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投资国外对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

2023-07-01 07:12刘思文史雯雯
上海节能 2023年6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

刘思文 史雯雯 聂 蕊 李 翔

新疆财经大学

0 引言

高端制造业的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在2015 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专门针对我国制造业的战略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中,还是在被写入2021 年3 月11 日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的“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一远景目标中,制造业均彰显出了其在一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在2020 年全球经济遭受疫情冲击的环境下,我国制造企业面对着日趋庞杂的全球供应链、要求愈发苛刻的国内外客户、接连不断的贸易摩擦以及随时跌宕的国际市场,诸多难题令其疲于应付。值此腹背受敌之际,夯实工业基础、壮大国家高端实体制造业乃解决我国经济眼下困境的当务之急。如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充分将现代化、高质量化与制造业紧密结合,打通全产业链,提高从研发到产出各层面的科技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效率提升,是我国经济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除了科技推动、创新投入、数字化转型等直接从内部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举措外[1],在新发展格局下,稳固国内经济自立自强能力的同时,合理利用外部交流机会间接促成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不失为一条可走之路[2]。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简称“OFDI”)作为国际投资交流的一种手段,是促进生产要素高效自由流动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影响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一种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形成,各类高质量“走出去”项目也在大力推进,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金额已在2014 年赶超国外资本对我国企业的投资(见图1),OFDI 成为我国主要的国际间资本转移方式。且从图2可以看出,这些年我国OFDI流量全球位次总体呈上升趋势,更是在2020 年一跃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国家。

图1 2010-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与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对比情况

图2 2010-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全球的位次

OFDI能对母国产业的各方面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学术界亘久不衰的议题。区别于发达国家向外输送过剩或淘汰产业的OFDI动机[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OFDI动机偏向战略资产及技术寻求[4],那么OFDI对我国产业产生的影响或许也与发达国家不同。根据已有研究,伴随知识寻求类型OFDI而来的国际间技术互动、技术传递和技术扩散以及各地域高级专业资源向母国的转移等一系列活动,会对母国产业产生正向影响[5]。那么OFDI,这种拥有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国际投资活动,或许可作为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工具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考察我国OFDI 对制造业影响的传导机制来确定OFDI 对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作用。其次根据相关研究,OFDI 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推动国内整体产业结构升级[6],整体产业趋好的大势又能给制造业创造蓬勃发展的环境,因此本文又一目的是探究产业结构升级能否作为中介机制对我国OFDI 与制造业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产生传导影响。

在本文中,还将评估我国东西部不同区域OFDI 对本地区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果异质性以及评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OFDI 对政策划定区与非划定区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果异质性。

鉴于此,通过构建2010-2020 年省级面板数据集,本文实证研究了中国OFDI 与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的间接作用。考虑到区域间差异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重要性,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组分析,验证不同组间的OFDI 对本地区制造业生产效率作用效果区别。

本文后续研究思路如下:第二部分简要梳理领域内文献;第三部分进行机理分析说明OFDI 如何影响本国的制造业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的中介效应和不同区域间的异质性;具体指标和回归模型的构建缘由将在第四部分进行详细解释;第五部分对模型进行回归并对回归的结果进行解释;第六部分则基于前五部分分析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文献综述

关于OFDI 对母国经济的影响,前期研究视角多集中于发达国家[7],观点主要分为两派。一派研究认为OFDI 对国内经济在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都能产生正向促进的影响[8],“产能转移”调整母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助力母国产业技术革新[9],且在对工人的技能水平影响上,虽然对母国低技能产业的工人和高技能产业的工人作用效果存在差异[10],但总体都是促进作用[11]。另一派相左的研究认为,发达国家的OFDI 目的主要在于输出过剩产能,利用发展中国家较便宜的生产要素,这类投资模式容易造成母国产业链缺失,大量OFDI 会使国内产业链向外转移导致国内产业结构“空心化”,如果过度依赖国外进口,产业衰败和贸易收支逆差等问题将迫在眉睫[12],物质生产部门的锐减会引致一大批以此谋生的工人失去就业机会。然而,发展中国家的OFDI 动机与发达国家不尽相同[13],其目标主要是战略资源的获取[14]。就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工艺等各方面的模仿不失为其更加快速地发展自身产业的一条捷径[15]。在这种机制下,发展中国家在日益增多的对外投资活动中,学习和转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其中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母国的产业普遍带来积极影响[16]。

