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2023-06-30 02:19:38常丽芳
天津教育·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事例习作课文

常丽芳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对学生进行多种心理活动的训练。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怎样对学生实行个性化和有效的作文指导。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实际做法,旨在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引进游戏,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只有在情绪高涨且自身不断要求提升的过程中,才能运用自身的联想来形象地描述客观事物,让作文充满活力。

例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话题是“记一次游戏”,要求学生写一次游戏,将游戏过程及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生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将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为了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教科书根据不同话题的特点,对学生的习作过程进行了针对性地指导。

“记一次游戏”习作就先让学生玩一玩,接着写一写,把鲜活的游戏经历记录下来。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第一,通过贴鼻子游戏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写作的乐趣,为习作选材打开思路,引导学生进真实写作;第二,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揣摩人物的心理,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并学习用修改符号改正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第三,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习惯以及将游戏过程写清楚的能力。教学重点为学会捕捉镜头,能将活动过程写清楚,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具体地记叙游戏经过。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的写作热情,但经常出现提笔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这次习作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这是第一次让学生学习表达想法和感受,学生往往存在困难。另外,学生容易出现不能将印象比较深的事情写清楚的问题。基于此,笔者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第一,游戏贯穿,培养学生写作灵感。写作灵感需要积极培养,而不是被动接受。本次习作设计了有意思的贴鼻子游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积累材料,做到融会贯通、思如泉涌。第二,利用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设定好游戏规则的情况下,让学生既能参与游戏,又能作为观众观察,既做体验者,又做旁观者,感悟游戏,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能力。第三,捕捉镜头,培养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本次习作是学生学习观察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将观察与习作紧密结合,采用语言鼓励、聪明花奖励、小组积分奖励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导入新课。童年正如歌词中所说:“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今天这节作文课我们也玩一个游戏,但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大家可以把游戏过程、游戏场面及细节观察描述清楚。

(2)宣布游戏规则。做游戏规则:选出一名参赛者,走到离黑板一米远的地方,用眼罩蒙住眼睛,原地转三圈,再走到黑板边把鼻子贴在图上正确的地方。看游戏规则:仔细观察贴鼻子的同学是怎样把鼻子贴上去的,注意观察周围同学和老师的活动。注意大家的动作、语言和神态。

(3)第一次游戏,指导说贴鼻子的过程。

(4)第二次做游戏,练习自己说贴鼻子的过程。

(5)我笔写我心。我们不仅要能说清楚,还要能将游戏场面再现于习作中,让情景跃然纸上。接下来,用五分钟来写一写其中一个同学贴鼻子的经过。温馨提示:写一位参赛者贴鼻子的过程;开头第一句是“第一个上去贴的是xxx……”或者“第二个上去贴的是xxx……”第一行开头空两格,第二行开始顶格写;注意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细致描写。

(6)作品分享。

(7)引导学生学会谋篇布局。

(8)小结。

总之,只有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写作既可望又可及,他们才会感到轻松愉悦,才会发自内心地愿意写作,真正对写作产生兴趣,写作能力才会提高。

二、关注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来源于生活,写作就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一定的方法记录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现实生活,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寻找真实的材料,打开思路。

例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话题是“形形色色的人”,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将眼光放到实际生活中,用手中的笔记录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教学过程如下。

1.导入作文内容。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与许许多多的人物相遇在课文里,有技术高超的、有性格突出的、有意志品质过人的,还有外貌形象鲜明的,他们都是独一无二存在着的,所以就有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这节课我们要用笔去描绘真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

2.明确作文要求。生活中,同学们一定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人,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用“什么样的谁”这样的方式,把你刚刚想到的一个人写在纸上。(学生在纸上记录)看来生活中的人物还真是各具特色。如果让你写下来,你又准备怎么写呢?请读一读教材中的内容,梳理本次习作的要求。

3.指导写作方法。第一,什么样的事例是典型事例呢?让我们回顾这个单元的内容,人物的特点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事例表现出来的。以严监生这个人物为例,故事里没有写他平日里是怎样小气的,偏偏写他临死之前都在意多燃了一茎灯草,我们不難想平日他又是怎样算计,这个事例写出了他十足的吝啬鬼的形象,人物特点能如此突出,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这样一个一个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关键事例,这样的事例就是典型事例。我们要写生活中的人物,也要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怎么选取典型事例呢?先来看看“叔叔记忆力超群”这个特点怎么选取典型事例,思考为什么事例一和事例四是典型事例?

