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渔稻共生种养发展概况

2023-07-03 05:54崔宇翔刘毅吴彦飞张清靖张树林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种养共生水产

崔宇翔,刘毅,吴彦飞,张清靖,张树林

我国渔稻共生种养发展概况

崔宇翔1,2,刘毅2,吴彦飞2,张清靖2,张树林1,通信作者

(1. 天津农学院 水产学院 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92;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水产科学研究所渔业生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68)

渔稻共生种养是一种将渔业养殖与水稻种植有机结合,并能够使其共生系统产出更多价值的生态化种养模式,具有绿色高效、生态节水,产出多样等优点。因此,本文综述了渔稻共生种养的概念、作用机理、主要模式、主要社会贡献、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我国渔稻共生种养模式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渔稻共生;循环水;种养模式;发展现状;应用前景

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度过了数量增长的阶段,逐步进入转型和追求农业产品的高品质阶段,而我国人均食物消费量增速将明显放缓,未来肉、蛋、水产品等高端农产品的市场潜力较大[1]。水产养殖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水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具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较高[2],水产品还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病症,并降低其发病率[3-5]。因此,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水产品还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进而带动了水产养殖业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规模大,2020年全国养殖面积达7 630.11千公顷,水产品养殖产量达5 224.2万吨[6]。大规模养殖生产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益,但也产生了诸多问题,譬如水产养殖业部分布局规划无序,从业者专业技术水平不高,部分养殖者追求利益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密度,而且养殖废水不做处理排放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废水中的药品残留和过高的氨氮含量还可能导致水体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较高和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污染[7-9]。传统养殖模式还存在着用水浪费等问题。渔稻共生种养是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动物养殖相结合,可以改变产出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养殖,能够推进我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战略部署和响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作要求,呼应推广绿色健康养殖的“五大行动”方针[10]。因此,本文针对渔稻共生种养的概念、作用机理、发展历程、主要模式、主要社会贡献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综述,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渔稻共生种养的发展和推广提供参考。

1 渔稻共生种养概念及作用机理

渔稻共生种养是一种循环水养殖方式,它科学利用了生物种群、群落之间的生存竞争及协同作用,从而控制和调节稻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并且充分发挥渔稻共生生态系统的潜在价值,使资源转化为更多生物产品,具有绿色、节约、可持续性等特点[11]。在渔稻共生种养系统中,包括鱼在内的水产动物和水稻成为该系统的共同主导因素。水稻作为主要的生物群落之一,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水和无机元素,制造有机物和氧气;同时,水稻对营养物质吸收,净化养殖环境,可以有效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水体环境,从而减少水产动物的病害,有利于水产动物生存与繁殖。而引入水产动物改变了物种组成和种间相互关系。水产动物能够摄食稻螟蛉等水稻害虫,抑制水稻虫害发生,而且水产动物的代谢产物及残饵进入水体,增加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含量,这些营养物质可以被水稻吸收利用,从而减少甚至省去使用人工化肥;此外,水产动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又可以被水稻光合作用所利用。水产动物还能通过搅动水体,增加水和空气之间的接触机会,从而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水平,并使氧气分布更加均匀(图1)[12]。

图1 渔稻综合种养模式示意图

渔稻共生种养可以将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进行结合,将有限的耕地资源进行更为合理充分地利用,既便于稻田灌溉和温度调节,利于微生物生长,提高有机物分解速率和土壤转化率,增加水稻分蘖数,进而使水稻增产,减少了系统中饵料和药品的摄入量以及养殖废水排放,增加了作物产出的种类和效率,获得稻鱼双丰收[12-13]。