单从制造业层面上看,我国对发达国家的知识寻求型OFDI,有助于我国制造业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并逐渐累积自身能力[17],同时在技术互动、技术传递和技术扩散活动中,我国制造业的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革[18]。站在产业总体层面上,在OFDI 激励制度逐步完善的情况下,走出去的企业有一定技术进步反哺效应[19],能对国内产业总体的升级起到一定推进作用[20]。除了对发达国家的逆向型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OFDI,可以转移我国过剩的产能,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为制造业自身的转化与提升提供充沛的生产要素和环境[21]。虽然大部分研究都显示出积极的效应,但不能忽略其中的不同声音,近来有学者的研究结果指出,OFDI 的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产业科技层面的高技能需求型技术进步产生抑制效果[22]。国际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冲击也影响OFDI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这些政策波动抑制着国内制造业向高水平攀登[23]。且必须一提的是,我国这些年在国际投资中虽瞄准发达国家,一流核心技术却依旧很难通过国际市场交易轻易获得,技术差距无法通过此路径追赶超越[24]。因此,在考虑各方面情况下,继续研究OFDI 是否有助于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为转型中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对外投资动机及其带来的影响庞杂多变。已有文献对于OFDI 对母国产业的效应做了大量充分研究,但在相关领域研究中缺少OFDI 对某一具体产业效率方面的作用效果探索。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选择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选取劳动生产率、综合技术效率、贡献价值以及总资产利润率四个方面测算其生产效率,实证检验了OFDI 对其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探究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2 理论机制分析

2.1 OFDI对本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

2.1.1 模型机制

本文受到Desai 等(2009)及Amiti 和Wei(2009)所建立模型的启发[25],同时借鉴了李磊等(2016)的研究[26],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OFDI 对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假设一个参与对外投资项目的跨国制造业企业,其生产函数为Q(k,k*),其中k为国内的生产要素投入,k*为国外的生产要素投入,本文已知产出由投入决定,且生产函数是一个凹函数(即)。此时该制造业企业既面临国内投入成本也面临国外投入成本,每单位k的成本是c,每单位k*的成本是c*。企业的收入由函数R(Q,D*)给出(根据通常情况下的需求函数的特性可知,且),D*表示国外对该跨国制造业企业产出的需求,R函数表示在产出水平Q给定的情况下,国外需求D*对企业收入的影响。

企业利润的函数表示为R(Q,D*)-(ck+c*k*),由此推导出的跨国制造业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在这种设定下,dk 表示引起国内投入的变化,dk*表示引起国外投入的变化,国外c*的变化通过影响k*来影响国内的要素投资活动,进而影响此时,跨国制造业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

由于dc=0,则方程(3)可变形为:

制造业总体水平的提升与生产效率提高有关,实际投入成本的下降是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等式(2)中可以看出,c、c*和k、k*的变动方向相反,降低的投入成本与较高水平的要素投资相关,因此,国外要素投资的增加通过影响国内要素再进一步影响要素投资成本,使得制造业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

该模型表示,OFDI 对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可以通过两种渠道传导:影响国内要素投资从而影响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增加国外需求引致国内要素投资增加从而影响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而在我国战略资产寻求型的OFDI 下,内外投资多为互补性质,OFDI 可对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起到促进作用。

2.1.2 OFDI 对母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推动作用和拉动作用

两个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关于投资国发生OFDI时输出的是比较优势产业还是比较劣势产业方面存在对立的观点,但其具有统一性——OFDI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母国产业结构。依托于我国“走出去”的对外交流政策,类似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成熟产业的OFDI 机制,我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OFDI 正好可为我国制造业的过剩产能提供一条出路[27],进而闲置下来的生产要素则可用来深入探索更为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制造业的资本技术密集程度,从供给侧推动我国制造业在与东道国优势互补的过程中释放转型潜力、提高生产效率[28]。

伴随OFDI 活动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一种正向的经济外部性。从东道国扩散来的竞争优势,影响母国科学技术的革新,能从外部拉动母国本土制造业向高水平发展,生产效率得以提升[29]。

