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玉婷 汪明帅
内容摘要:当前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与趋势。本研究通过对校本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文章进行梳理,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除了可以通过显性路径来促进自我发展之外,还可以借助学校习俗来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并从习俗的概念、重要性、考察路径及动态影响这四个方面梳理整合了当前的相关研究,以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本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习俗 文献综述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根本在教师。”兴国必先强师,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教师专业发展这一命题自被提出,已经成为全球所共同关注的前沿和热点研究课题,是当前教师教育研究的主流趋势和价值追求。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植根于学校生活与教师日常专业实践的专业发展活动,更能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
一.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的相关研究
当“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成为共识后,自然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即如何在学校层面促进教师发展。有研究表明校本教研是促进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性,有助于教师角色的积极转变,“使教师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1]还有研究指出师徒结对是一种较为常规的教师发展途径:“能促进徒弟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师傅的专业发展”。[2]此外有研究表明,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教科研活动有利于他们成为反思性教师,有利于将教师丰富的缄默知识显性化,同时也能改善教师学习的基本模式。[3]
可见,当前研究集中探讨的是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正式途径,实质上,仅靠外力推动并不能实现教师发展。如果说教师专业发展是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正式学习,而真正揭示人类学习本质的则是隐匿在海洋表面下的主体,即非正式学习,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专业学习中大多是非正式而不是正式的。”[4]
学校习俗作为隐形途径之一,必定会对教师产生重要影响,它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教师的发展。每个教师从刚步入学校的那刻起,便受到学校习俗的影响,在其感染和模仿中逐步实现专业发展。因此探讨学校习俗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二.有关(学校)习俗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人是在习俗中长大的,当我们从一棵棵刚刚发育好的幼苗被“移植”到这个“前在于”我们的世界时,已有习俗已为我们准备了丰富的土壤。为了更好地分析(学校)习俗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有必要对习俗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思考,以期促进学校习俗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学理研究和实践探索。
1.有关(学校)习俗的概念研究
严谨的概念界定十分重要,因此必须能准确地界定“学校习俗”。在查找相关资料后发现,习俗的概念大致分为三类。
首先,不少研究者从行为层面来界定习俗,主要着眼于习俗的外在呈现。比如美国老制度经济学家约翰·R·康芒斯(John.R.Commons)在其著作中认为习俗是长期的行为方式,是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以策划未来的那种常识的行动。[5]社会学家韦伯(Weber)将习俗界定为“典型的、一致性”行为:“意指一种独特的一致性行为,这种行为被不断重复地原因仅仅在于,人们由于不假思索地模仿而习惯了它。”[6]
其次,一些研究者着重指出习俗的内在属性,认为习俗是一种内在的、无形的制度。新制度经济学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North)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将习俗定义为“对人行为的不成文的限制,是非正式的、内在的制度”。[7]胡惠闵教授也同意此说法,认为“习俗是在社会和组织发展过程中‘自然生存的、存在于社会成员之间的、并在有意或无意中对社会成员产生影响的内在的、无形的制度”,之所以称其是“无形”或“内在”,是因为“通常情况下,习俗并没有专门的文字规定(如果不是刻意要付诸文字的话)”,但只要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就能够感受到某种习俗的存在。[8]
最后,还有研究者分析了习俗的形成机理,认为习俗是自发生成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无意识模仿而产生的结果。如美国制度学家凡勃伦(Veblen)认为作为人身在其中的种种环境的众多institutions(即个人或社群在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方面的流行思想习惯)是逐步生成和演化的,演进过程与自然淘汰过程一样。[9]哈耶克(Hayek)则认为习俗是人们无意识的行为积累的结果,是通过学习和模仿而传播沿袭下来的:“这种行动的常规性并不是命令或强制的结果,甚至常常也不是有意识地遵循众所周知的规则的结果,大多数自发生成的。”[10]
综上,笔者认为习俗是某一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自发生成的、并经由成员的交往中,无意识的模仿而习惯的、典型的、一致性的行为或语言表达,其内在属性是一种内在的、无形的制度,是对群体成员行为的不成文限制。
2.有关(学校)习俗重要性的研究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指出习俗“对世界历史施加了深刻和支配性的影响。”[11]习俗普遍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如诺斯(North)所言“非正式约束是无处不在的。”[12]可见,习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关于习俗的重要性主要集中习俗对制度以及对人的重要性这两个层面。
首先,习俗对正式制度有“限制、消解、弥补和扩张”作用,是制度和人之间的“过滤器”。美国大法官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指出传统和习惯是法律运行的关键要素:“法律……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所求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传统和习惯。”[13]复旦大学费维照也认同这一观点,认为群体成员间的习俗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正式制度的运作结果:“当人們感到服从是自愿时,制度就会有效执行;反之,当人们感受到制度是一种强力时,服从就是消极的,为了实现制度目标的执行和管理成本就高,效果也差。”[14]可见习俗会影响正式制度的实施。如果正式制度破化了原有的传统和习俗,习俗极有可能会限制其实现程度,甚至会消解那些不被人们所认可的正式制度;反之,习俗会和制度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会弥补甚至会扩张正式制度的作用,来调节人的社会行为。
其次,有些研究分析了(学校)习俗会塑造群体成员的心理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如哈耶克(Hayek)认为习俗影响人的行为和心理,“当人们长期按某种习俗行事,他们会惯性地或无意识地认为应该保持这种现象型行为的一致性。这样一种习俗也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15]还有学者同样认同,认为习俗“会使人的心理保持稳定性、行为具有一致性,约束着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上的变化。”[16]正如德国施里特(Meister Johannes Eckhart)所描述的那样:“习俗塑造习惯和信念,支配情绪和认知,影响动机和行为”,自喻在写作关于习俗的著作时,感觉自己像是一条鱼,正在思考水如何影响鱼的生活。[17]