2 渔稻共生种养的发展历程

渔稻共生种养多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等地区,是我国农业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渔稻共生种养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生产者习惯在种植水稻时养田鱼[14-15]。两千多年前,成都平原地区就已经出现了渔稻共生种养的雏形,但是技术水平不高,养殖分布规模小且分散[16],在1 800多年前的东汉就已经有关于渔稻共生种养的记载,四川等地的农民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季节变化,在冬、夏两季进行种稻放鱼,且水产品物种丰富多样。之后渔稻共生种养经历了唐、宋等多个朝代延续完善,渔稻共生种养在农户中由粗放式自给自足为主逐步转变为规模较大、具有一定市场流通性的特点[17-19],即便在战乱频发的民国时期,渔稻共生种养在我国仍然得以保留并且分布在多个省份,有关单位对此展开技术研究[18],为我国现代渔稻共生种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稻渔养殖由主要集中在南方逐渐推广到了全国,由深山中逐步走向开阔平原,从古老的传统模式逐步走向了规范化、产业化、现代化。渔稻养殖发展至今共经历了由零散分布到大力推广、发展受限规模缩小、重振旗鼓更新技术、跨领域创新科学管理以及扩大领域交融稳定发展几个关键时期[20]。21世纪初,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我国浙江青田“渔稻共生”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1],可见我国渔稻共生种养在世界农业中已具备重要地位。“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我国的渔稻共生种养已经结合了多学科,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多领域的人才加入渔稻共生种养模式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中,生产质量不断提升,产品多样化显著增加。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联合有关推广科研教学单位开展了稻渔综合种养新技术模式的试点示范,稻鱼、稻蟹、稻虾、稻鳖等多种渔稻共生种养得到更全面的发展[22],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

3 渔稻共生种养的主要模式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资源状况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具有明显差异,各地渔稻共生种养最适宜种植的水稻种类以及水产养殖品种也会有所区别。随着我国渔稻共生种养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以鱼稻、蟹稻、虾稻等种养模式为主,其他模式为辅的多种种养模式共同发展的格局[23]。

3.1 鱼-稻共生种养模式

鱼-稻共生种养模式可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放养鱼苗,让鱼完全与稻田共同组成养殖生态系统,或在田旁布设鱼塘,使水稻利用养殖尾水中的营养物质生长;在鱼类养殖品种上,通常选择耐浅水、耐高温的草、鲤、鲫鱼等,也可混养些滤食性鱼类[24]。该模式是我国山丘区梯田地带开展渔稻综合种养的主要模式,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广泛应用。2020年,鱼稻种养面积排名前5的省份分别为四川、湖南、云南、贵州、广西,5省种养面积占全国鱼稻种养总面积的84%,5省产量占全国鱼稻种养鱼总产量的88%[23]。鱼稻共生养殖显著增加了田鱼的活动范围,与水稻单作比较,鱼稻共生种养显著增加水稻分蘖期和灌浆期叶片氮含量及成穗率,促进了水稻生长和产量提升[25]。同时,鱼稻共生种养也提升了稻谷品质和土壤质量[26]。

3.2 虾-稻共生种养模式

虾稻共生种养模式为在稻田旁挖沟渠供虾活动觅食以及避暑,同时便于捕捞;常见的稻虾品种为小龙虾、南美白对虾等[27]。虾稻共生种养模式已成为我国应用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渔稻综合种养模式。多分布于降水充足、水资源丰沛的地区。2020年虾稻共生种养虾产量排名依次为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江西,5省产量占全国虾稻共生种养虾总产量的90%[23]。与传统稻田生产模式相比,虾稻生产模式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提高经济效益[28]。以湖北监利县虾稻种养模式为例,2019年该县虾稻养殖平均收入45 000 元/hm2,远高于普通粮食种植业的平均收入[29]。

3.3 蟹-稻共生种养模式

蟹稻共生种养模式将蟹类养殖与水稻种植结合,选择保水性好的水田将田蟹投放养殖,田蟹不仅可以去除杂草,还具有翻松田土的作用[30]。蟹稻共生种养模式主要分布于东北以及长江下游地区。2020年,蟹稻种养面积排名前5的省份依次为辽宁、吉林、宁夏、天津、黑龙江,5省种养面积占全国蟹稻种养总面积的72%[23]。蟹稻共生种养模式能够改善土壤性质,提高了氮的利用效率以及养殖的产量[31]。同时,蟹稻共生种养还能够减少农药投放,抑制稻田中害虫生存,加之对水稻品种选择时挑选抗虫病害的水稻品种进行耕种,可以对稻田病害防治起到明显效果[32]。

