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梦秋 杨欣宇 刘浩然 陈瑶欣 汪润民
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之下,采取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分析了梁平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承现状及问题,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以提升传承意识、加强数字化技术水平应用、构建数字化标准规范等举措突破当前的数字化痛点,并就以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为推动梁平非遗文化传承与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价值的理论参考。
0 引言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文化强国战略,非遗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开展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时下的热点之一[1],而非遗数字化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一些学者以非遗传承为重点,在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传承困境突破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但对于非遗文化的数字化转型策略,如何利用非遗数字化带动乡村振兴的研究却比较少。梁平作为重庆市重要的非遗文化传承地,拥有梁山灯戏、梁平木版年画、梁平癞子锣鼓、梁平竹帘、梁平抬儿调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2],有市级保护名录21项。面对数字化转型,梁平非遗文化传承该如何发展,成为了当下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1 梁平区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承的现状
1.1 非遗文化项目丰富
梁平区作为重庆市的重要非遗文化传承地,众多非遗项目在梁平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非遗文化,梁平地区有效地保护了此类传统文化遗产,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凝聚力的提升。同时,这些非遗项目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体验,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2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梁平区政府为加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已设立了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建立非遗文化资源档案库,制定了《梁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还根据非遗项目的不同级别,设定了市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请或推荐条件,形成了较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当地通过开展非遗项目的调查和研究,制定非遗项目传承规划,加大非遗项目的宣传推广,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等有效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梁平地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3 非遗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随着图形图像、视频处理和三维建模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精度、高逼真的数字化技术成为非遗文化保护的新方法和新路径[3-4],运用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人工智能(AI)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将传统的非遗文化技艺与数字科技进行融合,从而给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时代元素和意义。梁平区积极推进非遗文化数字化建设,将资料、图片、音视频等资源纳入非遗文化数字化资源库,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还通过相关平台对非遗文化知识、技艺等进行数字化教育培训,对传承人、从业人员等进行专业指导,并结合三维(3D)打印、虚拟现实等技术对非遗文化中的传统工艺进行复原和保护,实现技艺和工艺的传承。这些举措都奠定了一定的非遗文化数字化的传承基础。
2 梁平区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梁平区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调研显示,仍然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2.1 传承者和创作者对数字化技术缺乏了解
根据前期实地对非遗文化传承者和创作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约46.6%的人对梁平区非遗文化传承中的数字化技术不了解,主要表现为对数字化技术的概念不清、没有学习数字化技术的渠道和尚不清楚数字化对目前的非遗有何意义等。传承者和创作者对数字化技术缺乏了解,势必影响梁平非遗文化数字化的发展进程。
2.2 数字化技术的实践应用较少
研究团队针对梁平当地人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被调查者认同度最高的数字化技术是互联网技术(39.50%),其次是大数据技术(27.80%)、虚拟现实技术(17%)、区块链技术(13%)和其他技术(2.30%),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被认为是非遗保护传承中最可靠和最有效的技术,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只有梁平竹编技艺、梁平木雕技艺等采用了部分的视频传播,其他非遗项目应用较少。整体而言,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中的数字化应用明显不足。
2.3 缺乏统一的数字化标准和规范
梁平非遗文化保护数字化转型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传承和教育数字化关注不足(32.20%),专业规划和政策指导不足,传承人和创作者缺乏科技知识(超过20%)以及数字化可能导致非遗内涵碎片化和雷同化(接近20%)。缺乏统一的数字化标准和规范限制了成果的互通性和可持续性,影响了数字化传承的有效性和可信度。例如,梁平土家族传统建筑和手工编织技艺的数字化成果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导致其难以整合和管理,影响了其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3 梁平区非遗文化数字化传承的探索及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非遗传承数字化进程,针对以上梁平非遗传承数字化存在的问题,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3.1 提高当地传承者和创作者对数字化技术的认知水平