由以上分析得出本文的第一个假设:

假设1:OFDI 对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有正向的影响。

2.2 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

OFDI 对国内产业结构的作用,从产业高级化上来看,部分取决于其逆向溢出的技术本身能否被母国充分攫取且推陈出新[30],部分取决于其带来的知识和人力资源的地域及产业间的充分扩散[31]。从产业合理程度上来看,先进技术的转移提高了母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带来了技术进步,一批落后夕阳产业就此淘汰,短期乍看之下,国内劳动力会因此流失,而新兴产业又暂未形成强有力的自主发展能力,此时的OFDI 可能会造成国内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不平衡。但从长期来看,会有产业部门在变革中努力壮大,资源集约型的工业行业开始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经济整体逐步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大量顺势而来的基础设施投资和优化的供应商网络,都在影响着国内经济和产业环境,经济和产业环境整体的好坏制约着制造业的发展。此外,由于产业价值链的存在,制造业某一部门的技术进步可以通过相邻部门之间的网络效应发生外溢,加大制造业整体向先进制造迈步的力度。综上所述,OFDI 不仅直接影响母国的产业结构,而且还可通过产业大环境发展变革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带来进一步影响。

假设2.1:OFDI 企业通过对东道国逆向外溢到其内部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借鉴与创新,有助于国内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

假设2.2:OFDI 造成本国产业空心化,从而导致国内制造业衰败,生产效率降低。

2.3 政策和地区差异分析

充分考虑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能发现两个地域在要素禀赋、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及要素投入的利用效率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OFDI 对区域间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可能存在异质性。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充分忖度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后的产物,随后的相关文件详细圈定了该倡议的涵盖范围。处于政策支持下的OFDI 为我国各行各业铺平了国际间技术转移、扩散和吸收的高速公路,也必定会对倡议涵盖省份与未涵盖省份的制造业生产效率产生差异性影响。

假设3.1:OFDI 对东部地区的制造业生产效率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假设3.2:OFDI 对“一带一路”政策涵盖的地区的制造业生产效率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3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3.1 计量模型

本文参考借鉴Hine and Wright(1998)和Simpson(2012)等学者关于OFDI 与国内产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思路[32],通过考虑产业结构这一中介变量以及对外开放、科技进步、政策环境以及外资丰裕度这些控制变量的作用,研究了OFDI 对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构建如下基本模型:

其中,LNMANUit是MANUit取自然对数的结果,作为因变量,其表征了在t年i省的制造业生产效率情况。LNOFDIit是OFDIit指标取自然对数的结果,作为自变量,其表征了在t年i省存量OFDI 情况。Citτ表示控制变量,YEARit为年份固定效应,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

本文采用Baron 和Kenny(1986)提出的逐步回归方法来检验假设2中假定的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33],模型设定步骤如下:第一步,用OFDI 解释产业结构升级,回归探究OFDI 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第二步,用产业结构升级解释制造业生产效率,回归探究产业结构升级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传导作用。

如果γ1和δ1系数显著,且γ1δ1和δ1的符号方向相同,则表明产业升级的中介作用得到证实。如果γ1δ1和δ1的符号相反,则表明结构升级对OFDI 和制造业生产效率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抑制作用。

此外,为了检验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在影响OFDI 和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关系时是完全中介的还是部分中介,即检验在加上产业升级后OFDI 与制造业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否仍然显著,为此,本文构建了以下模型:

其中,若δ1显著,γ1和σ2都显著,且σ1不显著,则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在影响OFDI 和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关系时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若δ1、γ1、σ2以及σ1都显著,则产业升级的中介效果显著但为部分中介,OFDI可直接影响制造业生产效率。

3.2 变量设定

3.2.1 被解释变量

制造业生产效率(MANU)。本文参考刘奕等(2017)[34]的测度方法,将制造业效率测度分为四个层面,分别是劳动生产率、综合技术效率、贡献价值以及总资产利润率。劳动生产率用各省份各年制造业总产值除以从业人数来度量。制造业综合技术效率的测算由DEA 方法的CCR 模型计算得出,在计算该指标时,选取制造业年总产值衡量产出,选取制造业资产总额作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指标选取制造业年均从业人数。贡献价值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表征了企业在价值链上的位置,通常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贡献价值越高,同样借鉴于刘奕等(2017)的方法,贡献价值的测度将制造业的利税总额作为指标。使用总资产利润率表征制造企业的附加值创造能力,该指标由利润总额除以资产总额得出。最终用熵权法给此四指标赋值,得出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综合测度指标。