3.4 鳅-稻共生模式

泥鳅同样具有钻松土壤的作用,有利于水稻生长,并且也能够直接投放于稻田中养殖[33],泥鳅对环境适应性高,生存能力较强,因此鳅-稻种养模式也是我国主要的渔稻共生种养模式之一。鳅稻共生种养模式分布较广,全国大部分稻作区均有分布,但总体规模较小,地域分布呈现分散的状态。2019年我国鳅稻种养面积排名前5的省份依次是湖北、安徽、湖南、广西、陕西,5省种养面积占全国鳅稻种养总面积的85.57%[34]。鳅稻共生种养也能改善土壤品质,提高产量[35],并且增加稻田土壤表层微生物群落构成多样性,提高酶活性,有利于营养物质利用[36]。

3.5 其他共生种养模式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渔稻共生种养模式外,我国还分布有稻鳖、稻螺、稻蛙等小规模的共生种养模式,一些地区还尝试了稻-鸭-鱼综合种养模式[37]、稻-鸭-虾-草-鹅综合种养模式[38]、稻-鱼-鸡综合种养模式[39]等更多生物群落加入的,生态更为复杂,稳定性更高的渔稻共生种养模式,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养殖水产动物种类不同,不同种养模式中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对应的养殖方式都会产生差异,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及活性、土壤成分、物质循环等也会受到影响[40]。因此,对不同种养模式需要制定对应的管理方式,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产出价值最大化。

4 渔稻共生种养的主要社会贡献

渔稻共生种养是将水产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顺应了生态学中不同物种间互利共生的规律,将理论、技术与生产经验相结合,可产出水稻、水产品等多样化产品的方式。渔稻共生种养利用了跨学科的方法和知识,将生态优先事项和收获紧密联系起来,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实现用水量、施肥量双减少,能够助力国家扶贫脱贫,增加劳动者收入,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收益和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1 提供产品功能

现阶段,我国的耕地面积受到城市扩张、过度开发以及工业水平提升等因素的影响,耕地资源已不充裕,甚至可能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41]。因此对宝贵耕地的高效率利用十分必要。而渔稻共生种养就是对有限空间的充分利用,实现一地多用,水体循环,增加了稻谷和养殖水产品的产量,可以同时为我国居民提供植物营养与动物营养。近些年来,渔稻共生种养在全国的规模总体呈增加趋势,产量也在不断攀升[6],表明渔稻共生种养技术越来越成熟,推广范围越来越大,能够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帮助。

4.2 生态调节功能

渔稻共生种养不仅具有固土保水的功能,还拥有自我施肥以及水质净化等特点,能有效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渔稻共生种养可以增加土壤中营养物质的转化效率,维护土壤微环境稳定,提升土壤品质[42]。相比于单种稻田,渔稻共生种养增加生态的复杂性,能够产生较高的水稻产量,并可抑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生存,稻田中可能破坏人体健康的病原生物大量减少,包括蚊子、丝虫等,因此可以减少农药施用,同时鱼类捕食使得水稻患各类病害的几率大幅度降低,使养殖生态更加稳定和健康[43-45]。

4.3 改善经济功能

渔稻共生种养是一种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与传统的稻田和鱼塘相比拥有更多附加价值。譬如,不施用农药的大米可以达到绿色有机的健康食品标准,获得更多经济收益;渔稻共生种养具有更多可被开发的观光项目,具有潜在的农业休闲文化价值;渔稻共生的水体循环利用,减少了施肥和用药,节约了养殖种植的成本付出;渔稻共生种养更多的产量和多样化的产出可以带动食品加工、餐饮服务等行业发展,引导农村闲置劳动力再就业,增加农民赚钱的方式,能显著提高经济收益,扶贫脱贫效果显著。