最后,还有些研究分析了(学校)习俗对教师的影响。刘胡全认为教育民俗会对教师情感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培养共同体成员的性格、品德和意识等方面,增强他们对本土的认同。[18]有研究还分析了习俗的消极影响,可能会阻碍教师教育信仰和观念的改变:“一种与教育习俗产生冲突时的新课改理念,必然会受到一些教师怀疑和排斥,往往会引起一些教师的抵触情绪”,“甚至非常痛苦。”[19]也有研究认为习俗是把双刃剑:“有时候会有助于教师,特别是新手教师有效应对一些既定的教学问题,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但当习俗性知识成为一种呆板的‘惯习时,又会无法有效应对实际教学情境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抑制了教师专业发展。[20]
由此可见,(学校)习俗具有两面性。对正式制度而言,(学校)习俗影响正式制度的实施、维护和推进,两者相辅相成,也有可能互为对立。对于组织成员而言,(学校)习俗规范和制约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会感染、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行为习惯等,可能会促进组织成员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可能成为其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导致教师“戴着脚链跳舞”。
3.有关(学校)习俗考察路径的研究
(学校)习俗作为一种内在的、无形制度,不仅有“言传”,还需要“意会”。因此,了解考察(学校)习俗的途径,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学校)习俗的概念及其所产生影响。查找相关文献之后,笔者发现胡惠闵教授全面总结了学校习俗的考察路径,即物化环境、仪式或周期性活动、行为习惯和传统。[21]
首先,物化环境是习俗的表面特征,以一种可听或可见的形式呈现学校特定的习俗。如蔡元培先生曾指出:“建筑者,集众材而成者也。凡材品质之精粗,形式之曲直,皆有影响于吾人之感情。”[22]可见物化环境中承载着某一组织的情感及习俗。也有研究指出“物化形态的建筑和书画”、“在校园的乐曲歌声”等学校成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显性事物也呈现并融入了深厚的学校习俗。[23]其次,组织内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形式也是习俗的载体,是传达和表达习俗的一种方式。胡惠闵教授指出学校中庆典仪式、运动会等伴随教师的职业生涯的周而复始的仪式或周期性活动,能够考察学校习俗对教师成长的所产生的影响。[24]最后,群体的行为习惯或传统中也蕴含着(学校)习俗,是(学校)习俗的考察路径之一。郑金洲学者从组织学和文化学的视角认为“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体现,习俗作为文化中的一种,也必定体现在全体成员的行为上。[25]
任何人都生活在习俗之中,被前人的观念、习惯、行为方式等包围和影响着,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和内化,形成与之一致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26]教师亦是如此。“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学校习俗为教师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伴随着教师成长的每一步。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学校习俗,再到接受学校,慢慢地将学校的习俗转化为自己的习俗,并在这种不可抗拒的影响下发生改变。
因此,明晰学校习俗的载体,分析教师处于习俗中的变化历程,鉴别利于或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习俗,才能揭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习俗的影响力,并且调适和利用习俗的力量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良华.课程改革与校本教研的三个方向[J].全球教育展望,2022,51(05):117-128.
[2]汪明帅,王亚君,赵婵.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研究——以“多对多”师徒结对为分析对象[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2):37-44.
[3]“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项目组,丁钢,陈莲俊,孙玫璐.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J].教育研究,2011,32(03):3-12.
[4]Williams A. Informal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 A case study of new teachers[J]. Educational Studies, 2003, 29(2-3): 207-219.
[5]约翰.R.康芒斯.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M].商务印书馆,1924:302.
[6]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M].上海三联书店,1998:14.
[7]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37.
[8]胡惠闵.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校习俗因素[J].全球教育展望,2007(05):58-61.
[9]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爱百译.商务印书馆,1982:138.
[10]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46-63.
[11]埃克哈特.施里特.习俗与经济[M].秦海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1.
[12]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36.
[13]Oliver Wendell Holmes. The common law[M]. Courier Corporation, 1991:2.
[14]费维照.习俗与制度创新[J].学习与探索,1995(6):76-79.
[15]哈耶克著,冯克利、胡晋华等译.致命的自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6]肖兴政.群体规范与群体习俗研究[C]//.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2004:604-610.
[17]埃克哈特·施里特.习俗与经济[M].秦海等译,长春出版社,2005:1.
[18]刘胡权.教育民俗与学校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10-14.
[19]乔叶.论教育习俗对新课改中教师观念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09):45-46.
[20]康永祥.教师习俗性知识浅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10):44-47.
[21]胡惠闵.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校习俗因素[J].全球教育展望,2007(05):58-61.
[22]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74.
[23]李伟胜.学校环境文化的主动创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33(24):82-86.
[24]胡惠闵.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校习俗因素[J].全球教育展望,2007(05):58-61.
[25]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6.
[26]郑富兴,郭强.传统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实践困境与发展路向[J].当代教育科學,2021(11):3-11+88.
注 释
①学校习俗属于习俗范畴,是指在学校场域中的习俗。为了防止读者造成习俗和学校习俗是两种概念,笔者采用这种形式来表示某些地方既可以指习俗也可以指学校习俗。
课题信息: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跨界学习视角下大学中小学合作的成长机制研究”(2023SB047)和宁波大学教师教育专项研究重点课题“‘教师作为研究者视域下U-S协同育人机制研究”(2022SFJY04)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