3.2.2 解释变量

1)OFDI存量(OFDI)

本文从2010-2020 年的《中国OFDI 统计公报》中选取了各省份非金融类OFDI 存量指标,并乘以每年的官方年均汇率将OFDI 的美元价值(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亿元),随后用换算后的OFDI 存量除以各省每年的GDP 总量(亿元),用以解决绝对值较大的问题,得到的指标值处于0到1之间。

2)产业结构升级(INDUS)

本文借鉴干春晖等(2011)与刘志华等(2022)的研究方法,在其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测度该指标[35]。使用泰尔指数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其中Y 代表各省份三个产业部门的总产出(亿元),L 代表各省份三个产业部门的总就业人数(万人),Yi和Li分别代表各省各年第i产业的产出值(亿元)和就业人数(万人)。产业结构复杂化程度使用各省各年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出值(亿元)之比来衡量,ISS=Y3/Y2。产业结构高效化则使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均产值(亿元/万人)来衡量,最后用熵值法分别给这四个数值赋权,得出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各省份统计年鉴,缺失数据由插值法补齐。

3.2.3 控制变量

1)政府干预度(GOI)

各省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直接投资等方式影响当地制造业的发展,引导资源向有需要的产业配置,政策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制造业的各方面投入力度。参考刘奕等(2017)的方法,本文使用财政支出除以GDP 来衡量政府干预度。数据来自国研网数据库。

2)对外开放(OPEN)

对外开放带来的技术变革和国际分工发展驱动对外投资增长并进一步带动经济繁荣,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36]。近年来的“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战略改变了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为我国跨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本文采用各个省份2010-2020 年经过实际汇率换算的进出口额(亿元)占GDP(亿元)的比重表征每个省的对外开放程度[37]。数据来自国研网数据库。

3)科技创新(TECH)

一国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制造业的高端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较高的科技水平以及优越的创新条件给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本文从各省各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 经费对财政支出的占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 项目数对新产品项目数的占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 人员对从业人员的占比这三个方面来测度科技水平,再采取熵值法对此三个指标分别赋权,最终得出科技创新的衡量指标。数据来自国研网数据库。4)外资丰裕度(FCA)

我国加入WTO 以来,以高水平开放姿态大力引进外资。外资的引进不仅促进合资企业的创新行为,同样刺激内资企业的创新数量[38]。外资丰裕度间接代表随投资而来的国外先进技术,对国内制造业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经过年平均汇率换算的实际使用外资额(亿元)占GDP(亿元)的比重来衡量该指标。数据来自各省份统计年鉴及各省份经济普查报告(见表1)。

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本文采用了我国除西藏(缺失数据过多)外的30 个省份2010-2020 年的宏观经济数据来计算各变量指标,并对所有变量数据在1%至99%分位数上进行缩尾处理,以解决异常值的问题。

表2为变量的描述统计,从较小的标准差值可以看出所有变量变化稳定具有可比性。

表2 变量的描述统计

3.4 相关性分析

根据表3 可知,变量间的相关系数都小于0.8,因此,可以初步证明变量之间没有线性相关关系。

表3 变量间相关系数

在表4 中,为避免存在多重共线性导致单个变量的贡献不准确,本文计算了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的值,其中最大值为2.26,远小于10,故可以排除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

表4 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

4 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选取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同时采用聚类稳健标准误进行回归以确保实证结果的准确性。由于本文使用变量的对数值来估计变量之间的影响,因此在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对数值前面的系数反映了被解释变量相对于解释变量的弹性。

4.1 基本回归分析

表5中模型(1) -(2)显示了式(5)制造业生产效率与OFDI 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和不包含控制变量两种情况下的回归估计的结果。