5 渔稻共生种养还存在的问题

5.1 产业化程度低,产业发展不全面

目前,国内大多数地方渔稻共生种养都是分散养殖,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并没有从整体上进行系统性整合,组织化程度低,从而导致了对应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工程修建缓慢或者停滞,个体种养面对风险的能力较低。同时,分散式的种养模式也导致了农民不容易获得有效规范化的培训指导,很难对接可以应用于行业的最新技术成果,而且还会影响到农产品销售,个体从业者产品因缺乏规模以及规范化经营可能导致滞销[46]。此外,渔稻共生种养所带来的潜在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并未全面有效地发掘利用,很多地区仍然将渔稻共生种养作为基础农业看待,只注重生产环节,或者增加养殖规模,与休闲农业、现代农业文化推广、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对接不够充分,忽视了潜在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渔稻共生种养产业化、规范化程度仍然较低。

5.2 理论研究仍不充分,技术应用有待提高

总体来看,国内的渔稻共生种养虽然历史悠久,已经具有了成熟的养殖体系和生产经验,但渔稻共生种养的理论体系并不完整,现有的养殖技术主要来源于对传统生产经验的整合,同时,渔稻共生种养理论研究还不系统和不深入,而基于渔稻共生种养体系衍生出的新型种养模式仍在不断推出[47],因此,需要建立相对成熟的渔稻共生种养理论体系。由于缺乏相对全面的科学理论体系作支柱,渔稻共生种养与现代新兴科技结合的速度也受到影响,没有为数字化智能监测系统、物联网管理平台等新技术推广应用奠定市场基础。距离实现渔稻共生种养的全面智能化仍有较长的发展道路。

5.3 渔稻共生种养的管理水平低,仍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

我国国土面积大,区域间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同时各地的渔稻共生种养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地区将渔稻共生种养作为本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虽然前期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划,但是由于规划缺乏科学性,研究不充分,加之渔稻共生种养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导致渔稻共生种养本土化产生了许多不匹配的问题[23],比如筛选本地最适宜渔稻共生种养的水稻品种,选择本地最适放养的鱼类,养殖密度和病害防治等对当地环境适应性较差,从而导致生产效果不如预期。同时,部分物种的盲目引入反而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20]。部分地区还存在从业人员对渔稻共生种养了解不够深入,专业性较差,缺乏对应的技术人才和生产意识,对产业发展方向认知不够清晰具体,与当地的政策衔接不紧密,反而导致了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47]。

6 渔稻共生种养发展建议

6.1 将渔稻共生种养向高水平产业化发展

我国渔稻共生种养发展已经度过了快速扩大规模的阶段,而逐步转向了技术创新、跨领域交融、多学科协作方向[20]。渔稻共生种养已经具有了可观的规模,下一步应将渔稻共生种养向集约化、组织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鼓励个体农户整合,创建渔稻共生种养合作社和产业示范区[48],发挥培养大户、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对内部参与者生产销售进行集中科学培训,对价格和管理运营进行标准化,形成全新的大规模生产经营体系。同时建立产业配套服务体系,鼓励产业融合,开发相关对接产业,打造绿色健康的本土渔稻共生种养产品品牌,提升鱼稻农业文化知名度。

6.2 进一步加强渔稻共生种养基础理论与技术模式研究

面对渔稻共生种养的理论体系缺失,应加大对鱼稻共生基础理论与技术模式的研究。吸引更多科研院所开展渔稻共生种养相关的试验,发挥各类产学研平台作用。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参数、系统生态机理、系统效益评价方法的科研增加投入,完善理论体系更多板块,对鱼稻、虾稻等不同类型的养殖系统理论知识分类归纳,探索出高产出、高效益、绿色可持续的养殖模式,并进行总结,形成全国性的和有地域差别的渔稻共生种养技术规范,为高新技术迅速投入产业铺平道路。

6.3 规范渔稻共生种养模式,完善产业发展体制

加强对渔稻共生种养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资金投入,如减免产品税、提高渔稻共生种养工程补助金额等,广纳更多专业型人才加入行业,引导各地将渔稻共生种养模式加入当地农业发展规划,结合理论知识体系和当地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利用已有资源,积极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低产田改造,禁止脱离实际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尽量减少行业分散式分布,鼓励连片集中发展。