一是针对非遗文化传承者和创作者开展数字化技术应用的相关讲座或展览,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电视广播等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非遗文化传承者和创作者对数字化技术产生基本认知。二是合理组织考察与交流,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较好的区县进行考察学习,同时邀请数字化技术领域的专家和从业人员开展交流研讨会,进一步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认识。三是有效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可以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转型,并催生系列成果,有效带动其他项目的主动思考和跟随。
3.2 有效引导并开展数字化技术的实际运用
一是政府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力度,可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资金支持,对企业和个人进行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激励措施,以便鼓励和引导更多人进行数字化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二是建立专门的非遗数字化咨询服务机构,为非遗文化传承人和创作者提供包括数字化技术基础知识、数字化技术实际应用等在内的数字化技术培训,提升非遗文化传承人和创作者对数字化技术的认知水平和应用能力。三是主动与有数字化技术应用经验的地区或机构合作,开展资源与经验的共享,推动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3.3 探索构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标准和规范
一是从政府层面出发,可以组织专家和相关从业者制定梁平非遗数字化标准和规范,利用标准和规范对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规范,提高非遗文化数字化成果的质量和可信度。目前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开辟了一条非遗文化传播的新路径,通过实地收集、采写、审核资质、清洗过滤、加工、最终入库的方式,实现基于大数据的非遗活态化传承[5]。例如2023年10月13日,在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重要板块——非遗成都论坛上,多名专家学者及相关从业人士就发表了关于建立非遗数字化的标准和规范观点[6]。二是加大对非遗数字化的建设投入,建设统一的数字化技术平台。利用平台提供标准化的数字化工具和技术支持,帮助传承者和创作者更便捷地进行标准的数字化工作,包括数字化采集、存储、展示等环节。三是加大梁平非遗的数字化标准和规范宣传力度,利用现有的各大公众平台,积极培育传承者和创作者从事自媒体的能力,更好地推广非遗的数字化标准和规范,扩大其影响力。
4 梁平区非遗文化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
乡村振兴与非遗文化传承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7]。乡村振兴的实践表明,非遗文化可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和推动力量,创新非遗文化传播模式和开拓新的传播渠道是实现非遗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当下乡村振兴的实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可以利用“非遗数字化+文旅”[8],借助梁平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推动梁平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其次,可以建立非遗文化数字化乡村体验中心或者数字化展示馆,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主要手段,通过创建非遗虚拟空间,更方便地让人们接触和了解非遗,从“看”到“感”,沉浸式体验非遗,提高对非遗文化的认同和保护意识[9]。
最后,鼓励乡村青年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与非遗数字化相关的创业活动,借助非遗数字化平台,打造高识别度的个人品牌(IP)或线上村落,开展非遗产品、乡村特产、研学旅游等直播带货,从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10]。
5 结语
在梁平区非遗文化数字化的传承过程中,不仅需要解决传承者和创作者对数字化技术不了解、数字化技术实践应用较少等系列问题,还应鼓励每一位传承者积极参与数字化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有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支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增加其参与度。此外,还可以探索更多的方向,如建立数字化交流平台、推动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等。只有多管齐下,多方探索,才能为梁平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承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从而推动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化的协同发展。
引用
[1] 许栋樑,任珊,王智薇.文化传承视角下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体系构建[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4,31(2):12-17.
[2] 刘晓锐.文旅融合背景下巴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重庆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2(3): 41-47.
[3] 黄靖雯,朱夕纳.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应用的辩证思考[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3,41(10):73-76.
[4] 张虹.纳西族东巴舞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应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3):102-105.
[5] 姚国章.数字技术在非遗中的应用与典型案例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0(6):65-74.
[6] 卢瑶.数字化助力非遗飞上“云端”[N].精神文明报,2023 -10-27(001).
[7] 樊秘宇,杨雯.乡村振兴视角下非遗文化的传播策略与方法研究[J].文化学刊,2023(11):29-34.
[8] 余文星.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会非遗品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研究[C].//第二十二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会议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发现杂志社,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2023:5.
[9] 马倩倩.从“看”到“感”:非遗文化在沉浸式虚拟空间中的传承与互动[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23.
[10] 卢志标,周炜卿.刍论“我为家乡代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探茶IP打造为例[J].商讯,202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