第二,我们在选取典型事例时,要紧紧抓住人物的特点。根据这一标准,回忆与刚刚列举的人的特点相关的一件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第三,选取了典型事例,我们就要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特点。

第四,有人把写人的习作当成一棵树,那些正面的动作、外貌、神态、语言描写和侧面的群像描写就构成了这棵树的翠绿。离开了人物描写,树木就失去了生机。同学们,请拿起你的笔,把你选取的典型事例写一写。计时8分钟。

第五,教师分享自己习作。

第六,还记得这棵习作树吗?树根就是我们选定的人物和他突出的特点,起支撑作用的树干就是选取的典型事例,生动细致的描写就是这一树的枝繁叶茂。

4.共同谋篇布局。

5总结。这节课同学们用灵敏的洞察力抓住了人物的特点,选取了人物相关的典型事例,并运用了生动细致的描写,将一个个特点鲜活、栩栩如生的人物跃然纸上。老师为你们点赞!也期待着你们更精彩的习作!这次,同学们的习作都非常棒。

可见,只要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融入生活、观察生活,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能够大幅度提高。

三、巧用技术,提高写作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作文教学,其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激活写作热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乐于写作、勤于写作、善于写作。在教学中,教师要使用声、像、图、文等众多手段,打破过去枯燥的作文教学,激活学生的写作热情。

第二,信息技术调动评议激情。在作文讲评课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会产生疲倦感,严重的会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学生的作文放在投影仪下,让其他学生在大屏幕上看到。学生看到了别人作文的优点,也能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缺点,如书写不好等,参与热情会因此提高,从而得到传统作文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四、规范评价,提升作文质量

时代在进步,小学作文教学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作文评价方面要摆脱传统、单一、机械化的评价方式,创新行之有效的、规范的评价方法。

经过多年探索,笔者将作文评价分为自评和他评两个部分。自评是指自己评价,他评是指同学评价。学生写完一篇作文后,先进行自评,教师会给出固定的评价项目。然后是小组内进行他评,这个环节的项目比自评多一些,包括项目细评、整体评价、提出建议三个大的板块。项目细评中,教师要针对每一篇作文进行不同的设定,如“形形色色的人”这篇作文,笔者设定题目、字数、书写、开头、结尾、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好词、好句、四字词语、错别字等一系列的项目,给学生抓手,让学生明白评价要着眼于哪些方面。在小组内互换评价时,指定一号和六号互换、二号和五号互换、三号和四号互换,目的是让作文水平较弱的学生学习写作较好的学生,同时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指出作文较弱学生的不足。

长期坚持这样的规范评价,学生在自评中反思自我、在互评中取长补短,写作能力怎么能不提高呢?

五、重视课文,练习写作技巧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教师要挖掘教材资源,寻找读写结合的元素,训练学生的作文基本功,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第一,训练“总-分”结构作文。“总起——举例——小结”或“总起——分述”,是小学课文中常见的段落结构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悟出写作门道。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为例,本课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富有儿童情趣。文章先总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再分别介绍海水、海底生物、海岛上的鸟等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海疆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本篇课文在开篇第一自然段就概括了整篇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第五自然段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个关键句进行描述。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操场上真热闹”为总述句,用“总-分”的结构写一段话。

第二,训练按顺序描写动植物。学生写动植物的难点在于理不出顺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出写动植物的顺序,要么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要么从整体到部分(或部分到整体)。例如,学习了三年级下册的课文《翠鸟》之后,学生可以仿照作者描写翠鸟外形的写法,按耳朵、眼睛、嘴、脚、毛等外形顺序及活动特点写“小鸡”“小羊”“小狗”。又如,学习了四年级上册的课文《爬山虎的脚》之后,学生可以按照花、杆、枝、叶的顺序写月季花。

第三,训练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技巧。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鸟的天堂》一课主要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鸟的天堂的景物特点,学生能感受到文章语言的优美,也为找准文章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而欣喜不已。可以说,学生基本掌握了写作知识,但是将知识向技能转变还需要一个过渡。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小树林,指导其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写作。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能准确地运用此种描写方法,而且语句优美。

如果教师将每一篇课文都当作范文来教学,根据课文中蕴含的习作技巧加以引导,为学生广开“写”路,就能准确把握练习的时机,使学生沉浸在情感的波澜里、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飛翔在想象的王国里,自读、自悟、自写。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作文意识,训练其用词、造句、构思谋篇和修改文章的能力,发展其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运用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文,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猜你喜欢
事例习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习作展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