6.4 加强对渔稻共生种养的创新发展,促进经济跨越式增长

提高产业发展的创新性,推出更多种类的渔稻共生种养模式,开拓更多高水平、高技术的发展方向。譬如,可将智能管理系统与渔稻共生种养模式相结合,用程序远程控制投喂补水等工作,提高监测细致程度,减少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开展渔稻共生种养潜在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挖掘利用研究工作,将渔稻共生种养与休闲农业、现代农业文化推广、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行业有机对接起来,为我国鱼稻共生养殖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总之,渔稻共生种养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中诞生的宝贵技术成果,符合我国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需求,为新时期农渔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助力。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科技投入、企业主导、农民参与及素质提升,未来渔稻共生种养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 杨军. 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政策启示[J]. 中国粮食经济,2021(3):28-32.

[2] 黄鸾玉,吴祥庆,庞燕飞,等. 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水产品营养价值[J]. 食品科技,2018,43(2):175-179.

[3] LARSSON S C,ORSINI N. Fish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stroke: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J]. Stroke,2014,42(12):3621-3623.

[4] LIU Y H,ZHUANG P,LI Y,et al. Association of fish oil supplementation with risk of incident dementia:A prospective study of 215,083 older adults[J]. Clinical Nutrition,2022,1(2):1-10.

[5] LI Y H,ZHOU C H,PEI H J,et al. Fish consumption and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J]. Chin Med J,2013,126(5):942-948.

[6] 农业部渔业局.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1[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7] 刘佩,孙炜琳. 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0):11981- 11984.

[8] 刘国锋,徐跑,吴霆,等. 中国水产养殖环境氮磷污染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J]. 江苏农业学报,2018,34(1):225-233.

[9] 李中虎,张广芹,刘聪,等. 山东沿海地区工厂化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中国动物保健,2021,23(9):100-101.

[10] 中国水产编辑部. 农业农村部部署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J]. 中国水产,2021(8):14-18.

[11] 倪达书,汪建国. 稻鱼共生理论的研究[J]. 水产科技情报,1981(6):1-3.

[12] NI D,WANG J. Material cycles and economic returns in a rice fish ecosystem[J]. Rice Fish Culture in China,1995,3:177-181.

[13] 殷建平. 浅谈稻鱼共生的技术措施及效益分析[J]. 中国水产,2018(3):78-79.

[14] 邹逸麟. 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地域分布和环境制约[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3):222-231.

[15] 彭作生,朱柳玲,汪自强. 稻田养鱼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8):22-23.

[16] 张小丽,李良玉,曹英伟,等. 成都市稻田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 水产养殖,2016,37(2):25-27.

[17] LU J,LI X. Review of rice-fish-farming systems in China-one of the Globally Important Ingeni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J]. Aquaculture,2006,260(1):106-113.

[18] 夏如兵,王思明. 中国传统稻鱼共生系统的历史分 析——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5):245-249.

[19] 殷志华.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稻作史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20] 唐建军,李巍,吕修涛,等. 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若干思考[J]. 中国稻米,2020,26(5):1-10.

[21] 袁俊,吴殿廷,肖敏. 生态旅游: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开发的制衡——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例[J]. 乡镇经济,2008,24(2):74-77.

[22] 张显良. 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助推渔业转方式调结构[J]. 中国水产,2017(5):13-15.

[23]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 “十三五”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N]. 中国渔业报,2021-12-20(2).

[24] 蔡相国,杜启兰. 稻田养殖中存在的种种误区[J]. 渔业致富指南,1998(20):16.

[25] 张剑,胡亮亮,任伟征,等. 稻鱼系统中田鱼对资源的利用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7,28(1):299-307.

[26] 徐卫国,钱伦. 虾稻共生种养模式[J]. 渔业致富指南,2017(18):38-41.

[27] WAN N F,LI S X,LI T,et al. Ecological intensification of rice production through rice-fish co-culture[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9,234:1002-1012.

[28] 刘金根,杨通,冯金飞. 稻-虾(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模式的碳足迹分析[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37(8):1041-1049.