表5 OFDI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可以看出,OFDI 对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是较为显著的,lnOFDI 的回归系数在模型(1)中为0.115,在模型(2)中为0.167,且都在0.01 的水平上显著,说明OFDI 有助于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基于此,假设1 得证。这表明OFDI 可以通过影响国内要素投资、推动产业转型以及拉动技术革新,从而正向影响国内制造业生产率。

对于控制变量回归结果的简单解释:

1)政府干预度

财政支出对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在0.01 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负向效应。一种可能是,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制约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2)对外贸易

对外开放对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负向效应。说明样本期间,对外开放红利可能已经耗尽,开放型经济降低了国内企业的研发活动水平[39]。

3)科技创新

在样本期间,科技创新对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作用不显著,但总体呈正向影响,可能目前我国企业在科技方面正囿于解决低质低效的“双低困境”[40]。

4)外资丰裕度

样本期间,对外资的实际利用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有着促进作用,尽管这种促进不显著。可能是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这一阶段,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作用受到了制约。

4.2 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识别

由上文的机制分析可知,OFDI 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转型的中介路径对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起到作用。为了检验产业升级的这种间接效应,本文首先基于式(6)做回归,检验了OFDI 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显著,其次根据式(7),检验产业升级本身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显著,最后本文根据式(8)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效应是完全中介还是部分中介。表6分别列示了式(6)、式(7)、式(8)的回归结果。

表6 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

模型4表明,OFDI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模型6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正向影响同样也是较为显著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弹性系数为正的0.214。即,证实了假设2.1:产业结构的间接效应为正。对外投资企业通过对技术逆向外溢促进了国内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间接促进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回归结果说明,OFDI 对国内制造业高端化的间接效应系数为0.053 072(γ1δ1),整体效应系数为0.167(α1)。减去带有促进作用的中介效应后,OFDI 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系数为0.113 928(α1-γ1δ1)。

此外,由模型8 可知δ1、γ1、σ2以及σ1都是显著的,因此产业升级的中介效果为部分中介,促进效应系数为0.033 728(γ1σ2) ,制造业生产效率受到的影响为0.133 272(α1-γ1σ2)。

4.3 异质性分析

4.3.1 地区差异分析

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OFDI 对不同地区间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效果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问题,本文将我国的各省份划分为东部和西部①两个地带进行地区异质性分析,该方法借鉴于郭家堂(2016)[41]。

表7结果显示,两组回归结果的系数都为正,与前文全国情况下验证的假设1 符合。但东部地区OFDI 对地区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回归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而西部地区OFDI对地区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回归系数不显著。显然OFDI 对东部地区的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假设3.1 成立。OFDI 可以带来作为制造业发展和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技术创新[42],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不同,政策力度不同,所以对其的利用效率和转化效果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不同地区带来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表7 地区间异质性分析

4.3.2 政策差异分析

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进了我国的OFDI,对地区制造业同样会有一定影响。该倡议涵盖了1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政策带来的异质性影响,本文在借鉴吕越等(2019)的方法基础上[43],剔除了西藏数据,用“一带一路”倡议划定区和非划定区②进行数据分组,使用各省2013-2020 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同时还进行了政策实施后全国范围的回归,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异质性。

根据表8 可知,全国和政策划定区两组数据的回归结果系数为正,因此前文结论不变,进一步验证了假设1。非政策划定区OFDI 对地区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回归系数为负且不显著。综上,假设3.2 得证,处于政策支持下的OFDI 为制造业铺平了国际间技术转移、扩散和吸收的高速公路,OFDI 对“一带一路”政策涵盖的地区的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表8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的政策差异

4.4 内生性检验

考虑到一国的制造业水平与其经济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产业结构升级与制造业生产效率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制造业是产业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产业结构升级为制造业的高水平变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驱动创新发展和制度倾斜,反过来也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可能在两者之间存在着由互为因果导致的内生性问题。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找出产业结构升级与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二者关系中的主因,参考郭家堂(2016)的解决办法,使用lnINDUS 的滞后一期替换原式(7)中的当期lnINDUS 后进行回归。因为当期的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几乎无法影响上一期的产业结构升级,若上一期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当期的制造业生产效率产生了前文分析中的对应关系,则认为在双向因果关系中产业结构升级是主因。在此之后,为保证结论稳健,本文选取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工具变量为lnINDUS 的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

