、不健康的家庭关系(比如持续并经常存在冲突;生理、心理、或性虐待等事件;而其他家庭成员过度容忍)、情境危机(比如所爱的人突然过世、家庭暴力)等。

同时,青少年轻生的原因,又可能非常直白和简单。

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NIMH)研究曾清楚地指出,青少年自杀的诱因,常常是“失望,失败,被拒绝等,比如和女朋友分手,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家庭纠纷”。

此外,近年来青少年的抑郁率也在逐年上升,心理健康也需要进一步加强重视。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为7.4%。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抑郁和重度抑郁也呈上升趋势。小学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1.9%~3.3%。初中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7.6%~8.6%。高中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10.9%~12.5%。

这几年里,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澎湃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清华大学主办的第二届世界卫生健康论坛中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带来的精神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疫情以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加。主要的原因是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不能去幼儿园、不能上学,只能在家线上上课,缺少同伴交流,没有体育活动,没有户外活动。甚至有些青少年因为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时间长,回到学校不适应,出现很多问题。

03 如何拯救年轻的生命?

1.识别自杀征兆

青少年在自杀前的心理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想要结束生命,一方面却希望有人能够帮助他们。

几乎在所有青少年自杀以前,都会因这样的矛盾而痛苦。他们会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发出求救信号。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寻求的不是真正的结束生命,而是结束当前严重的痛苦。

只有当所有的隐秘求助都没能被理解,最终他们才选择自杀,这让最后的结果显得非常突然。

50%到75%的人在自杀前有征兆,而这些征兆是最容易被熟悉他们的家人、朋友和老师察觉到的。这些征兆包括:

直接或间接地表示想自杀;

自杀遗书或计划、购买自杀工具;

以往的自杀尝试;

交代后事(如交代安葬,写遗书,或把珍贵的物品分发他人);

沉迷于死亡的幻想中

……

除了情绪以外,身体也会主动发出其他求救信号。

学习态度和方式的变化:突然对热爱的事物失去兴趣、学习态度和方式突然变得消极、无法专心等;

作息习惯的变化:睡眠质量下降、难以入睡、易醒等;

与人交往的变化:突然变得回避交往、突然非常主动进行社交等;

其他变化:严重抑郁后的突然平静、食欲下降、身体状态不佳等。

当然,这些也可能只是身体状态不佳或者其他原因的表现,但我们谁也无法保证它不是危及生命的信号,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能轻视它。

2.父母和家庭的支持,倾听与包容,给予孩子归属感

研究显示,“求死的欲望”来自于长期体验“累赘感”以及缺乏归属感。如果孩子和周围的人有亲密的关系,就不会缺乏归属感。

美国国家学校心理学家协会(NASP)把家庭的支持和融洽的亲子关系列为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第一条,良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交流会增强孩子的“归属感”,温暖的家永远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倾听青少年的声音,即使你觉得他们的烦恼“不值一提”。对成年人来说无关痛痒的小事,对青少年来说可能是天大的灾难。青少年的大脑前额叶皮质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冲动,过度敏感,在遇到事情时会应对错误,而让自己陷入更加糟糕的局面。

在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前,不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父母需要让孩子确信,当孩子开口说话的时候,父母愿意真诚地倾听,想要理解孩子们的世界,重点是要对他们的事情有兴趣,这能够为身处困境的孩子寻求他人的帮助打下基础。

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开放式问题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他们当前的困境,也可以帮助他们看到那些令他们深感沮丧的选择。

比如:当你想不到任何办法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困难时,你会怎么做?或者“当你感觉到难过的时候,你会找谁倾诉?”等等。

同时,如果发现孩子可能患上心理疾病,要非常重视并及时带孩子寻求医疗帮助,不要觉得心理疾病都是矫情或就医可耻。

3.多做贡献,寻找爱好,找到学习以外的自我价值

现在的学业压力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最大的一个压力来源,即使父母没有给孩子压力,孩子们也可能在与同辈的比较中产生压力,并因此感到焦虑,进一步产生抑郁情绪。

当青少年尝试自杀时,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试图避免精神上的崩溃和自我价值的崩塌,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引导孩子开拓眼界,找到自己在学习以外的成就感和价值。

美国国家学校心理学家协会推荐的自杀防御机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对生活的满足感、自尊和使命感。

曾有一句俗话这样说:如果你想一辈子都开心,请去帮助别人。给别人提供帮助是增强青少年价值感的一个重要途径。曾经有一名抑郁患者分享,在自救的过程中,参与了很多公益活动,这对他起到了很大帮助。

平时多和孩子谈论未来的人生目标,花些时间寻找自己的独特点和爱好,让孩子知道学业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也有助于帮孩子建立更坚毅的精神内核。

4.不要害怕和孩子谈论心理问题和死亡

有个理论说到,一件自杀事件,会对6个人造成影响。如今的网络,让自杀事件得到大量关注和大规模传播。也有人担心这样的情况是否会引起效仿行为发生。

但研究表明,积极和孩子谈论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多朝好的方向去引导,正向激励,带来的正面影响大于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告诉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焦虑和其他问题很关心,父母一直陪伴和支持着孩子。

04 写在最后

最后,除了家长们的努力,我们的社会、学校和社区也需要形成一个良性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各界共同努力和关注,才能真正减少类似的事件。

真的希望这样的悲剧结束于此,永远不再发生……

猜你喜欢
重度检出率青少年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青少年发明家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2014新主流“重度手游”
老年重度低血钾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