[29] 余开,赵永锋,宋迁红. 乡村振兴背景下稻虾产业发展探析——以湖北省监利县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4):27-30.

[30] 朱婷. 稻蟹共生种养模式的探索[J]. 农业与技术,2020,40(12):20-21.

[31] 陈晓云,孙文涛,于凤泉,等. 稻蟹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田土壤肥力及生产效益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21,52(5):1165-1172.

[32] 桑海旭,马晓慧,王井士,等. 稻蟹共养对水稻有害生物控制效果评价[J]. 北方水稻,2021,51(2):17-20.

[33] 陈豪,全坚宇,朱文荣,等. 稻鳅连作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探索[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2):227-228.

[34] 中国水产编辑部. 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0)[J]. 中国水产,2020(10):12-19.

[35] 李艳蔷,晏群. 稻鳅共生种养模式试验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5):54-60.

[36] 邓时铭,何志刚,邹利,等. 稻鳅共作模式对土壤营养、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7):216-220.

[37] 蒋欣彤,马平焕. 稻田养鱼(鸭)生态模式技术应用与效益分析[J]. 南方农业,2021,15(12):45-46.

[38] 张从宇,詹秋文,汪建飞,等. 沿淮淮北稻-鸭-虾-草-鹅周年种养结合技术探讨[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20,34(1):21-24.

[39] 马微微,陈灿,黄璜,等. 垄作稻鱼鸡共生对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21,50(8):9-17.

[40] 李文博,刘少君,叶新新,等.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37(10):1292-1300.

[41] 单嘉铭,吴宇哲. 国内外耕地保护对比及启示[J]. 浙江国土资源,2018(7):21-24.

[42] 孙悦. 稻鱼共生对土壤微生境和鱼类内环境的影响及其互作关系研究[D]. 天津:天津农学院,2021.

[43] KHUMAIROH U,LANTINGA E A,HANDRIYADI I,et al. Agro-ecological mechanisms for weed and pest suppression and nutrient recycling in high yielding complex rice system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21,313(3):107385.

[44] KATHIRESAN R,VISHNUDEVI S. Rice farming components for biological weed control in transplanted rice: perspective on weedy rice management[J]. Weed Science,2021,69:609-614.

[45] HALWART M,LITSINGER J A,BARRION A T,et al. Efficacy ofandas biocontrol agents of rice insect pests in the Philippin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st Management,2012,58(4):330-345.

[46] 徐跑. 中国稻鱼综合种养的发展与展望[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1,36(5):717-726.

[47] 刘其根,罗衡. 稻渔综合种养的概念、理论体系及主要模式(下)[J]. 科学养鱼,2017(7):17.

[48] 刘文玉.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的内涵特征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 农业与技术,2018,38(19):107-108.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fishing-rice symbiosis in China

Cui Yuxiang1,2, Liu Yi2, Wu Yanfei2, Zhang Qingjing2, Zhang Shulin1,Corresponding Author

(1.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Aqua-ecology and Aquaculture, College of Fisheries,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92, China; 2.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fishery Biotechnology,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68, China)

Fish-rice symbiotic farming, which combines organically aquaculture and rice planting, and can produce more value, is an ecological farming model.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green high performance, ecological water saving, and diverse output. Therefor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cept, mechanism of action, main models, main social contributions,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ish-rice symbiotic farm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ish-rice symbiotic farming in China.

fishing-rice symbiosis; circulating water; planting and breeding model; development status; application prospect

1008-5394(2023)02-0069-06

10.19640/j.cnki.jtau.2023.02.014

S964.2

A

2022-02-2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D0900103);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QNJJ202020);天津市淡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养殖水环境调控岗位(ITTFRS2021000-009);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21KJ110)

崔宇翔(1995—),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养殖水环境调控与修复。E-mail:1904010105@stu.tjau.edu.cn。

张树林(1963—),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水生生物学和水产养殖学。E-mail:shulin63@sina.com。

责任编辑:张爱婷

猜你喜欢
种养共生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加油!水产人!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共生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