所得结果如表9 所示。根据模型(20)可知,使用lnINDUS 滞后一期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回归来判断二者间的影响主因,得出的结论与上文中介回归部分结果一致。模型(21) -(22)是工具变量2SLS 方法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第一,LM 统计量的P 值小于0.1,拒绝工具变量识别不足的原假设,说明工具变量选取数大于内生变量数;第二,Cragg-Donald Wald F 统计量极大,拒绝弱工具变量的原假设,说明工具变量选取合适;第三,Sargan 检验P 值大于0.1,不拒绝所有工具变量均外生的原假设,过度识别检验通过。所得回归结果与上文基础回归一致皆显著为正,由此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可靠。

表9 内生性检验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在我国经济结构逐渐优化,以及OFDI 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中国OFDI 对国内制造业的影响。本文从OFDI 对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作用以及该作用产生的内在机理出发构建研究框架,同时关注产业升级在其中的间接效应,以及OFDI对不同地域、政策下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结果的异质性。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利用其2010-2020 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OFDI 对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为了控制可能的内生性,我们应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了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回归,最终得到了如下结论:

1)OFDI 对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在理论分析上有两种传导渠道,由于国内生产要素资源与国外生产要素资源互补,OFDI 引起国内要素投资增加,以降低国内要素投入成本的方式促进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或者OFDI 通过增加国外需求引致国内要素投资增加,再经过上述路径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

2)存在OFDI→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传导渠道,即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存在,且研究结果显示为部分中介,OFDI 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国内产业结构水平整体提升,给制造业生产效率改善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OFDI 对东部地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划定区的制造业生产效率正向影响更明显。

5.2 政策启示

当前,我国经济已过了快速扩张时期,正处于发展质量亟待提高的关键转型阶段,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内外联动紧密频繁。于外,充分利用OFDI 的逆向技术溢出带来的创新驱动型外部动能,积极抢占全球价值链的制高点。于内,在国外高新技术的加持下扩大本国内需挖掘内生动力,积极吸收转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打开本国产业变革新局。这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走出去”战略在产业面融合应用的生动体现,OFDI 在此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从提高国内制造业发展水平的角度看,OFDI对国内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促进是强而有力的。因此,政府应尽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推进技术寻求型OFDI,吸收转化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本土创新。制造业的变革有赖于前沿技术的更新迭代,既能创造新生产部门,还可以顺带提供一波新的就业岗位,间接有助于经济整体效率的提升。制造企业更要抓紧如今开放大势,积极开展OFDI 的同时吸收外来先进技术内化为自身科技研发动能,不断改造变革,努力完成高端跃进。

2)OFDI 同样有助于国内产业结构正向变革,产业结构优化关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环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及“十四五”规划等项目的推出,OFDI、产业结构转型和制造业发展三者被更为紧密地联系了起来。无论是在要素供给方面还是制度引导方面,政府部门皆要随时做好准备,以应付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各种状况。同时,企业也应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增加自己在产业链或价值链中的不可替代性。

3)众所周知,我国区域发展非均衡,OFDI对不同区域制造业影响程度也具有较大差异,对“一带一路”倡议划定区与非划定区的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也不尽相同。为了努力弥合这些差距,政府制定政策时应在合理水平上将关注重点向弱势地区倾斜,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为当地企业营造良好制度环境,进一步扩大教育、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提升弱势地区生产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鼓励先进制造企业落地弱势地区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并给予合理补贴,鼓励当地各行各业企业开展OFDI 并积极吸收转化国外先进技术,使产业间网络效应能发挥出最大影响。

4)目前,正值外部环境大变革,各国都正努力抢占国际制造高地。制造企业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提升自身供给质量,在全球产业链重塑的时刻抢占先机。眼下世界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我国制造业应在此机遇与挑战并存之时擒得先机以夯实工业基础、握得核心技术,继而壮大国家高端实体经济。

注释

①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在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广东、海南;西部地区:山西、内蒙古、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本文在西部省份中排除了西藏。

②丝绸之路经济带圈定:新疆、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在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圈定: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本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省份中排除了西藏。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回暖与升级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